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是什麼文化

印尼是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26 15:01:41

❶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它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1)印尼是什麼文化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特點: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主要是遜尼派。不過,印尼的許多島嶼和村莊都信仰基督教,這要歸功於傳教士們的功勞。有趣的是,島上一直就有的萬物有靈論就並沒有被拋棄,在有的島嶼上,它們也會混雜在一起。有時你會看到有人戴著十字架,也拿著護身符之類的東西。

2,有700多種方言

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不過,印尼人使用的語言有700多種,單是巴布亞一個省,就有270多種方言。爪哇語是印尼的第二大語言,有超過8400萬人使用。

3、仍然生活著叢林部落

在現代化的印尼大都市裡,我們很難想像,在蘇門答臘的叢林中,依舊存在著遺世獨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過獵人頭的事情,雖然這種做法幾十年前就被廢止了,但有些家庭還在屋裡懸掛著他們祖輩的「戰利品」。

❷ 印尼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著重文化)

印尼國內有超過300個種族,每個種族都有其不同文化,已發展了好幾個世紀。這些文化綜括起來包括阿拉伯、中國、馬來及歐洲。

印尼的歷史悠久,有許多古代的文物,像是婆羅浮屠(前世界七大奇景),和普蘭巴那印度廟等,這些都是聯合國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印尼娛樂圈與鄰近國馬來西亞相比,算是較為發達的,許多馬來西亞歌手都到印尼發展。印尼娛樂圈較為開放,歌手可以以艷麗的裝扮在舞台上演出,但在其他的穆斯林國家來講,歌手及演員是不能這樣的,因此許多馬來西亞人無法在自己的國家發展而到印尼發展,其餘的馬來西亞華人,則到香港、台灣等地發展。

印尼與其他國家一樣,音樂曲風大致以搖滾、藍調、流行、節奏藍調為主,但印尼有其他國家沒有的音樂曲風-dangt。

印尼流行歌曲對東南亞的影響
除了電視劇及電影外,由於馬來語與印尼語相近,印尼的現代流行歌曲也是紅遍整個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達魯薩蘭,菲律賓等地區。

由於印尼音樂人才眾多,所以經常能製作出水平甚高的流行歌曲,而且產量多,以致能吸引鄰近國家的聽眾,唱片售價也十分廉價(一張唱片的售價約3萬~5萬印尼盾,約美金3~6元),因此盜版唱片的現象十分少,相對的唱片銷售量也很高。

唱片銷量方面,印尼的Peterpan(比德藩)樂團曾經在2004年憑專輯Bintang Di Surga(天堂里的星星)在印尼創出300多萬張銷量,致今仍未有其他印尼樂團歌手能打破此紀錄。

❸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信仰多宗教的國家嗎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信仰多宗教的國家,官方承認的宗教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和印度教。據1993年統計,90%的居民信仰伊斯蘭教,6.5%的居民信仰基督教,信仰天主教者佔3.1%,其餘的居民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等宗教。印尼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其建國指導思想「潘查希拉(pancasila)」五基原則第一條就是「信仰神道」,所以印尼政府承認人民選擇不同信仰的自由,並支持正常的宗教活動,每年都撥專款用於扶助建設清真寺,教堂,宗教學校,發行宗教經書和開展各種宗教活動。自由廣場雕塑 印度尼西亞 目前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伊斯蘭教徒的人數在世界上居首位。伊斯蘭教對印尼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以至風俗習慣都有極其廣泛和深遠的影響。 伊斯蘭教徒很講究禮節,熟人相見,除互致問候外,還念誦祝辭「願真主保佑你」,而「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更是時常掛在嘴上。文雅、謙恭 、和藹是穆斯林公認的美德。宗教在穆斯林生活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虔誠的教徒每天要到清真寺做5次跪拜,跪拜前要脫鞋,然後沐浴凈身,一般清真寺內都保持安靜、肅穆的氣氛。 穆斯林大都熱情好客。到朋友家做客時,要衣著整潔,對家中長者要表示尊敬;吐痰、挖鼻孔是人人避諱的行為;用餐時要贊揚主人的廚藝;按教規不飲烈酒,不吃豬肉。 回歷九月是伊斯蘭教徒的 「齋月」,在齋月期間,一切穆斯林的飲食都在日落以後進行,在日出後至日落前的12個小時,不得進食和吸煙。如果有人違反教規,要受到處罰。在印尼部分地區,也有對腳和對手的禁忌。進入清真寺朝拜,必須先脫鞋。用腳開門和指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傳遞和接收物品也忌用左手。

❹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語:Republik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由上萬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印尼都市十分先進,許多國際品牌到印尼設廠並開設精品店,也有許多國際知名百貨公司。印尼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政府貪污問題仍未解決,又因國土過大,貧富差距與基礎建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印尼交通建設十分完善,擁有數座國際機場,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鐵路網路十分發達,城市有公共汽車,國營航空公司有許多航線,國際機場也有直航至許多國家。

