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拉克戰爭中陣亡的美軍人數現在是多少了
據美聯社統計,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伊拉克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
伊拉克戰爭簡介。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一般認為,美國鏟除伊拉克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實原因有以下幾個:1、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也就是維護美國霸權中心,圍繞三個基本點展開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的作用。2、美國地緣經濟考慮。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在於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控制伊拉克就能控制中東石油庫,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3、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 4、進一步控制歐洲。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
伊拉克戰爭的代價。除了沉重的生命代價,金錢代價也十分高昂。據美聯社報道,過去10年裡,美國斥資60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戰後重建,平均每天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而另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算,10年來的總開支——包括軍費、使館開支和重建及援助等,已達7670億美元之巨。美國人自己都承認,美國在伊拉克花錢太多,回報太少。引自:(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3-19/0859718972.html)
㈡ 戰爭給人類帶來災難的具體事例
1、抗日戰爭
《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
《抗日戰爭8年敵我兵力損失統計》載:「中共軍隊負傷29萬人,陣亡16萬人,被俘4.6萬人,失蹤8.7萬人,合計58.3萬人。」
2、敘利亞內戰
敘利亞內戰,指從2011年年初持續至今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組織、IS之間的沖突。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於2011年1月26日開始並於3月15日升級,隨後反政府示威活動演變成了武裝沖突。
根據敘利亞人權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1年3月15日到2015年6月8日,已確認造成230618人死亡。多方公布的數字從110472多到162402不等。
3、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1953年8月14日公布,從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包括斃、傷、俘)109.3萬餘人。
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布的「聯合國軍」傷亡總數是147萬餘人。美國與韓國官方公布各自作戰減員數字總和為113萬餘人(不包括其他「聯合國軍」作戰減員)。
4、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
伊拉克針對美英的軍事佔領而進行游擊戰,美國18萬佔領軍介入伊拉克戰爭,深陷比越戰更難以自拔的泥沼,兵力緊綳,使美國無餘力對付其它挑戰。
美軍陣亡人數於2008年已突破4000人大關,另有3000多人死於事故,大大超過了9.11恐怖襲擊的死亡人數;除此之外,伊拉克戰爭還導致美軍50000多人受傷,許多士兵留下終身殘疾或心理陰影,導致家庭破裂等悲劇。
5、南北戰爭
南北戰爭是工業革命後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確立了戰術、戰略思想、戰地醫療等現代戰爭的標准。參戰的350萬人中絕大多數為志願兵。戰爭造成75萬士兵死亡,40萬士兵傷殘,相關協會估計陣亡人數可能更多,不明數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
㈢ 伊美戰爭有沒有美國人死亡
特朗普說沒有人員傷亡,伊朗說有,我認為也有
㈣ 截止今天美軍在伊拉克戰爭死多少人
美軍用於伊拉克駐軍15萬。用於救災的士兵+警察+國民警衛隊目前8000人,並且開始像加拿大借兵。美軍傷亡人數超過7000
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報告,自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開始以來,美軍的受傷人數已經達到6916人,死亡人數為975,另外還有3名國防部文職官員喪生。
