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棕櫚油期貨的套利分析
豆油與棕櫚油跨品種套利理論基礎與價差分析
作為國內期貨市場主要油脂期貨品種,豆油和棕櫚油之間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兩者既有共性也有獨立的特性,這也是兩者可以進行套利的一個前提。所謂共性是指兩者都以食用為主,利用農作物和植物的果實加工榨油後,用以民用消費。而不同之處在於因生產原料不同兩者在消費領域形成了鮮明的季節差。在我國豆油全年消費比較均衡,一般在傳統節日特別是春節,豆油消費較旺盛,而棕櫚油因熔點高,在冬季進入消費淡季,消費量較小,因而在夏季棕櫚油為增加相對豆油的競爭力,其價格一般相對較低。兩者因季節性產生的價差給套利交易提供了機會。
另外他們都可以用來制備生物柴油。在全球的生物柴油原料中,亞洲主要是棕櫚油;歐洲以菜籽油為主,進口亞洲的棕櫚油也佔一部分;南美及美國則主要以豆油為主。
在食品工業中他們也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如奶油的製作,棕櫚油可直接乳化,豆油則需要氫化,因為氫化會產生反式脂肪酸,而乳化不會,現在奶油的原料越來越傾向於使用棕油。
從豆油和棕櫚油期價的走勢上看,自棕櫚油上市以來,其期貨價格就緊隨豆油的期價走勢,兩者同漲同跌的趨勢明顯,之間相關性極高(如下表)。豆油價格高於棕櫚油價格,豆油和棕櫚油價格走勢的趨同是進行套利的基礎。
根據歷史價差分析,通常情況下豆油和棕櫚油5月合約的價差高點出現在9-11月份,而低點出現在1-3月份左右。如下圖(該圖剔除了交易量較低的時段)。
09~11年,豆油與棕櫚油的價差一直處於一個區間波動的狀態,波動幅度一般在800點左右。一年中出現高價差的時間段,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季,這段時間是我國棕櫚油食用消費旺季。為獲得相對豆油更有競爭力的銷售狀況,其與豆油的相對價格需較低,兩者價差因此會出現高於1200點的情況。而低於700點的價差出現時間較短,一般是在每年的冬春季節。但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價差高點超過2000,造成今年如此高價差的主要原因有:
1、棕油主產國庫存巨大。如下圖是馬來西亞今年月度庫存變化,自6月起,庫存增加迅猛。1~9月馬來總產量為1316萬噸,而10月是棕油產量高峰,該庫存在10月可能繼續上升。
2、大豆減產導致豆油跟漲。USDA10月報告預估2012/13年度美豆產量為28.6億蒲,低於11/12年度的30.94億蒲,2012年初至10月19日收盤美豆上漲幅度達25.76%(11月合約),國內豆油上漲約8.73%。
3、國內食用油禁止攙兌棕油及餐飲行業不景氣導致食用需求下降。之前棕櫚油在國內的烹飪需求約佔25%,食品加工及方便麵生產需求佔50%,烹飪用量縮減了約50萬噸以上,占我國棕油整體消費的近10%。
但是高價差終將回歸,原因如下:
1、明年南美大豆將增產,據美國農業部10月份的預測,12/13年巴西、阿根廷產量達1.36億噸,比11/12年度增加26.51%.,這樣的話,明年大豆在供應上將會比較充裕,從而對豆油價格造成壓制。
2、國內食用油供應充足壓制豆油價格。我國月均食用油需求在210萬噸左右,目前國儲有約550萬噸食用油儲備,加上每月大豆壓榨出油約110萬噸,以及其他油品及進口毛油補充,中國食用油供應不會出現短缺。
3、印度棕油消費量快速增加。印度的棕櫚油食用非常普遍,其用量是豆油的2倍以上。印度的棕櫚油進口上升速度較快(如下圖)將彌補我國食用消費量的下滑。
4、全球棕油制備生物柴油增加。馬來西亞政府擬將生物柴油含量由5%提高到7~10%,這將增加約40~60萬噸棕櫚油消費量。12年全球生物柴油產量約1890萬噸,比11年小幅增加10萬噸,而棕油使用比例在逐步增加。當原油與棕油的價格相當時棕油制備生物柴油會相當有競爭力,目前布倫特原油約在855美元/噸,而馬盤期貨棕油價格在809美元/噸,已具競爭力。
5、馬來西亞自明年1月1日起將實行新關稅政策(採用同印尼一樣的從價征稅方法,但稅率比印尼更低),該政策將大幅降低出口關稅,從而刺激全球棕油消費,並擠占部分豆油消費。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認為豆棕價差將會回歸,目前存在著極好的套利機會。
⑵ 棕櫚油價格那麼低,為何還會有這么多地溝油
那就是因為地溝油的價格要比棕櫚油價格更低。其實,棕櫚油的價格並沒有題目中說的那麼低,棕櫚油作為全球第一大油脂,全球一年的產量高達6000多萬噸,其中有80%是作為食用油來消費的,其中最大的消費國是印尼,其次分別是印度、歐盟和中國。棕櫚油作為食用油,主要用途一部分是直接食用,作為調和油的一種油脂,因為其價格便宜,在現實生活中還會廣泛被用到各種油脂添加中。
