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歐關系持續惡化!美國警告歐盟:繼續幫伊朗,後果很嚴重
據美國媒體29日報道,特朗普政府本月早些時候警告說,歐洲盟國可能因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而受到制裁。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西加爾•曼德爾克5月7日在寫給由法國、德國和英國建立的「貿易往來支持工具」負責人佩爾•菲舍爾的一封信中表示,「貿易往來支持工具」一旦開始運作,該結算機制及與之相關者可能將被排除在美國金融體系之外。
據報道,曼德爾克在信中敦促菲舍爾「仔細考慮『貿易往來支持工具』可能帶來的制裁風險」,稱從事與美國制裁相抵觸的活動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包括無法進入美國金融體系。報道還援引匿名美國官員的話說,這封信意在警告歐洲,任何與該結算機制相關的企業、政府官員和個人都可能因試圖幫助伊朗繞開美國制裁而受到美國的懲罰。
在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後,法國、德國和英國今年初建立了在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之外運作的支付機制「貿易往來支持工具」。該機制可幫助歐洲企業繞過美國對伊朗單方面制裁,使歐盟能繼續與伊朗進行貿易。本月13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在布魯塞爾同法國、德國、英國三國外長召開會議,討論了進一步推進「貿易往來支持工具」的實際運作,以期在未來幾周內通過這一機制促成歐洲與伊朗的交易發生。
默克爾坦承,自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歐洲一直表現得十分衰弱。由於歐元不是世界主要貨幣,在美國的制裁面前也要苦苦掙扎,在面對美國時,英、德、法三國有著共同的利益。美國《每日周刊》透露,特朗普不停「逼迫」歐洲事事和美國保持意見一致,但歐洲已經疲於聽任美國擺布了。同時她還指出,歐洲現在的政治力量完全匹配不上經濟實力,但是歐洲正在努力追趕。「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實力有個現實的評估,並在未來不斷進行擴大,目前在防衛協作上我們已經取得了進步。」
據悉,由於特朗普政府的任性妄為,自去年起歐洲盟友與美國的關系就一落千丈。2018年,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協議,預示著西方解除對伊朗制裁、同時允許伊朗保留適量核技術的協議被打破。果不其然,退出協議後,特朗普就開始不斷加大對伊朗的制裁,竭盡全力圍剿伊朗的石油出口,全然不顧歐洲盟友的反對。導致歐洲現在面對伊核協議的爛攤子焦頭爛額,不得不加緊商討對策解決歐洲面臨的商業和安全風險。
❷ 伊朗和美國關系緊張來源已久了么
美伊交惡溯源可以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
其實兩伊戰爭期間,與伊朗為敵的美國明顯站在了伊拉克一邊,並提供大量經濟和軍事上的援助。然而美國政府很快意識到,素有宏圖大志的薩達姆將成為更危險的敵人,美伊關系迅速降溫。1990年8月2號,伊拉克出兵佔領科威特全境,並吞並科威特為其第19個省。此後,聯合國連續通過了5個決議,譴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實施經濟制裁。但伊拉克仍然拒不撤軍。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組成多國部隊,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下,先後對伊拉克實施了"沙漠盾牌"、"沙漠風暴"和"沙漠軍刀"三個階段的軍事行動,收復科威特,並取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當年4月3號,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687號決議,要求伊拉克銷毀所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作為解除經濟制裁的前提。此後,在1991年到1998年的對伊武器核查中,美伊摩擦不斷,兩國關系繼續惡化。1998年12月16號,核查危機達到頂峰,聯合國核查人員全部撤離伊拉克。次日凌晨,美英單方面對伊拉克發動了代號為「沙漠之狐」的大規模導彈襲擊,核查工作就此中斷。去年年初,美國以伊拉克拒絕接受武器核查,繼續研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將伊拉克列入了所謂的邪惡軸心,聲明將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去年9月,伊拉克迫於軍事壓力,同意接受聯合國的武器核查。在此後的核查過程中,盡管伊拉克給予了積極配合,並按時向聯合國提交了武器發展報告,但美英堅持認為伊拉克隱瞞事實,繼續藏有並發展違禁武器,並不斷向海灣地區增兵。
一直以來,總對美國存在一定的偏見。不習慣她憑借自己超強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打著「民主」的旗幟,喊著「反恐」的口號,給世界的和平帶來威脅!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黎以沖突,美國或明或暗的參與,給中東這塊飽受戰爭摧殘的土地帶來了更加深重的災難。被炮火摧毀的家園,廢墟上孩子們祈盼和平的眼神,使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心靈為之顫抖!如今,朝鮮無視世界各國的反對,對外宣稱已成功試驗「核爆」後,被美國列為「邪惡軸心國」之一的伊朗,其核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另一焦點。美國將會對伊核問題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一部分取決於伊朗方面的回應。但我們期待,兩國博弈的代價,不是另一場硝煙!
