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行政區劃
行政劃分:30個省、324個地區、865個郡、982個縣、2,378個鄉: 編號名稱編號名稱1德黑蘭省16恰哈馬哈勒-巴赫蒂亞里省2庫姆省17科吉盧耶-博韋艾哈邁德省3中央省18布希爾省4加茲溫省19法爾斯省5吉蘭省20霍爾木茲甘省6阿爾達比勒省21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7贊詹省22克爾曼省8東亞塞拜疆省23亞茲德省9西亞塞拜疆省24伊斯法汗省10庫爾德斯坦省25塞姆南省11哈馬丹省26馬贊達蘭省12克爾曼沙汗省27戈勒斯坦省13伊拉姆省28北霍拉桑省14洛雷斯坦省29霍拉桑省15胡齊斯坦省30南霍拉桑省主要城市:德黑蘭、伊斯法罕、設拉子、馬什哈德、克爾曼、大不里士等。
⑵ 伊朗的概況
武裝力量主要由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一個國家有兩支武裝力量,這在當代世界各國並不多見。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伊朗人的種種表現說明,面對美國他們很自信,除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外,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伊朗的「撒手銅」之上的。
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3萬人。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裝備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
伊朗所有的24架「幻影」飛機(2000年統計)分屬於不同的子機型,包括F.1EQ單座、F.11BQgg座、F.1EQ2型和F.1EQ4型(各裝備有空中加油探頭和激光制導武器),但主要還是更加先進的F.1EQ5型,它裝備有改進的西諾拉IV(Cyrano、iV)型雷達,該機還可攜帶AM-39飛魚反艦導彈。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沙漠風暴」行動中的多國部隊打擊,伊拉克空軍一些飛行員駕駛著這些飛機逃亡到了過去的夙敵一伊朗。除了這些「幻影」飛機,這些伊拉克人還給伊朗帶來了3架伊爾-76MD型運輸機,每架都載滿了零配件和武器,其中包括法國生產的ATLIS-2型激游標定器、AS-30L型空對地導彈、R一550型空空導彈以及COR-2型偵察吊艙。
偵察與運輸機方面,伊朗軍方還打算將安-140作為運輸和偵察飛機引進到伊朗軍隊,以補充其老邁的機群。因為安-140對飛機跑道要求低,只需要1350米長就足夠了,而且在不太平整的跑道上也可以起飛,所以伊朗軍方准備讓其擔當軍內非常急需的輕型戰術運輸任務。另外由於伊朗是一個地形多樣化的國家,需要為低空空中目標的探測和跟蹤提供有效的覆蓋率,因此伊朗軍方也非常希望安-140能夠成為空中早期預警雷達的一個平台。 安-140在伊朗被命名為「伊朗-140」,在海軍任務中可以用來進行海上巡邏和其它相關的軍事任務,包括早期預警、指揮和控制以及目標指示等。為了利用該機的這一性能,伊朗海軍已經表示願意在進攻性任務和巡邏任務中運用安-140,在任務中該機將裝備360度水面搜索雷達。
讓多用途的安-140作為部隊的輕型運輸機來用是伊朗方面的另一個設想。目前伊朗國防和武裝部隊後勤部的三個部門的工作就是評估將安-140引進到伊朗軍隊的必備條件。伊朗另外還將專門成立一個獨立的委員會來確立安一l加具體的參數和任務。按照設計,安-140是上一代安-24、安-26、安-30和安-32雙渦輪螺旋槳運輸機和測繪飛機的繼任機。安-140滿載6000公斤時的最大航程為2100公里,在18000英尺高空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575公里。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9150公斤。
此外,在親美政權時代,伊朗空軍還從美國獲得了數目可觀的「霍克」改進型地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空空導彈和「小牛」型空地導彈等。
⑶ 伊朗中部最大城市是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⑷ 伊朗的國家面積有多大
伊朗的國土面積遼闊,達164.5萬平方公里,比伊拉克(44.44萬平方公里)和阿富汗(65萬平方公里)加起來還大許多。
⑸ 伊朗的首都是哪裡
德黑蘭。位於北部的德黑蘭省,城區人口903萬。是伊朗的首都,自由紀念塔是著名地標,霍梅尼陵墓是重要的現代歷史遺跡。
⑹ 伊朗有哪些城市,要求英文版的,謝謝
Tehran (德黑蘭)
Tabriz (大不里士)
Shiraz (設拉子)
Mashhad (馬什哈德)
Hamadan(哈馬丹)
Isfahan(伊斯法罕)
Rasht(拉什特)
Yazd(亞茲德)
伊朗主要城市的中英文名稱對照,看看符合你的需求不?
⑺ 伊朗有哪些著名的城市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位於巴爾干半島東南部,全國總面積約780576平方公里。伊朗,東北鄰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東南與伊朗、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亞、希臘毗連,北濱黑海,西與西南隔地中海與塞普勒斯相望。博斯普魯斯海峽 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兩海峽間的馬爾馬拉海,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線長3518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僅沿海有狹長平原。 人口:6731萬(2002年)。土耳其人佔80%以上,庫爾德人約佔15%。土耳其語為國語,全國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此外還有庫爾德、亞美尼亞、阿拉伯和希臘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安卡拉(Ankara),座落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有人口390萬(2002年)。
⑻ 伊朗的第三大城市叫什麼名字
伊斯法罕(Esfahan),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省省會。人口92.7萬(1982),居民以波斯人為主,還居住著少數巴赫蒂亞里人和亞美尼亞人。伊朗第三大城市
⑼ 請問伊朗的首都
德黑蘭
早在5000年前,伊朗就創建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然而,德黑蘭(Tehran)作為首都發展起來還是近200年的事。因此,人們把德黑蘭稱之為古老國家的新首都。
「德黑蘭」一詞是古波斯語「山腳下」的意思。在公元9世紀時,這里還是一個隱蔽在梧桐林中的小村莊,公元13世紀日漸興旺,直到1788年,伊朗愷加王朝才把這里定為首都。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伊朗石油財富劇增,這座城市也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並成為一座規模龐大、繁華熱鬧的大都市。目前,它不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亞最大的城市。擁有人口1100萬。
德黑蘭距裏海100多公里,中間隔著巍峨的阿爾布爾士山脈,整個城市建在一個山坡上,全城北高南低,兩條寬闊筆直的林蔭大道貫穿市區的南北和東西。南部多古老的建築,至今這里的許多市場仍保留著古代波斯的風貌。北城則為現代化建築,有高級飯店和各種商店,美麗的鮮花和噴泉,把整個城市裝扮得清新、秀麗。從整體看,高層建築不多,人們喜歡有院落的平房,寧靜而舒適。
作為古老國家的首都,德黑蘭市擁有許多博物館。自由紀念塔氣勢雄偉、風格新穎,是德黑蘭的門戶。花崗岩的新式建築、前巴列維國王的夏宮,在王朝推翻後,已改為「人民宮殿博物館」,並向公眾開放。新著名於世的古堡式地毯博物館藏有從伊朗各地收集的16世紀到20世紀的珍貴地毯5000餘件。由於室內保持20度的衡溫和均衡濕度,使地毯樣品色澤始終鮮艷奪目,其中最古老的地毯已達450年的歷史。在德黑蘭還有文化遺產博物館、拉列公園以及首都最大的「巴扎」(市場),它們都反映了數千年燦爛的波斯文化。新建的霍梅尼陵墓更是金壁輝煌,氣勢磅礴。作為一個伊斯蘭國家的首都,德黑蘭還擁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禱告時間,各清真寺的宣禮之聲彼此應和,壯嚴肅穆。
編輯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