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荷蘭為什麼不遷移到印尼

荷蘭為什麼不遷移到印尼

發布時間:2022-04-16 13:40:15

❶ 印尼國土面積很大,為什麼首都雅加達和泗水這些大城市都在小小的爪哇島上

印尼擁有1904569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面積,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居第15位,擁有2.64億人口的印尼是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此外印尼還擁有316.6萬平方公里的領海面積,大約17508個島嶼,號稱萬島之國。

在印尼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如果一個人居住在其它的地方,而不是在爪哇島。那麼這個人會想方設法地搬到爪哇島,即使他曾經是個地主,他寧可放棄地主而去爪哇島做一個上班族,也不願意再回以前的地方,爪哇島也成了許多印尼人嚮往中的聖地。

開墾其它的土地,耗費巨大的資金。在熱帶雨林當中,除了氣候炎熱,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土地也比較貧瘠。如果把這片地方開墾,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而印尼畢竟是發展中國家,對於這樣的大規模開發,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從古代到現在這么多年過去了,印尼的發展還是極度不均衡的。爪哇島人口佔了這個國家的一半,經濟也佔了這個國家的多一半,而其它的地方的發展也跟不起來。

其實像這樣地方發展不均衡的國家還有很多,就拿中國來說,像中國的上海經濟就特別繁榮,而在一些偏遠的山區就極度落後,甚至連汽車都沒有。

短期來看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社會現象,但是從長遠角度來說,一個國家想要成為發達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要均衡發展。這樣才能在以後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

以上僅為個人淺見,大家還有更多的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❷ 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印尼同處一個島上,為什麼卻沒有並入印尼

印尼有N個島,具體說是1萬多個,巴布亞紐幾內亞不過和印尼的伊里安查亞省同處在新幾內亞島上而已,哪裡和印尼同處一個島上?沒有並入的原因是他以前是英國殖民地而印尼是荷蘭殖民地所以分別獨立的就沒並了

❸ 人口不多的荷蘭,為何能統治印尼幾百年

雖然荷蘭現在的能力不足,已經從當年海上馬車夫的地位慢慢沒落,如今也只能算得上是一個二流國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曾經的荷蘭也取得過相當好的成績,為當時的國家經濟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印尼簡直就是身邊的肥肉,在全球都在殖民掠奪的時期,哪還有不取的道理?

最後,荷蘭雖然之後慢慢在海上喪失了優勢,但它依舊有實力駕馭印尼。由於荷蘭對印尼統治和滲透的時間太久,想要脫離荷蘭的統治,不論是在哪方面都是極其困難的,即使荷蘭已經不再是海上霸主,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印尼還是干不過荷蘭。

❹ 印尼被荷蘭殖民300多年,為什麼很少人會說荷蘭語

因為印度人一直在抵觸荷蘭人。

簡單來說,在荷蘭東印度統治下的大多數印尼人實際上是馬來人。印度尼西亞的概念後來也被人為構造。僅僅是因為印度尼西亞獨立運動迫切需要一個民族社區的概念一個論點。當時,葡萄牙和荷蘭同時在遠東地區發起了殖民競爭。葡萄牙以葡萄牙語為天主教傳教士。為了促進他們的新教基督教,荷蘭人將聖經的馬來語版本用於宣教目的,作為教會學校的課堂語言。同時,除講道外,荷蘭殖民政府對當地人民的教育沒有特別重視。

❺ 荷蘭為什麼殖民印尼而不去澳大利亞

印尼當時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經過一定程度的開發,而且印尼當時盛產香料,香料在當時的國際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從印尼去泰國,去中國南部以及印度都很近,可以說印尼是一個很便利的交通樞紐和中轉站,地理位置重要。而澳大利亞都不具備這些條件,雖然荷蘭人最早發現澳大利亞,但是認為澳大利亞土著處於原始社會,商業價值太小,跟土著人也沒有什麼貿易可言,所以荷蘭人沒有殖民澳大利亞。

❻ 荷蘭人口不多,地域狹小,為什麼能統治印度尼西亞300年

因為印度尼西亞極度分散,給了荷蘭可以一點點吞並,還有就是荷蘭有著絕對的實力,可以統治印度尼西亞了。

原因一是印度尼西亞極度分散

因為印度尼西亞極度分散,就跟一盤散沙一樣,如果他們團結在一起的話,再來10個荷蘭都未必可以打敗印度尼西亞,就不要說統治了。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有很多個島嶼,其中分很多個小國和幾百上千個部落,大家都是各顧各的,根本就沒有想到集體了。

總結一下,荷蘭把印度尼西亞納入了自己的統治體系之後,還直接把印度尼西亞和自己的市場連在一起,讓大家都分不清彼此,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也是因為這樣保障了統治的持續性和穩固性。從而荷蘭能夠統治那麼長時間的原因。

❼ 荷蘭對印尼的殖民統治有何影響!

