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為什麼不怕美國
美國在全球攪局搞事結下了不少梁子,其中就包括伊朗。伊朗這個國家不大但卻堅決反美,美國也奈何不了他。其實伊朗和美國本來毫無利害關系,但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大革命,趕走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美伊關系慢慢惡化,發展至今成為勢不兩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為何敢抗衡強大的美國,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環繞,臨近海洋,從地圖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他對外擴張很吃力,但別人也不會輕松地征服他。亞洲大陸上有一條巨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這條山系在伊朗邊疆上分叉成兩個山脈,一個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一個是扎格羅斯山脈。這兩個山脈又有許多小山系,層層疊疊像幾道鎖鏈一樣圍住了伊朗。舉個例子,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巴蜀地區,不同的是巴蜀中間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這樣的地形,用再先進的武器攻擊也會很吃力吧。想想美國當年是怎麼在38線以北敗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人決不允許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泥潭。伊朗革命衛隊等武裝力量總人數在50萬左右,依託有利地形打游擊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這就是美伊的基本關系現狀,若要說伊朗怕不怕美國,怕是肯定的。但是伊朗在與美對立交往中,還是表現得有理有據,有時針鋒相對很有骨氣的。因為事情並沒有到發生戰爭的地步,所以伊朗自己心裡清楚。從伊朗同意棄核來看,伊朗就是沒有辦法識時務,怕美國與西方長期制裁下去,雙方關系進一步激化,對伊朗沒有好處去核是明智選擇。如果要說美國敢不敢軍事打擊解決伊朗問題,哪是要經過美自己政治經濟盤算。真的要用武力打進去,這個問題不大的。看看美國怎麼進行伊拉克戰爭就清楚了,只有一個月就拿下了伊拉克。美英聯軍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4月10美英聯軍就佔領了巴格達,8個月後抓獲薩達姆。如果攻打伊朗戰爭時間再多一點而已,什麼伊朗導彈反擊,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都不是大問題。
問題是美國已經發動了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兩場戰爭,美自己消耗很大。據說美在阿富汗戰爭花費7650億美元,在伊拉克戰爭花費8200億美元。而根據一些學者分析,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耗費遠遠不止這個數字,二場戰爭耗費都在萬億美元以上。美國雖然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每一發導彈花的都是美元。伊拉克,阿富汗形勢至今還沒有穩定,最近美又在向阿富汗重新增兵。而美國經濟已經不能承受了,現在美國債已經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所以奧巴馬時擔任總統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從這二個國家撤兵。
簡而言之,就是美國將伊朗打下了,也還是目前伊拉克,阿富汗的狀況。可以肯定的是,能夠得到的可能還是失去的多。美國如今自己的石油產量,自己用不完而且出口。伊朗人也是非常聰明的,應該清楚的盤算到美國的心裡想法和實力。所以伊朗經常公開軍演示強,看上去美國好像沒有辦法。
㈡ 為啥新聞上老是看見伊拉克有爆炸襲擊,而伊朗卻沒有這是為啥啊
因為政府的存在感不同。首先要明確一點穆斯林應該說是地球上最早開化的文明之一,中世紀時的穆斯林一直是文明傳播者的形象,中世紀的歐洲普遍是一個文明倒退的時代,但唯一例外的是穆斯林統治下的西班牙,而歐洲恢復並且趕走了穆斯林之後,第一件工作便是翻譯阿拉伯文的各種著作。但是同時,穆斯林也同世界的任何一個宗教一樣,包括佛教(詳情見日蓮宗),都有著一種堅定地信念,為新年不惜犧牲一切。伊拉克戰後雖由美國扶植政權,但是世俗派主導,同時宗教力量亦然強大,這就造成了的沖突。與此同時,穆斯林之間的不同派別也在進行沖突,這點在伊朗亦然。但區別在於,伊朗政府作為一個高效的,強有力的政府,在預防恐怖襲擊方面的基礎比伊拉克要好得多。相比伊拉克,在貧窮落後的國家實施民主政制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腐敗和賄賂可以無處不在。畢竟民主是有錢有閑的國家才玩的起的游戲。在伊拉克警察部隊內部本身就有大量的極端力量人員潛伏,有時政府明明得到了襲擊預警也會故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總結下來就是伊拉克政治腐敗,政制混亂,而且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激化。
㈢ 為什麼說伊朗軍事上的短板,是缺少防空導彈系統和空中戰鬥力量
因為伊朗陸軍的武器裝備非常強勁,但空中的武器裝備相對比較薄弱一些。伊朗作為世界上的資源大國,有很多國家都嚮往著它所擁有的資源,所以一直以來對伊朗提供了很多制裁,甚至於是攻擊。伊朗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也在不斷的提升軍事實力,現在伊朗的陸軍武器裝備已經非常強勁,甚至即將擁有自己的核武器,但是空中裝備相對差了一些。
伊朗現在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著力提升自己的空中作戰水平。伊朗現在不僅在積極研究防空導彈系統,更是研究了屬於伊朗獨特的空中戰鬥力量以及航空航天力量,這對於伊朗的整個軍事實力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㈣ 為何美國對伊朗態度強硬,卻始終不敢使用軍事手段打擊伊朗
因為伊朗對國內經濟和資源的掌控力比較強,而且伊朗的地理優勢也非常的明顯,他們硬實力也很強大,地形也足夠的復雜,所以美國一直不敢使用軍事手段來打擊伊朗,只是態度上的強硬。
而在伊朗的背後,還有一些歐洲國家來支持他,所以對於美國來說攻打伊朗,對伊朗進行軍事手段來打擊的話是非常冒險的行為。無論是伊朗的軍事實力還是地理位置,還有一些國際上的影響,美國都不可以用軍事手段去打擊伊朗,因為這樣會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
㈤ 阿拉伯之春席捲整個中東,為何唯獨伊朗會有驚無險
自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瓦解之後,中東就成為了各勢力割據的局面,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特別是近代西方列強對中東的侵佔和干預,導致了中東形成了現在的局面分裂成幾十個國家。從二戰以來,阿拉伯之春席捲整個中東,中東的國家都紛紛崩潰瓦解了,可是伊朗一直獨立存在有驚無險,這是為什麼呢?
