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尼沙普然戰役的始末有知道的請提供。
尼沙普然(Nishapuran)又譯作尼沙普爾、你沙不兒,現代地圖上標作「內沙布爾」,是伊朗東北部呼羅珊地區的一座古城。1220年6月,哲別、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追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兵臨你沙不兒城下。他們遣使至呼羅珊的宰相處諭降,抹智兒·木勒克派遣8人,攜帶著酒席、禮物表示願意降服並供給蒙古軍飼料、給養。哲別頒發蓋有紅印的畏吾兒、蒙古公文和成吉思汗詔書的副本。哲別、速不台繼續追擊摩訶末。但蒙古軍離開後,這座城市又舉起反抗蒙古的旗幟,襲擊蒙古的小股部隊。於是,拖雷奉命再次征服呼羅珊,拖雷軍先鋒脫忽察兒(大汗駙馬)連續攻下奈撒、馬魯(今土庫曼馬里以西)、哈連答兒諸城之後,進至你沙不兒,攻城三日不下,被撤職的脫忽察兒中箭而死,所部的蒙古軍引退,與拖雷主力會合。1221年4月,拖雷率後續軍至你沙不兒城下,先掃盪四周山地,4月7日拖雷下令攻城,守城軍民嚴陣以待,城上置發弩機3000,拋石機500。蒙古軍也備有大量攻城器具,有發弩機3000,拋石機30,火焰放射器700,雲梯400。自附近諸山取石,集積大量炮石於城下。守城軍民看到蒙古軍兵力雄厚,圍得水泄不通,喪失戰斗信心。遂遣呼羅珊大斷事官,率教長、紳士同赴拖雷營請降,並許諾納歲貢於蒙古。拖雷不許,戰斗進行一周後,你沙不兒城外的塹壕已被填平,城牆裂70餘處,蒙古軍從四面登城而入,街巷屋舍皆成戰場。脫忽察兒之妻(大汗公主)率萬人入城,見人就殺,連貓狗都不放過。屠殺持續半個月,你沙不兒城及其周圍軍民除了工匠4000人充軍以外,幾乎無一倖免。蒙古軍主力撤走後仍留下一支400人的隊伍,負責搜尋殺死所有逃脫屠城的居民。網上有文章說「1227年,成吉思汗在尼沙普然(Nishapuran)戰役中被箭射中不治身亡後,他的兒子拖雷為了給他報仇」才發動了這場戰役和屠殺,這些文章在事件發生的起因、時間、地點等方面錯得離譜:首先成吉思汗是在攻打西夏時病死於今中國寧夏南部的六盤山,與伊朗東北部的你沙不兒相隔萬里;再者,你沙不兒之戰發生於1221年,成吉思汗六年後才病死;最後,被你沙不兒軍隊射死的蒙古顯貴是成吉思汗的女婿,拖雷此役不是為自己的老爹而是為脫忽察兒復仇。
B. 載入史冊的彪悍公主,駙馬戰死後領兵屠城,174萬人因她化白骨嗎
古代男尊女卑,公主的地位沒有皇子尊貴,但一般情況下,公主作為金枝玉葉不用為生活犯愁,她們在深宮長大,出嫁後也是養尊處優,最不幸的情況就是要和親,被她們的父親或兄弟當做政治籌碼。但要說公主上戰場,那是比較少見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蒙古崛起的歷史有太多傳奇,也有太多殺戮,它從興盛到衰亡的過程甚至影響了全世界歷史走向,沒有成吉思汗的蒙古軍團就沒有世界史。
C. 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一世,在伊朗的西南部建設了一個城市,此城的名字是 尼聶貝 亞力山卓 波斯波利斯
波斯波利斯,波斯阿黑門尼德王朝的第二個都城。位於伊朗扎格羅斯山區的一盆地中。建於大流士王(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時期,其遺址發現於設拉子東北52公里的塔赫特賈姆希德附近。城址東面依山,其餘三面有圍牆。主要遺跡有大流士王的接見廳與百柱宮等。
