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不喜歡穆斯林,為何跟伊朗的關系卻那麼好
因為日本是一個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特別是石油資源,大部分都需要從國外進口,而從伊朗這里日本可以獲得足夠多石油,另一方面日本一直想在政治上有所突破,希望能夠進入聯合國理事國的位置,如果能夠多和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國家建交,對於日本來說肯定是好處多多。
伊朗雖然是美國的敵人,但是因為伊朗一直在世界上扮演者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如果能夠得到伊朗的支持,日本也許會在進入聯合國理事國的問題上更進一步,當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算同伊朗拉關系觸怒了美國日本也是在所不惜的。
2. 為何除了中國,伊朗的石油價格再便宜,也沒有國家願意買
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石油大國,中東地區的國家當屬世界第一,倒不是我國美國等國家石油資源不豐富,而是因為我國美國等國家對於石油的利用率太大,且領土面積大,不像中東等國家遍地都是石油。只是懷璧是有罪的,尤其是當自身實力無法保護財富時,則必然受到他人的覬覦。顯然,中東不少國家又成為了例子。
美國顯然對我國的行為是不滿的,於是美國又加大了對於伊朗石油的制裁和把控權,並讓多家中國石油公司受到了牽連影響。對於美國的這種行為,我國是斥責的。而對於我國持續向伊朗購買石油的行為,伊朗表示由衷的感謝。此前,中國和伊朗關系雖說不如和巴基斯坦,但困境時伸出的一隻手,也令伊朗感動極了,未來我國和伊朗必然還會有更多的石油貿易往來。
3. 有人說伊朗的油真的比水便宜,這是為什麼
伊朗,古稱波斯。這個地處中東高原的國度,因石油產量居世界第二位。所以伊朗的石油也就廉價了。
這些海灣石油國度之所以比擬富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緣由是本國人口很少,大多幾百萬人口,並且大局部還是外來打工人員。沙特固然有3000萬人口,但是本國公民卻只要2000萬,三分之一為外來人口,當然他們的待遇跟本國公民是不同的。
4.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跟伊朗買石油
義大利、韓國等等,而且伊朗的石油價格低,無論美國怎麼打壓,都會有人很伊朗買的。不過還是受到了影響。石油出口量從今年4月的80-100萬桶/日下降到目前的50萬桶/日水平,具體走私量也無法統計,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量實際上高於50萬桶/天的水平。可以肯定的,美國的「石油限制令」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和經濟都有非常嚴重的影響。
正在伊朗的安倍晉三與魯哈尼舉行談話,談話後他宣布將「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並加強與伊朗的金融合作。德國外交部長馬斯表示,歐盟「取而代之」啟動了新的支付體系,旨在避免美國的制裁。為實現歐盟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近期內」可能實現首付四。印度、日本和歐盟都希望與伊朗實現石油貿易,這無疑將對伊朗的石油出口產生積極影響。
5.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跟伊朗買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大國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有一眾土豪國家:沙特、阿聯酋、卡達等等,任何一國都財大氣粗,有錢任性。
而支持他們這樣做的核心因素,無疑是他們都是石油出口大國,然而要論開采規模和出口量,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國家外。
對伊朗而言,有中國朋友得力挺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沖擊,不過目前最迫切的還是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多元化,不然要經濟自立還是有點難度的。
6. 伊朗石油出口創新高,主要是賣給哪些國家
巴基斯坦、阿富汗、土耳其和伊拉克。石油本來就對每個國家都非常重要,伊朗產石油產的最高,雖然美國明令禁止說,不可以讓他把石油出口,但是伊朗周圍有許多國家對美國的關系都非常不好,所以根本就不在乎美國說的中亞進口伊朗的石油,所以伊朗的石油都賣給這些國家了。
我們看完伊朗方面提供的資料之後,美國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名單,沒有一個是美國可以惹得起了。
7. 中石油中石化大量進口原油和成品油,為什麼還要出口(高手來,復制粘貼的自重)
據我所知,由於各產油國的原油品質和成分千差萬別,各國的工業和科技實力不同,煉油技術不同,成本不同,成品油的用途不同,等等因素,就會導致既出口原油,成品油,同時又進口原油或成品油。(他們名稱相同,但實質不一樣)。
我們有的原油,要變成成品油,在國內冶煉的成本過高,不如進口。
國內冶煉成本過高的原油,就只能出口。
另外,比如伊朗,產油大國,但由於工業落後,成品油幾乎全部依賴進口。
第二個因素,是來料加工,即外國的原油,運到中國加工冶煉,之後復出口,在海關顯示
既進口原油,又出口成品油。
第三個因素,我分析,是由於我們參與原油的期貨貿易,跟實業無關,純粹的期貨貿易,
只要盈利,就出貨。說不定是剛剛進口的,走一圈,待價而沽,再出口(有時即使虧本,也要兌現)。
8. 聽美國的話,停止從伊朗進口原油,會發生什麼
國內油價會突然飆升,因為停止進口後,國內原油的使用就會不足,從而導致油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