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抖音曹芬是什麼梗
這個梗出自一名叫「布叮x」視頻博主,她的名字就叫「曹芬」。有一些人感覺名字比較有個性(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芬」諧音什麼意思),就帶起了節奏,圖一個好玩的,或者說跟風。
抖音上的曹芬含義:
1、首先這個大概意思就是「布叮x」這名視頻博主,比較的好看。因為她微博名叫曹曹芬,在抖音主頁上展示的。
2、因為視頻博主的名字就叫「曹芬」。有一些人感覺名字比較有個性,然後有點像曹賊什麼梗一樣。
3、其實不說大家應該都知道「曹芬」諧音什麼意思,看破不說破吧。
4、當然也是粉絲們的一種熱愛,因為畢竟漂亮也是一種優勢。
總之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思,就是帶節奏,好玩的,或者說跟風。
比如藍精靈的梗,厚米梗,肌肉金輪的梗,後撤步777梗等等這些只是有意思的內容創作。
又或者一些特效什麼,當然包含了一些比較不錯的抖音主,也有用戶的神評論,比如這一次的。
Ⅱ 關於1979年美國特種兵營救德黑蘭人質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是《黑鷹墜落》。
該片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93年10月3日,地點是在政局動盪的非洲國家索馬里的首都,美國陸軍三角洲部隊和游騎兵部隊的120名特種精英組成的特別行動小組,受命深入摩加迪沙完成雙重使命。
意外發生了,由於准備不足和情報錯誤,美軍陷入了包圍。更遭的是,兩架運送美軍的黑鷹直升機被索馬里軍隊擊落,一場原本計劃1小時完成的秘密任務衍生成戰爭事件。
其中一架黑鷹上的全部官兵當場死亡,另一架黑鷹的駕駛員陷入索馬里軍隊控制區。被隔絕在摩加迪沙街頭的美軍一方面焦急地等待救援部隊,一方面又要想辦法解救黑鷹上的隊友。
(2)在伊朗惹禍的博主是誰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埃弗斯曼
游騎兵埃弗斯曼根據作戰計劃原計劃在目標建築西北角,但最後的位置向北移出一個街區。護送車隊停在目標建築西南向的一個街區外等候三角洲隊員的行動信號。
2、葛姆
伊萬·麥格雷戈影片中飾演泡咖啡那位士兵葛姆,屬於第四小隊,在戰斗中被困,被命令跟反恐部隊和艾中士會合,前往墜機地點營救戰友。在戰斗中被火箭彈炸傷。
3、傑夫·桑德森
威廉·菲德內爾飾演一等軍士傑夫·桑德森,為救援黑鷹61號直升機被困在一棟建築內,後被山地師,與巴基斯坦部隊營救出,但因車內已坐滿傷員,靠裝甲車掩護,帶領戰友徒步行至到軍營。
4、胡特
影片中飾演中士胡特所屬部隊三角洲部隊,被困在東南角死守陣地,後與反恐部隊會合,在敵人識別區投擲紫外線裝置,配合武裝直升機消滅對方武裝民兵。
Ⅲ 這個視頻中博主的ins叫什麼名字謝謝
你可以掛(嘻)(游)(V)(P)(N)
Ⅳ 有哪些足球明星的名字被翻譯成中文後,讀起來很尷尬
很多外國足球球星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很有特點,比如曼聯新星Greenwood,翻譯成中文是格林伍德,因為Greenwood的漢語就是綠色木頭的意思,因此在中國,球迷們給他起了個「青木球王」的外號,青木的叫法確實比格林伍德更加文藝,更加讓人方便記憶。
其實,足壇還有很多球員的名字音譯過來比較尷尬,只是大家相對來說不會特別在意,還是會翻譯成比較容易接受的名字,比如布拉西,拉梅拉,梅拉,音譯過來後與上廁所的詞語非常接近,「不拉稀」、「拉沒拉」、「沒拉」,的確很讓人尷尬。
但是熟悉足球的人都不會這樣去理解,這些名字的尷尬只是不了解足球的人的一種閑聊笑談罷了,因為愛足球,所以更會尊敬這些球員,在真正的足球界,是不會覺得尷尬的,名字就是名字,與音譯的中文意思並無關聯。
所以我還是期望大家尊敬的去稱呼這些球員的名字,雖然有一些名字會讓人有其他理解,但還是不要真的這樣去調侃球員。
Ⅳ 被美軍軍艦擊毀的伊朗客機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空中浩劫》是一個由Cineflix公司製作的災難紀錄片節目
「轟隆」「轟隆」兩聲響,兩枚SM-2導彈從美國「文森斯」號導彈巡洋艦射入空中。「打中了!」「直接命中!」「飛機墜落了!」巡洋艦上響起美國海軍的一片歡呼聲。
突然,「文森斯」號巡洋艦駕駛台瞭望員發出一聲嘆息:「糟了,目標不象是F-14戰斗機。」
SM-2導彈擊中的目標確實不是F-14戰斗機,而是從伊朗的阿巴斯港飛往阿聯酋迪拜的伊朗航空公司的655次班機(A300型大型客機)。導彈響處,機毀人亡——655次班機上的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這是1988年7月3日發生在伊朗水域上的一起重大空難事故。美國《新聞周刊》披露了這起事件的有關內幕。