D. 綠松石產地有哪些盛產綠松石的地區及其特點
綠松石是我國著名的玉石之一,其質地油潤細膩,在我國多個地區均有盛產。那麼,具體來說,綠松石產地有哪些?E. 成吉思汗的女兒在聽聞丈夫戰死之後有什麼反應
成吉思汗是個偉大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位殘酷的無情的將領。他手下蒙古大軍的所經之處,留下的只有無盡的屍體以及冒著青煙的廢墟。成吉思汗如此嗜血,他的女兒也不遑多讓。在一場西征的戰斗中,成吉思汗的女婿不幸戰亡。為了給夫婿報仇,成吉思汗女兒竟挺著懷孕的大肚子,親自帶兵屠城,造成了百萬人的慘重傷亡。
之後,拖雷又帶兵在尼沙普爾城周圍的村鎮燒殺。據波斯史書《編年史》記載,光尼沙普爾城附近,就有百萬人死難,整個地區成為無人的荒漠。在整個花拉子模戰役中,蒙古人殺害了千萬人,每個蒙古兵手上都有上百條人命。
F. 伊朗屬於哪個國家 簡稱是什麼
伊朗不屬於哪個國家,伊朗自身就是一個國家,全名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6)尼沙普爾城在伊朗哪個地方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
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
2月11日霍梅尼任命馬赫迪·巴扎爾甘為伊朗總理正式接管政權,巴列維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國王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德黑蘭穆斯林群眾憤而佔領美國使館,扣留使館人員,史稱伊朗人質危機,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衛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斗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入侵阿富汗與伊拉克,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並用邪惡軸心這樣的字眼攻訐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矛盾,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G. 綠松石 Turquoise
一、概述
綠松石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玉料。據考古發掘,它早在中國新石器時期就為古人所知。在河南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距今6500~4000年)遺址出土文物中就有綠松石的魚形飾物。綠松石的英文turquoise一詞來自法語pierre tourques,意指土耳其石。這是因為歷史上波斯乃至埃及的綠松石是經過土耳其進入歐洲。現我國台灣珠寶業多數人士仍稱綠松石為土耳其石或土耳其玉。
二、礦物組分及化學成分
