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英媒報道,華為將在英國把匯豐告上法庭,雙方之間有何矛盾
華為將在英國把匯豐告上法庭,因為匯豐誣陷孟晚舟對匯豐的“欺詐”,孟晚舟因莫須有罪名在加拿大轉機時被捕,至今仍被扣押在加拿大。
華為將根據《銀行薄記證據法》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申請,獲取匯豐分類賬、現金帳簿和會計帳簿等關鍵文件。
2月12日,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律師將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申請,以獲取關鍵文件。華為此舉意在證明,孟晚舟“隱瞞”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關聯,誤導匯豐銀行繼續向華為提供服務的情況不屬實。
實際上,匯豐假稱不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這是公然撒謊。香港星通是華為在伊朗地區的合作夥伴,二者關系脈絡清晰。
華為曾持有香港星通的股份,孟晚舟也短暫擔任過該公司的董事。但是,2007年,華為就出售了所持有的香港星通股份,2009年4月,孟晚舟辭去該公司董事會職位。此後,雙方保持正常業務往來。
匯豐始終知道華為的伊朗業務。2010年,涉及三方往來郵件證明,匯豐完全知曉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從華為發給匯豐的香港星通2009/2010財報可知,匯豐完全了解香港星通在伊朗的業務情況。
Ⅱ 匯豐銀行在中國現狀
成立於1865年3月3日的匯豐銀行(HSBC),正面臨其成立以來在和平時期的重大風險之一。它因為涉及美國政府打壓華為,而成為中美地緣政治博弈中一個難以迴避的棋子。
匯豐銀行與中國的淵源頗深,其英文名稱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顯示了與香港和上海的緊密關系。匯豐最初的中文名稱是「香港上海匯理銀行」,1881年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據稱,「匯豐」二字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在測算過筆劃吉凶之後建議的,取其「匯款充裕」之意。20世紀初,匯豐已成為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由匯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從晚清至民國,匯豐上海是中國政府償還外債和賠款的主要經收機關、代總稅務司收存保管中國內債基金、收存中國關稅的主要銀行。1915年上海所有中外金融業的庫存金銀合計8099萬兩,其中華商銀行和錢庄佔17.3%,其他9家外國銀行佔44.3%,匯豐一家即佔38.4%。從成立到抗日戰爭,上海一直是匯豐在全球最為重要的市場。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匯豐在中國大陸的分行相繼關閉,只有在上海分行繼續運作,是少數在中國大陸未中斷業務的外資銀行。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於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總行設於中國上海。至2014年,匯豐中國共有135個網點,29家分行設於北京、上海、廣州等29個城市。目前,匯豐近170家網點覆蓋57個城市,其中約三分之一位於廣東,是唯一一家在廣東全部地級市設有網點的外資銀行。目前,匯豐是內地規模最大、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
不過,與中國市場淵源極深的匯豐銀行,現在卻深陷與中美地緣政治博弈之中,其配合美國打壓華為就是一個焦點。
今年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裁定孟晚舟案的本質是「欺詐罪」。7月24日上午,該法院公開了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階段庭審的證據材料。從公開證據看,匯豐銀行有參與構陷、「做局」的嫌疑,它提供了關於華為在伊朗業務的材料作為證據,換取了美國對匯豐違規的赦免。