自從4月中旬以來,由於伊拉克抵抗活動不斷高漲,美軍的受傷人數成倍上升,死亡數字增加也很快。從4月到現在,共有大約400名美軍士兵喪生,傷亡最慘重的是海軍陸戰隊和陸軍。
五角大樓每周都會對伊拉克戰爭傷亡情況進行統計。然而,卻沒有人去計算伊拉克人的傷亡情況。
㈤ 美國在伊拉克傷亡人數五萬多,那它又得到了什麼
美國在伊拉克的戰爭中消耗了8年多的時間,傷亡人數達到五萬多,他們最後雖然戰勝了,但是現在的伊拉克又開始和美國的對頭國家去發展關系了,這幾年除了傷亡,也沒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利益,還花費了7700億美元。
其實,美國人沒得到的東西可能更多。比如,伊拉克如今開始和美國的「死對頭」伊朗發展關系,對敘利亞也抱同情態度,這就讓美國很沒「面子」。8年多竟然沒「扶植」出一個絕對親美的伊拉克,這怎麼算賬也是賠大了啊。甚至在石油利益的分配上,美國似乎也沒有得到太多「特殊關照」,以至於有美國政客說,美國人為伊拉克流血,而伊拉克的石油卻很少流向美國。
㈥ 戰爭的危害有那些
戰爭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戰爭帶來了人類生命的損失,包括己方和地方,軍人和平民。
越南戰爭歷時1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持續時間最長、最激烈的大規模局部戰爭。戰爭中,越南有160萬人死亡,1000多萬人成為難民;美國有5.7萬人喪生、30多萬人受傷;戰爭耗資2000多億美元。
2、戰爭還引起國家間民族間的仇恨。
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淪陷後,
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
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准則,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南京大屠殺期間,《紐約時報》、《中央日報》、《新華日報》等中外媒體,均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大量的揭露。
3、破壞生態平衡,環境污染。
科索沃戰爭歷時78天。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共出動飛機2萬架次,投下了2.1萬噸炸彈,發射了1300枚巡航導彈,造成南聯盟境內大部分地區的軍事、民用、工業設施和居民區的嚴重破壞。空襲還造成南聯盟1000多名無辜平民死亡,數十萬阿爾巴尼亞族人淪為難民。
戰爭中使用的貧鈾彈和日內瓦公約禁用的集束炸彈導致新生兒白血病和各種畸形病態。持續的轟炸還嚴重惡化了南聯盟及其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
4、破壞人類文明。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大火連燒三天三夜,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5、破壞經濟。
兩伊戰爭歷時近8年。伊朗死傷60多萬人,伊拉剋死傷40多萬人。兩國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破壞的損失超過5400億美元。兩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總額達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的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6、戰後人們的心靈創傷,難以癒合。
除了戰場上親眼目睹傷亡的戰士會有心理應激障礙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政府及其軍隊為順利實施並完成侵略亞洲的戰爭而推行的一種軍隊性奴隸制度,中韓歷史學者認為主要是通過誘騙和強迫 。
大部分慰安婦來自中國、朝鮮半島、日本本土、日據台灣,也有許多琉球、東南亞、荷蘭等地的女性,其中在日本本土召集的慰安婦又被稱為女子挺身隊。
戰爭結束後,倖存的人們心靈所受到的傷害,時間難以磨平。
7、性別失衡等等
戰爭爆發時,參加戰爭的大部分是青壯年男子,有戰爭必有傷亡,國家的性別比例也必將失衡。
(6)美軍在伊朗死傷多少人擴展閱讀:
戰爭的目的
戰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任何戰爭都是為了達到既定目的而進行的,具體表現為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一般情況下,戰爭的一方達到預定目的後戰爭即終止;特殊情況下,也可能任何一方都達不成戰爭的目的,通過妥協停止戰爭。
戰爭政治目的是進行戰爭的階級、民族和國家在政治上所要達到的根本目標。戰爭的經濟目的是為了追求一定的經濟利益。戰爭的軍事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相互關聯,融為一體。戰爭目的集中地表現為戰爭的政治目的,但達成戰爭的軍事目的是達成政治目的的前提。
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戰爭的經濟目的往往潛在於戰爭的政治目的之中。不同戰爭的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可能是各異的,但軍事目的都是相同的。一場戰爭,只有達成軍事目的,才能實現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不同類型的戰爭具有不同的目的。