一、 伊核問題的由來
1967年,美國首先援助伊朗建立了原子能研究中心,隨後歐美等西方國家紛紛與伊朗簽訂核合作合同,爭奪伊朗核市場,伊朗核計劃發展進入全盛階段。但隨著伊斯蘭革命的勝利,巴列維王朝的垮台,歐美終止了與伊朗簽訂的所有合同。而持續了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更是摧毀了在巴列維王朝時期的大部分核設施。戰爭結束後,伊朗向俄羅斯尋求幫助,在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控下,實施了核設施重建工作。2003年,美偵察到伊朗的秘密核設施。該消息曝光後,歐盟三國與伊朗就「伊核問題」展開了談判。但由於歐盟在談判中受美國影響,加上伊朗政府強硬的態度,使得談判陷入僵局,最終使得伊朗再次恢復鈾濃縮加工活動。圍繞伊朗進行鈾濃縮活動的目的,美歐與伊朗開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對峙。
二、美伊博弈
美國為了維持其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地位,絕不能容忍伊朗擁有製造核武的機會。而伊朗身處中東這個是非之地,為自身安全及能源問題考慮,迫切需要發展核技術。這一矛盾的存在顯然並非偶然。如何解決這一矛盾,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成為了全世界尤其是美伊必須考慮的問題。
盡管伊朗方面一再強調自己是「和平發展核能」,但歐美等國卻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一旦放任伊朗,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九個「擁有核武」的國家,由此產生的連鎖反應將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產生影響,其他國家倘若紛紛效仿,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美國的軍事威懾力,進而動搖美國極力營造的「一超獨霸」的世界格局,最終損害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
盡管後果嚴重,但面對「不吃硬」的德黑蘭,美國確實要下一番苦功。畢竟,伊朗不是阿富汗、伊拉克。首先,伊朗的國土面積是伊拉克的四倍,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伊朗人民推選出來的政治和精神領袖,具有號召和團結民眾的感召力;其次,伊朗的石油儲量居世界前列,中國與俄羅斯等大國都與伊朗有著密切的能源關系。美國對伊措施不得不兼顧這些國家的利益;再次,伊朗所處的地理位置也給其帶來了天然優勢:把守著中東的石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美國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懸於這條通道,不得不有所顧忌;最後,內賈德廣泛聯合其他反美陣營,頻頻出訪鄰國。與委內瑞拉、古巴等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力量!
而對於美國自身而言,各種困難也不得不面對。第一,伊拉克戰爭的後遺症,使布希進退兩難。繼續派兵駐守,帶來的是美軍傷亡人數的攀升和國內反對勢力的指責;但撤軍更是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成果,拱手讓出,使伊朗有機可乘,增加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第二,美國國內的「驢象之爭」再次拉開了帷幕,布希在任期內,已不再可能策劃對伊動武。
面對諸多的障礙,美國出於無奈,被迫改變策略,對伊妥協,表示「只要伊朗同意暫停鈾濃縮活動,美國將參加與伊朗的直接談判」。
正如《孫子、謀攻》中所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戰爭是所有策略中最低級的選擇,雖然「伊核問題」的解決前景仍不明朗,但我們期待雙方博弈可以達到一個令大家滿意的均衡。
❸ 伊朗核問題:為什麼美國最初支持伊朗搞核試驗
1979年以前伊朗是親美政權,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變成反美國家,「基德」級驅逐艦最初就是伊朗海軍訂購的。
❹ 美國和歐盟制裁伊朗 實質是什麼啊!
