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錫蘭王子為什麼來中國
500多年前王子定居中國 ,據《明史》記載,天祐三年(公元1459年),錫蘭國王派王子出使中國,隨鄭和到中國朝見明朝皇帝。就在王子即將回國時,一個親隨趕來報信,說國內發生了變故。國王的外甥,也就是王子表弟率兵沖入王宮,篡奪了王位,他不但兇殘地將王子的兄弟們全部殺掉,而且單等王子回國後一網打盡,斬草除根。
悲憤交加的王子只能滯留在泉州。一年又一年,他沒有盼來國內的好消息,就只好換了衣冠,取世利巴交剌惹的第一個字「世」為漢姓,定居泉州繁衍下來。
世家在泉州置產購業、登科及第,成為泉州的一大望族,在明清兩朝頗為顯赫。明萬曆年間出了舉人世寰望,清初又出了著名舉人世拱顯。但其後有關世氏在泉的史跡卻神秘地消失了,成為歷史之謎。
王子後裔為何改了姓
許世吟娥這一支錫蘭王子後裔為何不姓「世」?
許世吟娥有三個弟弟,四姐弟中的大弟、三弟,還有她的父母親在香港,二弟和她在泉州。在泉州還生活著她的奶奶和姑婆,算起來她是許世家的第十九代了。許世吟娥這一支錫蘭王子後裔為何不姓「世」?這還有一段故事。
清朝末年,她這一支的世家,人丁單薄,曾有一代沒有男丁,世家的二女兒世益娟就由父親作主,招了一個名叫許闖的青年做上門女婿。許闖做了上門女婿後,改名叫「世闖」,其妻子世益娟改名「朱娟娘」。世益娟之所以改名「朱娟娘」,大概是因為世家一世祖錫蘭王子所在的明朝,皇帝便是姓朱……當然這只是朱娟娘後裔們的猜測了。
再說許闖被招做上門女婿時說好,今後生兒育女都得以「世」姓為姓。但世益娟的父母去世後,許闖的叔叔變了卦,將許家的姓排在了前面,所以世家的後代從那時起,就都姓「許世」了。而且,從那時起許世家族的後代仍多是單丁過代。為了不讓那些當時的望族欺侮他們,許世家族開始隱瞞他們是錫蘭王子後裔的身世。
文革期間,許世家族的人因怕錫蘭王子這層「海外關系」受到沖擊,更是將家傳的世姓族譜也付之一炬了……錫蘭王子後裔便人為地「消失」了。
令人欣慰的是該族譜的另一版本卻完整地保留在海峽彼岸的世家後裔手中。2005年8月14日上午,錫蘭王子台灣十九世裔孫世坤宗等人來泉,將珍藏數百年、記載閩台世家淵源的《世家族譜》捐贈給正在建設中的中國閩台緣博物館。
「錫蘭公主」回家尋根
2002年6月,斯里蘭卡政府向許世吟娥發出了訪問邀請,許世吟娥終於回到了她祖先生活的土地。斯里蘭卡人民以最高的禮節歡迎她的到來,一位政府部長致詞說,歡迎公主回家。她種下了一棵從泉州帶去的樹苗,祝願兩國人民的友誼像這樹苗一樣越長越高
⑵ 深度分析:伊朗為什麼對中國很重要
伊朗是中國和平崛起.平衡國際戰略環境的得力幫手;伊朗豐富的石油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伊朗位於中東地中海沿岸的戰略位置是中國實現歐亞經濟交 流的重要通道。伊朗如果被美國打垮或佔領,將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全球的政治格局將一邊倒,倒向美國;助長國際強權主義,助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用軍事侵略 解決各個國際問題;同中國周邊發生領土糾紛的菲律賓/日本/越南/印度等將在恫嚇利誘下,倒向美國!皆時沒有一個聽中國的!我國收復國土將難上加難,外敵 侵佔在美國的撐腰下將蠢蠢欲動。美國將戰略中心調整為亞太,將重兵部署中國周邊,美國目標是遏制中國的崛起!2010-2011年美國插手中國南海事務, 幫助菲律賓侵佔我國南海島嶼,利誘菲律賓/日本/越南/印度同中國發生糾紛,現在有拉攏緬甸。美國對伊朗的戰略一半是針對中俄,一半是伊朗。伊朗對中俄的 重要性如同「唇亡齒寒」,伊朗被擊跨,中俄將失去了左右手。。。
