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核電站是怎麼爆炸的

伊朗核電站是怎麼爆炸的

發布時間:2022-07-27 22:56:51

㈠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官員們對事故原因有兩種相互矛盾的解釋。第一份報告於1986年8月發布,將事故責任完全轉移給了核電廠運營商。第二部發布於1991年。解釋認為事故是由壓力管石墨慢化沸水堆(RBMK)的設計缺陷,特別是控制棒的設計缺陷造成的。雙方的調查小組受到多方游說,包括反應堆設計師、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和政府。

據報道,導游將向遊客介紹該地區的生活和切爾諾貝利保護區的科研工作。烏克蘭多年來開展類似的觀光旅遊,遊客數量穩定,特別是外國遊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技術區和「死城」不在禁區的旅遊景點之列,但95個被遺棄的村莊在旅遊景點之列。據報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離首都基輔110公里。這是蘇聯在烏克蘭建造的第一座核電站。1986年4月26日,核電站4號反應堆著火爆炸,產生的放射性物質比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多400倍。爆炸塵埃隨風飄散,導致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遭受核輻射污染。事故影響了許多人的健康。大多數受污染的土地需要至少800年才能達到安全標准,而核心地區的核污染需要至少350萬年才能完全分離。從經濟上看,這場災難造成的總損失約為2000億美元(按通脹計算),這是現代史上最昂貴的災難事件。

㈡ 伊朗核問題是怎麼引起的

伊朗核問題

伊朗核能源開發活動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當時得到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斷交後,美國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後,美國對伊朗核能開發計劃提出「嚴重質疑」,並多次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甚至威脅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通過多項相關決議,要求伊朗與其合作,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終止鈾濃縮活動。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在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積極斡旋下,伊朗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舉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

為說服伊朗徹底終止鈾濃縮活動,德法英3國還與伊朗舉行了多輪會談,並於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由於雙方在關鍵問題上的分歧,巴黎協議未能得到落實。

為了打破伊朗核問題的僵局,去年12月,俄羅斯向伊朗遞交了兩國在俄境內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提議,以確保伊朗的核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鈾濃縮活動必須在本國境內進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並於10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此舉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應。3月28日,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在30天內中止一切核活動的主席聲明。

6月1日,俄羅斯、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舉行外長級會議,提出一項旨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新方案,並要求伊朗盡快對這一方案作出答復。伊朗認為,六國方案雖包含「積極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處」,有待進一步探討,並多次表示將在8月22日前對六國方案作出答復。

由於伊朗的消極反應,六國外長7月12日在巴黎發表聲明,決定將伊朗核問題重新提交聯合國安理會。盡管聲明隱含制裁的威脅,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國際法和國際准則,但決不放棄獲得核技術的權利。

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第1696號決議,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暫停所有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並呼籲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開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鈾濃縮活動只會繼續和擴大,不會中止。

伊朗核問題在2006年初成為美國伊朗關系的核心問題,並成為美國伊朗戰爭的潛在導火索。

伊朗核問題的歷史與現狀

1950年代開始核能源開發

1980年美伊斷交,美國多次指責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煉出核電站燃料鈾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2004年4月,宣布暫停組裝濃縮鈾離心機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復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但暫停提煉濃縮鈾

2004年9月21日,宣布開始將37噸鈾礦料中的一部分用於鈾轉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國與伊朗在多輪會談後在巴黎初步達成協議,德法英承諾提供核技術、核燃料和一座輕水反應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鈾濃縮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復中止了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產出純度3.5%的低純度濃縮鈾,成為國際核八強之一(五常任理事國,印巴,伊朗)

4月28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向該機構理事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了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報告。報告說,伊朗未能在聯合國安理會規定的期限內中止鈾濃縮活動,也沒有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核查人員進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國關於伊朗核問題的協商會議未能達成成果。

國際原子能機構對伊朗核問題的決議

2003年的決議

6月19日,發表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主席關於伊朗核問題的「總結性聲明」敦促伊朗:

迅速糾正總幹事巴拉迪在其報告中提到的伊朗在執行與《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有關的保障協定中存在的所有問題,立即和無條件地簽署和執行保障協定的附加議定書

9月12日,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其核計劃,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突擊檢查其核設施,終止提煉濃縮鈾

11月26日,再次通過決議

2004年的決議

3月13日,理事會通過決議批評伊朗沒有公開其部分核計劃

6月18日,理事會通過決議協助解決核計劃的剩餘問題

9月18日,理事會在維也納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終止一切與製造核武器有關的核活動

11月29日,理事會通過決議不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

2004年的決議

8月11日,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立即停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核活動

9月24日,理事會通過決議認定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義務

美國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

美國目前准備以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發動對伊朗的戰爭。

美國主戰派

美國總統小布希

國務卿賴斯

主戰派觀點:現在不打,後患無窮;對伊朗動武代價很高,但容忍伊朗擁有核武器對美國的安全形成威脅代價更高;在動武和縱容其擁有核武器之間選擇動武。

美國主和派

前卡特政府國家安全顧問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

主和派觀點:目前局勢類似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國政府處於「要麼默許敵人擁有危險武器,要麼動武阻止敵人」的兩難困境;動武則美國將陷入20至30年的另一個伊拉克泥潭

