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巴鐵的地區局勢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3日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訪問,巴方開始了熱情友好的接待。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歡迎人群手持的中國國旗居然是清一色的六星紅旗。中國的標志是五星紅旗,這是世人皆知的常識,為什麼在胡主席訪巴的重要時刻巴方犯下如此重大「錯誤」。這背後有隱藏什麼玄機,有什麼深刻含義呢。先來看下地區局勢。 印巴矛盾由來已久,從上個世紀開始印巴有過3次大規模武裝沖突,其中1966年的第2次印巴戰爭,印度迫使孟加拉從巴分離。軍事合作,對巴壓力日益倍增。
2002年印美聯合軍事演習,4月17日,印度與美國簽署了一項軍火采購協議,美國向印度出售8部「火力發現者」反炮兵先進定位雷達,總價值高達1.46億美元.
2005年6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與到訪的印度國防部長普拉納布·慕克吉簽署了一份為期10年的印美防務合作協議,這份旨在提升印美防務合作、被稱為「美印國防合作新框架」的協議包括兩國聯合生產武器、相關技術轉移以及在導彈防禦體系方面開展合作。
2006年3月2日美印簽署核能合作協議,轉讓核技術。
印度作為南亞強國對外奉行所謂的獨立外交,把錫金給獨立了出來,把藏南給獨立了出來,把印控克什米爾獨立了出來,看來印度的獨立外交還是有些殺傷力的。這也是巴所擔心的,因為印度有俄美的戰略支持,巴如果沒有中國撐門楣,就很難抵擋印的咄咄逼人的態勢了。 .美國在上個世紀末開始實施中亞戰略意圖控制中亞能源的輸出,在中亞戰略步騶逐步達成的時候南亞也越來越吸引美國的注意。在伊拉克政權順利搞定之後,民主伊朗的日程就開始加速了。但是美國最忌諱的不是伊朗的核武器,而是在伊朗有巨大戰略利益的某些大國。美國當然想向伊拉克戰爭一樣干凈漂亮的結束這一切,但是越戰的夢魘總是揮之不去。美國人盯緊了地圖:幹掉波斯人切斷其支援路線,一個國家首先要解決掉,那就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如果歸順了,那麼伊朗就是刀板上的肉了。
9.11後,美國借口打擊恐怖組織,入侵阿富汗,武力威脅巴基斯坦聯合「反恐」要求巴對其開放領空,並且借用巴軍事基地駐兵。遭到巴拒絕。
2004年1月14日,美軍用飛機對巴北部部落區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轟炸。
2006年6月10日,美國政府決定在本財政年度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削減3.5億美元,指責巴在改善本國民主和人權現狀上相當失敗。
當然除了敲打,也少不了拉攏
美國國務卿鮑威爾04年給了巴基斯坦一個新頭銜,稱其為美國的「非北約盟國」。
03年開始提供30億美元的反恐資金,05年10月10號,巴地震受災,美國第一時間拿出5000萬美元援助。
這一切都是為了切斷伊朗背後的某些大國的影響,將美國鼓吹的『反恐』勢力滲透到中國的後背,然後名正言順的扼殺。 石油是國家的血液,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馬六甲海峽海盜頻繁,印尼和印度紛紛窺視這里的控制權,海上戰略能源供給線受到威脅,迫使中國尋找新的能源路線。巴基斯坦成為新能源路線其中重要一環。先看下巴的地理位置。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東與印度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西北同阿富汗交界,西同伊朗毗鄰,南臨阿拉伯海。中國通過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獲得在印度洋建設重要出海基地瓜達爾港口的權利,相當於中國打通了印度洋的出海通道,具有重大的軍事和經濟價值和戰略意義,中國海軍不僅可以進出印度洋,西出則可控制波斯灣這個世界咽喉。巴基斯坦作為中國西部的重要鄰邦對中國國家戰略舉足輕重。 中東作為世界的能源中心,是各國經濟發展的保證。誰控制了中東,誰就執世界之牛耳。然而某些超級大國的算盤是,世界戰略能源的咽喉要由他們掌控,誰要是不服從民主的大旗,就掐斷他的命根。當然想法是美好的,可惜的是估計很難實現。因為我們已經先算計了一著。