跟石油是兩碼事 伊朗的石油對世界油價影響並不大 禁止它石油出口 國際油價也未必會升的很高 打伊拉克時候國人都認為是為了石油 結果美國一桶石油也沒運走
如果說是為了美元地位還靠譜點 但是這不能解釋為什麼歐洲也跟著制裁伊朗
還有種可能是為了制止伊朗發展核武器 這么說就能解釋為什麼歐盟也支持制裁伊朗 西方人看的遠 想得透 真比國人強 任何國家擁有核武器都不是好事 特別是那種不穩定國家 像朝鮮 伊朗 這種無賴國家 你不答應它要求 它就用核武器威脅你 今天我們支持朝鮮研製核武 明天可能它就會把核彈對著中國 中美歐盟可不會跟著他們犯渾 跟這種國家真打不起核戰爭 就算你毀掉他一個國家 它毀掉你一座城市對我們來說都是致命的 所以 美歐都不會讓它研製核武器 必要時候我覺得真該動用武力解決 不能開這種頭 如果連伊朗都研製 那麼日本 朝鮮 韓國 非洲 中東 都會開始仿效伊朗研製核武器 這對中國也不是好事 所以 堅決要制止世界上其它國家研製核武器 希望中國不要再犯渾了 要堅決制止
❺ 美國對伊朗進行了哪些制裁
對伊朗制裁的現狀
自2003年伊朗核問題成為國際焦點以來,美國持續加大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力度。迄今,美國已推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四個制裁伊朗決議,即2006年第1737號、2007年第1747號、2008年第1803號與2010年第1929號決議。此外,美歐還出台單邊制裁法案,並敦促日本、韓國、中國與印度跟進對伊朗制裁。
(一)美國加大制裁力度,集中在能源、金融兩大關鍵領域進一步打擊伊朗
第一, 為了強化對伊朗原有制裁措施的效果,2011年12月31日,美國公布《2012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重點強化對伊朗中央銀行及相關銀行的金融制裁。法案第1245條規定,自2012年6月28日起,如果某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繼續通過伊朗央行從伊朗購買石油,美國就切斷該國所有金融機構與美國銀行體系的聯系,這是美國第一次將金融制裁擴大到所有外國金融機構,目的是切斷伊朗中央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系。
第二,2012年7月12日,美國財政部再次推出新制裁措施,將制裁范圍從金融擴展至貿易、能源和人員等多個領域。
7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下令對伊朗能源和石化部門採取額外製裁措施,同時還對向伊朗國家石油公司、朗蒂夫國際貿易公司和伊朗中央銀行提供物質支持,或者向伊朗政府提供金融幫助的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目的是進一步深化細化制裁措施,阻撓伊朗採用其它途徑規避制裁。
第三,2013年1月2日,美國公布新財年《國防授權法》,不但加強在能源、船運、造船領域的制裁外,還將限制伊朗在貴金屬、石墨、鋁、鋼鐵、冶金用煤和一些商業軟體領域的貿易,並特別規定限制易貨交易,防止伊朗規避制裁。
(二)美國敦促相關國家加入制裁伊朗行列,加劇伊朗困境
❻ 至今美國對伊朗採取了那些制裁
歐盟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143家伊朗公司和機構遭歐盟凍結,
有37名伊朗公民被禁止入境這些公司與個人均參與了伊朗的核活動。
美國參議院也通過新的制裁,切斷伊朗央行與全球金融體系的聯系。
美歐密商對伊石油禁運
隨時會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
❼ 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能否有效
8月7日,特朗普政府按照預定計劃重啟對伊朗的第一階段制裁。此次制裁主要針對伊朗非石油領域,重點是金融與貿易,禁止伊朗政府購買美元、黃金及其他貴金屬,禁止伊朗貨幣相關交易,禁止與伊朗發生主權債務相關活動,同時對伊朗重工業原料進口、汽車工業及地毯等行業進行制裁。
當前伊朗明顯在道義上獲得了歐洲與中俄等大國的支持,而其他一些與伊朗有密切聯系的經濟體,如印度、土耳其也公開反對美國的霸凌政策。
伊朗總統魯哈尼說,是美國受到了孤立而不是伊朗。國際社會的支持是伊朗能夠抵制美國制裁的重要輔助性力量。但應該看到,當前依然缺乏應對美國單邊制裁,尤其是次級制裁的有效手段。
