1. 美國「退群」伊朗如何應對
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問題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美國財政部當天表示,已開始實施特朗普的對伊制裁決定。國際輿論普遍關注的是,在美國作出上述決定後,伊朗將如何應對。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東研究室主任唐志超認為,伊朗是否會同樣退出伊核協議,除美國因素外,還要看其他各方的反應,還同伊朗國內的政治博弈情況有關。他認為,伊核協議總體來說對伊朗有利,退出反而無明顯好處。
一個積極動向是,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和德國總理默克爾8日發表聯合聲明,對特朗普決定退出伊核協議表示遺憾,表示法英德三國將繼續留在伊核協議內,並「決心保證」該協議的落實。三國領導人敦促美國避免採取任何可能阻礙其他相關方完全落實伊核協議的舉措。俄羅斯外交部8日發布公告,表示俄方願與伊核協議其他各方繼續保持互動,並繼續與伊朗展開積極合作。正在伊朗訪問的中國中東問題特使宮小生8日表示,伊核協議應當繼續堅持,應通過對話和談判解決各方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事實上,對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舉,伊朗並非沒有反制手段。唐志超認為,在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等中東熱點地區,伊朗對其擁有較大影響力的什葉派力量無處不在。若伊朗決意報復,美國在中東地區各條戰線上,都將面臨更多麻煩。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將加強與美對抗加劇的應對准備。自1979年伊朗推翻美國支持的巴列維王朝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以來,美伊一直處於對立狀態。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結束之後,中東舊有平衡被打破,伊朗成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大對手。伊朗溫和派政府上台後,曾努力改善與西方關系。如今,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將使伊朗與美國改善關系的努力付諸東流,助推伊朗國內反美情緒。同時,美國在伊朗周邊國家派駐的軍隊和建立的基地,已對伊朗形成軍事包圍態勢,兩國之間爆發沖突的可能性比以往更大了。
另一方面,伊朗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還將應對美國恢復和強化制裁所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壓力。唐志超說,美國退出協議對伊朗的壓力主要體現在經濟環境惡化,伊朗國內溫和務實派會面臨強硬派擠壓等方面。
伊朗軍事專家莫赫達蓋姆指出,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世界各國之間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堅持通過和平對話方式妥善解決矛盾分歧。通過擾亂秩序來謀取私利,以及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都是徒勞無功的,註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莫赫達蓋姆認為,一旦以色列和伊朗在敘利亞或黎巴嫩問題上直接爆發沖突,美國必將被拖入雙方角力的泥潭之中。
內容來自新華網
2. 伊朗軍官蘇萊馬尼「單挑」特朗普,特朗普會如何應對
我覺得面對伊朗軍官蘇萊馬尼,特朗普會認輸。自從兩伊戰爭後,伊朗的軍隊力量顯著增強,伊朗對於自己的軍事力量十分有信心,在這次「單挑」之前,伊朗命衛隊司令巴斯基就曾回懟過特朗普,伊朗的各領導人也都有過回應,從中可見伊朗的強硬態度。
如果打仗的話美國顯然是不利的,伊朗是中東大國,要戰勝它有很大的困難,美國也不願意再捲入中東戰爭。還有就是中東盛產石油,如果打仗,將推高原油價格,導致美國乃至全球經濟遭殃。最後就是可能俄羅斯也會介入這件事情,美國進退兩難。面對伊朗總司令的「單挑」,特朗普也只能認慫。
3. 俄印聯合聲明支持伊朗,特朗普會產生怎樣的反應
現如今國際上的大事已經成為人們口頭熱議的話題,最近報道說俄羅斯印度聯合聲明支持伊朗,這無疑是一個很敏感的問題,眾所周知美國作為「國際警察」到處開展戰爭,這其中受災最嚴重的就當屬伊朗了,美國的暴行伊朗人民民不聊生,而此次俄羅斯和印度支持伊朗無疑是給美國一個警告,自上個世紀蘇聯和美國冷戰以來,兩個國家的關系一直就不好,蘇聯解體後美國如日中天,在全球范圍內沒有了可以與之相互匹敵的敵人後更是無法無天,而俄羅斯和印度此次的聯合聲明無疑是告訴美國,他們的立場始終是和美國保持對立。
特朗普面對俄羅斯的挑釁肯定會重拳出擊,雖然很難發動兩個國家的戰爭,但是在伊朗這個地方兩國必定會分出高下。