㈢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的原因是什麼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凌晨1點23分,蘇聯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能發電廠發生嚴重泄漏和爆炸事件。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發生失火,引起爆炸。

據估算,核泄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污染。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物質的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的畸形胎兒的出生。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難以估算,而且事故後的影響究竟到何時,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受災到目前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世界綠色組織的調查報告認為,核泄漏導致9.3萬人患上晚期癌症,在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有超過20萬人死於與輻射有關的疾病。據不完全統計,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總計達900萬人。關於事故的起因,官方有兩個自相矛盾的說法:第一個是在1986年8月公布,切爾諾貝利事故的責任只歸於核電站操作員。第二個則是發布於1991年,認為事故由於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的設計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設計。

據說調查團曾經被多方面的人游說,包括反應堆的設計者、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職員及蘇聯政府。但是不少專家認為這兩個說法都不是完全正確的。另外,還有人說引發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是設計者知道反應堆在某些情況下會出現危險,但是將其蓄意隱瞞下來,職員並沒有收到反應堆問題報告。直到今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還存有100公斤鈈,一毫克鈈就足以使人喪命,鈈的半衰期是24.5萬年,這對於人類而言其實就是永遠。在事故處理中,蘇聯是用鋼筋混凝土將整個核電站罩住,但是如何徹底地解除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威脅,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泄漏事故是人類永遠的傷痛,有科學家預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的影響需要八百年。因此,如何安全地使用核能是當今社會需要深思的問題。

核電站外景

㈣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何時發生原因如何

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前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切爾諾貝麗核能發電廠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導致31人當場死亡,上萬人由於放射性物質遠期影響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線影響而導致畸形胎兒的出生。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蘇聯各地,此事故引起大眾對於前蘇聯的核電廠安全性的關注,事故也間接導致了蘇聯的瓦解。因事故而直接或間接死亡的人數難以估算,且事故後的長期影響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
關於事故的起因,目前好像有兩個理論說明。第一個是在1986年8月公布的事故原因只歸於核電站操作員操作不當。第二個則是發布於1991年,認為事故由於壓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應堆的設計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設計。

㈤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為何會爆炸,到底是哪裡發生了錯誤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共有4台機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位於烏克蘭基輔市以北130公里基輔州普里皮亞季鎮附近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切爾諾貝利核爆炸的原因,歸咎在石墨沸水反應堆設計漏洞+人為自我理想操作的自大操作上,兩者不巧碰上,就此造成成百上千年的核污染問題 。

㈥ 當年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反應堆融毀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漏事故,是人類至今最大的一次核泄漏事件。但這次事件發生的原因,卻不過是1986年4月25日那天,下級工作人員在檢修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動力站的時候,同上級溝通不妥而導致的。原本下級工作人員按計劃在4號工作站進行維修,但維修過程中下級工作人員出現了失誤,使得4號反應堆的正常狀態悄然改變。第二天凌晨1時23分,這個不穩定的4號機組發生了爆炸,從而導致了整個核電站的爆炸。

後來經統計,這次核泄露,至少造成了20多萬人的傷亡,污染區人民患癌的幾率變得極高。從威力上來講,破壞性遠大於二戰時候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

㈦ 核電站為什麼爆炸

1904年,盧瑟福在經典論文:中推測了放射性元素的潛力。 「如果人們能夠任意控制放射性元素的衰變速率,人們就可以從少量物質中獲得巨大的能量。原子裂變現象的發現使原子能的使用成為現實。首先是原子彈的發明,其次是核能。這是該工廠的正式調試:核電用於軍事與和平。


例如,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環境污染。核電站事故表明,必須嚴格按照科學運行程序運行核電站,才能造福人類,而不會給人類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閱讀全文

與伊朗核電站是怎麼爆炸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簽證問題如何聯系印度使館 瀏覽:244
中國結怎麼打好看教程 瀏覽:243
在英國做律師需要什麼 瀏覽:965
伊朗巴列維王朝為什麼失敗 瀏覽:574
印度欲購買什麼無人機 瀏覽:32
義大利政府怎麼看待 瀏覽:280
越南學區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175
中國多少人叫段梓豪 瀏覽:254
印尼什麼葯補維生素AD 瀏覽:791
印度人怎麼喜歡吃調料 瀏覽:625
電信英國卡多少位 瀏覽:25
英國國旗多少公斤 瀏覽:860
伊朗沒有回程機票怎麼辦 瀏覽:289
印度貨幣atm是什麼 瀏覽:830
中國日本哪個寺院很多 瀏覽:998
英國什麼人可以坐馬車 瀏覽:424
疫情國外返回中國需要什麼 瀏覽:41
義大利各城市怎麼和以前不一樣 瀏覽:333
印度人坐火車怎麼樣 瀏覽:857
印尼亞運會開幕式什麼時候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