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國和伊朗建立軍事聯盟是什麼

美國和伊朗建立軍事聯盟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8 14:15:15

Ⅰ 如果美國成功打造「阿拉伯版北約」,將會對中東局勢帶來什麼影響

如果美國成功打造阿拉伯版北約,那麼將在中東地區對伊朗的影響力進行大規模牽制,勢必會影響到中東地區的局勢。美國近幾個月正在積極運作,希望能與中東盟友達成共識,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作為藍本,打造一個相類似的組織結構,從而牽制伊朗。雖然這一軍事聯盟尚處於設想階段,但是已經有許多合約國家考慮參加了。

美國自從今年5月宣布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之後,美伊關系加速惡化,雙方也打起新一輪口水仗。美國指控伊朗扶植地區勢力、打代理人戰爭、威脅到了以色列國家安全;伊朗則批評美國不守信用,警告美國不得動武。

Ⅱ 現代軍事聯盟有哪些

1.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的發展,是美國得以控制英國和法國為首的歐盟的防務體系,是美國世界超級大國領導地位的標志。
2.獨立國家聯合體(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 CIS),是由前蘇聯大多數共和國組成的進行多邊合作的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成立時,除波羅的海三國外,其它12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喬治亞(1993年12月起)、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1994年4月起)、哈薩克、俄羅斯、烏茲別克、烏克蘭、塔吉克和土庫曼均為獨聯體正式成員國。2005年8月,土庫曼宣布退出獨聯體。2008年8月14日,喬治亞宣布退出獨聯體;2009年8月18日正式退出。2014年3月,因為克里米亞獨立入俄問題,烏克蘭也正式啟動退出程序。
3.美日韓軍事同盟;
4.上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簡稱上合組織(SCO),前身是「上海五國」會晤機制。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會晤。自此,「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正式建立。成員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觀察員: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對話夥伴:斯里蘭卡、白俄羅斯和土耳其;參會客人:土庫曼、獨聯體和東盟。
其他都是一對一的小同盟。

Ⅲ 美欲與阿拉伯國家建反伊朗軍事聯盟是怎麼回事

據《華爾街日報》15日報道,一些中東國家政府界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與阿拉伯盟國們舉行會談,該會談是關於組建反伊朗及向以色列提供情報的軍事聯盟。

消息人士稱,有關該聯盟將如何運作的細節目前處於研究中。此前,伊朗1月29日在距離德黑蘭225公里處試射了中程彈道導彈。導彈在爆炸前共飛行了約966公里。伊朗國防部長達赫甘稱試驗是成功的。2月3日,美國宣布實施新制裁,對象包括13名個人和12家公司。2月4日,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弗林表示,美國不會容忍伊朗的挑釁,並指責聯合國對德黑蘭的行為過於耐心。

Ⅳ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歷史上和猶太人並無過節,反倒和阿拉伯人長期敵對,1980年的兩伊戰爭也可以說是伊朗與整個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在1979 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之前,由於有波斯人和猶太人之間古老的文化紐帶和共同的戰略利益的維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緊密盟友。
以色列猶太人的先祖與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衛統一猶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耶路撒冷。之後分裂為南北兩國,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由於巴列維王朝與美國的特殊關系和美國在阿以問題上對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對巴列維國王的斗爭總是與反美反以交織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就決定了伊朗與以色列的關系與巴列維時期相比必然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在新世紀以來的以色列和伊朗雙邊關系中,有兩個關鍵性的節點,第一個節點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把伊朗列在支持國際恐怖主義國家的黑名單之首,還把伊朗稱為「邪惡軸心」。
由於阿拉伯世界一致認為美國在中東和平進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認為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國內逐漸強勢的保守派也一貫指責美國在中東的霸權行徑是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見後「9·11時代」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的惡化就絕非雙邊關系層面那麼簡單,復雜的地區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識形態等外部因素導致了後「9·11時代」伊以關系的持續惡化。
新世紀以來的以伊雙邊關系中的第二個關鍵節點就是「伊朗核問題」。 對伊朗可能擁有核武器的憂慮讓以色列人倍感焦慮,以色列官員和軍事將領多次在公開場合呼籲國際社會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經濟壓力,並且暗示,如果國際社會施壓無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計劃,以色列可能將單方面動用武力,打擊伊朗的核設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對以色列進行口誅筆伐,指責以色列的霸道和蠻橫。