鍾運榮著,〈試論荷蘭殖民統治對印尼現代政治發展的影響〉 《東南亞研究》,2001年第二期,頁19─24。 摘要 荷蘭在印尼的殖民統治長達三百多年,影響了印尼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直到印尼獨立後至現今仍是如此。 一、 荷蘭殖民者的到來,打斷了印尼群島大部分地區的獨立發展。在二十世紀以前,荷蘭殖民者實行的政治體制是直接統治和間接統治相結合方式,行政體系也分設歐洲人系統和當地人系統。這樣的統治使印尼的傳統社會開始受到沖擊,不過影響是有限的,因為荷蘭人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目的在於經濟,其統治的特點是奪掠。對印尼政治和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主要開始於十九世紀末期的自由主義政策和二十世紀的倫理政策。 倫理政策是打著「分權」的旗號開始的,重點是對行政體制進行了改革。其次,殖民者創設了各級代議機關,部分下放權力。作為東印度代議制度發展的最突出一點就是國民參議會的設立。 通過殖民地的行政改革,荷蘭的殖民體系完善起來了。當地一些土著知識份子參與殖民政府,從而累積了一定的行政經驗,為印尼獨立後的政府管理和政治穩定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荷蘭殖民主義者雖然創立一套殖民統治機構,卻未給現代印尼留下多少可以直接繼承和借鑒的政府體制、行政制度和憲法系統等。 二、 在三百多年的統治中,荷蘭殖民者留下的一個重要的「遺產」是:把整個印尼群島結合在一起,建立了統一的東印度殖民地,從而為現代印尼建立了一個基本的輪廓。 二十世紀初,殖民者完成了最後階段的擴張,消滅或削弱獨立的國家和部落,使之處於絕對控制之下,建立了現代「殖民地國「。伴隨著荷屬東印度殖民帝國的建立,整個群島都被置於一個系統的統治之下,加強了殖民地內地的交流和聯系,使印尼人民真正有了一個統一體的感覺,這便成為日後各地區和人民相互粘合的重要紐帶。 首先,殖民者加強了領土的佔領和控制。這突破了過去封建割據的局面,也突破了早期純商業聯系,使印尼政治上處於統一的統治之下。 第二,殖民者發展了殖民地的交通事業。這有利於成為一個從橫交錯的統一體,並加強了印尼群島內部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系,縮短了各地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為民族共同市場和民族統一體的出現提供了條件。當然,殖民者發展交通事業只是為了降低成本,將強掠奪和控制,但它不可避免地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和落後狀態,並為印尼的民族運動提供了一個地理和政治界限。 三、 荷蘭的殖民終於使得印尼爆發了民族獨立運動! 兩方面的因素使得印尼民族運動具備激進和革命色彩: 首先,隨著殖民地商品化和邊緣化程度日益加深,這一過程造就了一大批無產者,他們憎恨殖民者,因民殖民者帶來他們所不願意看到的社會變化。這為民族解放運動提供了廣闊和新型的群眾基礎,這是使現代民族解放運動不同於往日由封建王公領導的反抗殖民主義的武裝運動(即所謂原始民族主義)的重要條件之一。 第二,在「倫理政策」時期,為統治的需要,荷蘭人興辦了一些現代和西式的學校。殖民地近代教育的發展使一部分印尼人(重要是中間階層)接受西式教育。由於荷蘭殖民政府未能為這些土著知識份子提供足夠職位,使得這些人走上了反抗殖民者的道路,並成為民族運動的帶頭人和領袖。 還有,知識份子接受了新的思想以及新的理論之後,開始反對荷蘭仍扶持和利用舊階層這種自相矛盾的行徑。殖民者規定使用共同語言也增強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識。在二次大戰初期日本人短暫的「輝煌」點燃了印尼壓抑多時的民族主義情緒,印尼與之合作對抗荷蘭。 但戰爭一結束,荷蘭就急於恢復其殖民統治,因為殖民地的資源對於恢復它在二戰中受到毀滅性打擊的經濟具有重要的地位。為了達到目的,荷蘭不顧一切地發動了兩次「警察行動」,支持地方的叛亂,並玩弄「聯邦計畫」等種種手法,以求肢解印尼共合國。不過荷蘭最終沒有成功,於1949年退出印尼。 四、 印尼雖然獲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印度尼西亞共和國,但是因為受到了之前殖民主義的影響,現代印尼政治發展遇到種種困難和挑戰。 首先,荷蘭殖民統治的極不平衡,是由於在各地區統治的時間長短不一,而且在不同的地區所造成不同的影響。它往往利用印尼人文化上和地區間的不統一問題並使之永久化,從而妨礙了印尼作為一個統一的政治經濟實體而發揮更大的作用。荷蘭殖民者對不同地區採取不同的統治政策,如分而化之、種族隔離、挑撥離間等,以便於操縱和統治,這些不僅使印尼社會更為復雜,而且還在其中播下了新的分裂和仇恨的種子。 其次,在反對殖民主義的歷史過程中,各種傳統的原生性紐帶在反對殖民主義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隨後卻很難被整合到印尼的現代社會中。在印尼民族主義過程中最基本的意識形態有三種:宗教民族主義(主要是伊斯蘭教)、社會主義和世俗民族主義,在反對所有的殖民問題上,發生了難以克服的矛盾和分歧。就現代民族主義的發生和趨勢來講,它不僅反抗西方殖民主義,也必然反對與「民族國家」不合拍的傳統政治勢力和集團,因此,伴隨著民族主義發展出各種「現代性」與被同時激發起來的各種原生性紐帶之間的沖突也嚴重地困擾著印尼的政治發展與穩定。 第三,荷蘭殖民主義統治的掠奪性和急功近利性的特點使其影響主要在物質層面,而在較深層次的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方面,則影響有限,典型地反印出「兩元社會」的特徵。殖民者退出後,在政治體制上留下了一個危險的「真空」:即不能恢復傳統,又難以走向現代。現代印尼的政治發展雖然有很大的進步,但它在很長時期內其政治和社會仍保持著傳統──現代的二元結構,給人一種不太成功的國家的印象。