在美國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中,一個關鍵證據是華為CFO孟晚舟對匯豐「隱瞞」了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香港星通」,即Skycom)的關系,「誤導」匯豐繼續向華為提供銀行服務,導致匯豐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這意味著,孟晚舟對匯豐構成了「欺詐」。此案的「唯一關鍵證據」是孟晚舟交給匯豐的一份PPT文件,包括PPT全文以及匯豐與華為的業務郵件記錄。不過,在自稱不清楚華為與Skycom的關系這個關鍵點上,匯豐撒了謊。從華為發給匯豐的香港星通2009/2010財報可知,匯豐完全了解Skycom在伊朗的業務情況。匯豐聲稱,只有「初級」員工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但這些「初級」員工沒有將相關信息傳遞給「高級」管理者,導致匯豐高管只能依賴孟晚舟提供的PPT判斷風險。
這一說法顯然站不住腳。2012年12月,匯豐因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規定,與美國司法部簽署《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向美國司法部保證,針對全集團客戶開展審視和清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匯豐仍然未能識別華為和香港星通的關系,顯然不合邏輯。2013年2月,香港星通關閉了匯豐賬戶,華為與匯豐關於伊朗業務的合作到此結束。但在此之後,匯豐仍要求與華為進行「溝通」。2013年8月,孟晚舟應邀與匯豐高管會面,陳述了華為在伊朗的業務情況,所提供的PPT被匯豐轉交給美國方面,成為美國打擊華為的關鍵證據。
匯豐配合美國打擊華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利益——通過舉證孟晚舟來換取美國對匯豐的赦免。2012年,美國政府就嚴重洗錢和資助國際恐怖主義行為指控匯豐,匯豐為此支付了19.2億美元罰金,並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為期5年(2012-2017)的《延期起訴協議》。匯豐同意「在任何調查中配合美國司法部」,如果未能履行相關要求,美國司法部有權撤回該協議,並向匯豐提出刑事指控。
2016年9月,美國司法部就是否撤回《延期起訴協議》以及是否以刑事罪名起訴匯豐進行討論。同年底,匯豐開始秘密對華為賬戶進行調查。據路透社當時的報道,匯豐「配合」向美國提交對華為的調查結果,「湊巧」就在匯豐與美國司法部協議到期前。路透社的報道明確指出:匯豐在2016年底到2017年開始「配合」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發起的調查,是為了換取美國司法部對匯豐銀行的寬恕,因為匯豐本身還涉及其他違反美國制裁禁令的案件。
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2月到7月,匯豐積極配合美國對華為的調查,主動向美國司法部至少做了4次陳述,內部上千人被美國司法部約談。2017年12月,盡管美國司法部合規監管員認為「匯豐的合規仍有很大缺陷」,但美國檢方卻「出人意料」地撤銷了對匯豐的全部刑事指控,並結束了對匯豐的監管。從時間線和事件線來看,自2013年約見孟晚舟,到2016年內部啟動對華為的調查,直到2017年8月終止與華為合作……匯豐通過一系列操作,在保留華為這個大客戶的同時,通過向美國提供華為的證據,換取了美國撤回對其的指控。
從一般的商業邏輯來看,一家追逐利益的全球性金融機構在主觀上不應該去「構陷」自己的大客戶。但匯豐的現實情況是,它因為一系列違規事件被美國政府拿住了「把柄」,不得不配合美國司法部對華為進行調查,來換取美國政府「放匯豐一馬」。站在美國立場上,需要匯豐銀行扮演「污點證人」。眾所周知,美國政府在全球調查和打壓華為,早已不是商業利益或違背制裁禁令,而是美國調整對華戰略並對中國進行長期遏制的一場特殊「戰斗」。換句話說,打壓華為是美國針對中國地緣政治行動的一部分,而匯豐銀行已經深深捲入其中。
面對中國媒體指責其「構陷」華為,匯豐在該行(中國)的微信賬戶上發布聲明稱,它沒有參與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的決定,「華為事件發展的背景清楚地表明,美國對華為的調查並非是由匯豐銀行觸發的」,「匯豐銀行對華為沒有惡意,也沒有『陷害』華為」。聲明還稱,「為響應美國司法部的信息要求,匯豐僅提供了事實信息。匯豐銀行沒有『捏造』證據或『隱瞞』事實,也不會為了我們自己的利益而歪曲事實或損害任何客戶。」
不過,匯豐的聲明迴避了重點。美國司法部發起對華為的調查,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用不著匯豐解釋。匯豐在此事中的角色、動機和利益交換才是重點,匯豐的積極配合對於美國司法部實施打擊華為的行動,並以此為理由借加拿大之手逮捕孟晚舟,無疑起到了關鍵的支撐作用。
在這個敏感時點,深圳銀保監局於7月24日公布了一份批復——同意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關閉深圳龍崗支行(巧合的是,華為公司總部正好也在龍崗)。市場高度關注的是,匯豐銀行的未來命運將會如何?它在中國市場會受到什麼影響?對此,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有如下個人判斷:
第一,匯豐銀行難以離開中國市場。與其他西方金融機構不同,匯豐控股的注冊地雖在倫敦,但其「歷史和文化注冊地」卻在中國香港,其市場深深根植於中國市場(包括香港和內地)。據匯豐年報,2019年匯豐銀行經調整的收入為554億美元,經調整的稅前利潤為222億美元。在亞洲市場,經調整的收入為305億美元(佔全球收入55%);稅前調整後利潤達186億美元(總利潤佔比83.8%)。其中,香港市場調整後的稅前利潤為121億美元(總利潤佔比54.5%)。匯豐2020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集團106.6億美元的總營收中,香港地區貢獻了46.1億美元,佔40%;在32.3億美元稅前利潤中,香港佔28.5億美元,佔比高達88.2%。
第二,匯豐銀行將難以擺脫中美博弈「磨心」的地位。香港已經成為美國與中國博弈的「磨心」,是地緣政治博弈的「前哨」陣地。以香港為根的匯豐銀行難以擺脫這種處境。同時,由於市場利益所在,匯豐銀行很難做出撤出中國市場的決定。在安邦智庫(ANBOUND)對撤離中國外資的分類中,匯豐銀行屬於「撤離就倒」的一類。匯豐銀行難以擺脫中美地緣政治博弈,尤其是在中國《港區國安法》和美國《香港自治法案》實施後,兩國將基於法律層面進行地緣政治博弈,匯豐在金融業是「巨無霸」,但在國際政治中則如一葉扁舟,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如果不能撤離中國市場,今後匯豐需要更多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而不能只考慮美國單方面的霸權和利益。
第三,匯豐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處境將有微妙變化。加拿大法院公布的最新證據,揭示了匯豐銀行參與「構陷」孟晚舟、配合美國打壓華為的事實。這迅速在中國國內輿論中激起了對匯豐的憤怒情緒,今後針對匯豐的攻擊性言論肯定會增多。此外,匯豐協助美國充當「污點證人」的行為,將會影響其商業信譽和市場形象。今後一些與中國有重要關系的企業和個人客戶,在選擇銀行時有可能會避開匯豐,避免成為匯豐向美國奉獻的「祭品」。這對匯豐在內地和香港的市場將會負面影響。
第四,中國政府可能不會刻意打壓匯豐銀行。雖然匯豐銀行在背後「捅」了華為一刀,但從更大的格局來考慮,安邦智庫的研究人員估計,中國政府不會因此而刻意打壓匯豐銀行。理由是:(1)匯豐銀行對香港來說十分重要。未來香港需要維持繁榮,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香港誕生、與香港居民和企業有重大關系的匯豐銀行是一個重要象徵,也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存在。(2)中國的對外開放需要有外資,不僅需要引進外資,也需要有外資的持續經營。匯豐銀行是在中國網點最多的外資銀行,在外資金融機構中具有代表性。(3)中國「制裁」外資銀行需要基於法律,目前的立法現狀難以溯及以往。中國的《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於2018年出台,《港區國安法》於2020年6月30日出台,這兩項法律可能不會追溯匯豐過往的行為,但會對匯豐今後的行為形成法律約束。
匯豐銀行參與美國打壓華為一案,在中國將引發復雜的反響。從大局出發,中國政府應該不會刻意打擊匯豐,法律上可能也不會溯及過往。不過,匯豐今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匯豐未來的行為將受到中國法律的約束。說白了,協助「構陷」中國公司僅此一次,下不為例。
Ⅲ 出賣華為後,匯豐銀行「付出」慘痛代價,私下道歉,值得原諒嗎
匯豐銀行全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很多人對於這家銀行並不熟悉,如果不是因為孟晚舟事件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匯豐銀行,從名稱上來看,匯豐銀行好像是一家中國的銀行,但其實並不是。匯豐銀行在1865年就已經成立了,到如今已經有155年的歷史。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香港回歸之後,中國也還是繼續保留著匯豐銀行的發鈔權,香港另外兩家有權力發行鈔票的銀行是中國銀行和渣打銀行,從這方面就能看出來中國對於這些外資銀行並不差。
對於匯豐銀行私下道歉行為,我認為是完全不值得原諒的,首先銀行的條例中有保密條例,匯豐銀行為了自身的利益,給美國提供客戶資料已經是違反規定,這樣的銀行還有什麼信用可言,其次即使是私下道歉也是因為害怕在中國遭到報復,畢竟匯豐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都還是中國。對於這種「吃裡扒外」的行為,你認為值得原諒嗎?