Ⅳ 美國和伊朗關系的歷史淵源

伊朗問題一般指伊朗核問題
在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支持下,伊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核能開發活動。1980年伊朗與美國斷交後,美國開始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煉出能為其核電站提供燃料的鈾,美國隨即對伊朗的核能開發計劃表示了「嚴重質疑」。美國稱伊朗擁有濃縮鈾就意味著擁有核武器,並警告伊朗停止與鈾濃縮相關的活動。

國際原子能機構也通過多項相關決議,要求伊朗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的試驗。在國際社會,特別是代表歐盟的法國、德國、英國的積極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暫停濃縮鈾離心機的組裝。11月,伊朗宣布中止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此後,伊朗與歐盟進行了一系列談判,但雙方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歐盟堅持伊朗應完全終止鈾濃縮活動,而伊朗則表示不會放棄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2005年8月,伊朗恢復了鈾轉化活動,歐盟與伊朗之間的談判中斷。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薩利希(左)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奧地利維也納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

為了打破伊朗核問題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羅斯向伊朗遞交了兩國在俄境內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提議,以確保伊朗的核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鈾濃縮活動必須在本國境內進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鈾轉化設施內,伊朗技術人員正在移動一個裝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組織副主席賽義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布,伊朗已於當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處核設施中恢復鈾轉化活動。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並於10日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設施上的封條,正式恢復核燃料研究活動。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立即就此指責伊朗。美國表示,必須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以便對伊朗實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會通過要求伊朗在30天內中止一切核活動的主席聲明,這意味著伊朗將於4月28日面臨最後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布已經成功提煉出純度達3.5%的濃縮鈾,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產技術。此舉引起美國等有關國家的強烈反應。13日,美國國務卿賴斯呼籲安理會就伊朗核問題通過強硬決議。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聯合國對伊朗實施制裁,伊朗將中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27日重申,伊朗不會在核問題上屈服於西方壓力。5月2日,伊朗稱最近生產的濃縮鈾純度已達到4.8%。5日,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就擬議中的伊朗核問題決議草案舉行閉門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內容達成一致意見。

另外給您一個地址,去看看會有幫助

Ⅵ 伊朗跟美國是聯盟

曾經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現在互為假想敵

追溯到70年前,英國和蘇聯於1941年8月對伊朗的佔領,伊朗驟然上升為一個備受國際社會矚目的國家。二戰期間伊朗在盟軍的軍事行動、特別是運送盟國對蘇聯的援助物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伊朗所具有的這一特殊功能,才使得先前與它關系淡漠的美國大規模的涉入伊朗,美伊關系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隨著二戰臨近結束,盟國在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伊朗產生了較為激烈的利益紛爭。在此期間以及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當伊朗與英蘇發生沖突時,美國大都小心謹慎的站在伊朗一邊,或者至少不是很明顯的與伊朗作對,這使得伊朗人對美國的好感與日俱增。

1953年伊朗政變的成功以及隨後伊朗石油國有化危機以有利於美國的方式獲得解決,標志著美國在伊朗優勢地位的最終確立以及美伊依附關系的最終形成。 當美國成為對伊朗影響最大的外部國家後,在美國的幫助下重新執掌大權的巴列維國王選擇了親美外交路線,他寄希望於在美國的幫助下獲得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在冷戰的氛圍中,美國也看到了伊朗在遏制蘇聯方面的重要作用。於是雙方各有所求,在至1979年巴列維國王倒台為止的三十多年中美伊建立並發展了非常鞏固的雙邊關系。

在美伊關系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巴列維統治的最後10年中,美國對伊朗的軍售在雙邊關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巴列維向美國購買大量的武器,這固然增強了伊朗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伊朗的國際地位,增加了美國的出口以及為美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他將大把的石油美元花費在武器上的同時,忽略了對伊朗更為重要的經濟建設的投資,這也為他統治的覆滅、為日後美伊關系的惡化埋下了伏筆。