在伊拉克戰爭結束之時,我們的政府就意識到,下一個目標也就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動脈馬上要被人切斷了,危機迫在眉睫,如何應對。中央果斷決策02年中國伊朗簽署1000億美金的能源協議,遭到美國的強烈抗議。04年開始韓國日本等國在美國的壓力下日益減少從伊朗進口原油,06年分別減少進口50%--30%,06年第一季度中國卻從伊朗進口原油增長25% 不減反增,這是什麼棋?其實這就是為未來的伊朗戰爭埋下伏筆,伊朗vs美國是戰是和都將不影響中國的能源供給。因為中國已經盤算好,如果美國開戰,我們就可以以保護中國海外資產為名要求在伊任何軍政勢力保護中國的財產安全,甚至可以考慮象俄軍2000年在科索沃一樣空投送軍事力量到伊朗(2000年南斯拉夫戰爭,美國操縱聯合國軍事佔領南的決議剛剛通過,為了保護俄國的戰略利益,6月11日,俄國200名空降兵出其不意地由波黑進入南聯盟境內,12日凌晨在北約部隊到達之前搶佔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納附近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斯拉蒂納機場。並快速向科索沃地區進軍。),把1000億的油井保護起來,不管你反恐還是反什麼,但是不能隨便動我的資產,就算戰後無論誰組建政府,也都要考慮到中國利益在本地區的實際存在。這就是我們虎口奪食,各國紛紛撤走資金的情況下,我們卻大投1000億的用意所在。
但是要維護經濟,政治上的利益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後盾。坐莊中亞維護中國的利益,必須一個陸路通道,保證我們真正軍事上的威懾,巴基斯坦首當其沖。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中國良好的關系,是中國發揮中亞影響力的保證。這就叫先下手為強,從美國的對中巴合作的反映就可以看出,這著實在讓老美頭疼不已。 與巴連手之前必須要考慮到印度的反映,要不然計劃沒完成就被別人打亂了,2006年11月20日胡主席開始對印度進行為期3天的友好訪問.
臨行前2手准備:
1,中國在訪印前夕中國駐印度大使突然高調宣稱藏南領土主權歸屬問題,引發印的不滿.
先把調子定定,我們不是來施捨,不是來企求,是來談判的,你什麼時候把我們的領土歸還,談好了,共同發展,
2,胡主席訪印,聲明中國在南亞不謀求私利,並積極促進印巴和解,並帶去不少共同發展的計劃,比如簽定自由貿易協議,開設邊境自由貿易區,發展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等等.但是印卻以國家安全為由回絕了中國合理建議,這也在意料之中,因為本來就不是奔你來的。我們的策略是先塞胡蘿卜,不要,不要正好,那就別怪哥們沒提醒你,先禮後兵。與巴進一步發展關系,印度有苦難言。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3日開始對巴基斯坦進行訪問,擴大中巴兩國在貿易、文化、軍事、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其中兩國將簽署一項「防務協議」,並將共同研發預警機。
西方媒體猜測,中國可能通過核合作向巴基斯坦提供用於發展核武器的相關技術。
24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舉行會談。他建議中巴兩國共同推動反恐合作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穆沙拉夫亦表示,希望加強兩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堅決打擊恐怖主義。為加強中巴戰略合作關系,胡錦濤提出五項建議在會談時,胡錦濤表示,中方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巴基斯坦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努力。
一大堆合作協議,最令巴欣喜的就是中國和巴簽署《中巴共同防務協議》,軍政階層喜於言表,全國上下一片歡騰.為什麼一個協定有這么大分量呢.1961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定,在美國一直不願意結束朝鮮戰爭的情況下,駐日駐韓幾萬大軍硬是不敢動朝鮮一根毫毛,其中的緣由就不用細表了。如今巴面臨的各方面壓力迎刃而解,國家安全得到最好的保護。印度已經被抽了2嘴巴,也為中國以後中亞戰略,打下堅實的基礎。
薄薄的一張協議不亞與中國一個集團軍進駐巴基斯坦,比核武器還好使,他是巴的一道護身符。巴實際被正式納入中國中亞戰略防禦圈,中國國旗在巴基斯坦突然多出一顆星就不難解釋了.