Ⅳ 事情開始反轉,匯豐將重回中國市場,緊抓「救命稻草」繼續撈錢嗎
匯豐銀行的主要業務是在中國的香港,而國內市場並不屬於匯豐,雖然有分公司存在,但實際業務還是主要集中在香港。而基於歷史原因,匯豐銀行是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主要業務都是圍繞香港展開的,所以也就談不上重回中國市場,而是匯豐銀行從來就沒有放棄過中國市場。
而且現在疫情這么嚴重,匯豐銀行在世界其他國家的分行業務必然會受到影響,而且影響還不小。現在想要繼續保證收益或賺錢,也只能依賴於中國。
Ⅳ 孟晚舟是誰他是幹嘛呢
孟晚舟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長女,是華為副總裁、首席財務官。
孟晚舟是任正非的接班人,是華為下一任的管理者,在華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孟晚舟所代表的意義非常特殊,她是華為的接班人,控制住了她就等於斷了華為的後路。不過華為公司在面對大是大非時絲毫不退讓,哪怕核心業務被人一直針對也沒有低頭。
孟晚舟能夠在不認罪的情況下回國,這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更是體現了國家的力量。
Ⅵ 華為公司將在英國起訴匯豐銀行,此舉是何用意
華為公司將在英國起訴匯豐銀行,此舉是為了阻止孟晚舟被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12日,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律師將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訴訟申請,以獲取匯豐銀行包括賬簿在內的關鍵文件。
據報道,華為此舉意在證明,美方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關聯,誤導匯豐銀行繼續向華為提供服務的情況不屬實,從而阻止孟晚舟被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
報道稱,華為將根據《銀行薄記證據法》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申請,獲取匯豐賬簿等關鍵文件。根據該法案,當事人可以尋求法院命令,獲得、檢查和復制分類賬、現金帳簿和會計帳簿等文件。
(6)華為跟伊朗為什麼要匯豐擴展閱讀:
據了解,美國此前向加拿大法院提交的《案件起訴記錄》稱,孟晚舟對匯豐「隱瞞」了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的關系,「誤導」匯豐繼續向華為提供銀行服務,匯豐因此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面臨民事和刑事罰款的「風險」,孟晚舟對匯豐構成「欺詐」。而本案的關鍵證據是2013年8月22日孟晚舟與匯豐銀行的會議記錄內容。
Ⅶ 華為將在英國把匯豐告上法庭,這是為何
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衛報》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的律師將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申請,以獲取匯豐銀行賬簿等關鍵文件。華為此舉意在證明,美方指控孟晚舟“隱瞞”華為與香港星通技術有限公司關聯,誤導匯豐銀行繼續向華為提供服務的情況不屬實。BBC稱,這是華為試圖阻止孟晚舟被從加拿大引渡到美國的努力的一部分。
但實際上,匯豐假稱不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這是公然撒謊。香港星通是華為在伊朗地區的合作夥伴,二者關系脈絡清晰。華為曾持有香港星通的股份,孟晚舟也短暫擔任過該公司的董事。但是,2007年,華為就出售了所持有的香港星通股份,2009年4月,孟晚舟辭去該公司董事會職位。此後,雙方保持正常業務往來。匯豐始終知道華為的伊朗業務。2010年,涉及三方往來郵件證明,匯豐完全知曉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從華為發給匯豐的香港星通2009/2010財報可知,匯豐完全了解香港星通在伊朗的業務情況。《衛報》還援引孟晚舟律師的說法稱,提交給匯豐銀行的PPT經過了編輯,目的是讓人覺得她歪曲了華為與星通之間的關系
