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315年亞洲杯伊拉克VS伊朗熱身賽時間什麼
很抱歉,這是亞洲杯的四分之一決賽,而不是什麼熱身賽。比賽時間為北京時間1月23日14點半開始~
防守穩健,是這兩支球隊小組賽的最大特點。三場比賽,伊拉克只在衛冕冠軍日本身上丟掉一球,伊朗則保持著不失球金身。除了對手實力有限或保存實力的原因,兩隊後防的貢獻居功至偉。伊朗在與卡達、阿聯酋的兩場小組賽,都曾面臨巨大的防守壓力,球門前一度風聲鶴唳,但最終力保球門不失則要仰仗門將哈吉吉與中衛侯賽尼。這兩人都經受過巴西世界盃的洗禮,亞洲杯上的挑戰只是小菜一碟。
從打法上看,葡萄牙人奎羅斯上任四年來,為這支球隊注入了整體足球的元素,首先立足於不敗之地,這一點伊朗在世界盃上也有所體現。盡管有德賈加等悍將,但波斯軍團在比賽中陣地進攻能力有限,通常依靠單兵速度形成突破製造機會。
如果說伊朗「下三路」的穩固乃風格所致,伊拉克在亞洲杯目前為止丟球少的原因則要歸結於眾志成城加上些許運氣。首輪和次輪面對明顯不在狀態的約旦、日本,伊拉克的射門都要遜於對手,特別是日本全場14次起腳只有一球入賬。最後一輪迎戰16強中實力叨陪末座的巴勒斯坦,2007年亞洲杯的冠軍基本沒有受到對手的威脅。
⑵ 兩伊戰爭的過程是怎樣的
兩伊戰爭的過程可概述如下:
1. 戰爭起始: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對伊朗發動了突然襲擊,開始了這場歷時十年的沖突。伊拉克以七個師的兵力,配合大量坦克,迅速佔領了伊朗的多個城鎮和領土。
2. 伊朗反擊:伊朗迅速組織抵抗,並發動空襲對伊拉克的重要目標和設施進行打擊。到了1981年9月,伊朗開始全面反攻,逐步收復失地,並在戰場上取得了主動權。
3. 伊拉克停火:1982年6月,伊拉克宣布停火並撤軍。然而,伊朗為了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繼續對伊拉克發起攻擊,佔領了伊拉克的部分領土。
4. 戰爭升級:1984年2月,伊朗發起了「海巴爾」戰役,攻佔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豐富地區。伊拉克則採取了消極防禦的策略,並多次尋求停戰,但未得到伊朗的同意。
5. 化學武器的使用:在1986年2月的「曙光」8號戰役中,伊拉克首次在戰爭中使用了化學武器。
6. 戰爭蔓延:1987年7月起,由於伊朗的導彈攻擊威脅到科威特和其他海灣國家的石油輸出,多國部隊開始在波斯灣為油輪護航,導致戰火蔓延到整個波斯灣地區。
7. 伊朗戰局惡化:到了1988年,由於國內經濟壓力和國際社會的壓力增大,伊朗在戰場上的形勢開始惡化。
8. 以戰迫和: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的策略,繼續對伊朗實施導彈襲擊,最終在1990年海灣危機爆發後,伊拉克從伊朗撤軍,兩伊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