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1970年代的事件
1970年代的連串事件終演變成1979年革命。
國王政權在1971年於波斯波利斯舉行波斯帝國成立2500周年慶典,被批評為揮霍無度,「外國人飲酒狂歡,抵觸了伊斯蘭教的禁忌,而伊朗人卻被排除出慶典,一些伊朗人甚至仍在挨餓」。五年後,國王將伊朗陽歷的第一年由伊斯蘭歷法的第一年改為居魯士二世登位的那一年,觸怒了虔誠的伊朗穆斯林,使「伊朗在一夜之間由回歷1355年跳到皇歷2535年」。
1970年代的油價上升加劇了對通脹及浪費的擔憂,又加劇了城鄉之間的貧富差距,隨之而來的還有數以萬計不受歡迎的外國技工來到伊朗。許多伊朗人對於國王家族成為了石油收入的最大得益者感到憤怒,而國家收入與家族收入之間的界線亦模糊不清。直至1976年,國王的石油收入已累積至10億美元,而包括63位王子王女的國王家族則累積了50億至200億美元,家族基金已控制了約30億美元。1977年中對抗通脹的經濟緊縮措施不成比例地影響數千名貧民及非技術民工到城市參與建設。許多文化及宗教保守派人士組織起來,成為革命示威者及「殉道者」。
所有伊朗人都需要加入國王成立的民族復興黨,並繳付黨費,其他政黨都被取締。民族復興黨企圖以民粹主義式的「反暴利」行動對抗通脹,對高價販售的商人罰款甚至囚禁,刺激了黑市,激怒了商人並迫使他們參與政治活動。
1977年,國王回應了美國新總統吉米·卡特關於政治權利方面的「善意提醒」,決定赦免一些囚犯,又准許紅十字會探訪囚犯。在整個1977年,自由主義反對派成立了許多組織,發表公開信譴責政權。
同年,受大眾歡迎及具影響力的現代伊斯蘭主義者阿里·沙里阿提逝世,他的支持者認為他是死於薩瓦克手上,他的逝世亦消除了霍梅尼的潛在革命競爭者。10月,霍梅尼的兒子穆斯塔法因心臟病發逝世,他的逝世同樣被歸咎於薩瓦克。在德黑蘭為穆斯塔法舉行的紀念活動使霍梅尼成為公眾注意的中心。
2. 伊朗針對此次地震展開的救援行動已經結束了嗎
據悉,強震發生後,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敦促救援人員和政府機構全力幫助受災者,他命令軍隊向該國西部地震災區提供援助。不過,伊朗方面14日宣布,該國針對此次地震展開的救援行動已經結束。
當地時間12日晚9時18分,伊拉克北部蘇萊曼尼亞省與伊朗交界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地震震級7.8級,震中位於北緯34.9度、東經45.75度,震源深度20千米。
伊朗當局則表示,有超過3萬棟房屋在地震中受損,還有至少2個村莊完全被毀。
伊拉克和伊朗邊境地區當地時間12日晚9時18分(北京時間13日2時18分)遭遇7.2級地震,已造成數千人傷亡。美國地質勘探局地震信息網發布的消息顯示,震中距離伊拉克和伊朗邊境地區小鎮哈拉布賈32公里。
3. 伊朗局勢開始走向緩和,他們此次究竟如何做到「對症下葯」平息暴亂的
現在伊朗的局勢已經逐漸的緩和了,對於這一次的暴力示威事件。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衛隊採取了果斷的處理方式,逮捕了很多煽風點火的人,而示威活動也慢慢的被平息。
伊朗方面有充分的理由證明這一次的暴力示威活動其背後的勢力就是美國。譴責美國對於暴力示威人的支持,並且對於這些煽風點火的人將進行嚴肅的處理手段。
4. 伊朗情報部門已識別並逮捕多名騷亂背後的什麼人
伊朗情報部門: 已識別並逮捕多名騷亂背後"代理人"。
伊朗總統魯哈尼。
據報道,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地時間1日表示,伊朗民眾會對「少部分利用抗議的暴徒和不法分子」進行處置。他強調,伊朗的敵人無法容忍伊朗在外交領域、尤其是在面對美國和以色列政權方面取得的成就,有人甚至明確威脅稱會將區域問題引向伊朗。
此前,魯哈尼2017年12月31日晚間對全國民眾發表講話,稱伊朗是個自由的國家,民眾有權就社會議題發出聲音,但不應破壞公共財產,不得非法集會,製造騷亂者將面臨嚴懲。魯哈尼還回應了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伊朗抗議活動的言論。他表示,「這個身在美國卻來同情我們的人民的人,忘記了幾個月前他曾稱伊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這個反對伊朗人的人,沒有權利同情伊朗人。」
伊朗內政部長日前也向抗議民眾發出嚴厲警告,稱那些引起公共混亂的抗議者們將面臨法律追責,他們會為此「付出代價」。
5. 兩伊戰爭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1988年7月14日,伊朗政府宣布接受聯合國安理會關於和平解決爭端的598號決議。8月20日,雙方在聯合國軍事觀察團監督下實現停火。1990年伊拉克因侵佔科威特面臨嚴重的海灣危機,於8月15日宣布5天內從伊朗撤軍,接受1975年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並開始釋放戰俘。至此,兩伊結束戰爭狀態。
6. 蘇萊曼尼事件之後,伊朗現在國內形勢如何
1月3號發生暗殺後,伊朗國內民眾便開始走上街頭舉行遊行示威。部分民眾嘴裡面喊著打倒美國,為蘇萊曼尼報仇。隨後幾天的示威遊行,並沒有發生其他意外。為此,伊朗高層還喊話美國,讓美國看看伊朗的人性海洋。誠然,雖然美國把偷襲蘇萊曼尼定義為自衛。但是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來,這是美國的先下手為強。雖然蘇萊曼尼是在1月3號被殺的,但是美軍採用導彈偷襲的方式,讓拼湊蘇萊曼尼的屍體也成了一個麻煩。因此,直到1月5號的時候,蘇萊曼尼的屍體才被運回伊朗西南城市阿瓦士市。
因此,美國的封鎖只是導致了伊朗的高級科技水平無法較快的上升,只能處於一個緩慢的上升狀態。這便是蘇萊曼尼事件後伊朗國內的大體局勢,即便美國是超級大國,但是,沒有國家願意拒絕石油!