清末許多閩商選擇下南洋,我的祖輩們由此去了印度尼西亞。祖父十八歲回國前,一直生活在雅加達。祖父小時,印尼還是荷蘭的殖民地,後來又被日本佔領。因此,印尼是受這兩個國家文化影響的。印尼的傳統音樂節奏很慢,我並不喜歡,它帶著東南亞特有的鄉土風情。祖父的姐姐給他唱歌,名字叫做「夏天的最後一朵玫瑰」,很好聽。華人與本地居民一直和睦相處,大多數習俗也是十分相近的,印尼人都知道三寶和尚,而佛教也很盛行。祖父與印尼朋友一起當童子軍,一起讀書、生活,實際上,華人已經沒有身處異鄉的感覺,家裡面的人,除了歸國的祖父外,便沒有人再講華語。印尼是一個很美的熱帶國度,祖父常講,他們住在海邊的人,一放學就去海灘玩耍,至今家裡仍保留著那些碧海藍天的相片。印尼幾乎每天都會下雨,卻並不似中國沿海那樣潮濕悶熱,相反的,非常舒適。
後來,解放了的中國十分希望東南亞地區也推行共產主義,萬隆會議私下裡,總理也對東南亞共產組織表達了支持。不久,軍隊出身的蘇哈托通過政變做了總統,與他為敵的勢力正是共產黨。於是,來自於政府上層的仇恨從這里開始蔓延。政府默許、縱容、煽動排華情緒在民間泛濫,他們的理由是,中國的意識形態在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穩定,而這里的華人,處在上層的社會,因勤勞致富的華商在暴民眼裡變成了敵人,這種思想與過去歐洲存在的反猶主義沒有什麼分別。於是發生了排華。
今天,蘇哈托政權早已結束,人們已經忘記了那時候的暴力。印尼的今天和多數國家沒有分別,使用中國製造的工業品,與中國保持密切貿易往來。我的叔父從中國進口參姜,再加工成薑糖;我的表哥做製造加工,賣到寧波。印尼人對中醫葯很有興趣。
那裡既有現代化的城市,也有美麗的海島。祖父教我第一句印尼語是:Saya bangsa Cina.我是一個中國人。在印尼的華人很愛國,印尼人也對中國充滿嚮往。你也可以很好的和他們做朋友。
以上。

中文名稱: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簡稱: 印度尼西亞,印尼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雅加達 主要城市: 雅加達、瑪琅、萬隆 國慶日: 1945年8月17日 國歌: 《偉大的印度尼西亞》 國家代碼: INA 官方語言: 印尼語 貨幣: 印尼盾 時區: UTC+7至UTC+9 國家領袖: 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
人口數量: 2.45億 主要民族: 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等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國土面積: 1,919,440平方公里 水域率: 4.85% GDP總計: 845680百萬美元(2011年) 人均GDP: 3509美元(2011年) 國際電話區號: +62 國際域名縮寫: .id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國鳥: 雄鷹 國花: 毛茉莉 人類發展指數: 0.600
國名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 首都 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沿海。人口有959萬(2010年)。人口838.5萬(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

❺ 印尼的習俗與禁忌,詳細些

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歷史上受中國、印度、中東、西方國家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島嶼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中國企業和人員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做到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的禮儀標准開展社會交往活動。


民族、語言和宗教

民族:根據印尼政府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華人在印尼商貿和工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語言:印尼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約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是遜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餘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習俗禮儀

【服飾禮儀】印尼人在衣著上總體比較保守,在公開場合人們服裝普遍十分得體。男性在辦公時通常穿著統一工裝或穿長褲、白襯衫並打領帶。長袖蠟染衫(當地稱「巴迪衫」)為印尼國服,在多數正式場合都可以穿著。婦女在辦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並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如果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比較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島,進入寺廟要在腰間束腰帶。

【儀態禮儀】在印尼,當人們坐下來時,兩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這樣做,要把一條腿的膝蓋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面。在巴厘島,坐下時兩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將嘴遮住,否則是不禮貌;不要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時吃東西,也不要用左手與人握手、觸摸別人;與人談話或進入別人家,都要摘下太陽鏡。

【相見禮儀】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在作正式介紹時,對稱謂要多加註意,多數中間階層的印尼人有兩個名字,而許多下層人民只有一個。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長的姓和名,通常只選用一個短名和首字母縮寫名。在稱呼人時,只能使用他們的第一個姓,不能使用第二個。

【餐飲禮儀】印尼人飲食習慣上以大米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魚、蝦、牛肉等,伊斯蘭教徒忌食豬肉。印尼人習慣吃西餐。由於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他們普遍喜歡中餐。除在官方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抓飯。他們在用餐時,有邊吃邊喝涼開水的習慣,也愛喝葡萄酒、礦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務禮儀】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歡平和的聲調、不擺架子的姿態和尋求一致的良好願望,與他們談判應態度謙遜些並放低聲音。拜訪印尼商人時最好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對別人送的禮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當面打開包裝。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在回國前應以相同標准回報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那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忌諱老鼠和烏龜;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❻ 印尼與中國文化的差別