被壓迫民族和被剝削階級進行正義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謀求階級解放和民族解放,保衛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帝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的非正義戰爭是為了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維護反動統治,為了侵略擴張和爭奪霸權。
戰爭目的制約戰爭規模、時間、投入戰爭的力量和結局。戰爭雙方為了實現各自的目的,往往投入盡可能多的兵力兵器,力求在戰爭過程中轉換力量對比,戰爭規模就可能擴大;如果戰爭一方迅速達成戰爭目的,戰爭時間就縮短。
戰爭目的是主觀的,但它必須建立在客觀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達成戰爭目的與政治、經濟、軍事力量、地理條件、國際環境、指揮員的素質等因素密切相關,主觀指導必須符合客觀實際。
㈦ 伊朗官方媒體稱炸死80名美軍,美軍宣稱一個都沒死,究竟是
伊朗是應付國內輿論。美軍如果真死人的話,美帝是要有詳細統計的,它的數據一般比較准。
㈧ 美軍至今在伊拉克戰爭中一共陣亡了多少人
據美聯社報道,該社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3日,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以來,美軍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數已經達到至少4335人。
這個統計數字包括9名在軍事行動中遇難的軍隊文職人員。據軍方統計的數據,至少有3466名軍事人員,都是在敵對行動中死亡。
美聯社統計的數字,比美國國防部2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10點更新的數字少2人。
除美國外,死亡人數在10人以上的有如下國家的駐軍:英國,死亡人數179人;義大利,33人;波蘭,21人;烏克蘭,18人;保加利亞,13人;西班牙,11人。
㈨ 美國攻打伊拉克 死傷是多少用了多少物資
美國人自己說目前陣亡超過了三千五百人 但是 一直對受傷人員的數量諱莫如深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 發現一組數據 當美軍陣亡人數只有四百人左右的時候 受傷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九千人 按照這個比例 現在美軍傷亡人數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數萬 很多遭受爆炸襲擊的美軍都是重度傷殘 喪失勞動能力 並且需要長期治療 據估計 為了給戰爭擦屁股 救治這些需要治療的軍人 大概需要三千億美元
美軍現在每天維持在伊拉克的開銷大概是兩億美金 根據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戴維斯和他的研究小組計算出來的數字,估計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上所花的錢,以2003年的幣值計算,已經高達4100億至6300億美元。 按照現在的花錢效率 美國在伊拉克的直接軍費超過萬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這里的很多花費都是隱性的,比如:美國僱用黑水公司雇傭兵的費用就排除在外,要知道黑水公司的雇員多達五萬餘人,他們承擔了本該美軍承擔的任務,只拿高額薪金,不享受任何保險和福利,也因此,美國人喜歡把他們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美軍為他們花的錢不得而已,他們陣亡的數字也不得而已,但是僅僅黑水一家公司尚且如此規模,美軍的實際傷亡數字和戰爭投入到底有多大水分可想而知。
關於掠奪,這個實在沒法說,唯一掠奪的成果是石油,但是,從伊拉克掠奪來的石油又沒辦法按照國際價格來推算,只能算白賺,伊拉克戰前的石油產量是每天三百七十萬桶,戰爭之後這個數字平均只能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就算全都輸出美國,那就是美國每天掠奪一百二十萬桶左右。
關於出生率,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伊拉克人的健康狀況嚴重惡化,加之缺醫少葯,有病得不到及時治療,據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數字,到去年年底,全國已有180萬人死於制裁;戰前,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僅占出生率的32‰,現在上升到126‰
而 相對於比較容易統計的嬰兒死亡出生比率 伊拉克的平均出生率死亡率數據,直到戰爭以來都無法統計清楚。目前 已經知道的出生率是2003年的官方統計 大概是千分之二點八七 平均死亡率也是官方的 但是 不知道具體時間斷 不過從數字上估計是戰爭以後的 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六十二