1988年7月3日,當地時間6時33分,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艦長威爾·羅傑斯接到正駛過海峽西面入口的美國海軍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報告,6艘伊朗革命衛隊炮艦離開海島基地。羅傑斯隨即下令「文森斯」號巡洋艦進入作戰狀態,巡洋艦以每小時30海里的速度前進。
據美國海軍後來提供的官方說法,「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當時發現13艘伊朗炮艦。據說,其中幾艘正圍著一艘名叫「斯托瓦爾」號的賴比瑞亞油輪轉。
「蒙哥馬利」號護衛艦又報告:賴比瑞亞油輪附近發出5到7聲爆炸聲。聽到這些神秘爆炸聲的報告後,設在巴林的美國艦隊總部立即與「文森斯」號巡洋艦聯系,中東聯合特遣隊司令安東尼·萊斯少將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前去支援「蒙哥馬利」號護衛艦。
「文森斯」號巡洋艦上一架「海鷹」式直升機奉命出擊,20分鍾後飛到伊朗炮艦上空盤旋。直升機駕駛員馬克·科利爾發現,伊朗炮艦正圍著一艘德國貨輪轉,沒有射擊,只是一般的騷擾。
這時,阿曼海岸警備隊通過無線電命令伊朗革命衛隊炮艦返航,並希望美國的「文森斯」號巡洋艦也離開。
巴林總部萊斯少將手下的水面戰斗指揮官理查德·麥肯納上校回到指揮中心,看到「文森斯」號巡洋艦越過他命令的位置40海里,非常吃驚。他很惱火,問艦長羅傑斯搞什麼名堂。羅傑斯回答稱,在支援「海鷹」式直升機,還說通訊聯絡出了故障。
隨後,「海鷹」式直升機機長羅傑·赫夫報告,直升機受攻擊,正在逃避。羅傑斯當即命令「文森斯」號巡洋艦加速前進。
在東北200海里處的阿曼灣口,美國「福雷斯特爾」號航空母艦指揮官萊頓·史密斯獲悉「海鷹」式直升機受攻擊以及「文森斯」號巡洋艦正在追蹤進攻者的消息後,命令兩架F-14戰斗機和兩架A-7攻擊機出擊。
剛好在9時45分時,伊朗的阿巴斯港機場控制塔宣布,有一架民航班機准備起飛,目的地是阿聯酋的迪拜。殊不知,兩周一次往返於伊朗阿巴斯港和迪拜之間的伊朗民航班機的航線正好處於「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上空。
此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雷達也測到阿巴斯港機場有飛機起飛的信號。阿巴斯港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從該機場飛往海灣的飛機自然就成了美國海軍艦艇的「假
想敵」。「文森斯」號巡洋艦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想弄清飛機究竟是軍用飛機還是民航客機,結果得到了是民航客機的判斷信號,但他在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
上卻看漏了655次航班。安德森對戰友約翰·里奇說,雷達預測的訊號可能是伊朗的美製F-14戰斗機。這話被他的上司佐契爾上尉聽到,佐契爾立即向上級匯
報了這個情況。
當伊朗飛機距離「文森斯」號巡洋艦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伸手按了發射SM-2導彈的指示按鈕。佐契爾上尉接到向伊朗飛機開火的信號後,按了20多次還找不到正確的發射按鈕。一位有經驗的軍官過來幫他按下了正確的發射鍵。
於是,從「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射的兩枚SM-2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了飛機,290條無辜的生命就這樣葬身大海。
就在「文森斯」號巡洋艦發出一片歡呼聲的同時,附近的「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機翼掉進了海里。
「文森斯」號巡洋艦此時也察覺情況不妙,官兵們一個個都驚呆了。艦上死一般沉寂。羅傑斯只好下令巡洋艦駛離伊朗水域。
美國首都華盛頓,當天下午1時30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海軍上將威廉·克勞告訴記者,發生了很糟糕的事情,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據羅傑斯向他報
告,伊朗班機越過商業航線,無視「文森斯」號巡洋艦一再警告,高速向「文森斯」號巡洋艦飛去。羅傑斯是為保護軍艦才向飛機開火的。
事件發生以後,克勞任命中央司令部負責中東作戰行動的海軍少將威廉·福格蒂調查此事。他隨後寫出的報告掩蓋了事實真相,在地圖上把當時「文森斯」號巡洋艦的位置標在遠離伊朗水域的地方。
白宮決定當時的副總統喬治·布希(老布希)在聯合國大會上為美國辯解。當年7月14日,布希在聯大的講話中聲稱,「文森斯」號巡洋艦當時是趕去保護受到伊朗襲擊的一艘商船的。
編譯自美國《新聞周刊》 (美)羅傑·查爾斯