⑶ 中國和伊朗關系如何
據中國「史書」記載,紀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伊朗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在明代,明成祖和波斯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公元1516年,伊朗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襖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1971年8月16日,中伊兩國建交。2000年6月,伊朗總統哈塔米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⑷ 波斯王子為什麼都長著中國臉
這個和當時的畫風是有關系的而且中國畫的風格也體現出來了。所以波斯王子都長著中國臉。
波斯王子有一張標準的「中國臉,圓臉,細眼睛,彎曲的眉毛,虛弱而美麗,與眼睛深、鼻子高、頭發濃密的高加索人形象相去甚遠。波斯傳統藝術,如波斯波利斯保存的大量浮雕,其人物留著長長的胡須,正是傳統的波斯形象。在構圖上,追求安拉的視角,細節繪畫採用多焦點視角,將室內和室外、這里和千里之外並列在同一個平面上,並採用平面繪畫和色彩填充的方法,色彩豐富而莊重,不同於中國畫用筆墨來表達層次,西方繪畫用陰影來表達立體。然而,當談到面部特徵時,詳細的繪畫往往是東方的。面對中國的波斯王子和公主經常出現。大約在這個時候,蒙古人大規模入侵中東。
蒙古入侵—年後,工筆畫的中心人物是一對中國/蒙古風格的臉、服飾和服飾。從那時起,中國畫的技法就已經深深地融入了精雕細刻的傳統。例如,在14世紀,古代波斯傳統和新的中國中亞風格出現在同一部作品中。然而,到了15世紀的帖木兒時代,中國畫和波斯傳統已經變得不可分割。因此,不是蒙古人大規模遷移並佔領了中東,也不是波斯人在歷史上沒有探索過東方的起源。伊斯蘭佔領造成的人物繪畫技巧的缺乏,以及蒙古人入侵後成熟的中國畫技巧的湧入,導致波斯王子在細節繪畫中普遍具有中國面孔。
⑸ 擁有哪個姓氏的人可能不是「華夏子孫」,是伊朗人的後代
中國古代曾經是一個世界性的大國,甚至為歐亞大陸上面的其他各個國家仰慕,離我們很近的日本,就曾經大規模的派出遣唐使來中國學習交流,甚至有時候還會來中國做一些「渡種」的事情,足見當時的中國是多麼的繁榮強盛。
不過由於與漢朝人大雜居,加上中國本身也有姓安的家族,現在中國很純的「波斯人」,基本都沒有了,他們絕大部分只是跟「安息國」有那麼一點點兒關系而已。
⑹ 伊朗中國關系
伊朗中國關系
伊朗和中國是關系非常友好國家。
和中國歷史淵源很深。
據中國「史書」記載,紀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波斯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亞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
伊中兩國在經貿合作上, 中國是伊朗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貿易夥伴。
伊中兩國在文化上,中國同伊朗成立文化聯合委員會並定期舉辦會議。
⑺ 撒貝南采訪的伊朗王子是誰
撒貝南采訪的伊朗王子是一個來自伊朗的15歲小男孩,他從六歲的時候便跟著自己的父母來到了中國生活。
