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為什麼炸大使館

伊朗為什麼炸大使館

發布時間:2022-06-02 17:44:20

『壹』 伊朗和美國為啥打起來了

還沒有正式宣戰

8日一早,數十枚導彈和火箭彈一起砸向駐伊拉克美軍基地。由於襲擊的規模是近幾年時間從未有過的,美國高層及國家安全團隊緊急開會。

而且,美國剛剛決定搬遷指揮中心,離開伊拉克,今天導彈就來了。伊朗顯然這是要追著美軍屁股打。據伊朗「Press TV」報道,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軍周二(7日)作出決定,將其總部從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遷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召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圖勒,要求美國合作執行有關結束外國軍隊駐扎的決議。

『貳』 伊朗駐阿富汗大使館也被炸了是怎麼回事

地處中亞的阿富汗一直處於戰火紛飛之中,美軍打著「反恐」的幌子在該國境內發動戰爭。可如今來看,阿富汗國內形勢卻越來越嚴峻。隨著美國政府與阿富汗塔利班組織達成協議,美國撤軍消息甚囂塵上之際,阿富汗局勢變得更加惡劣,現已幾近失控,各種流血沖突及襲擊事件頻頻發生,剛又傳出此類消息。11月22日,俄羅斯衛星新聞網援引1TVNews電視台報道,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遭到火箭彈襲擊,死亡人數升至50人。早前有報道稱,這次襲擊導致8人死亡、31人受傷。

正值當前美國國內因疫情持續爆發、種族歧視運動高漲等危機凸顯的這一關鍵時刻,再加上美國撤軍消息頻傳,致使美軍對阿富汗局勢管控力似有下降,襲擊事件不斷發生。稍早之前,據阿富汗坎大哈省公共衛生部門負責人阿什拉夫·納迪里在媒體面前證實,於此前一天晚間,在本省邁萬德地區警察局附近一個汽車站,趁人流最為密集之際,有武裝分子策動了一場汽車爆炸事件,當時人群中立即血肉橫飛,慘不忍睹,共計造成14人遇難,近50人受傷。

在如今極為混亂的阿富汗戰局之中,襲擊事件的發生幾乎如同家常便飯一般尋常,其中尤以塔利班武裝組織策動的襲擊行動最多。盡管自今年2月底,美國政府與塔利班組織達成停火協議之後,並沒有能因此而讓阿富汗實現停火。如就在最近阿富汗內政部公布了一組數據,其中清晰地羅列出就在過去的6個月當中,僅由塔利班武裝發起的襲擊行動就超過了1300次,導致1210喪生,2500多人受傷。此次火箭彈襲擊再度發生,喀布爾市內一片腥風血雨,連伊朗使館也遭殃。看來,無論美軍是留是撤,阿富汗國內形勢要更加嚴峻了。

『叄』 本月五曰伊朗炸了美國大使館真的嗎

真的,美國部署在伊拉克的兩個軍事基地突然慘遭轟炸,數枚不知來處的火箭彈落在了軍事基地四周。美國軍方表示,4號晚上的轟炸持續了約4分鍾,這是兩個月內發生的第13次轟炸行動。
法新社稱,包括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美國駐巴拉德空軍基地等多個地區,幾乎同時遭到了火箭彈和迫擊炮的轟炸,並造成了至少3名伊朗士兵死亡,機場跑道等設施也遭到了毀壞。美國軍方強調,轟炸並沒有造成美國士兵死亡

『肆』 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襲,為何美國政府卻把鍋甩給伊朗

因為石油問題,或許製造打擊伊朗的借口,把鍋甩給伊朗更好掌握國際輿論,也有可能是美國的苦肉計。也使得本來在蠢蠢欲動的石油戰爭危險情勢進一步升級。所以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襲,美國政府才把鍋甩給伊朗,使得國際輿論站自己有利的一方。

美方要實施這種栽贓陷害行動,能輕易找到很多組織機構來具體操作,實施這次襲擊事件的最大可能性,是美方操縱的一次戰略性戰術行動,一個小小的苦肉計。目的並不是為了製造打擊伊朗的借口,而是為了在該地區保持或升級緊張狀態,緩解美國國內的非法戰爭抨擊,和國際社會的反戰壓力,以維持在該地區大量駐軍,甚至增派軍隊,以實施後續戰略行動。所以美駐伊拉克大使館附近遭襲,美國政府才把鍋甩給伊朗,使得國際輿論站自己有利的一方,製造打擊伊朗的借口,把鍋甩給伊朗更好掌握國際輿論。

『伍』 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陸』 美國為什麼空襲伊拉克,伊朗指揮官怎麼會被炸死,這事件的前因後果是什麼,科普一下

之前什葉派武裝襲擊美軍,乾死了一個承包商,之後美國採取不理智的方法,處死了伊朗人,伊朗人在大使館抗議,沖進大使館鬧,場面一片混亂,特朗普聽說了,就讓伊朗派代表來和談,結果就在路的中途炸死了指揮官,之後美伊雙方互懟,烏克蘭的飛機飛過也沒辛免於難,墜毀了,之後雙方都吃虧了,就准備和談,美其名曰,為了世界和平,面子上過的去,美國又在暗地裡玩陰的對伊經濟制裁