㈥ 伊朗有核彈嗎
截至2020年11月,伊朗沒有核彈。
對於伊朗來說,開始提煉高純度的濃縮鈾,揚言製造核武器,更多的是表現一種態度給美國人看。除此之外,從客觀條件來看,伊朗想要製造核武器也是困難重重的。
伊朗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他們現在已經能夠得到4.5%豐度的濃縮鈾,之前的伊朗核問題協定規定伊朗濃縮水平必須限制在3.67%,顯然現在伊朗已經突破了這個限定。
即使如此,想要把濃縮鈾豐度提高到武器級別的90%以上也是相當不易的。也許伊朗未來可以做到,但現在根本做不到,至少還需要好幾年的努力才可以。
(6)伊朗為什麼沒有打雷擴展閱讀: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葯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葯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
因此,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葯量來表示,稱為TNT當量。美、俄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TNT當量,小的僅1000噸,甚至更低,已有微型核武器,爆炸當量在幾十噸。
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沖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沖。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葯爆炸的特徵,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作用。
㈦ 伊朗導彈基地都被以色列炸毀,為何伊朗沒有進行瘋狂報復
敘利亞內戰從一開始就不是敘利亞內部武裝之間的戰斗,各個國家的勢力都牽扯其中,而伊朗和以色列無疑都是這場戰爭的深度介入方。從戰爭的中期開始,以色列就加強了對敘利亞的伊朗力量的攻擊力度,按照以色列官員自己的話講,就是針對敘利亞境內伊朗目標的空襲幾乎每天都有。
盡管以色列不斷的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力量,卻罕見有伊朗對以色列發動反擊的消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可以如此認為,如果真的是到了最後關頭的話,在敘利亞的伊朗導彈部隊一定會對以色列發起猛烈的反擊。只不過現在伊朗還在繼續構築自己的什葉派之弧,並沒有必要現在就和以色列撕破臉皮。現在的伊朗不反擊以色列,實際上是一種韜光養晦策略。
㈧ 為什麼伊朗經常被以色列轟炸,但是沒有被報道反擊呢
因為以色列打的僅僅是侵佔敘利亞的伊朗軍隊,並沒有轟炸伊朗本土,敘利亞是為了將伊朗軍隊從敘利亞土地上趕回伊朗本土,以至於不威脅到自己。而伊朗為了在敘利亞紮根下去,面對以色列的攻擊,只好強忍,用時間為自己換取空間,隱忍就是伊朗對以色列的策略。
近幾年來,以色列對在敘利亞的伊朗軍隊軍事目標進行了狂轟濫炸幾百次,可以說是把伊朗打得遍體鱗傷,但是,伊朗為了自己在敘利亞的利益還是不能還手,以色列打擊伊朗幾百次,主要目的是把伊朗軍隊趕出敘利亞撤回伊朗本土,解除對以色列國土安全的巨大威脅,不會危及伊朗的性命。
㈨ 美國為什麼到現在也沒有對伊朗發動大規模戰爭
這兩天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搜索量,都登上美國搜索榜榜首了。這個時候,中東就好像一個火葯桶,只要一粒火星子,就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㈩ 為什麼伊朗就不能有核武器
伊朗不能製造核武器主要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與以色列等國家強烈反對。
由於核武器巨大的殺傷力,戰後國際秩序的主要維護者以及安理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在掌握了核武器之後,便開始致力阻止核武器的擴散。1970年3月,旨在約束非核國家發展核武器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由美國、蘇聯和英國等59個國家首先簽署。
在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眼裡,伊朗的核武器是「邪惡勢力」的核武器,必將給世界帶來災難;
在以色列人眼裡,伊朗的核武器就是猶太國家的災星和剋星;
在阿拉伯人眼裡,伊朗的核武器是波斯人的核武器,是什葉派的核武器,並聲稱如果波斯人有了核武器,阿拉伯人也必須擁有核武器;
在石油進口國眼裡,伊朗堅持發展核武器,必將給海灣地區帶來不穩定,甚至帶來戰爭;在整個國際社會的眼裡,伊朗的核計劃必須納入和平利用軌道。
為了讓中東免於災難,也為了讓伊朗人民免於災難,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