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聯合絞殺中國鎳王!到底是誰在「挾鎳自重」
有這樣一個國家,沒有頂尖人才或技術,卻在上世紀70年代混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
人均GDP曾高達35700美元,是同時代美國人的4倍還多。
這個國家就是位於太平洋的島國諾魯,最大的福氣就是擁有磷礦。
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促進國內電動車的生產和銷售,另一個是吸引外資來本國建廠。
其中王牌資源當然是印尼的鎳,附帶的稅收優惠、土地租賃減免、基礎設施支持等政策,算是促進產業發展的「國際慣例」。
不過,當把注意力放到消費端,我們才能探一探印尼發展電動車真正的底。
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印尼總共只有33800輛電動車,市佔率0.02%。
印尼政府誇得再好,在不到4萬輛的絕對數量面前,印尼也只能說是處在電動車爆發的前夜。
<span style=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電動車公社,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② 借別人的雞,下自己的蛋!寧德時代,這步「棋」下得實在高明
4月15日,寧德時代宣布了一件事:將在印尼開發鎳礦並建一座巨型電池產業園。不出所料,這種官方感十足的新聞,悄悄地來悄悄地走,一如既往地沒泛起一點水花。不過假設你是一個關心國家戰略的人,那麼你一定會敏銳地察覺到此條新聞背後的重大意義。這是個極深遠的布局。它不僅關乎寧德時代未來的發展,甚至對所有本土新能源企業來說,都是一個關鍵的啟發。
在談這件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鎳,它有什麼用?了解了這些,才能理解寧德時代這一舉動背後的時代意義。
如果把整個工業比喻成一具肉身的話,石油是血液,那麼骨骼一定就是鐵鎳。
1. 不銹鋼的核心「添加劑」
當今 社會 ,人類使用的工具中大多數是金屬製成。金屬的好處很多,壞雖少但很致命。大多數金屬不耐腐蝕、不抗氧化。所以人類數千年的金屬使用史,其實就是一部防腐斗爭史。過去在這場斗爭中,人類一直處於下風,直到鎳的發現。在鎳的加持下,不銹鋼材料出現了!良好的耐腐蝕性能、較高的硬度,讓不銹鋼從工業領域火到日常生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不銹鋼,超市的貨架上將失去一半產品。在不銹鋼的參與下,人類告別了繩床瓦灶的農耕 社會 ,跨入了工業 社會 。然而鎳的用處遠不止於此。
2. 三元鋰電池的核心
新能源浪潮下電池的需求暴增。相較於老式鉛酸電池三元鋰電池因其優質的能量密度和續航性,越來越受青睞。其中高鎳三元鋰電池更是未來電池的發展方向。三元材料中要用到大量的鎳鈷錳,主流的三元電池鎳鈷錳的配比是5:2:3,鎳的比例佔比越高,電池能量密度相對越高。近些年,科學家提出了無鈷電池,將鎳的含量提到最高,鈷完全剔除,這樣可以極大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續航能力。電動車相較於傳統燃油車,最大的問題還是電池的問題,高鎳三元鋰電池的諸多的優點,正成為新能源車企的心頭好。
隨著新能源的飛速發展,對高鎳三元鋰電池的需求也將越來越旺盛。鎳成為了能源變革路上的關鍵一環。保守估計,2021年至2025年,全球電池級硫酸鎳需求量或將達到72萬噸,2021年這個數字僅22萬噸。需求暴漲的同時,鎳價也一路高歌猛進。
那麼面對飆升的價格,我們有多少有底牌嗎?有幾張?不好意思,一張都沒有。全世界已探明的鎳儲量9500萬噸。印尼和澳**亞擁有最多,總佔比44%,巴西排名第三,約1600萬噸,佔比17%,三者合計佔比超過了6成。我們多少?280萬噸,佔比約3%,這點家底實在不夠看,妥妥的貧鎳國。
你說鎳資源少也就算了,偏偏我們還是一個不銹鋼、三元鋰電池生產大國,還不斷出口全世界。中國大陸不銹鋼粗鋼產量3063.2萬噸,佔全球不銹鋼粗鋼產量的54.42%,過半了。2021年,中國鋰電池產量全球佔比達66.6%,比不銹鋼還要過分,已達三分之二。美、德和韓和都是中國鋰電池的重要銷售地。
一邊是少得可憐的鎳儲量,一邊是巨量的鎳消耗。兩者疊加下,一個困境出現了,我們陷入了一個嚴重依賴進口鎳的泥潭。2021年,總進口鎳礦量為4352.92萬噸,同比增加了11.32%。麻煩遠不止龐大的進口量,我們的進口渠道還單一得可怕。在進口鎳中,中菲*賓佔了大部分,總量為3904.31萬噸,佔比高達91%。