中巴合作不僅在軍事,經濟、能源、交通等領域我們也是通力合作,很明顯我們是要把巴基斯坦由弱變強,讓巴基斯坦做中國西大門的守門員,把蠢蠢欲動的印度象給看死看牢。另外全方位合作的中巴,是中國解決中亞問題的得力臂膀,將使中國在中亞說話的分量猛增.
戰略突圍,胡主席的外交膽識30年來無人能出其右,中亞一盤死棋硬是叫我們走活了,而且反敗為勝,在歐洲,中法展開全面合作。在非洲,剛剛結束的中非論壇,讓世界都為之震撼,中國與南非的軍事合作已經有聲有色的展開了。
B. 伊朗為什麼要和美國打仗
何不了他。其實伊朗和美國本來毫無利害關系,但1979年伊朗爆發了一次大革命,趕走了親美的巴列維國王,美伊關系慢慢惡化,發展至今成為勢不兩立的冤家。
弱小的伊朗為何敢抗衡強大的美國,地形是重要的原因。伊朗大部分坐落在高原上,四面群山環繞,臨近海洋,從地圖上看去就像一座天然的軍事堡壘,易守難攻。他對外擴張很吃力,但別人也不會輕松地征服他。亞洲大陸上有一條巨大的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系,這條山系在伊朗邊疆上分叉成兩個山脈,一個是厄爾布爾士山脈,一個是扎格羅斯山脈。這兩個山脈又有許多小山系,層層疊疊像幾道鎖鏈一樣圍住了伊朗。舉個例子,有點類似於我們國家的巴蜀地區,不同的是巴蜀中間是盆地,而伊朗是高原。這樣的地形,用再先進的武器攻擊也會很吃力吧。想想美國當年是怎麼在38線以北敗的,山地起了很大的作用。美國人決不允許自己再一次地深陷入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泥潭。伊朗革命衛隊等武裝力量總人數在50萬左右,依託有利地形打游擊戰還是綽綽有餘的。
想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並不容易,那是需要實力的。如果沒有實力,還要獨立自主的話,那就會被現有的國際秩序領導者打壓。國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前提是如果這個國家還想在這個地球上混的話。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我不參加現有國際秩序,我就不聽你的,那麼你只能自己和自己玩。而伊朗就屬於想要獨立自主,但是還想在國際秩序中生存的國家,那麼美國對伊朗的打壓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先要加入國際社會,但是美國不認可,那麼只能夠投靠憤怒的美國對頭俄羅斯了。
俄羅斯同樣是一個不被歡迎的國際參與者,俄羅斯有實力去獨立自主的發展,但是他的存在讓國際秩序的領導者美國及西方都有些忌憚。既然美國當領導,那麼對於可能威脅到他領導地位或是威脅到他的國家,那是會毫不客氣的。在美蘇爭霸的幾十年,雙方互有勝負,但是最終蘇聯落敗了。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衣缽,一直不遺餘力的對美國及西方示好,但是他沒看清楚美國及西方同俄羅斯之間關系的本質。美國需要的不是平等的合作夥伴,而是不能夠威脅到他的小弟或者奴才。俄羅斯會成為這兩個之間的哪一個?無論哪一個俄羅斯都不會願意,那麼就只能打壓你了,因為你的軍事能力還在,不閹割你的軍事能力,美國和西方怎麼放心。
C. 印巴在克什米爾起沖突,為什麼伊朗會聲援巴基斯坦
因為伊朗和巴基斯坦同屬於伊斯蘭國家。更因為伊朗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什葉派國家。而且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領土也相接壤。所以在歷史上這兩個國家的關系是非常親近的。而且巴基斯坦也得到過伊朗很多的軍事援助以及經濟援助。所以伊朗在這個時候聲援巴基斯坦也是很正常的。
不僅如此,這兩個國家關系友好的因素還有中國的身影。我們知道巴基斯坦是一個石油天然氣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而伊朗正好相反,所以巴基斯坦一直想要修建一條連接伊朗和中國的石油天然氣運輸管道,這樣巴基斯坦可以一邊獲取經濟發展所需要的能源一邊賺取不菲的過境費,所以出於經濟利益巴基斯坦也希望和伊朗加強合作關系。
D. 巴基斯坦和伊朗成為親密的盟友,為何後來兩國疏遠了
巴基斯坦我們都很熟,和中國有著不錯的建交,我們親切的稱呼他為"巴鐵".而伊朗最近和美國事態嚴峻,劍拔弩張.可以說國際關系是水火不容.其實巴基斯坦和伊朗是鄰國,還都是伊斯蘭大國.起初是關系非常好的.但是在上世紀經歷一系列事件,兩國的關系逐漸生疏.