從政治上這場戰爭是完全失敗的 如果要是算完勝 那隻能說是戰爭初期 到現在這個局面 從軍事上的完勝也是不可能的現在 讓美國人苦惱的問題 不是撤軍或者不撤軍的問題 如果還維持伊拉克政權 至少伊拉克通過石油換食品協議供應給美國的石油是穩定的 而現在 如果美國繼續維持戰爭 那麼無疑就是深陷泥潭 如果要撤出 那麼 在伊拉克就會出現一個親伊朗或者像塔利班一樣的政權(什葉派親伊朗 遜尼派最有可能成為信奉瓦哈比教派的基地組織的盟友 )。因此才有了美國的騎虎難下,而並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可以想走就走,無論是挑起戰爭,還是承認失敗,任何草率的決定都要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
關於這場戰爭還需要延續多久,那就要看美國人還能挺多久,現在不只是伊拉克,還有阿富汗,而且,美國還在不斷的承諾,許願,招收小弟,從東歐到中亞,擺平朝鮮,擺平伊朗仍然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了美元貶值了,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在利用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通過大量發行美元來在別國套取硬通貨,比如:十幾萬美軍的靴子 防彈衣 內褲 襯衫 軍服 飲用水等等 美國人印鈔票 到中國來購買輕工產品就可以了 也因為這樣 美國人實際上在製造世界通貨膨脹 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 商品在漲價 這實際上 一方面是美國人在轉移自己的財政危機 另外一方面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使同美金掛鉤的人民幣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要問美國還能挺多久 現在就很明白了 除非美國人弄得全世界都通貨膨脹 讓美元便成廢紙 否則美國人就仍然玩兒得起。
——————————————————————————————————————
以上是我幫助回答另一問題的時候 寫的一點東西 其間查找了不少資料 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關於具體損耗數字 美軍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就開始的「剝奪士兵陣亡資格」的手段雖然被有效升級 但是弄虛作假和文字游戲仍然比比皆是 很難管中窺豹 現在只有正規人員的死亡數字比較清晰 承包商(雇傭兵)和偽軍就不得而知了 大量損失的技術裝備數據 美軍更是諱莫如深 所以 想了解個大概 還是要靠自己
你可以按照我的分析和統計捋一下 實際就能看出 美軍的損失其實不小
根據蘇聯公布的阿富汗戰爭損失 除了死亡和傷殘7萬人外 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的損失還包括 118 架戰機; 333 架直升機(實際可能存在蘇聯官方人為的壓縮損失)
新華網華盛頓3月23日電(記者楊晴川 潘雲召)美國陸軍航空處主任蒙特23日在國防部對媒體說,自美國2001年發動「反恐戰爭」以來,陸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損失了130架直升機,其中三分之一是被擊落的。
據以上消息來看 美軍現在的水平並沒有比當年的蘇聯強多少 而且不要忘了 當年阿富汗游擊隊有西方大量提供的「毒刺」和「吹管」等輕型防空導彈 而現在的恐怖組織防空武器極其缺乏
最近期的消息是近兩天的 塔利班強襲了美軍基地 打死了九名美軍 至於傷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足見美軍不可戰勝只是個「偽神話」
根據我上面搜集的資料可以推測 現在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死亡和傷殘士兵的總數 應該已經接近了阿富汗戰爭蘇聯官方公布的七萬這個傷亡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 蘇聯那個時候還沒有普遍裝備防彈衣 其醫療條件和後送體系同今天的美軍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 應該說 美軍死亡和傷殘比例 應該不同於一般局部戰爭的大致二比一這個比例 也就是說 美軍傷殘軍人遠多於喪生軍人 這恐怕將又是一份留給美國社會的龐大遺產
㈩ 戰爭及給人類帶來的危害是什麼
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戰爭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和平與發展就成了當今時代的主題。但是,在和平的主旋律之下,戰爭的陰影一直存在著。所以,精準地講現在的世界,是和平與動盪並存,發展與破壞皆有。
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讓今天的人們記憶深刻。是的,兩次大戰,使多少家園毀於一旦,多少鮮活的生命香消玉殞。那麼,戰爭到底會給人類帶來哪些危害呢?下面咱們舉幾個例子:
科索沃戰爭歷時78天。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共出動飛機2萬架次,投下了2.1萬噸炸彈,發射了1300枚巡航導彈,造成南聯盟境內大部分地區的軍事、民用、工業設施和居民區的嚴重破壞。空襲還造成南聯盟1000多無辜平民死亡,數十萬阿爾巴尼亞族人淪為難民。戰爭中使用的貧鈾彈和日內瓦公約禁用的集束炸彈導致新生兒白血病和各種畸形病態。持續的轟炸還嚴重惡化了南聯盟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