Ⅷ 華為對匯豐銀行採取法律行動,這具體事由是什麼
中國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律師向倫敦高等法院申請獲得匯豐銀行賬簿等關鍵文件。
,孟晚舟的律師團表示,他們已經根據《銀行薄記證據法》向倫敦高等法院提出申請,要求查閱匯豐銀行賬簿等關鍵文件。根據該法案,當事人可以尋求法院命令,獲得、檢查和復制分類賬、現金帳簿和會計帳簿等文件。
孟晚舟的律師團隊提交的證據還顯示,華為曾向匯豐銀行發送過天空通信的財務報告,該報告清楚地描述了天空通信的業務。就連華為和天空通信的關系,匯豐一直都知道。2011年的很多商業郵件都可以證明匯豐了解華為和天合的關系。
換句話說,交易是否通過美國清算是金融機構的責任。如果匯豐的結算不合法,應該由匯豐自己承擔主要責任,而不是銀行客戶。
Ⅸ 英媒:華為把匯豐告上法庭,經濟糾紛還是什麼原因
此案“唯一關鍵證據”,是孟晚舟交給匯豐的一份PPT文件。在公開的材料中,包括PPT全文,以及匯豐與華為的業務郵件記錄。美國蓄意隱瞞、曲解核心信息,指控完全不符合事實。
但實際上,匯豐假稱不清楚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這是公然撒謊。香港星通是華為在伊朗地區的合作夥伴,二者關系脈絡清晰。華為曾持有香港星通的股份,孟晚舟也短暫擔任過該公司的董事。但是,2007年,華為就出售了所持有的香港星通股份,2009年4月,孟晚舟辭去該公司董事會職位。此後,雙方保持正常業務往來。匯豐始終知道華為的伊朗業務。2010年,涉及三方往來郵件證明,匯豐完全知曉華為與香港星通的關系。從華為發給匯豐的香港星通2009/2010財報可知,匯豐完全了解香港星通在伊朗的業務情況。
《衛報》還援引孟晚舟律師的說法稱,提交給匯豐銀行的PPT經過了編輯,目的是讓人覺得她歪曲了華為與星通之間的關系。
Ⅹ 孟晚舟事件起因
其實孟晚舟事件起因是非常簡單的,就是華為跟美國制裁的伊朗做了生意,華為就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法,成為「二級制裁」對象,對華為進行指控和制裁,中間的匯豐銀行作為美元結算銀行,給華為做了「違法」的美元結算行為,也因此受罰。
加拿大借匯豐是因為華為受罰的借口,認為匯豐在加拿大也有公司,所以華為在加拿大也是「違法」的,這是讓人瞠目結舌「連坐責任」。所以只要華為的這個行為構成「犯法」,那麼就直接引渡去美國。
眾所周知,孟晚舟事件發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發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實質是美國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發展進程。2018年12月1日,在美國一手策劃下,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時,在沒有違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情況下被加方無理拘押。
「孟晚舟事件發生在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過程中,這一事件絕非偶然和孤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建麗告訴記者。
孟晚舟事件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集中縮影:
孟晚舟事件的實質,是美國試圖阻撓甚至打斷中國發展進程。中國所作的努力,維護的不僅是一位公民的權利、一家企業的權益,更是在維護中國人民過上更美好生活、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權利。
透過孟晚舟事件,中國人民更加清晰地看到,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百折不撓辦好自己的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偉大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