7. 伊朗最近爆發大遊行,下一步會怎麼走
伊朗國家石油供銷公司15日發布公告稱,從即日起,汽油的價格從每升1萬里亞爾(約合0.6元人民幣)上調至1.5萬里亞爾(約合0.9元人民幣),每輛家庭普通汽車每月可按照這一價格購買60升汽油,超出部分按每升3萬里亞爾(約合1.8元人民幣)定價。此後伊朗全國多個城市連日持續爆發抗議示威活動。
伊朗政府在輿論防禦方面,首先關閉了數個城市的互聯網服務,以此防止抗議者之間互相進行交流和串聯,以此來避免抗議活動的擴大化,以防引發更多的連鎖反應。對於伊朗目前所面臨的困境,現任伊朗總統魯哈尼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能帶領著伊朗人繼續在壓力下堅持。
8. 伊拉克和伊朗的這些年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嗎
伊朗和伊拉克的問題,我們要追隨他的歷史,首先我們先回到他的11年前2003年美國軍隊入侵伊拉克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是伊朗多年來的死敵。是他發動了為期八年的兩伊反伊朗戰爭。曾經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1450公里的邊界,宗派問題,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之間的競爭,以及對大國的操縱,已經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引起了近一個世紀的爭端。
從兩伊戰爭埋下伏筆、經歷薩達姆倒台、美軍的混亂操作、ISIS的崛起,到目前,伊朗對伊拉克已經有了盤根錯節的深度影響,伊朗和美國在伊拉克的角逐、伊拉克的左右拉鋸還將繼續上演!
9. 伊朗多地爆發遊行示威是什麼原因
2017年12月31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援引伊朗內政部長法茲利的話說,伊朗多地近日發生示威遊行,伊朗人民將挫敗任何反對國家的陰謀,政府各部門已經採取相關行動,處置當前問題。
近期伊朗部分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伊朗政府日前還計劃削減社會福利、上調燃油價格。民眾對此表示不滿。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7日要求政府努力應對經濟問題。伊朗經濟近年持續低迷,伊朗官方數據顯示,伊朗當前失業率高達12.4%,相比去年同期上升1.4個百分點。
10. 伊朗人質危機的過程
伊朗人質危機或稱伊朗人質事件。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的一次危機。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很多人至今仍認為,這場人質危機導致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連選失敗。
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領導人阿亞圖拉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號召伊朗人民向美國和以色列示威。霍梅尼將美國政府稱作「撒旦」和「伊斯蘭的敵人」。
4月1日「伊斯蘭共和國」宣布成立,巴列維王朝被徹底推翻。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學生4000餘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美國國旗撕下來,代之而掛上了寫著「真主偉大」字樣的白旗,最後將52名美國外交官扣押起來,作為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的人質。
美國公開尋求與伊朗談判。同時,他批准了一項代號為鷹爪行動的跨軍種聯合秘密營救行動。
任務落在「藍光」突擊隊身上。這是赴越南作戰的美軍特種部隊中訓練有素的一支小分隊。4月24日22時,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悄無聲息停駐在伊朗附近平靜的海面上。16名飛行員和180名突擊隊員,分別奔入早已檢修完畢的8架直升機。
飛行途中,8架直升機中,有3架由於沙漠異常氣候引發的沙塵暴等原因,無法保持正常飛行,先後離開飛機編隊。而只剩下的5架直升機,是不能按照原定計劃完成營救任務的。卡特總統接到報告後,當即決定取消營救行動,命令所有的飛機和人員迅速撤離伊朗。然而更令「藍光」突擊隊員狼狽不堪的是,撤離過程中,又發生了運輸機和直升機相撞的事故。25日,美國政府第一次向新聞界公布了在伊朗進行了一次營救作戰的消息,並且宣告作戰行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