綠松石玉的主要組成礦物綠松石是一種含水銅鋁磷酸鹽,化學成分為CuAl6[PO4]4(OH)8·4H2O,其中的鋁可部分被鐵置換。綠松石中水含量一般為15%~20%,以結構水、結晶水和吸附水3種狀態存在。綠松石屬三斜晶系。多具隱晶質結構和鮞狀、豆狀、腎狀、瘤狀、結核狀、脈狀和緻密塊狀構造。電子顯微鏡下可見綠松石晶體呈大薄板狀、小板狀、短柱狀、針狀、毛發狀,並以緊密疊加狀、零星狀、束狀、放射狀、架狀等形式的集合體出現。與綠松石共生的礦物主要是埃洛石、高嶺石、石英、雲母、褐鐵礦、磷鋁石以及一些炭質混入物。
三、物理性質
摩氏硬度5~6,但硬度隨緻密度和孔隙度的不同而在很大范圍內變化,疏鬆多孔的可降到2左右。密度2.40~2.90g/cm3。單晶綠松石的折射率為α1.61,β1.62,γ1.65,雙折射率0.040,二軸晶正光性。集合體綠松石的折射率在1.61~1.65 之間,但通常只在折射儀1.62處有模糊的陰影邊界。顏色以藍色、綠色及其間的過渡色為主,常有白色斑點或褐黑色鐵線;也有黃色、土黃色和灰白色等雜色的綠松石。基本不透明,蠟狀光澤,偶見具玻璃光澤的曾被稱為「johnite」(具玻璃光澤的鱗狀綠松石),一些淺灰白色的可具土狀光澤。綠松石是一種自色礦物,其天藍基色由二價銅離子造成,綠色調則與三價鐵密切相關。隨鐵離子的增加,綠松石由天藍色變為綠色或土黃色。水分增加了綠松石的鮮艷度,當風化或風乾等原因導致水分降低時,顏色也會由藍色變為灰綠色以至灰白色。吸收光譜以460nm和420nm處的模糊帶和432nm處的吸收線為特徵。長波紫外光下顯弱的綠黃至亮藍色熒光。綠松石受熱失水會退色,發生爆裂。遇酒精、肥皂泡沫或一些有機物同樣會退色變色。
四、綠松石的質地和品種
綠松石通常按質地,主要是結構構造,劃分為如下品種:
1.晶體綠松石
極罕見。惟一一例具明顯晶體的綠松石是1912年在美國弗吉尼亞州發現的,此後再無報道。
2.塊狀綠松石
呈團塊狀、結核狀的綠松石集合體,外層常有包殼。有些塊狀集合體質地純凈緻密,硬度在5~6之間。其中有一種色艷質堅,斷口如瓷,呈貝殼狀的被稱為瓷松。有些塊狀集合體質地疏鬆,硬度較低,這可能與不同程度風化有關。一種色淡、質地疏鬆,硬度小於3,有時可用手捻碎的被稱為泡松,需經處理後方可利用。
3.網脈狀綠松石
具不規則的細線或網紋的綠松石,細線網紋可以是鐵質、炭質、高嶺石質等。也叫「鐵線綠松石」。
4.斑雜狀綠松石
具斑雜外觀及膠結物的綠松石,如高嶺土脈石中呈斑點狀分布的綠松石。
五、綠松石的優化處理
包括過蠟、染色和灌注處理。
1.過蠟
將綠松石成品在石蠟中煮泡一段時間以改善顏色和光澤。目前過蠟已被珠寶業接受,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處理。染色和灌注綠松石的最後工序常常是過蠟,以改善表面拋光效果。
2.染色
將綠松石成品浸於無機或有機染料中,使其染色。經染色的綠松石常呈深藍綠色或深綠色,非常均勻,與天然色有明顯差別。但因染色的浸透深度有限,在樣品表面剝落處或坑凹處常會露出較淺的原色。
3.灌注
又稱穩定化處理。油、樹脂及塑料都被用來灌注綠松石,有時也用無機物灌注,如浸泡於水玻璃(硅酸鈉)中,然後用濃鹽酸處理使在孔隙中形成二氧化硅膠體。無色灌注在貿易上被廣泛接受,不需公開。染色很少單獨進行,如需染色往往與灌注同時進行,即將染劑摻入灌注材料中,這是有色灌注,必須公開。灌注可提高綠松石的穩定性,提高透明度並改善顏色。灌注處理的綠松石密度和硬度較低。如果是用塑料灌注的,當用熱針觸探時可聞到塑料熔化時的刺鼻氣味。
六、綠松石的仿製品
1.藍鐵染骨化石(齒膠磷礦)
藍鐵染骨化石由石化的史前猛瑪象的骨頭和牙齒組成。盡管少見,但因其顏色而可能與綠松石搞混。它是因礦物鹽的滲入而天然致色的並呈天藍色。它保留有作為有機成因證據的內封神經和血管的管道的殘余。許多原本的有機材料被磷灰石交代。硬度約為摩氏硬度5,密度約為3.0g/cm3,折射率為1.57~1.63。