❽ 為什麼印尼華僑反抗荷蘭殖民者的斗爭

1740年,在印度尼西亞爆發了華僑與印尼人民的聯合抗荷斗爭。荷蘭佔領雅加達初期,為了解決勞動力的不足,竭力擄掠華民從事手工業和農業生產。

1706年,雅加達的華僑已超過1萬人,1720年增至6萬人。華僑人數的增多和經濟勢力的加強,使荷蘭殖民者日益不安。

於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轉而採取排斥、打擊以至迫害華僑的政策。

1706年,荷蘭殖民者頒布限制華僑入境的命令。

1727年,公司下令將無居留許可證的華僑遣送回中國,或押解到班達島。斯里蘭卡及好望角做苦工。

1740年7月25日,荷蘭殖民總督命令貧苦華僑登記,以便送往斯里蘭卡。

10月9日,荷蘭殖民當局又以搜查華僑窩藏武器為借口,唆使荷蘭士兵和暴徒瘋狂屠殺華僑,搶劫和焚毀華僑住宅。暴行延續達7天之久,計有600多處華僑住宅被焚毀,l萬多華僑被殺害。

廣大華僑義憤填膺,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對荷蘭殖民者的起義。起義隊伍在雅加達苦戰7天7夜,終因力量較弱而轉移。華僑的鮮血把雅加達的溪流都染紅了,歷史上稱之為「紅溪之役」。

起義華僑聯合印尼人民共同反荷殖民者的武裝斗爭,一直堅持到1743年,在華僑和印尼人民反荷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閱讀全文

與荷蘭為什麼不遷移到印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第一例確診病例是什麼人 瀏覽:850
義大利主場叫什麼 瀏覽:224
印度有多少人免費籌款 瀏覽:81
中國錢幣和越南錢幣比例有多少 瀏覽:13
義大利語跟法語哪個好 瀏覽:962
瑞典什麼陣型打義大利 瀏覽:56
越南紅花荔枝多少錢一斤 瀏覽:478
伊朗溫度多少錢 瀏覽:359
個人怎麼向義大利捐物資 瀏覽:912
用番茄蘑菇醬怎麼做義大利通心粉 瀏覽:672
俄羅斯哪個城市可以打中國疫苗 瀏覽:958
義大利海鮮餃子餡怎麼調 瀏覽:976
中國一套房能住多久 瀏覽:632
美國為什麼不讓印度加入五常 瀏覽:501
北海哪個地方都是越南美食 瀏覽:124
日本戰國時期是中國的什麼時期 瀏覽:317
中國人在瑞士安樂死有哪些 瀏覽:824
1313年中國發生什麼事件 瀏覽:245
伊朗人長得什麼樣 瀏覽:895
美國每年多少中國留學生留下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