⑶ 馬來西亞 棕櫚油 什麼結果什麼時候收割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182萬噸
中國糧油信息網 2013-11-08 10:07:02 來源:本網論壇 【大 中 小】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庫存料增加,不過增幅受限,因有利於提升產量的季節性因素影響逐漸減弱,且季雨季降雨打壓產量。
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產量逐漸減少,因潮濕天氣令收割難度加大。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總產量約佔全球棕櫚油供應的30%。
棕櫚油產量通常在10月最為旺盛,但今年卻逐漸減少。調查顯示,10月棕櫚油產量或較9月減少3.3%,至185萬噸,為八個月內首度減少。
馬來西亞氣象部門10月底發布警報稱,該國多數地區將迎來雷暴和強降雨,其中包括Sabah、柔佛和Pahang等主要棕櫚油生產區。
洪水或已擾亂棕櫚油收割並妨礙交通運輸。
對10月產量增幅下滑的預估料有助於緩和出口略微放緩的影響。預計10月棕櫚油庫存僅較9月的178萬噸增加2.2%,至182萬噸。
調查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出口或環比下滑0.3%,至160萬噸。
盡管棕櫚油產區天氣潮濕,但一些種植戶稱產量或不會大幅下降,除非天氣條件突然惡化。
一位來自棕櫚油種植企業的高層稱:「不利天氣正是熱門話題,但當前時節開始降雨很正常。」
「毫無疑問,在當前時節降雨很多並不稀奇。但若天氣狀況未繼續惡化,那麼我認為產量不會受到過大影響。」
**國內消費量**
調查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消費量約為225,000噸,正常水準為150,000-180,000噸。
馬來西亞10月棕櫚油產品進口量料升至20,000噸,9月為19,483噸。
**影響因素**
對產量下滑和供應趨緊的預期提升指標BMD毛棕櫚油期貨價格在10月上揚11.8%,為三年來最大月度升幅。
稍早預估顯示,今年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或觸及逾1900萬噸的紀錄高位,去年為1879萬噸。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公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1-9月棕櫚油產量僅為1370萬噸左右,略高於去年同期的1320萬噸。
但貿易商和種植戶稱,即便單產減少和收割受阻,但庫存料不會大幅減少,因年底前出口需求下滑。
一位外資商品經紀公司的貿易商稱:「自現在起,棕櫚油產量將逐步下滑,且降雨亦會阻礙收割工作的進行。但受出口減少影響,棕櫚油庫存降幅不會太大。」
通常,馬來西亞第四季度棕櫚油出口會放緩,因冬季氣溫偏低導致棕櫚油凝固,令買家需求減少。
該國政府提出了一項計劃,將棕櫚油和生物柴油的混合比例由目前的5%增加到7%。若此項政策成功實施,那麼來年棕櫚油庫存或趨於緊俏。
行業高層和政府官員稱,上調混合比例至7%的計劃或從12月開始強制執行,因與相關各方的磋商已接近尾聲。
印尼將維持11月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在9%,而馬來西亞則決定繼續將出口稅維持在4.5%不變。
⑷ 歐盟為什麼禁用棕櫚油
歐盟認為棕櫚油種植會導致過度砍伐森林,所以禁用棕櫚油在生物燃料中的使用。
全球棕櫚油主要消費國中歐盟排名靠前,棕櫚油年進口量665萬噸。棕櫚油是馬來西亞、印尼的原產品,歐盟禁用棕櫚油,對於馬來西亞、印尼來說就是很大的損失,將面臨著嚴重的打擊。
印尼的棕櫚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7%,棕櫚油相關從業人員高達300多萬人,是印尼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於歐盟的這一限制政策,印尼已向世貿組織提起訴訟。
在馬來西亞、印尼看來,歐盟發布禁令的理由——促進植物行業的可持續,實在是有些冠冕堂皇。歐盟實際上是想保護和促進歐盟本土植物油的生產。
⑸ 棕櫚油的需求情況
棕櫚油是世界油脂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世界油脂總產量中的比例超過30%。油棕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油棕的商業性生產可保持25年!