在這長達40餘年的美伊關系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肯尼迪總統以及卡特總統向巴列維施加的改革壓力,但是他們的初衷並非是希望伊朗走向現代化的民主社會,而是希望巴列維政權能保持長期的穩定,伊朗能更好的為美國利益服務,鼓吹人權、呼籲削減對外軍售的卡特政府對巴列維侵犯人權的漠視、對伊朗武器出售的積極姿態恰好說明了美國對伊政策的上述主要訴求。

1979年巴列維國王的出走他鄉以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王朝時代在伊朗的隕落,也標志著二戰後美伊親密關系的終結。

目前由於伊核問題、伊朗對美國霸權地位的不服從態度、地緣政治問題(與以色列交惡),還有歷史上的「德黑蘭人質事件」等恩怨,美伊之間相互敵視。內賈德卸任後,現任伊朗政府外交言辭變得比較懷柔,總體關系由敵視轉為冷淡,沒那麼劍拔弩張了。

Ⅶ 美國與伊朗處於什麼關系這種關系是如何形成的

1921年2月21日,禮薩·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占據德黑蘭,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維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當時美國對伊朗的事務幾乎沒有興趣。伊朗為了擺脫英國和俄羅斯在波斯事務中的統治地位。向美國尋找支持,美國工業和商業領袖支持波斯推動其經濟現代化並擺脫英國和俄羅斯影響。美伊兩國也開始越來越親密。

到1978年1月發生反對伊朗君主體制的大規模示威活動;同年8月至12月,罷工及示威活動癱瘓了整個國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伊朗讓美國交出阿沙,阿沙和美國關系特殊,美國沒有交出來。伊朗佔領了美國大使館,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的。雖然伊朗因為阿沙死了最後放了人,但是是梁子結下了。

伊斯蘭革命期間」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對伊朗所有美國文化,經濟全盤否定。1980年伊朗與美國斷交後,美國開始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對伊朗進行全方面經濟,軍事的制裁。

Ⅷ 伊朗曾經是美國的親密盟友,為何現在卻成為美國在中東最大的敵人

伊朗曾經是美國的親密盟友,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伊朗是由巴列維國王所管理的。但是由於後來伊朗的宗教勢力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更重要的是還發生了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這也使得伊朗和美國反目成仇。因為這兩個國家逐漸的成為了在中東話語權的爭奪者。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想統治中東的話語權,所以才會變得這樣敵對。

所以說這兩個國家敵對的原因也是因為從經濟軍事力量上有了很大的沖突。然而伊朗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下風,因為伊朗並不是一個石油工業以及其他工業非常發達的國家。而且更多的是依賴於石油出口,而且由於石油貿易是通過美元結算的,所以美國可以非常輕松的制裁伊朗。

Ⅸ 為什麼美國2003年有權利攻打伊拉克,甚至現在還揚言要打伊朗

目前國際秩序的主導國就是美國,也就說美國是世界警察。國際政治格局的和平穩定其中最重要就是建立均勢和維護建立國際秩序。
1、一個社會要維護穩定,是需要警察等機構的,任何一個國家或朝代的社會都是有類似警察(巡捕)的機構等,否則就會出現動盪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國際社會也是如此,美國要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世界越穩定,越有利於美國,同時也利於大多數國家。

2、二戰以前是英主導國際秩序,但是施行綏靖政策,沒有制止納粹德國的崛起和軍事冒險,犧牲了小國利益,維持穩定和平,(如:進軍萊茵非軍事區,吞並周邊小國)導致德國做大後,挑戰世界秩序,發動了世界大戰,而當年的美國實行不幹涉別國內政,也就是不想承擔警察角色,日本崛起,侵略亞洲,給亞洲各國帶來災難,同時也極大損害了美國經濟利益,美國被迫採用經濟制裁來對付日本,但是美國還是寄託希望談判解決和崛起的日本之間的矛盾,但是日本偷襲偷襲了珍珠港,將美國捲入戰爭,因此一旦爆發戰爭,一個強大的國家就肯定會被捲入進去的,你不可能置身局外,到時候損失會更大

