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加里曼丹島屬於哪個國家
加里曼丹島,是世界第三大島。屬於印尼,汶萊,馬來西亞共有。
加里曼丹島位於東南亞,南臨爪哇海,北臨中國南海。北部有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印尼的北加里曼丹省也在北部。
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中、西加里曼丹四省。歷史悠久,中國史籍稱為「婆利」、「勃泥」、「渤泥」、「婆羅」等。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大島。
(1)印尼加里曼丹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加里曼丹島的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京那巴魯山,海拔米。地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
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這個島印尼佔了很大的面積,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區。
加里曼丹島位於亞歐板塊南部,地質相對穩定,只有南海岸有地震帶分布。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很少有人進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裡。
加里曼丹島許多地方都被原始森林覆蓋著,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外,就要數加里曼丹島的熱帶森林最大了。
該島正位於地球的赤道,氣候炎熱,這里熱帶動植物應有盡有,如巨猿、長臂猿、象、犀牛,以及各種爬行動物和昆蟲。因此,印尼在這里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植物園,園里收集了各種熱帶植物品種,同時附設了供人參觀的旅遊區。
㈡ 加里曼丹島在印尼部分的主要民族是哪些
原著民有班加爾族(Banjar)、達雅克族(Dayak)、馬來族(Melayu)、庫代族(Kutai)和帕色爾族(Paser),另外還有爪哇族和華人等外來民族。
㈢ 印尼有多少個民族
根據印尼政府2014年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
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為南島語族後裔,所使用的語言可追朔至發源於台灣的原始南島語系,另一個較大族群為美拉尼西亞人,居住於印度尼西亞東部。爪哇族為最大族群,佔印度尼西亞42%的人口,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居優勢地位,巽他族、馬都拉族及馬來族為最大的非爪哇族群;
印度尼西亞華人則是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族群,僅占約3-4%的人口,但國家大多數商業及財富都由印度尼西亞華人掌控,但此情況也造成許多負面觀感,並發生排華運動。印度尼西亞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體現在強烈的地區身分上。社會整體尚屬和諧,惟社會、宗教及族群上的緊張曾引起暴力行為。
(3)印尼加里曼丹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民族分布: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
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
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Maluku)。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
㈣ 加里曼丹島屬於什麼人人種
馬來人與原住民族群(其中以嘉達山杜順、巴夭、毛律為三大族)佔加里曼丹人口的大多數,其次為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最大的原住民族群是聚居在內陸平原及西海岸和北部一帶的嘉達山杜順族(Kadazan Dusun)。他們都是傳統的耕作者,以種稻為生,不過已有許多在城市工作居住。巴夭族(Bajau)一般上都是捕魚高手,而居住在西海岸的,則大多數依賴耕作為生,精於騎駒策馬,素有東方牛仔之稱。居住在東海岸的巴夭族群,則是一生討海的刻苦漁夫。毛律族(Murut)群大多聚居在沙巴西南部內陸偏遠山區如根地咬或砂拉越及印尼的邊疆地帶,主要是以捕獵和游耕為生。毛律人過去一直讓人心生畏懼,因為他們的祖先擁有獵人頭的風俗背景。華裔則是最大的非原住民族群人口,有逾三十萬人,大多聚居在亞庇、山打根、斗湖、古晉等主要城市以及其他小鎮,經商、種植或從事小型工業營生。他們都屬於蒙古人種,也就是黃種人。
㈤ kalimantan哪個國家
kalimantan是【印度尼西亞】的。
加里曼丹(Kalimantan)是印尼在婆羅洲島南部的屬地,印尼人稱整個婆羅洲島為加里曼丹島。加里曼丹地區本來是單獨的一個省,之後逐漸分成五個省,即東加里曼丹省、南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省、西加里曼丹省和北加里曼丹省。加里曼丹北部與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州和沙巴州交接。加里曼丹面積574,194平方公里,占約整個婆羅洲島面積的3/4。
㈥ 加里曼丹島詳細介紹
加里曼丹島(Kalimantan Island)也譯作婆羅洲(Borneo),是世界第三大島位於東南亞馬來群島中部,西為蘇門答臘島,東為蘇拉威西島,南為爪哇海、爪哇島,北為南中國海。面積為743,330km2。人口907萬(1980)。北部為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兩州之間為汶萊。南部為印度尼西亞的東、南、中、西加里曼丹四省。歷史悠久,中國史籍稱為「婆利」、「勃泥」、「渤泥」、「婆羅」等。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2米。地 加里曼丹島地形圖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還有鋁土、鎂、硫、鐵、金、銀、石英砂、石灰石、浮石等。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采和伐木業重要。金剛石儲量居亞洲前列。西谷粉、胡椒產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天然氣和煤的開采與加工日益重要。早期加里曼丹受印度文化影響﹐加里曼丹出土過5世紀末的梵文碑文及一些不同時期的佛像﹐另外也發現了11世紀時爪哇式的佛像與印度教的神像。 婆羅洲島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0km。山脈從內地向四外伸展,東北部較高,有東南亞最高峰基納巴盧山,海拔4,102米。地形起伏和緩,雨量豐沛,多分頭入海的大河。森林覆被率80%。經濟開發限於河流下游及海濱地帶,主要城鎮多在河口內側。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煤、金剛石、銅、金等。農產有稻米、橡膠、胡椒、西谷、椰子等。陸上交通以公路為主。大河多能通航。石油及銅礦開采和伐木業重要。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這個島印尼佔了很大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