受全球棕櫚油種植面積擴張以及成熟棕櫚油麵積提高等因素影響,2012年全球棕櫚油產量繼續增加,或創下歷史新高。
2012年年底,國內棕櫚油現貨市場回暖,主要是「兩節」需求啟動刺激終端貿易商加快采購。但與此同時,國內棕櫚油進口到港速度加快,遠超需求增加量;棕櫚油進口成本下滑,遠期預期更低。
⑹ 棕櫚油可食用嗎它的一般用途是什麼
一、棕櫚油可以食用。
二、棕櫚油的主要用途
1、棕櫚油在餐飲業的應用
人類將棕櫚油應用於餐飲已經有超過5000年的歷史。與其他食用油脂相比,棕櫚油在煎炸、燒烤食物方面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炸性)、脂肪酸構成較為理想的特點,同時。油棕是一種高產的多年生油料植物,一次栽種可收獲20年左右,產量高且穩定,所以其經濟優勢也顯而易見。
2、棕櫚油的食品工業用途
在食品工業方面,棕櫚油一般被加工成起酥油、人造奶油、氫化棕櫚油、煎炸油脂和專用油脂等。
(1)起酥油。起酥油和人造奶油不同,人造奶油是80%的油脂和20%的水,而起酥油是100%純油脂。起酥油有很多種,每一種食品的製造都需要用到特殊的起酥油,棕櫚油是製造起酥油的合適原料。
(2)人造奶油。人造奶油是由水和油脂組成的乳化物,最初生產人造奶油是為了仿造奶油,現在已經形成了多種類型的產品,其中棕櫚液油適合製造液態人造奶油,棕櫚硬脂適合製造固態人造奶油。
(3)氫化棕櫚油。氫化棕櫚油在印度、巴基斯坦及中東國家消費較為普遍,這些國家通常將其當作酪脂類產品使用。
(4)專用油脂。棕櫚油和棕櫚仁油都是生產專用油脂的理想原料,專用油脂主要用於糖果,特別是巧克力類食品的生產。其中棕櫚仁硬脂由於其物理性質非常接近於可可脂,又被稱為「代可可脂」。
3、棕櫚油的工業用途
工業使用的精煉棕櫚油,要求熔點不低於44℃。棕櫚油的工業用途主要分兩類:
一類是從棕櫚油中可以直接得到的,如皂類、環氧棕櫚油及其多元醇、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類產品;另外一類是油脂化工類產品,如脂肪酸、酯、脂肪醇、含氮化合物及甘油,在這幾種產品的基礎上,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化學方式生產出各種衍生產品。
油脂化工的主要原料是富含長度在C12-C14和C16-C18碳鏈的油脂,其中棕櫚仁油、棕櫚硬脂、棕櫚酸都是主要的原料。
(6)印尼棕油什麼時候消費擴展閱讀:
棕櫚油的缺點
棕櫚油有很多優點,比如營養成分豐富,有大量維生素A和E,但一般我們不用這種油炒菜,因為它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實在太高了,超過50%。
早年我國物資匱乏,先講究吃飽的時候都用豬油炒菜,後來棄用就是因為飽和脂肪酸太高,對人體健康有害。豬油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是45%,顯然棕櫚油比豬油還高。
長期食用棕櫚油會造成人體血清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導致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即使對於新陳代謝比較好的年輕人而言,也容易發胖。
⑺ 棕櫚油價值如何,有介紹嗎
供給:
——棕櫚油依賴進口
中國棕櫚油基本依靠進口,2013-2020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呈現先下降再上升的趨勢。2016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到達低點,僅為468.9萬噸相比2015年減少了17.68%。2020年中國棕櫚油進口量為671.8萬噸,相比2019年小幅減少1.35%。
綜合來看,受供應端收緊影響,2021年國內棕櫚油市場整體處於上行通道,價格重心在震盪中不斷推升,年內期現貨價格均漲至10年高點。馬來西亞棕櫚油步入減產周期,勞動力短缺造成的減產影響減弱,且馬來西亞內閣會議同意所有已獲准領域重新向外籍勞工開放,意味著馬來西亞種植業將重啟外籍勞工入境,預計勞動力恢復後馬棕產量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國際市場供應緊缺,導致我國棕櫚油價格一路飆升。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截至2021年11月,棕櫚油期貨價格已達到10398.59元/噸,棕櫚油價格上漲無疑提高了食品加工業的成本,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棕櫚油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⑻ 棕櫚油的主要產地是哪裡