4、美國目前在國際上就要充當世界警察,維護地區穩定,而美國的警察角色已被大多數國家認可,特別是一些弱小國家例如:包括我國周邊小國(新加坡、泰國、菲律賓、韓國、馬來西亞等等),都希望美國維持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以便維持亞太穩定,保護這些弱小國家的利益不被強國侵犯,而維持亞太穩定也符合美國利益,越利於美國的經濟利益。舉一個例子:亞洲爆發戰爭,美國的在亞洲的航運、投資、進口、出口都會受到影響,因此穩定和平利於美國(美國是全球大國,利益遍布世界各地),這就像一個社會發生戰亂,有錢的富人損失最大道理一樣,他不能在賺錢和享受自己的所得,而越是窮人越是不怕社會
動盪。
5、同時美國駐軍也起均衡地區性強國,達到了起到一種平衡,例如:亞洲最強的中國、日本、韓國關系,美國駐軍日本和韓國,即限制了日本發展進攻性武器(如:核武器、核動力航母、彈道導彈等等),韓國也不能發展彈道導彈,戰略安全由美國負責,同時又平衡掉了中國的導彈和核武器優勢,使得日本、韓國沒有任何理由發展進攻性武器。美國駐扎同時使得歷史上的兩個宿敵韓國和日本也拉進了關系,亞太小國也是非常希望,美國能夠均衡掉日本和中國的優勢,因此美國在亞太的駐扎維持了亞太地區的穩定。

5、中東地區是能源基地,這個地方的穩定至關重要,薩達姆政權是一個非常殘暴的獨裁政權,並且在中東挑起過兩次戰爭(赤裸裸侵略科威特,發動兩伊戰爭,並且一直試圖研製核武器),假設薩達姆做大後,就會使得能源基地動盪或控制了能源基地那麼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損失是巨大的,當然依賴石油最多的國家損失最大,美國推翻了薩達姆獨裁政權,在聯合國監督下重建伊拉克民丄主體制,使得中東地區基本回復穩定(目前只有基地組織對於平民的恐怖襲擊,這種卑鄙的行徑,是受到伊拉克人的唾棄的)。

9、中東的穩定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便於理解:把中東地區可以比喻成一個大加油站(自發組成的非公司性質的,沒有領導的那種),中東周邊國家可以比喻成這個大加油站中每一個個人控制小加油機,而其他需要石油的國家可以比喻成一些從事商業運營的汽車司機。如果這個大加油站中一個人非常霸道實力很強,加油站的人都不敢惹他,而且要搶奪其他人的加油機佔位己有,並且一直在進行製作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等),那麼就會導致加油站內爆發沖突,這時候就會影響商業運行司機的汽車加油,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汽車加油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汽車最多的商業運行司機(美國等發達國家),必然經濟損失最大(耽誤了掙錢),會最先出來,制止這個人的霸道行為。目前美國已經鏟除了這個威脅,在伊拉克初步建立了民丄主政權,因此為中東地區能源基地的穩定消除了一個威脅。目前還有一個伊朗核計劃問題,也是影響能源基地穩定的一個大威脅,伊朗擁有核武器,會導致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導致能源基地失去穩定。 中國目前經濟發展很快,對於中東石油的依賴也越來越大,因此伊朗核計劃也會極大損害中國的利益。

5、2001年前,阿富汗是一個戰亂的國家,以前的確是被國際社會拋棄的一個地方,沒人管的一個地方,才使塔利班極端勢力奪取政權,塔利班在國內實行極端殘酷政策(殘害婦女,割鼻、禁止婦女教育,禁止人們使用現代化電器),本拉登也在此策劃了911,使得美國本土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損失,因此美國認識到只有建立一個民丄主穩定的阿富汗政丄府才能徹底杜絕恐怖威脅,因此美國要打擊塔利班政權,塔利班政權垮台後,美國要重建阿富汗民丄主體制,使得阿富汗能夠建立一個穩定的政丄府,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環境,看看索馬裏海盜,就會明白,一個戰亂動盪的國家,反過來會給國際社會造成多少危害?如果索馬里政丄府能夠實現穩定,經濟發展,就不會有海盜猖獗的現象,但是重建一個國家是非常復雜和耗費巨大的,因此需要國際社會的努力,目前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是支持美國重建的。