2.「合成」綠松石
從1972年開始由吉爾森生產。據認為是用提純的化合物作為原料。一種類型的原料中含有用於模仿天然綠松石中常見的褐色脈紋的材料,另一種類型的原料則是用來仿製「純」綠松石的。這種材料的一個鑒別特徵是在50倍放大下能看到嵌在白色調基質中呈數片粥狀的大量規則角狀藍色顆粒。盡管把它叫做「合成」的,但它並不是其天然對應物的真正復製品,因而實際上是仿製品。
3.再造綠松石
再造綠松石由用樹脂或氧化硅化合物粘結的綠松石粉末組成。這使其密度值降到天然綠松石密度值的正常范圍以下。沒有易用於與天然綠松石相區分的特徵。粘結材料的存在可用紅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出。
4.染色羥硅硼鈣石
羥硅硼鈣石是鈣的硼硅酸鹽,其摩氏硬度為3.5,密度2.58g/cm3。未染色的羥硅硼鈣石為白色,有時有淺灰色的斑點。染成藍色的羥硅硼鈣石集合體材料在顯微鏡下可見明顯的粒狀結構,顏色集中於顆粒粒間及裂隙中。可看到未染色的斑塊,特別是在珠子的鑽孔內。光澤與天然綠松石相比更近玻璃光澤。其吸收光譜為綠區有一寬頻。有的在長波紫外線下有棕紅色斑塊狀熒光。摩氏硬度3.5、折射率1.59、密度2.50~2.57g/cm3,明顯不同於綠松石。用於染色的羥硅硼鈣石主要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5.染色菱鎂礦
菱鎂礦是碳酸鎂。其摩氏硬度為4,密度為3.00~3.12g/cm3。染綠的菱鎂礦常用黑色瀝青等物質充填空隙以仿綠松石的鐵線。放大檢查可發現綠色濃集於菱鎂礦的顆粒間。需指出的是現銷售的大多數「染色羥硅硼鈣石」實際上是染色菱鎂礦,因菱鎂礦明顯地重於羥硅硼鈣石,當不難區分。
七、綠松石的質量評價
要從顏色、硬度、塊度和花紋等方面綜合進行評價。
1.顏色
首飾用綠松石以天藍色為最佳,其次是深藍色和藍綠色,要求顏色均勻。淺藍色、灰藍色的綠松石只能用作雕件。
2.硬度
高檔綠松石的硬度應在6左右。
3.塊度
對首飾用和雕刻用的原料有不同要求。如在美國,淺藍色、淺綠色綠松石的原石塊度要求不小於10mm,重7~28g,天藍色的可小些,但不應小於4g。我國鄖陽綠松石主要按雕刻用的要求將塊度劃分為大於3kg、3kg左右、3kg至1kg及小料等四級。
4.花紋
對於網脈狀綠松石或准備把綠松石與圍岩一道切磨時,花紋的美麗程度也很重要,以花紋清晰、分明為好。有些人對有花紋的綠松石特別喜愛。
八、綠松石產地簡介
綠松石礦床屬外生淋濾成因,與含磷和銅的硫化物礦化岩石有關。綠松石的主要產地有伊朗、埃及、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
伊朗綠松石又稱「波斯綠松石」,產於伊朗馬什哈德以西的尼沙普爾區。該地的綠松石產於風化的斑狀粗面岩角礫岩化帶上部,是粗面岩中的長石、磷灰石和黃銅礦受熱液作用而成,與高嶺石和褐鐵礦共生。許多綠松石具長石假象,在切磨的綠松石上可看到細小的白色物質的斑點。波斯綠松石通常為美麗的天藍色,質地較緻密,密度可達2.9g/cm3,光澤感也較好。目前尼沙普爾區的綠松石開采已處於停頓狀態,但在伊朗的其他地方仍有小規模開采。需指出的是,目前在商貿中多把與伊朗產綠松石質量、特徵相似的都稱為波斯(伊朗)綠松石。
埃及綠松石產於西奈半島,已有3千多年的開采歷史。在西奈半島的乾旱地帶,綠松石產於與銅礦床及火山岩密切共生的砂岩中上部破碎帶中,屬風化淋濾成因。與伊朗綠松石的天藍色不同,埃及綠松石多數為綠藍色,但也有些是藍色的,從拋光面上不難看出這是因為有顏色較藍的小圓斑分布其中。埃及綠松石的密度為2.7~2.9g/cm3,顏色較藍者具較高密度。西奈半島上的綠松石已基本采空。