4. 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其他核國家持什麼態度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協議。
英法德試圖游說特朗普堅持伊朗協議
由於遭到共和黨反對,奧巴馬政府簽署伊核協議後,沒有尋求在國會獲得通過。因此,伊核協議不具備條約的法律地位,對後來特朗普政府的約束力也較為有限。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此後,他不斷推翻前任奧巴馬留下的政治遺產,其中就包括奧巴馬外交政策的最大成果「伊核協議。」特朗普於今年1月宣布「最後一次」延長美國涉及伊朗核項目的制裁豁免期,同時要求美國國會和歐洲國家同意修改協議條款、把5月12日定為修改協議的最後期限。他聲稱,如果修改方案令他不滿意,美國將退出協議。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和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明確反對伊核協議,他們建議特朗普退出協議並加強對伊朗制裁。白宮發言人桑德斯曾說,伊核協議建立在「偽裝」和「不準確的事實」基礎上,伊朗的核能力比其對外披露的要先進,奧巴馬政府一開始就不該簽署該協議。
來源:鳳凰網資訊
5. 特朗普稱要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為何態度轉變如此之快
因為特朗普需要更加強硬的措施來對待伊朗所以態度轉變的很快。在此之前特朗普一直想和伊朗進行新一輪的的談判,但是伊朗對此是非常的拒絕談判的,所以伊朗也是非常強硬的態度。苦於談判沒有結果所以美國通過新一輪的經濟制裁。
在尋求談判以後伊朗也是非常的的強硬的態度,事實上對於美國來說如果任由伊朗的強硬的發展。美國會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所以美國會進行新一輪的制裁,以獲得更多的話語權。
6. 伊朗向特朗普等30多人發逮捕令是怎麼回事
當地時間29日,伊朗司法機構就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遇襲事件,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等30多人發出逮捕令,並請求國際刑警組織提供協助。對此,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當天回應稱,「沒人會把它當回事」;國際刑警組織則表示暫不考慮伊朗的請求。
報道稱,德黑蘭檢察官阿里·阿爾卡西梅爾29日表示,特朗普等30多人參與了針對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高級軍官蘇萊曼尼的襲擊事件,將面臨「謀殺和恐怖主義指控」。伊朗方面要求國際刑警組織對特朗普等人發出最高級別的「紅色通緝令」。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對此回應稱,「沒人會把它當回事」。胡克還提出,要求聯合國延長對伊朗的武器禁運。
(6)伊朗問題特朗普怎麼收場擴展閱讀
卡西姆·蘇萊曼尼簡介
卡西姆·蘇萊曼尼(1957年3月11日—— 2020年1月3日)男,伊朗軍事人物,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前旅長,主要負責審核伊朗對所有反以色列武裝的培訓與支援,並操控向敘利亞輸送軍事物資,集軍事、外交、情報等大權於一身。
他曾指揮伊拉克境內的反美戰,並涉嫌派人暗殺沙特駐美大使,他的行動左右著中東局勢,被稱為伊朗的間諜王。
2020年1月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遭美軍三枚導彈襲擊,卡西姆·蘇萊曼尼在襲擊中死亡。
美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蘇萊曼尼是此前襲擊在伊拉克和地區內的美國外交官和軍方人士的幕後主使,他和「聖城旅」造成數百名美國和國際聯盟軍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實施了此次針對蘇萊曼尼的襲擊任務。
伊朗對蘇萊曼尼被炸身亡反應強烈,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總統魯哈尼、外長扎里夫均對美發出強硬警告。哈梅內伊稱,等待美國的將是「嚴厲的報復」。魯哈尼也表示將要「復仇」,並稱蘇萊曼尼之死使伊朗更加堅定地抵抗美國。扎里夫則說,美國將為其「冒險主義」舉動承擔一切後果。
7. 特朗普本周再度評判伊核問題伊朗怎麼回應
關於伊核協議,特朗普政府再度面臨抉擇。
本周五(1月12日),特朗普政府計劃將宣布是否放棄取消對伊朗能源領域的制裁。而伊朗方面則回應稱,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從法律層面上,美國如要退出(伊核協議),其影響並不大,但其政治意義是非常重要。目前已不存在重新談判的可能。」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良祥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