總之美國目前充當世界警察,是美國國力強大的必然選擇,也是必須要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這種充當世界警察的做法不但符合美國的利益,同時也符合絕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因此美國民眾也是支持美國領導世界,並維持秩序的。為什麼只有美國能夠成為公認的世界警察,主要有兩點:1、第一就是強大的綜合國力(這個就不多說了),這是美國能夠成為世界警察的硬體基礎。第二就是強大的軟實力(自由、民主、人權、三權分立、自由選舉等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還有就是美國為維護世界秩序做出的犧牲),這是美國能夠成為世界警察的道義優勢,這個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當今的文明社會。

正因為此,美國也成為有史以來最具號召力的國家,美國在世界任何一個地區都可以輕松組織起十幾個國家的軍事演習,許多國家為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包括新加坡這種華人為主的國家,這些軍事基地,就像一輛一輛的110警察分散在世界熱點地區,維持穩定。在中國媒體上經常會說,一些小國依靠美國是美國挑唆造成的,這種觀點完全是忽悠國人,一個國家的決策是完全由一個決策班子理性分析做出的,怎麼會傻的相信挑撥。

假設未來美國對伊朗動武,絕對不會是美國自己單乾的(美國從來就不單干,第一次海灣戰爭打擊伊拉克,美國組成38國聯軍,包括阿拉伯國家,伊拉克戰爭組成4國聯軍,49個國家的道義支持,包括一些阿拉伯國家),而是一個軍事聯盟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包括許多阿拉伯國家將要參加對於伊朗核武計劃的打擊,顯示對美國的道義支持。

友人迷失了自己 :你的確是迷失了,中國政府是反對伊朗核計劃,在這里特別強調是「核計劃」懂了嗎!美國也是針對伊朗核計劃(和平利用核能可以,但是絕對不能秘密研製核武器)並且投票支持通過1929號決議對伊朗進行制裁,總之伊朗絕對不能擁有核武器,這是國際社會的共識。如果連這個問題的危害(伊朗擁有核武器)都看不出來,那麼這個國家就是一個白痴(幼稚園級別)統治的國家。

第1929號決議
主要制裁措施包括禁止伊朗在國外參與核領域的投資活動;禁止各國向伊朗出口坦克、戰斗機和軍艦等重型武器裝備;禁止伊朗進行任何與可運載核武器彈道導彈有關的活動;加強在港口和公海對涉嫌運送違禁品貨船的檢查措施等等

Ⅹ 美國准備與伊朗達成一份什麼協議

特朗普:美國准備與伊朗達成一份真正的核協議。

7月25日消息,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社交網站上「撂狠話」,警告伊朗不要威脅美國,否則「後果嚴重」。不過,他24日表示,認為還是有可能協商出讓伊朗走向無核化的協議。

7月22日,伊朗總統魯哈尼隔空警告特朗普「不要玩弄獅子的尾巴,這只會招致後悔」。當天晚上,特朗普在社交網站強硬回應稱:「永遠不要威脅美國,否則你將重蹈歷史覆轍。我們將不再忍受你的任何暴力或死亡威脅。小心點!」

2015年7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根據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但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而國際社會將解除對伊朗實施的制裁措施。

特朗普在今年5月8日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因伊核協議而豁免的對伊制裁。目前,伊朗仍留在伊朗核協議之中,而且已經多次拒絕美國提出的重談協議的要求。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全文

與美國和伊朗建立軍事聯盟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結婚中國的財產怎麼分 瀏覽:596
接印度尼西亞電話多少錢一分鍾 瀏覽:89
如何當中國翻譯官 瀏覽:309
如何把中國版模組導入國際版 瀏覽:909
法國英國中國美國的國旗是什麼樣 瀏覽:296
越南為什麼叫柬埔寨 瀏覽:241
東晉對印度文化有什麼影響 瀏覽:204
漢書中稱印度為什麼 瀏覽:699
義大利奪得了什麼獎杯 瀏覽:123
印度的鯽魚叫什麼 瀏覽:227
義大利人口和中國哪個省相當 瀏覽:631
英國鵝肝怎麼買 瀏覽:80
印尼非法外勞罰款多少 瀏覽:116
印度葉子怎麼做好吃 瀏覽:759
印尼電話卡怎麼開個人熱點 瀏覽:972
為什麼中國人愛面子 瀏覽:939
奈及利亞跟中國實力如何 瀏覽:909
中國有哪些海洋生物 瀏覽:886
去英國怎麼申請公派留學 瀏覽:798
義大利語軟體哪個好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