美國綠松石產於美國西南部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科羅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的霏細斑岩(流紋岩)、蝕變粗面岩和二長花崗斑岩裂隙中。其成因是大氣降水淋濾鹼性長石及伴生的銅礦石和磷灰石而後沉澱於裂隙中。美國綠松石為天藍、綠和藍綠色,其主要特點是顏色較淺,孔隙度較高,呈堊狀,密度2.6~2.7g/cm3。綠松石在北美西南部仍是人們最喜愛的寶石之一,也是美國印第安珠寶首飾中首選的寶石材料。目前在商貿中常把與美國產綠松石特徵、質量相似的都稱為美國綠松石。
我國的綠松石礦主要分布於湖北、陝西和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帶,以湖北鄖陽綠松石礦最為有名。這里綠松石的形成主要與下寒武統富銅和磷的硅質板岩有關,屬次生淋濾礦床。礦體主要呈透鏡狀、浸染狀或囊狀分布。綠松石形態多呈結核狀和脈狀。顏色有藍、淡藍、藍綠、蘋果綠、淡灰和灰黃色等。鄖陽綠松石的開采已有數百年歷史,以質量好和產量大著稱於世。由於開采時間久,目前塊度大的優質材料已不多見。
除湖北、陝西和河南三省的交界地帶外,我國的綠松石產地還有安徽凹山、新疆哈密、河南淅川和雲南安寧等地。安徽凹山鐵礦的綠松石是產於玢岩鐵礦體上部含銅、磷蝕變圍岩氧化帶的鐵帽型綠松石,礦體多呈不規則瘤狀和袋狀,伴生礦物有磷灰石、陽起石和磁鐵礦。
思考題
1.綠松石的礦物組分和化學成分。
2.綠松石的物理(包括光學)性質。
3.綠松石的結構、構造特徵。
4.綠松石寶石的主要品種有哪些?
5.綠松石的優化處理方法有哪些?
6.綠松石的主要仿製品有哪些?如何鑒別這些仿製品?
7.什麼叫吉爾森「合成」綠松石?
8.如何對綠松石進行質量評價?
9.綠松石礦床的地質成因是什麼?
10.國內外著名的綠松石產地有哪些?所產出綠松石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H. 這是綠松石能值多少錢!
天然綠松石在現代寶玉石鑒定分類中被劃為半寶石,是一種水和銅鋁磷酸鹽礦物,屬於磷酸鹽礦物。天然綠松石工藝名稱為「松石」,因其形似松球且色近松綠而得名。
目前綠松石的毛料價格不低,品質差不多的,基本都是按克計算重量銷售。從大幾十元到幾百元一克的都有,在不同地區、不同市場,價格都有一些差異。
按產地分除了以下四大產地還有埃及綠松石、智利綠松石、澳大利亞綠松石,等等。然而有些產地名稱,不僅僅代表產地,同時還代表和指示綠松石的質量等級,故這些名稱也具有質量等級意義。
1、尼沙普爾綠松石:產自伊朗北部阿里米塞爾山上的尼沙普爾地區。中國古稱"回回甸子",日本等國稱"東方綠松石"。
2、西奈綠松石:位於西奈半島,是世界zui古老的綠松石礦山。
3、美國綠松石:產自美國西南各州,特別是亞利桑那州zui為豐富。
4、湖北綠松石:產自中國鄂西北的綠松石,古稱"荊州石"或"襄陽甸子。
2018年參考價格:
品質較好的湖北綠松石,價格通常在600~1500元/g
品質較差的湖北綠松石價格在100~200元/g。
I. 綠松石主要產地在哪
一、綠松石產地:
產綠松石的國家有中國、埃及,伊朗,美國,俄羅斯,智利,澳大利亞,秘魯,南非,等等都有豐厚充足的礦藏儲量。
