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菜冷盤菜有哪些
番紅花冰淇淋,番紅花冰糖棒(用來配紅茶),和各類番紅花做的點心等都是冷盤菜。
羅勒草簡直就是為烤肉而生的靈株妙草(他們用來降火的),這種小草英文叫basil,中文叫羅勒草,有的地方又稱為九層塔。
他們還用檸檬調味加上五花八門的調料。伊朗南方是吃泡菜的,以泡蘿卜、大蒜、橄欖居多,特別是他們的醬油泡大蒜,這里的泡菜以酸咸口味為主,很酸很鹹的那種。
其他的基本是燒烤偏多:
主食最受歡迎的一道肉菜是chelou kebab,幾乎可以算是伊朗國菜,而在德黑蘭當地甚至有專做這道菜的特色餐館
內容引用自:
伊朗菜大全伊朗人吃什麼
這里有講到烤雞
㈡ 番茄、西芹、胡芹、胡蘿卜等最初產地來自何方
番茄
番茄,在中國大陸也可稱為西紅柿、洋柿子,是茄科番茄屬的一種植物。番茄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
番茄的「番」這個字源自其外來之義(可以想想番邦),但亦作草字頭的「蕃」。換言之「番茄」就是「外來的茄」,「西紅柿」則是「西方來的紅色柿」。天津稱「火柿子」,而在澳門又稱為「大孖地」,是從葡語「tomate」音轉以來。
一般認為最先種植番茄的是秘魯人。16世紀到17世紀,剛被引進歐洲(西班牙)時成被當成食物,但是當時人們所食用的部分並非果實,而是葉子,由於番茄葉子中的毒素導致食用者中毒。也有另一個說法就是傳說它是因為果實顏色鮮艷,被印地安人認為
其是有毒的植物,以致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只當做觀賞植物,18世紀開始才作為蔬菜在南歐種植。
胡蘿卜又稱紅蘿卜、番蘿卜、丁香蘿卜、胡蘆菔金、赤珊瑚、黃根、甘筍、金筍等。
原產於亞洲的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兩千年以上。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發展成歐洲生態型,尤以地中海沿岸種植最多。16世紀傳入美國。
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根據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因為從胡地傳來,味道像蘿卜,故名「胡蘿卜」。中國的胡蘿卜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份種植最多。胡蘿卜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當時漢字名為「人參」。
㈢ 中國什麼蔬菜源自伊朗
波菜
㈣ 伊朗的農業結構以什麼為主
伊朗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伊歷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農業產值為1009萬億里亞爾元,佔GDP的9.3%。
主要農產品包括:小麥、大米、大麥、棉花、茶葉、甜菜、水果、乾果、奶製品、魚子醬、羊毛等。伊朗是中東地區主要的干鮮果品生產和出口國,其中,開心果、核桃、檸檬、桔、柑、獼猴桃、無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產品。此外,伊朗還是世界第一大藏紅花生產國,總產量佔世界總量的95%。
伊朗農耕資源豐富,全國可耕地面積超過5200萬公頃,占其國土面積的30%以上,已耕面積1800萬公頃,其中可灌溉耕地830萬公頃,旱田940萬公頃。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3%,農民人均耕地5.1公頃。農業機械化程度較低,其綜合收割機與拖拉機保有量分別為1.3萬台和36萬台。伊政府高度重視、大力發展農業,糧食生產已實現90%自給自足。
農業主產區集中在裏海和波斯灣沿岸平原地帶,大部分地區乾旱缺水。自2003年以來,伊朗政府逐年加大農業扶持力度,重點支持水利灌溉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業科研、信貸與自然環境保護,以便改良農耕環境,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力爭實現政府第四個五年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制定的13.5%的行業增長目標。
㈤ 波斯菜是什麼菜
早上好,朋友。
波斯菜就是我們常說的波菜
也叫波斯菜,赤根菜、鸚鵡菜等,
屬藜科菠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高可達1米,根圓錐狀,帶紅色,
較少為白色,葉戟形至卵形,鮮綠色,
全緣或有少數牙齒狀裂片。
菠菜的種類很多,按種子形態可分為有刺種與無刺種兩個變種。
菠菜原產伊朗,後傳入中國
中國普遍栽培,
為極常見的蔬菜之一。
謝,謝!