在參加采訪節目的時候,這個男孩絲毫不掩飾自己家裡有錢的事實,當撒貝南問他父母工作的時候,他猶豫了一秒,卻還是坦坦盪盪地表示他的父親是挖礦的,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那個礦就是他父親自己的。
不僅如此,在他們來到中國生活以後,他的父親就把那個礦交給了別人來挖,不少的人都在裡面找到了好東西,甚至挖到了玉。撒貝南也調侃說,原來他的身邊竟然坐了一個礦主的兒子,但是僅僅是這些,也不足以讓網友瞠目結舌。
簡介:
《加油!向未來》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推出的科學實驗節目,由央視創造傳媒有限公司製作。每季節目共11期,由撒貝南擔任全三季的主持人,尼格買提擔任第二、三季主持人,張騰岳擔任第一季外景的主持人。
《加油!向未來第一季》於2016年7月3日首播,於2016年9月25日收官;《加油!向未來第二季》於2017年7月16日首播,於2017年11月12日收官 ;《加油!向未來第三季》於2018年8月12日首播,於2018年11月18日完結。
⑻ 波斯的經過
歷史上出現過伊蘭王國和米底王國曾經占據過波斯。
但波斯獨立進入歷史是從波斯王巨魯士開始的
公元前6世紀中期,居魯士建立的這個國家已開始就氣勢輝煌。他滅掉了米底,滅掉了呂底亞和新巴比倫,不過死於北方的游牧人之手。
其子岡比西斯繼位波斯王,攻滅了埃及。建立了埃及的波斯王朝。但國內政變,其在回國途中神秘死亡。
鎮壓了政變的大流士一世登上了王的寶座,鎮壓了各地反抗,征服了中亞的鍵脫落,大流士在貝西斯頓刻銘文記功。但在進攻歐洲的西徐亞人是開始失敗。 不過緩了幾年的大流士又開始進攻希臘了。兩次進攻都未能勝利,這個任務交給了其子薛西斯一世。
薛西斯繼續進攻希臘,海戰敗,退回亞洲。陸軍次年也被逐出了亞洲。波斯的強烈擴張終於停止了。但也進入了公元前5世紀的平庸。
100多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東侵了。孱弱的大流士三世屢戰屢敗,4年的時間內,祖先的榮光被他消耗殆盡。波斯帝國滅亡了。成了亞歷山大個人帝國的一部分。
不過亞歷山大對自己建立的龐大的帝國,還沒有來的急進行治理,死亡就奪取了這個年輕征服者的生命。其帝國也在大家眼紅的爭奪中分裂,公元前4世紀末波斯落入了大將塞流古建立的塞流古王國中。
不過這個王國的中心在敘利亞,中國的史書稱其為條支。顯然這個王國的統治在波斯是不穩定的,驕傲的波斯人多次起義反抗殖民統治。公元前3世紀中期終於阿斯西斯領導的起義成功了,他建立了帕提亞王國,中國史書上稱之為安息。安息把條之的勢力趕出了波斯故地。
但安息顯然沒有珀斯開國帝王的雄心,他們的勢力一直沒有能夠消滅塞流古王國。 塞流古還是被同樣來自西方的羅馬在公元1世紀中期的時候給滅了。
輝煌的羅馬滅亡塞流古後,他的將軍們就把安息作為了進攻目標。共和國的將軍克拉蘇、安東尼紛紛在安息被打敗。屋大維在成為奧古斯都厚的7年不得以和安息簽定和約。和平誕生了。
在漢朝和羅馬之間的安息人占據了絲綢之路的中間商的位置,賺取了大量的黃金。為了避免這種位置的失落,他們欺騙了班超出訪羅馬的使者甘英,在安息的西界海邊送歸了這位大漢的巡行者。這是中國官方歷史古代外交歷史上距離中國最遠的記錄。但心中有鬼的安息人在送走甘英四年後,千里迢迢派使者送獅子和鴕鳥到漢朝示好。
羅馬在隱忍了130多年後,圖拉真皇帝終於抵不過絲綢和黃金的誘惑,公元113年東征安息。3年後准備充分的羅馬帝國攻陷了安息首都。可征服順利的圖拉真天不讓他長命,117年他病死在小亞細亞。其侄子為了順利繼位。和安息講和,以幼發拉底河為界結束了對安息的征服戰爭。安息暫時安全了。
