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是什麼時候開始研製的
伊朗彈道導彈研製計劃始於1985年。目前,伊朗正在積極研製足夠數量的導彈及發射裝置,迅速擴建導彈部隊。它已經制定了有效的計劃,可使其導彈庫免遭有限數量的空襲。
至今,伊朗已經擁有2個設計中心,至少2個火箭和導彈總裝廠,1個導彈測試靶場及其監視基地,一些較小規模的設計與改裝設施。設計中心位於卡拉齊的國防技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最大的總裝廠位於伊斯法罕,另外一個則靠近德黑蘭東部。有報告稱伊朗己將其製造廠分散至五個不同的地方。對於大力發展導彈,伊朗政府多次表示,其研製的各型導彈都是用於防禦目的,絕不會「先發制人」。伊朗國防部長表示:「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任何戰爭,但我們會動用全部能力來保衛我們的獨立、主權和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伊朗發展了「流星」(又稱「沙哈伯」)系列彈道導彈,因其種類眾多、打擊范圍廣,而成為伊朗彈道導彈力量的支柱,是令美軍感到最為頭疼的彈道導彈。此外,新型「泥石」系列導彈的部署,標志著伊朗導彈研製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突破,尤其是在固體推進劑的研發邁上新水平,為其形成全面而有效的彈道導彈實戰威懾提供了條件。
1997年12月15日,美國偵察衛星在位於德黑蘭南部沙希德的赫爾馬特工業集團上空發現導彈發動機測試時所發出的熱信號特徵。這是當年伊朗對新發動機進行的第8次測試,其測試監控設備由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動機生產商——俄勞動科學生產聯合體提供。
1998年7月22日凌晨6時,流星一III點火升空,開始了自誕生以來的首次發射試驗。導彈發射後向東南方向飛行,飛行距離1000公里,導彈飛行約100秒後爆炸,原因可能是事故或是因為伊朗方面對試射結果滿意而通過遙控將其引爆。
同年9月25口,在德黑蘭舉行的閱兵式上伊朗公開展示了2枚流星一III導彈,導彈上分別寫著「以色列應從地圖上消失」和「美國將愛莫能助」的字樣。
2002年5月23日,伊朗再次成功試射了l枚流星一III導彈後,正式決定量產流星一III,計劃至少生產150枚。
2003年7月7日,伊朗政府公開表示已完成流星~III導彈的最後測試。2周後該型導彈正式列裝伊斯蘭革命衛隊,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
這種高精度遠射程導彈有能力對以色列和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動打擊。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國防部長沙姆哈尼表示,伊朗目前在國防領域已經取得了「有效的威懾力量」,能夠與中東地區的敵人進行抗衡。
⑵ 伊朗的導彈沒有GPS怎麼制導沒有GPS命中率是不是就會降低
導彈沒有GPS制導,要是放在馬島戰爭以前,確實是個大問題,但到了三十七年後的今天,伊朗表示:各位關心伊朗的兄弟們放心,老美膽敢有過分行為,伊導彈會打的他滿地找牙。
⑶ 伊朗的導彈沒有GPS怎麼制導
首先明確一點,不是所用的導彈都是靠GPS制導的,GPS制導只是導彈制導的方式之一!目前導彈最重要的制導方式,還是雷達制導,尤其是戰術類型的導彈,比如防空導彈和空空導彈等等導彈。而
一般彈道導彈,採用的就是慣性制導。
不過對於伊朗的彈道導彈,美國能做的,只有偵察和發現伊朗彈道導彈的發射基地並且摧毀,然後就是部署更多的反導類型的防空導彈攔截已經發射的伊朗彈道導彈,關閉GPS衛星導航和電子干擾根本就是沒用的!
所以伊朗的很多導彈,沒有了
⑷ 伊朗的導彈沒有GPS是怎麼樣實現制導的
2018年11月據有關媒體報道,在波斯灣進行軍事演習的伊朗軍隊的GPS系統曾一度被美國關閉。不過當時媒體非常不能解釋的是,當時進行軍事演習的伊朗軍隊導彈在被關閉GPS系統的情況下竟然還是能准確命中目標。
在上世紀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國曾一度關閉了台灣海峽這一地區的全部GPS,這讓當時沒有自己定位系統的中國一度措手不及。也是因為從那之後,面對美國GPS定位系統的全球壟斷,中國下決心一定要研發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絕不能一再寄人籬下。功夫不負有心人,到目前為止「北斗」系統已趨日成熟,真正實現了全球定位。而伊朗作為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適當的向其提供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也不無道理。不過因為美國的全球霸權主義,作為敵對美國的伊朗時常會遭到被美國關閉GPS系統的情況,也正是因為這一情況依然決定研發屬於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到目前為止,伊朗已發射了兩次定位系統衛星,不過只有一顆定位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另一顆發射失敗損毀。看來「伊朗」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真正的全球性定位系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⑸ 伊朗和北朝鮮的導彈技術誰更先進一些