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奈及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20世紀20年代我國曾從馬來西亞引種海南島,後來台灣、雲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均有種植,但產量不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棕櫚油產量是各種植物油脂中增長最快的,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國際植物油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⑼ 影響棕櫚油價格的因素有哪些
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眾多,投資題材豐富,是一個極佳的期貨投資品種。影響棕櫚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國內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情況,大馬、印尼的產區天氣、收獲情況,國際市場對棕櫚油的需求變動,向中國出口的船運情況以及匯率變動等等。另外,東南亞地區天氣、地質災害發生頻繁,這對棕櫚油價格也將會產生經常性的影響,當地政治局勢、出口國政策變化等也對棕櫚油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從用途的變化上來看,棕櫚油用途的增加近年來直接影響著其市場價格。目前,隨著能源價格的一路走高,棕櫚油作為生物柴油主要原料之一,其需求得到了迅速增長,其價格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原油等能源價格的影響。
棕櫚油價格波幅大,而且日內價格波動頻繁,投資機會較多。今年初到目前,大馬棕櫚油期貨價格已經上漲了50%,期間還有兩次較大幅度的調整,這種波動大的特點適合長線投資者和趨勢投資者。而其日內價格波動頻繁又受短線交易投資者的青睞。
棕櫚油還有著較多的跨品種、跨市場套利機會。棕櫚油是國際油脂市場上產量、消費量和貿易量最大的品種,由於其消費與豆油、菜籽油存在一定的替代關系,因此其價格漲跌對豆油、菜籽油影響很大,是國際食用油脂市場的風向標,同時與相關品種有著較為密切的相關性。目前,國內豆油、菜籽油期貨均已上市,與棕櫚油將形成完整的油脂期貨系列,這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跨品種套利機會。
棕櫚油期貨交易門檻較低,適於一般大眾投資。棕櫚油期貨交易所收取的交易手續費設定為不超過6元⁄手,按照棕櫚油現貨價格8100元⁄噸計算,每手棕櫚油合約(10噸)的交易手續費不到合約價值的萬分之一。低手續費意味著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按照棕櫚油的最小變動價位2元⁄噸計,變動一個價位,投資者每手棕櫚油的價值變動20元,而買賣一手費用不超過12元,加上期貨經紀公司的手續費後,看對方向的投資者都有利可圖。
另外,國內棕櫚油需求旺盛、經營企業眾多,將為棕櫚油品種流動性不斷增強提供有利條件。張家港江海油脂接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成軍表示,近年來我國棕櫚油需求不斷增長,進口規模不斷擴大,棕櫚油市場正處於擴張階段,現貨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棕櫚油現貨交易非常活躍,有眾多的貿易企業參與其中。目前國內有棕櫚油貿易企業近萬家,給棕櫚油期貨交易活躍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不過,由於棕櫚油價格影響因素較多、波動較大,投資者面臨的投資風險也較高。對於棕櫚油期貨品種,投資者應特別關注東南亞台風、地震等天氣和地質災害情況及當地政治局勢,防範突發因素帶來的市場風險,同時做好資金管理,控制相應風險。
⑽ 棕油是什麼油
棕油就是棕櫚油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奈及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