印尼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後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目前印尼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中國的佛儒道傳統文化差別很大。

❼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印尼華人有怎樣的歷史

印度尼西亞是萬島之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國家,是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尼華僑遷居於此多發生於清朝末年。

三、華僑在印尼的生活狀態

華僑在印尼憑借其智慧與刻苦的精神不斷努力在印尼很多領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清朝期間,荷蘭殖民者就在印尼發動了大規模殺害華僑的紅溪事件。但是華僑為印尼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也受到了本地居民應有的尊重。

總之,印尼是一個人口種類多樣的國家,文化有很強的多樣性,華僑在印尼生活的都很好,權益也得到了保護。

❽ 為什麼說印尼是一個文化很古老卻很年輕的國家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與馬來西亞相接,由於島嶼眾多,也被稱為“千島之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


其中,日惹這座城市,可以稱得上是能夠代表印尼文化的“靈魂”名片了,這座古城擁有數百年歷史,是爪哇文明的發源地,更是現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遺跡——婆羅浮屠的所在地,而婆羅浮屠用梵語翻譯有“山頂佛寺”的意義,其殊勝感油然而生。


很多人對婆羅浮屠有些陌生,但它其實地位非常高,它與長城、泰姬陵、吳哥窯並稱古代東方四大奇跡。可以說,因為婆羅浮屠的存在,象徵著印尼是個歷史文明、文化傳承非常古老的國家。



因此,可以說,印尼融合了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將歷史感與新潮化很好地兼容一起,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和到印尼旅行的遊客感受到兩種不同文化帶來的感官沖擊,也正是因為獨具的文化特色,讓每年到印尼遊玩的人絡繹不絕,讓人們在沙灘和古城中享受著這個國家帶給人們的沉澱與安寧。

❾ 印尼有怎樣的風俗習慣

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歷史上受中國、印度、中東、西方國家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島嶼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中國企業和人員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做到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的禮儀標准開展社會交往活動。


民族、語言和宗教

民族:根據印尼政府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華人在印尼商貿和工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語言:印尼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約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是遜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餘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習俗禮儀

【服飾禮儀】印尼人在衣著上總體比較保守,在公開場合人們服裝普遍十分得體。男性在辦公時通常穿著統一工裝或穿長褲、白襯衫並打領帶。長袖蠟染衫(當地稱「巴迪衫」)為印尼國服,在多數正式場合都可以穿著。婦女在辦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並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如果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比較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島,進入寺廟要在腰間束腰帶。

【儀態禮儀】在印尼,當人們坐下來時,兩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這樣做,要把一條腿的膝蓋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面。在巴厘島,坐下時兩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將嘴遮住,否則是不禮貌;不要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時吃東西,也不要用左手與人握手、觸摸別人;與人談話或進入別人家,都要摘下太陽鏡。

【相見禮儀】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在作正式介紹時,對稱謂要多加註意,多數中間階層的印尼人有兩個名字,而許多下層人民只有一個。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長的姓和名,通常只選用一個短名和首字母縮寫名。在稱呼人時,只能使用他們的第一個姓,不能使用第二個。

【餐飲禮儀】印尼人飲食習慣上以大米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魚、蝦、牛肉等,伊斯蘭教徒忌食豬肉。印尼人習慣吃西餐。由於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他們普遍喜歡中餐。除在官方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抓飯。他們在用餐時,有邊吃邊喝涼開水的習慣,也愛喝葡萄酒、礦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務禮儀】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歡平和的聲調、不擺架子的姿態和尋求一致的良好願望,與他們談判應態度謙遜些並放低聲音。拜訪印尼商人時最好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對別人送的禮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當面打開包裝。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在回國前應以相同標准回報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那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忌諱老鼠和烏龜;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與印尼是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疫情中國如何選擇幫助他國 瀏覽:872
英國倫敦塔橋全長多少 瀏覽:674
印尼銅產業怎麼樣 瀏覽:58
印度計劃裁員多少 瀏覽:981
伊朗人口總多少人 瀏覽:586
張娜拉現在中國哪裡 瀏覽:456
中國三農問題如何解決 瀏覽:479
中國不讓谷歌進入基於法律什麼 瀏覽:403
印尼龍和馬來龍有什麼區別 瀏覽:379
中國賽剎車卡鉗如何排空 瀏覽:38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有多少個省 瀏覽:526
義大利蟋蟀用哪裡發音 瀏覽:735
義大利米蘭哪裡快遞好 瀏覽:986
印尼怎麼辦簽證 瀏覽:127
印度邊境沖突事件最後怎麼處理 瀏覽:616
伊朗少將做了什麼為什麼被殺 瀏覽:371
越南話是什麼意思中文翻譯 瀏覽:460
被拐越南女人如何在中國落戶口 瀏覽:351
印尼華人喜歡聊什麼 瀏覽:13
伊朗潛艇射程多少米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