㈥ 胡蘿卜是張騫帶回來的還是由伊朗傳進來的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15世紀見於英國,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洲,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原產於亞洲的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發展成歐洲生態型,尤以地中海沿岸最多種植;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胡蘿卜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傳入中國:
胡蘿卜,一看「胡」姓,就知道肯定不是中原作物,它原產於亞洲西南部,祖先是阿富汗的紫色胡蘿卜,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在這之前,民間有一種說法是,胡蘿卜的祖先是一種雜草,也就是野胡蘿卜,和它的遠房親戚們香菜、芹菜、小茴香一樣,種子磨碎了有香氣,在最早的用途中是一種香辛料。在德國和瑞士發現了距今3000-5000年左右的人類居住的地上,有用野胡蘿卜的種子磨成粉的遺址。大概公元10世紀,在阿富汗一帶,野生胡蘿卜被馴化成一種蔬菜胡蘿卜。之後,被馴化的胡蘿卜開始周遊世界,10世紀時從伊朗傳入歐洲大陸,由於地域的差異,阿富汗的紫色胡蘿卜逐漸演變為短圓錐形的、橘黃色的歐洲胡蘿卜。到了中國後,很快又入鄉隨俗,漸漸變成現在的長根形的中國胡蘿卜。
元末傳入我國, 故稱胡蘿卜, 又名紅根、 金筍、 丁香蘿卜, 為傘形科植物胡蘿卜的根。其肉質根供食用,是春季和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享有「小人參」、「金筍」 的美譽[3]。
㈦ 去伊朗種植蔬菜可以嗎
去伊朗種植蔬菜是完全可以的,估計可以賺大錢。
㈧ 伊朗的農作物類型是什麼
伊朗地處西亞地區,與裏海和波斯灣相鄰,全國分別屬於乾旱、半乾旱和亞熱帶氣候。伊朗主要的農產品有小麥、大麥、大米、水果和蔬菜。當然,主要是糧食作物,蔬菜作物,少量的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大麥常用作飼料)
㈨ 三種無土栽培的蔬菜
豆芽,空心菜,黃瓜
看來你對無土栽培法不是很了解:
========================
無土栽培法又稱營養栽培法、水耕法。它是在栽種作物時不用土壤,不施糞肥,一般僅用化學肥料或化學試劑配成的營養液供給作物所需養分的特殊栽培方法,它也是實驗室里進行作物栽培方法,它也是實驗室進而進行作物培養實驗的一種研究手段,它一般在較封閉的室內環境進行,因此受病蟲害感染的機會很小,很少施用農葯,所以可種植出無污染、無公害作物。它還具有產量高、生產周期短、水肥利用充分,受氣候季節影響小等優點,並為作物的工廠化生產創造了條件。
早在宋代,中國勞動人民就已開始用清水發豆芽菜食用。明代,福建漳州人也普遍掌握了用清水繁殖水仙花的方法,而珠江人上人家(艇戶)更懂得在竹筏上漂養蔬菜(空心菜),這些都可以看作是無土栽培法的最早起源。
現代無土栽培技術創始於德國。1859年,德國科學家沙奇斯和克諾普最先試用營養液栽培植物獲得成功。此後,無土栽培法很快在各國的植物研究所和實驗室中得到推廣,無土栽培法應用於農業生產的試驗,是美國於20世紀20年代最先進行的。當時是在玻璃柵的溫室里,使果樹和蔬菜在沙子、礫石中生根、或攀附在金屬網上。後來在二次大戰的末期,美軍採用無土栽培法為駐守在硫磺島等偏遠海島的部隊生產糧食和蔬菜。到50年代,意、法、日、英、蘇、荷蘭和瑞典等國已在園藝生產中使用了無土栽培法。60年代以後,無土栽培法在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和加勒比海的庫臘索島,阿魯巴島及一些缺土缺水而無法經營正常農業生產的地區,已被證明是切實可行的,美國還在航空母艦上採用無土栽培法建造「海上菜園」,使長年在海洋上生活的官兵們也能吃上新鮮瓜菜。
(原文:http://www.losn.com.cn/kxyfm/agriculture/23.htm)
㈩ 菠菜,是什麼季節的蔬菜
菠菜原為春季蔬菜,現在由於種植技術提升,一年四季都有上市。
中國的菠菜比較小,有時整棵連根一起涼拌,紅色的根和綠色的葉子,互有點綴之用。菠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獲,通常春天的菠菜比較嫩小,適合涼拌,而秋天的粗大,比較適合熟食。但是現在有很多溫室培養的菠菜,一年到頭都是一樣的。
春菠菜在開春後氣溫回升到5°C以上時即可開始播種,3月為播種適期,夏菠菜於5—7月分期播種,秋菠菜於8—9月播種,越冬菠菜於10中旬—11月上旬播種。
菠菜地一般採用撒播。夏、秋播種於播前1周將種子用水浸泡12小時後,放在井中或在4°C左右冰箱或冷藏櫃中處理24小時,再在20-25°C的條件下催芽,經3-5天出芽後播種。冬、春可播干籽或濕籽。畝播種3-3.5公斤。
(10)伊朗伊朗種植什麼蔬菜擴展閱讀
菠菜的功效作用
一、消食養胃
菠菜有助於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於治療飲食積滯證。也有助於中和胃酸,緩解胃痛。
二、止血涼血、活血祛瘀
菠菜適宜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菠菜還可促進人體氣血運行,宜於治療血瘀證。
三、降糖消渴
菠菜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促進糖分分解,具有使過剩糖分轉化為熱量的作用,改善體內的脂肪平衡。
四、預防便秘
常食菠菜可保持腸內糞便濕潤,以利通便。患有習慣性便秘者可常食用菠菜豬血湯。用鮮菠菜500克,洗凈切成段;豬血250克,切成小塊,和菠菜一起加適量的水煮成湯,調味後於餐中當菜吃,一日至少吃兩次,常吃對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