隨後一年多,伊朗被凍結的海外資產陸續解除、石油出口增長明顯、歐洲訂單紛至而來。2016年,伊朗的經濟增長率為7.4%。
然而,在一系列大筆訂單和亮眼經濟數據的背後,伊朗民眾的生活水平仍沒有得到顯著提升。去年12月28日開始連續數日爆發的反政府抗議示威活動,也正始於民眾對政府提振經濟的訴求。
「伊朗發生的大規模抗議會對特朗普的決策有一定的影響。」潛旭明補充道,如果特朗普執意重啟制裁,則已在伊朗的外資將懾於制裁而從伊朗撤走,伊朗經濟將進一步惡化,在此背景下,伊朗存在重啟核武研究的可能性,「這是美國和國際社會不願意看到的。」
8. 戰機起飛了又撤回!特朗普為何改變主意不打伊朗了
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局勢日益緊張的大背景下,伊朗擊落美軍的無人機,無疑是扔給了特朗普一個大難題。美國一直以來以世界警察的身份自居,從冷戰結束後,一直都是美國主動攻擊其他國家,很少有國家敢於主動招惹美國。伊朗擊落無人機,等於是打了美國的臉,美國必然會做出一定的表態。特別是在特朗普宣布這架無人機是在國際空域航行之後,更說明了美國將在無人機事件後,發起一定的反擊措施。
伊朗現在只有兩條出路可以走,要麼打要麼談,繼續耗下去,肯定是美國更占優。因為美國在霍爾木茲海峽地區部署的兵力並不多,這些軍隊足夠遏制住伊朗,也不會過多的消耗美國的軍費。反觀現在的伊朗,一旦沒有了石油貿易,就等於是失去了經濟支柱。而且伊朗在軍事上不僅需要時時刻刻綳緊神經防備美國的進攻,還要在敘利亞戰場上忙裡忙外,並且經常遭到美國的盟友以色列等國的軍事打擊。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他肯定會藉助這次談判好好的削弱一下伊朗。所以對於伊朗來說,談判肯定是要吃虧,打的話也是吃虧。伊朗擊落無人機一方面證明了伊朗不畏懼美國的軍事恐嚇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說明伊朗想要解決爭端,即使是發動戰爭,也在所不惜。
在這種情況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進行了一場“恐嚇軍演”,裝出來一副要進攻的模樣,卻又在關鍵時刻戛然而止,這樣反復無常的手法,也是特朗普常用的手段。特朗普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想要嚇唬一下伊朗,讓伊朗和美國回到談判桌上來,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不過美國只要不改變霸權主義的作風,伊朗和美國談妥的可能性非常小,這場對峙一旦持續時間過長,難免會擦槍走火。
9. 特朗普如何宣布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
當地時間5月8日報道,當天,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並對其實施嚴厲的制裁。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回應稱,伊朗將暫時與其它5國(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中國)留在該協議中。
8日,特朗普在白宮講話時,指責伊朗政權是恐怖主義主要的支持者。他說,「今天我要向全世界宣布,我們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努力。」
特朗普嘲笑這筆交易是一種「巨大的難堪」(a great embarrassment),因為它在支持恐怖主義的同時還把錢給了伊朗。
「這是一項可怕的單邊協議,本不應該出現。這並沒有帶來平靜,也沒有帶來和平,並且永遠不會。」特朗普表示:「我很清楚,在當前協議腐朽和無賴的結構下,我們無法阻止伊朗的核彈。伊朗核協議本質上是有缺陷的。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就知道會發生什麼。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世界上最主要的恐怖主義國家,就將會在獲得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
「因此,我今天宣布,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幾分鍾後,我將簽署一份總統備忘錄,恢復美國對伊朗政權的制裁。我們將實施最高水平的經濟制裁。任何幫伊朗獲得核武器的國家都會受到美國強烈的制裁。」
10. 伊朗要抓特朗普,美國該怎麼辦牆倒眾人推特朗普怎麼做
美國和伊朗關系,一直都是處於緊張的狀態,在特朗普上台擔任總統之後,兩國關系日益下滑,在2020年6月份伊朗向國際刑警組織申請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最高級別通緝令,該通緝令被國際刑警組織以涉嫌政治為理由所拒絕,伊朗便簽署了對於特朗普的抓捕令,只要是特朗普在伊朗的國土范圍之內,伊朗伊朗官方就會將特朗普抓捕,對於給予幫助的組織和個人予以獎勵,面對著這種情況,美國會怎麼辦?特朗普會怎麼辦?
事實也的確是如此,當伊朗的通緝令簽署之後,美國伊朗事務特別代表胡克便出面表示,“沒人會把它當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