時間來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巴基斯坦伊斯蘭化過程中瓦哈比教義特徵引發了國內什葉派的不滿,從而加深了教派沖突.伊朗作為什葉派為主的國家,也對巴基斯坦產生了不滿.這使兩國的關系產生了裂痕.在90年代,伊朗改變策略,加深和和印度的合作,這自然引起了巴基斯坦的不滿.後來的阿富汗問題,伊朗支持阿富汗境內的什葉派力量,而巴基斯坦開始支持塔利班武裝,這也引起伊朗的不滿.導致兩個國家最終走上疏遠的道路.
E. 在美國和俄羅斯倒向印度之後,為何伊朗迅速與巴基斯坦改善關系
現在每個國家都知道和平才是重中之重,而且社交也是每個國家都很看重的事情,比如兩個國家之間經濟聯系十分緊密,但是並不代表兩個國家之間的政治關系很好,反之亦然。巴基斯坦與伊朗的關系從未出現過激烈對抗,換句話說兩國都沒有時間去談論領土糾紛和宗教分歧問題,伊朗自建國以來備受美國中東戰略的擺布,先是蘇聯人賴著不走,好不容易走了又扶植伊朗西部的庫爾德人獨立。
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莫蓋里尼在聲明中表示,「自歐盟-伊朗關系重建以來,雙方許多領域的合作得到了發展。我們努力維護它,這一新的系列計劃將在與我們公民有直接利益的領域實施,擴大雙方的經濟關系。」
F. 巴林在2022年世界盃預選賽中擊敗伊朗,巴林足球為什麼會如此之強呢
他之所以會如此之強,是因為它的訓練方式比較特殊,而且相關教練的決策力很厲害,總是能夠有效把握賽場上對手的戰略戰術。
G. 巴基斯坦有什麼「魅力」為何在沙特與伊朗之間左右逢源
第一個原因就是由於宗教關系,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遜尼派,這應該是在信仰宗教的國家間最關鍵。第二個原因就是沙特很有錢,而且巴基斯坦很能打。
巴基斯坦能夠在沙特和伊朗之間左右逢源,一定是因為巴基斯坦有一定的軍事或者是經濟實力,可以促進沙特和伊朗的發展。
H. 巴鐵和伊朗為什麼就從不出現這樣的問題
什麼樣的問題?一般都會有 關鍵是溝通
I. 伊朗和巴勒斯坦聯合起來和以色列全面戰爭誰會贏
一旦伊朗、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開戰,美國肯定會插進來幫著以色列,因為美國早看伊朗不順眼,伊朗老是跟美國對著干,半年前伊朗內亂,美國高興的跟什麼似的。
一旦美國插進來,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了。美國的軍事實力就不用說了,如果美國操縱聯合國派遣一支多國聯合部隊,或者直接拉上英法等盟友參戰,那麻煩就大了。而且這樣的可能性很大。
還有一點很重要,以色列秘密擁有核武器,一旦開戰以色列可能會動用核武器。就算不用核武器,以色列的軍事實力也不是伊朗和巴勒斯坦能比的。
綜合起來,以色列的勝算更大一些。
J. 中國的哥們巴鐵和中東地區的老大伊朗,誰的國力厲害
伊朗的國力碾壓甚至1倍與巴鐵,巴鐵的貧窮在全球也是排的上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