中國是綠松石的主要產出國之一。湖北竹山縣、鄖縣、安徽馬鞍山、陝西白河、河南淅川、新疆哈密、青海烏蘭等地均有綠松石產出,其中以湖北鄖縣、鄖西、竹山一帶的優質綠松石為世界著名產地,雲蓋山上的綠松石以山頂的雲蓋寺命名為雲蓋寺綠松石,是世界著名的中國松石雕刻藝術品的原石產地,在業內和收藏界享有盛名並暢銷國內外。此外。江蘇、雲南等地也發現有綠松石。在國外的著名的綠松石產地伊朗,產出最優質的瓷松和鐵線松,被稱為波斯綠松石。
J. 大蒙古國的評價
成吉思汗曾夢想「讓青天之下皆成蒙古人之牧場」。無數古代文獻都記載,在蒙古帝國的擴張過程中,無數的古代文明遭到徹底毀滅,無數個城池被夷為平地,根據R.J.Rummel估計,在蒙古帝國的入侵下有3000萬人被殺。在蒙古帝國對西方的擴張過程中有2000萬人被屠殺;整個亞洲的人口分布亦發生重大變化。DavidNicole在TheMongolWarlords中說,「恐怖和大規模滅絕反對者是蒙古人屢試不爽的戰術」。
伊斯蘭世界的東半部經歷了恐怖的死亡與毀滅。從1219年到1260年,由於大屠殺和飢荒,波斯的總人口從1200萬下降到110萬。在中亞河中地區和大呼羅珊,自希臘—巴克特利亞王國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滅,同時也伴隨著無數良田成為荒蕪和沙漠化;在西亞,自阿卡德帝國和古巴比倫時期建立的水利灌溉系統被徹底毀壞,大量良田成為荒蕪。在花剌子模沙朝的城市:訛答剌、塔什干、塞格納克、真德、別納客忒、忽氈、不花剌城(今布哈拉)、撒馬爾罕、玉龍傑赤、巴里黑(巴爾克赫)、尼沙普爾(內沙布爾)、可疾雲(今伊朗德黑蘭省加茲溫)、圖斯(今伊朗霍臘散省馬什哈德北)、達蔑干(今伊朗馬贊德蘭省達姆甘〕、西模娘(今伊朗德黑蘭省塞姆南)、剌夷(今德黑蘭之南)、哈馬丹(今伊朗西部哈馬丹)、贊詹、哈侖、莫夫(馬里)、也里(赫拉特)、塔里寒城(今阿富汗木爾加布河上游以北)、范延(巴米安)、加茲尼城、八魯灣(今阿富汗查里卡東北)、內薩(土庫曼阿什哈巴德東)、庫木、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蔑剌合(今伊朗東亞塞拜然省馬臘格)、阿爾達比勒、沙馬哈(今亞塞拜然舍馬合)城、克里米亞蘇達克城(今烏克蘭克里米亞蘇達克)、奧可斯、、木鹿、蘇薩、納西切萬、比特利斯、阿爾吉斯、蔑剌合、迪亞巴克爾、埃爾比勒地區、剛加、尼西比斯地區、阿尼、卡爾斯城、錫瓦斯、額爾哲魯木城、埃爾津詹、托卡特、開塞利城、起剌特、阿米德、保加爾人的卡馬突厥國、蔑怯思城、里亞贊、科羅姆納、莫斯科、蘇茲達爾、弗拉基米爾城、雅羅斯拉夫城、特維爾城、切爾尼戈夫、乞瓦(基輔)、加利奇國、赫梅爾尼克、桑多梅日城、克拉科夫城、摩拉維亞、奧拉迪亞、瓊納德、佩斯城、斯普利特、科托爾、巴格達、佩斯、阿勒頗等七十多個城市,都被蒙古軍大規模屠殺和摧毀村莊,故意大量殺死當地百姓,有的城市甚至被多次屠殺,給當地造成巨大災難和痛苦記憶。
歷史學家估計匈牙利王國(1241年—1242年)當時200萬人口中的一半在拔都進攻下都死於蒙古入侵。基輔羅斯幾乎所有的城市均被摧毀,投降者作為奴隸,大部分因繁重的勞役很快死去,戰俘則加入蒙古軍隊繼續西征。大約一半的俄國人死於蒙古入侵。但是,ColinMcEvedy的《世界人口史地圖集》(1978)估計俄國歐洲部分的人口從入侵前的750萬下降到700萬。中國人口在蒙古入侵的七十年間因戰爭和包括因戰爭造成的各種原因銳減過半,在蒙古入侵以前,中國地區(包括金國、南宋、西遼、西夏、大理等國)人口約有一億四千多萬,甚至更多,而到1279年(1279年完全佔領)僅剩七千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