和平沒有能夠維持50年,羅馬人又開始進攻安息了,這使得安息已經越來越弱了,漸漸不能和羅馬抗衡。敗仗越吃越多。公元226年,具有原波斯王室血統的阿爾達希自立,建立波斯薩珊王朝。一年後,安息終於安息了。
新興國家往往是有生命了的,建國3年後的新波斯打敗了羅馬,奪取了亞美尼亞。 開始了他的一系列對羅馬的反攻,
建國15年的波斯開始進攻曾經自己的現在歸羅馬的屬地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
建國33年後的波斯,在進攻敘利亞的戰爭中,俘獲了羅馬皇帝。但20年後,羅馬的新皇帝攻陷了波斯首都。但不幸的新皇帝卡魯斯被雷擊死,軍隊逃歸。
但羅馬畢竟是個大帝國,雖然波斯在戰爭中取得了很多勝利,但戰果不明顯。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在位的時候擊敗了波斯。 他死後,兩國戰爭不斷。337-350是最長的一次達到13年。359年-363年又打了一次5年的戰爭。371年-376年,有一次6年戰爭,無勝負。公元384年,羅馬波斯締結和約。波斯的西部邊界終於開始和平了。
100年後,漢代大月氏人的後裔嚈噠人,西方史學家稱之為「白匈奴」的從東方攻入了波斯,殺死了波斯王,波斯被迫稱臣納貢。白匈奴後來進入了印度。
20年之後,東羅馬人又來了,502-506年無勝負的戰爭,524-531年戰爭再起。雙方無勝負。雙方再次進入和平。
和羅馬的和平30年後,波斯和突厥人聯合,公元567年滅掉了白匈奴人的在印度的政權,大大出了一口惡氣。
但5年後和東羅馬的戰爭再起,。579-589又發生戰爭。
7世紀初年波斯新王繼位後,主動攻擊了東羅馬。取得了一系列勝利。奪得領土,甚至進軍到君士坦丁堡。 但東羅馬反攻了,在尼尼微打破波斯,收復失地。波斯新王上台,公元628年被迫講和。
和羅馬人和平後,波斯的真正敵手阿拉伯人登上了歷史舞台,從公元641開始阿拉伯人進攻波斯,10年後,波斯王在中亞被殺,波斯亡了。公元661年,波斯王子歷經艱辛到中國。
波斯從此伊斯蘭化了。綠化後的波斯成了伊斯蘭世界的一部分,其歷史雖然變化也很多,但不在是單獨的歷史。一直到伊朗的轉變,雖然復雜,感覺上卻沒有以前精彩了。
⑼ 為什麼伊朗只選擇向中國靠攏
因為伊朗雖然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其也是由意識形態建立的國家,不是自經濟基礎形成的上層建築的國家,而是用一種伊斯蘭革命理論締造的國家。因而不被資本主義國家所接受 ,當年因為伊斯蘭革命, 美國鼓動伊拉克 入侵伊朗,打了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朗人頂住了,但依舊為美國所敵視,被逼到中俄一遍。
⑽ 伊朗王子放棄繼承權,帶一家人來甘肅定居,後來帶來了什麼變化
最好的與最壞的創造了歷史,平庸之輩則繁衍了種族。——佚名
導語:其實有很多民族的來歷都充滿了神奇色彩,他們是一些比較尊貴人的後代,而且在首領的帶領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伊朗王子放棄繼承權遷居甘肅,為中國添一姓氏,現存170萬後裔。
結語:這個姓氏的全稱是安帕提亞氏,簡稱氏安氏,這個姓氏的人也會和但是的漢族人民通婚,算是為了更快融入這個國家而做出的改變吧,如今他們的後裔眾多,未來這個姓氏一定會發展的更好的,對此,熒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