Ⅵ b站上說如何才能成為自媒體博主的那個博主叫什麼名字
肉肉大搜索。
他被人評為從不化妝但油膩可愛的美食博主,也從來不接廣告,經常做的活動是探店,給大家介紹很多的地道美食。
Ⅶ 有人知道一歐美博主leandra medine嗎
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是來自美國的時尚博主,同時也是一名作家。雖然沒有天使般的容顏和魔鬼般的身材,但是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憑借獨特的視角和善於經營的頭腦使自己脫穎而出。她的穿衣搭配張揚、粗獷、毫不做作,有一些大女人的強勢,又不乏有趣的幽默感。她的時尚博客名為「The Man Repeller」,Leandra每天都會將當下的時尚事件與元素以自己獨特的、更為幽默的方式呈現給大家。對於博客的名字,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曾經向《每日郵報》這樣解釋道:「好的時尚會讓女性產生愉悅感,而不是男人,所以一旦流行了某種趨勢,我們就會愛上它,而男人卻很討厭它。這就是時尚最奇妙的地方了。」
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出生於紐約,是土耳其猶太人和伊朗猶太人的後裔。她在紐約市上東區的拉瑪茲學院念完中學,有三個兄弟:Haim、Henry和Mark。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在2010年創立了博客「The Man Repeller」,並將這作為一項興趣愛好堅持了下來。開辦博客是Leandra和後來在Women's Wear Daily當記者的朋友Rachel Strugatz某天在Topshop購物的途中萌生的想法。當時她們正在開玩笑地說好多時髦的東西都是男人排斥的,比如酸洗哈倫褲和巨大的墊肩。然後Leandra忽然說了句:「這不就可以寫成一個博客嗎!」於是The Man Repeller就這樣誕生了。
2012年,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以「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潮流先鋒」的名號登上了福布斯「Top 30 Under 30」的榜單。與此同時,她的博客The Man Repeller還被《時代》雜志評為「2012年最佳25個博客」之一,並且獲得了2012年Bloglovin獎的「最佳綜合博客」獎項。
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已經擁有超過169,900個Twitter聽眾和455,000個Instagram粉絲以及130,200個Facebook關注者。不僅如此,在博客成立的初期,整個網站的製作者只有Leandra一個人,而現在她已經僱傭了3名全職員工來幫助她完成銷售和文字的工作。
莉安德拉·梅丁 (Leandra Medine) 曾經與許多服裝以及配飾設計師共同合作推出過限量系列,包括Gryphon、鞋履品牌Del Toro和Superga、珠寶系列Dannijo和服裝系列PJK。她和Dannijo的創始人Danielle和Jodie Snyder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2012年9月,Leandra在彭博電視台的節目《Surveillance Midday》上宣布自己近期正在撰寫一本集合自己文章的散文集,該
Ⅷ 有人知道這個博主是誰嗎
這個博主是誰真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接觸的人或事物也不盡相同,所以不可能都知道是誰,叫什麼名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觀念,眼光看法不一樣,喜歡愛好不同,所以這個人到底是誰,叫什麼名字無關緊要,只要自己喜歡就好。這個博主是誰真不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接觸的人或事物也不盡相同,所以不可能都知道是誰,叫什麼名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觀念,眼光看法不一樣,喜歡愛好不同,所以這個人到底是誰,叫什麼名字無關緊要,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Ⅸ 伊朗古代原有的名字叫什麼
伊朗古代一直叫波斯,直到1935年正式改為伊朗.但到薩珊王朝伊朗人就已自稱伊朗了.中國史書中的安息國是指伊朗的帕提亞時期.
伊朗各朝代: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6%96%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