『柒』 美國大使館遭到沖擊,伊拉克到底發生了什麼

由於一名美國軍火承包商多次遇襲導致喪生,美國從而空襲了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多處軍事設施導致有25人傷亡,對此數百名伊拉克示威者沖擊美國大使館。

『捌』 為什麼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襲擊,是因為美國太過囂么

夜晚分,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襲擊,致6人死亡

自從美國開始奉行美國優先政策之後,國際的局勢還是非常不樂觀的,尤其是到了今年這個疫情的狀態之下,再加上美國大選。拜登跟特朗普兩方的斗爭也比較激烈,到現在因為對選票情況有異議,美國兩黨的支持者們已經走上了街頭,開始了抗疫的種種事件,多個州都已經出現了暴亂的事件。這兩個民主黨開始不斷地對對方發起攻擊,有的是扔雞蛋,有的是直接用拳頭對抗,而在這個時候,美國的駐伊拉克大使館又傳出了另外一個壞消息。

現在選舉結果已經出爐了,顯然是拜登取得了勝利,但是對於中東國家來說,或許只有特朗普繼續擔任美國總統,才有可能把這些軍隊全部都撤出來,要知道拜登,可是從來都不支持對方撤出的,在他們看來保留軍事實力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這樣只會加劇這些人的仇恨,心裡會繼續攻打美國大使館,駐外大使館以及駐外美軍還將面臨更多的問題。

『玖』 美英與伊朗之間究竟有什麼歷史為何雙方如此敵對英國駐伊朗大使館被襲與美國有什麼利害關系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群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與此同時,美國的勢力范圍從伊蘇邊界退到了波斯灣南岸,失去了對波斯灣石油運輸線的咽喉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權;美國在中東波斯灣失去了一個盟友和憲兵,相反增添了一個敵人;美國的石油財團被迫退出伊朗,從此失去了一個極富潛力的大市場。這就是美國視伊朗為「邪惡」國家的深層次原因。
人質事件導致美伊交惡
直接導致美伊交惡的導火索是發生於1979年11月4日的美國駐伊使館人質案。當天,伊朗學生沖入並佔領了美國大使館,50多名美國外交官被作為人質扣押長達444天。
人質事件被認為是美國自越戰後在國際上遭遇的最大挫折。為此,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導演了一場空中入境奇襲圍困使館的伊朗學生,並營救被扣使館人員回國的「藍光」行動。因行動失敗,卡特付出了落選的沉重代價。最終,當52名美國人質獲釋返回美國,這件事在美國公眾心目中至今仍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魘。1987年,里根任總統期間發生的「伊朗門」事件,使得此後的美國歷屆總統對伊朗採取強硬政策時在國內極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從一開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權熱衷於輸出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並將周圍一大批阿拉伯國家的政府稱為「反動腐朽政權」,引起鄰國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風潮的興起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沖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松。
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系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系終於解凍。
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25年後,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

『拾』 美大使館又遭重創,為何伊朗盟友一連發射3枚火箭彈

因為葉派民兵作為伊朗的盟友早就看美國不爽了,找機會收拾美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扎里夫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美駐伊拉克使館遭襲是其"自導自演"的結果,並且美國此前早就與以色列"勾結",大肆報復性的轟炸什葉派的民兵基地,近一個多月以來,該組織已有超過8個基地被炸,以聯軍的襲擊行動使地區局勢終將陷入亂局,必然不會有好結果,終將後受其亂。

而針對此次襲擊,美方稱這是伊朗再次發動的"代理人襲擊",具有嚴重的挑釁意味。而伊方堅稱與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沒有任何關系,稱美方的說法無比荒謬,沒有事實依據就妄下定論,極其不負責任。

閱讀全文

與伊朗為什麼炸大使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移動國際漫遊怎麼選天數 瀏覽:208
6萬印尼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49
三個月的印尼虎苗吃什麼 瀏覽:593
印度簽證問題如何聯系印度使館 瀏覽:244
中國結怎麼打好看教程 瀏覽:244
在英國做律師需要什麼 瀏覽:965
伊朗巴列維王朝為什麼失敗 瀏覽:576
印度欲購買什麼無人機 瀏覽:32
義大利政府怎麼看待 瀏覽:280
越南學區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175
中國多少人叫段梓豪 瀏覽:254
印尼什麼葯補維生素AD 瀏覽:791
印度人怎麼喜歡吃調料 瀏覽:625
電信英國卡多少位 瀏覽:25
英國國旗多少公斤 瀏覽:860
伊朗沒有回程機票怎麼辦 瀏覽:289
印度貨幣atm是什麼 瀏覽:830
中國日本哪個寺院很多 瀏覽:998
英國什麼人可以坐馬車 瀏覽:424
疫情國外返回中國需要什麼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