伊朗的導彈有很多種來源。
如果說液體彈道導彈的話,朝鮮是伊朗的師父。伊朗的液態中程彈道導彈技術就是從朝鮮輸入的,技術水平上比朝鮮低一截很正常。但是伊朗的工業基礎相對來說還是不錯的,所以做出來的東西不見得比朝鮮的差。比較明顯的表現就在於伊朗比朝鮮更早發射衛星,而且成功率高得多。盡管伊朗的火箭比朝鮮的小。
固體彈道導彈呢,伊朗有一部分技術是來自於中國的。伊朗的固體導彈明顯和巴基斯坦同源,都是在中國的東風11或東風15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然後從短程導彈放大,發展成中程導彈。原來伊朗在這方面是比朝鮮先進的,但是近幾年朝鮮技術發展突飛猛進,已經超過伊朗了。之前一直都以為是伊朗和巴基斯坦用中國的導彈技術與朝鮮進行了交換,但是目前看俄羅斯這只黑手的嫌疑更大。
防空導彈,伊朗是山寨美國的標准1和霍克,朝鮮山寨的是俄羅斯的S300,目前看朝鮮技術更勝一籌。
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伊朗是中國教出來的,目前已經闖出名頭來了,朝鮮是比不上的。朝鮮山寨的是俄羅斯的天王星,不知道搞得怎麼樣。
⑹ 伊朗是從自己國土發射導彈的嗎
從目前的報道上來看,彈道導彈是從伊朗本土發熱至伊拉克領頭的。但伊朗的官方報道是擊斃了80多人,傷兩百邊的人。但美國的報道是伊朗的導彈都落在美軍基地旁邊的空地上,沒有造成美軍傷亡。也許是伊朗做給國內民眾看的。
⑺ 為什麼說伊朗導彈是曹縣造的
公開的秘密嘛。。。
國際市場上的彈道導彈技術擴散,其中的關系非常復雜,但是技術源頭大概就是俄羅斯,朝鮮,中國,烏克蘭。流向的目的地主要是巴基斯坦、土耳其、朝鮮、伊朗。
中國的彈道導彈技術公開流向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然後通過各種渠道又流向伊朗和朝鮮。很奇特的是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三家互為仇敵,但是導彈技術卻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朝鮮是個中轉站,技術能力又最強,一般是先進技術傳到朝鮮,經過消化後流向中東。並在中東計累使用經驗和數據後再返回朝鮮持續改進。此外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技術又通過各種地下渠道流向伊朗和朝鮮,再通過朝鮮形成擴散。
伊朗公開獲得過中國的多種反艦、反坦克、防空、空地導彈等技術,並獲得過M7彈道導彈,但是目前比較公認的是沒有直接獲得過M7的技術,應該是從外面轉手進來的。
朝鮮的技術很大程度上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然後流向中東,同時中國的導彈技術從中東流向朝鮮。
目前伊朗打得遠的導彈技術基本上都來自朝鮮,但是要打得准,就靠中國和俄羅斯了。
總的來說,伊朗導彈的火箭技術直接來源是朝鮮、俄羅斯和烏克蘭,間接來源有中國。反艦導彈、防空導彈等戰術導彈基本上就是從中國和俄羅斯來的,通過吃透這些導彈的技術,其中的制導和控制技術又用於彈道導彈。
這一次襲擊美軍基地,征服者導彈是中國血統,打得很准,基本上達到了一發導彈摧毀一幢房子的水平。而起義導彈是朝鮮血統,除了一發被攔截,其它都打偏了。
至於征服者為什麼能打那麼准。其可能的制導選項不是俄羅斯的就是中國的,中俄兩國賣給伊朗的巡航導彈、反艦導彈、空地導彈有多種高精度制導系統可供選擇。
⑻ 伊朗的導彈沒有GPS,那他們是如何實現制導的
利用泥石-2就採用捷聯慣導技術,然後用計算機來計算,可以實現制導的。
常規的慣性制導、遙控制導、GPS制導和其他方法的組合。伊朗的遠程導彈不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導航。這是因為遠程導彈是伊朗最後的守護聖人,不能妨礙導航,也不能被美國干涉。例如,泥石-2使用包括環形激光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在內的捷聯慣性導航技術來控制導彈的飛行和導航,並使用火控計算機在飛行結束時對其進行快速修改,最終實現高精度。
⑼ 伊朗有導彈嗎
有
按飛行距離分為:近程,中距離,遠程,超視距和洲際導彈
伊朗第一類包括射程500-700千米的導彈。這些導彈旨在用於對付伊拉克和敘利亞以及沙烏地阿拉伯和海灣國家的敵對組織,並且可以從黎巴嫩和敘利亞向以色列的目標發射。
伊朗第二類包括射程為1000-2000千米的中程導彈。其中包括「流星-3」(Shahab-3)戰術彈道導彈;加德爾導彈;埃瑪德(Emad)中程彈道導彈(射程為1700千米);Sejjil-2 是一種使用固體燃料的兩級新型遠程導彈,射程為2000千米,正在測試中,似乎還沒有開始運行。2017年9月,伊朗宣布成功發射了名為新型「霍拉姆沙赫爾(Khorramshahr)」的彈道導彈,該導彈可攜帶多個彈頭,射程2000千米
⑽ 朝伊之間是怎樣開展彈道導彈技術交流的
閱兵式上的朝鮮KN-08戰略導彈
例如此次伊朗試射的「支柱」彈頭設計尚屬首次在兩國的彈道導彈上出現,能夠提高彈頭末端再入時的機動效率,改善突防能力,以後朝鮮新型導彈也有可能應用。而本次朝鮮閱兵上展出的KN-08戰略導彈的改進思路同樣有可能讓伊朗未來的彈道導彈受益。在伊朗核問題協議達成後,由於部分精密技術制裁有望解除,一旦伊朗有條件獲得更多相關技術,兩國的彈道導彈技術還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