島的中間是山地,四周為平原。南部地勢很低,成為大片濕地,很少有人進去,但有一些原始部落人住在森林裡。加里曼丹島許多地 方都被原始森林覆蓋著,世界上除了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的熱帶森林外,就要數加里曼丹島的熱帶森林最大了。該島正位於地球的赤道,氣候炎熱,這里熱帶動植物應有盡有,如巨猿、長臂猿、象、犀牛,以及各種爬行動物和昆蟲。因此,印尼在這里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植物園,園里收集了各種熱帶植物品種,同時附設了供人參觀的旅遊區。
㈦ 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分布及其原因是什麼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Maluku)。
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
除新幾內亞島上的部分民族外,如今印尼的絕大多數民族都是外來移民的後代。最早來到印尼的移民是維達人,他們大概在第四紀冰河時代遷徙至印尼群島。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批亞洲大陸南部的蒙古利亞族群遷徙至印尼群島,這些民族被稱為原始馬來人,他們定居在沿海地帶,並將維達人排擠到深山內地。現代蘇門答臘的巴達克族、加里曼丹的達雅族和蘇拉威西的托拉查族都是原始馬來人的後裔。
公元前300—前200年間,從亞洲大陸南部又來了一批移民。考古學家將他們稱作新馬來人,其身材特徵和原始馬來人相同。他們在印尼群島定居後,同化融合了一部分原始馬來人,並將另一部分排擠至內地。如今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巴厘族、馬來族等民族都是新馬來人的後代。
原因:爪哇島被大海環繞,屬熱帶雨林氣候。夏季和冬季沒有變化。年平均氣溫25-27攝氏度,雨量充沛。獨特的自然條件使島上的熱帶植物密布,植被一年四季都是綠色,咖啡,茶,煙草,橡膠,甘蔗,椰子等產品豐富。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分為大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特區、亞齊特區,和30省,共計33個一級地方行政區。二級行政區有396個縣,93個市(2014年統計)。其他的主要經濟城市包括泗水、萬隆、棉蘭、三寶壟和巨港等。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印尼約有40000多種植物,其中葯用植物最為豐富。印尼全國的森林面積為1.2億公頃,其中永久林區1.12億公頃,可轉換林區810萬公頃。印尼的森林覆蓋率為67.8%。
印尼盛產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等均馳名世界。印尼海域廣闊,且有一個適合各種魚類生長的熱帶氣候。印尼的漁資源極為豐富,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干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㈧ 加里曼丹在什麼地方
加里曼丹為婆羅洲印尼屬地。婆羅洲為亞洲第一大島,分屬三個國家,三個國家分別為印尼、汶萊、馬來西亞,其中印尼佔全島2/3的面積。
㈨ 加里曼丹島為什麼屬於三個國家領土而不能成為一個國家的領土
加里曼丹島分為三國領土:分別屬於馬來西亞,汶萊及印度尼西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歷史原因。
1、17世紀初,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貿易壟斷被荷蘭人打破,後者透過干涉諸穆斯林王國的事務,成功地取代了馬打藍的影響。中國南海和蘇祿海沿岸狹長地帶一向傾向菲律賓,並常常遭蘇祿海盜襲擊。英國勢力,特別是在北部和西部的勢力,削弱了荷蘭人的勢力。汶萊蘇丹國這個伊斯蘭教王國,曾一度控制整個島嶼,但到19世紀時,統治范圍僅限於北部和西北部。西南的沙勞越脫離而成獨立王國,爾後淪為英國殖民地。東北部的北婆羅洲(即後來的沙巴)被一家英國公司據為促進貿易、鎮壓海盜的基地。其界線亦於1912年畫定。這些損失使成為英國保護國的汶萊國土大為減少。
2、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入侵婆羅洲(1941-1942),島上象性地駐扎的英國和荷蘭軍隊被迅速消滅,直到1945年該島才被重新奪回。1946年7月,沙撈越和北婆羅洲均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在荷屬婆羅洲,由於荷蘭人試圖重建其統治,一股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逐漸發展,並最終導致印度尼西亞軍隊和荷蘭軍隊之間的戰爭。1949年,婆羅洲的主權被移交給印度尼西亞,第二年,新憲法宣布荷屬婆羅洲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一部分。1963年,沙巴和沙勞越加入馬來西亞聯邦時,英國政府放棄了對這些地區的統治權。而印度尼西亞共產黨游擊隊襲擊邊境地區的敵對活動卻從此開始。1966年雙方達成協議,襲擊才停止。除日本佔領時期以外,汶萊自1888年至1983年一直處於英國保護之下。1984年元旦始獲完全獨立。
加里曼丹島位於東南亞,屬於世界最大群島——馬來群島的大巽他群島之中,且處於群島的中心部分,主體經緯度為東經115°,有赤道橫穿其中。加里曼丹島四面環海,海岸線長達1440千米。東北部是蘇祿海(英文:Sulu Sea) , 東部有蘇拉威西海(英文:Celebes Sea)及望加錫海峽(英文:Makassar Strait)。南部是爪哇海及卡里馬塔海峽(英文:Karimata Strait)。西部、北部是南中國海。
㈩ 印度尼西亞人屬於什麼人種
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根據印度尼西亞的不同的地區來劃分:
1:西部蘇門答臘,爪哇,婆羅門屬於南方黃種人,父系要比北亞民族還要純一點;
2:東部馬魯古群島,小zan他群島屬於黃種人;
3:巴布亞和周邊群島屬於棕色人種。
(10)印尼加里曼丹是什麼民族擴展閱讀: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
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
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