國際大宗貿易結算過度依賴美元及美國金融系統的局面在短期內很難改變,這是特朗普能夠有恃無恐地發動對伊朗單邊制裁的根本原因。歐洲雖然推出「阻斷法令」,但是該法令從未正式實施過,因此還很難判斷其實際效果。大批歐洲企業正在離開伊朗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未來伊朗可能會更多地採取石油換商品的方式,或者與主要石油買家採取本幣結算的方式來規避制裁。伊朗也在研究新的完全不依賴美元的金融體系,推動本國經濟的進一步獨立化。但是,新的貿易及金融體制的籌備和落實需要時間。
因此,能否在美國實施第二波制裁之前,在伊朗政權還能維持穩定的前提下,伊朗、歐洲及其他相關國家及時完成規避美國制裁的體制的建立,對伊朗防範未來的制裁至關重要。
來源:新京報
❽ 國際銀行結算體系有多厲害
覆蓋全世界范圍內200多個國家、超1.1萬家金融機構的銀行結算系統,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是一個總部設在歐洲的非盈利性國際合作組織。美國對這套系統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美歐對伊朗的核工業進行制裁。對後者打擊最大的一條,就是將4家伊朗銀行從SWIFT中踢出去,迫使其與美國進行核談判,最終達成伊朗核協議。
拓展資料:
1、國際銀行及其港澳子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珠海、廈門、福州、泉州、港澳等地設有營業機構網點120餘家,形成了「以人為本」的戰略布局。大陸為主體,港澳為兩翼」。
2、國際銀行本著「本土化、集團化、國際化」的經營理念,繼續堅持改革創新,深耕地方經濟,服務地方實體經濟。 同時,秉承固有的「華僑」基因,緊跟國家戰略,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充分發揮跨陸、港、澳的國際特色和優勢和東南亞,以打造華僑經濟圈跨境金融、數字智能金融、前沿創新的國際化和數字智能銀行為目標,為華僑華人提供全方位、國際化的多元化金融服務港澳同胞們,為華僑經濟圈高質量發展賦能,重塑新時代華僑金融旗幟,打造獨具特色的華僑銀行。
3、國際銀行充分發揮國際化特色和優勢,配合旗下澳門銀行國際、機友銀行戰略協調融合發展,加強各類境內外聯動業務對企業的便利支持,建立集團營銷聯動機制;推出「澳債通」服務計劃,為境內企業及其關聯的境外企業提供債券承銷、企業增信、債券發行資金增值管理等一攬子金融服務。
4、發展產業鏈金融,為實體經濟保駕護航。廈門國際銀行以服務主體為己任,依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推出「中銀e」交易銀行品牌體系,專注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便捷的金融服務。
❾ 美國為什麼還不打伊朗都五六年了
首先伊朗不像利比亞那樣弱小、有空無防,伊朗有一些比較先進的武器,國土也比伊拉克之類的要大得多,國民又很擁護內賈德,美國跟他打起來,必然不能速勝,長久打下去,美國經濟會吃不消。
其次,伊朗地處波斯灣要地,一旦打起來,必會導致波斯灣的封閉,那麼中東的石油大動脈也就封鎖了,之後油價大漲,同樣會令美國經濟雪上加霜,也會影響世界經濟,這樣必然會招致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
還有一點美國也不得不考慮:油價大漲後,有著豐富石油資源的俄羅斯必會在此時發大財,國力急劇大增。美國可不想讓這個巨人復甦,那樣將是十分可怕的。美國知道俄羅斯不是中國,熊比巨龍更難駕馭。
❿ 關於伊朗制裁是怎麼回事
說得簡單點,伊朗是落後國家,很多先進設備需要從外國進口,比如沖壓機,重型汽車,煉油設備,高科技電子產品。伊朗的主要收入是石油。所以制裁伊朗無非就兩種手段。
1,禁止向其出口重裝設備或部件
2,阻止其石油出口。
美歐實現這兩種制裁無非就是
1,本身不進口伊朗石油,也不向伊朗出口重型設備和電子 產品。
2. 阻止其他國家向伊朗進口石油和出口相關產品。
其中第二種方法的實踐途徑很多。比如說,美國說,華為,如果你向伊朗出口設備,你就別想在美國混 了。美國是華為的重要海外市場,比伊朗市場大得多,所以華為為了美國市場放棄伊朗。 其次,那些大銀行,你們如果幫助伊朗結算(國際結算必須是美元或歐元等國際貨幣),你們也不要在美國或歐洲混 了。 因為美國和歐洲是世界主要的市場和金融中心,許多企業的主要業務都在美歐,比如中國外匯的大部分都來自美國市場。美國的制裁就比較容易。反正就這么簡單,美國對中國的公司說,要麼跟美國混,要麼就和伊朗混 。當然有些國有企業還是不太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