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數字,一旦菲*賓出台相關規定限制鎳的出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這並非假想,我們現在之所以如此依賴菲*賓的鎳礦,是有原因的。以前我們重要的鎳礦來源地是印尼,但近年來,印尼的鎳出口政策反復橫跳,害得國內的企業也不得不跟著起舞。2014年印尼政府禁止了鎳礦等多種未經加工原礦的出口,2017年有條件放開鎳礦出口,但在2020年再度收緊。沒有穩定的鎳來源,國內企業們日子過得可謂膽戰心驚。
不僅如此,鎳的價格也彷彿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2月底,鎳價格逐漸上揚,但25000美元/噸的價格多數企業倒也能承受。就在大家以為這個是正常波動時,市場又送來了「驚喜」。到3月8日,短短10年時間,鎳的價格快速爬升到了10萬美元/噸。僅十幾天時間,價格翻了10倍。一大批企業因為失去原材料不得不停工停產。國內的電動車企更是哀鴻遍野。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之前蔚來生產遇到困難的事情吧。一個還不錯的電動車企尚且如此苟活,那些小型的車企恐怕只能關門大吉了。
更可氣的是,我們雖是最大鎳進口國,但對於鎳資源的話語權幾乎沒有。在每次價格大戰中,總讓人牽著鼻子走,錢花了,還受氣。其實原因無他,一是我們自己的鎳礦很少,同時儲備又不足,二是鎳的需求是「剛需」,我們沒有任何拒絕的能力。
相比之下,一些發達國家就很「雞賊」。因為較早地加入全球化貿易體系,早已建立了完整的重要資源儲備系統。比如澳**亞,明明是世界上鎳資源最豐富國家之一,但其對國內鎳資源的開采一直保持克制。真正做到了好東西留著慢慢吃,也留給子孫後代一碗飯。日美雖是貧鎳國,但早早把鎳當作戰略資源,儲備得足足的,遭「荒年」動用儲備平衡缺口,遇「豐年」及時補充儲備額,像極了一個蓄水池。這幫傢伙,都知道這是個好東西,早早就在布局了。
反觀我們呢?鎳資源儲備系統脆弱,對外依存度過高,鎳回收體系不完善,每一件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小事。這是一個「剛需資源」,不能不引起重視啊。好歹近年來,得益於可持續發展政策,鎳資源的開采有了一套長遠規劃。但對一個貧鎳國來講,光節省是解決不了問題。每天一睜眼,廠房裡海量的鎳需求,怎麼解決?
當下,不管是不銹鋼還是鋰電池企業,大多數都將廠房建在國內。那麼鎳礦必須要從產地進口,在國內完成加工生產。進口量的居高不下,催生了鎳原產地國家的野望和擔憂。這些國家妄圖通過鎳出口拿到更多的定價權,進而榨取更多的利益。但他們又深深陷在擔憂當中,畢竟資源這東西用一點少一點,誰家都知道要想長久就必須做到年年有餘。現在越來越多鎳出口國都設定了高昂的鎳出口稅,想要將這一重要的戰略資源死死地握在手裡。然而困難遠不止源頭,運輸也很麻煩。海上主要的貿易要道都被美把持著,相當於他手裡攥著你家水龍頭的開關,只要不開心,隨時可以關了這些生命線。
目前來看,要解決當下的「鎳困境」單憑官方的力量,難從根本上解決。作為鎳消耗的主力軍,企業更應該去謀求一勞永逸的方法。
好在,寧德時代找到了這把解決問題的「鑰匙」
4月15日,寧德時代宣布在印尼投資59.68億美元,建設一個集鎳開采、電池生產、電池回收一體化的超級工業園。下面是整個工業園區項目的持股比例圖。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發現了其中的竅門。除了鎳礦開發項目寧德時代持股49%外,另外5個項目寧德時代持股比例均在60%以上。可以說對這個海外新工程,寧德時代有著絕對的掌控力。這點很重要,早年間我們的企業吃過不少虧,投錢投人辛辛苦苦的項目,到最後被別人摘了桃子,究其根本就是對投資項目沒有絕對的掌控權。
下面筆者來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個項目對於寧德時代甚至整個中國新能源車企都是意義重大的。此舉可謂一箭三雕。
第一雕:變相為國儲備鎳資源。 大部分鎳消耗企業,都建廠國內,中國的工廠必然會刺激國內的鎳礦開發,我們本就不多的天然鎳資源更會雪上加霜。但是寧德時代這招建廠印尼就地取材就地生產,等於是借別人的「雞」下自己要的「蛋」。不僅是對我們少得可憐的鎳資源是一種變相的保護,同時也減小了國家鎳進口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鎳進口的壓力小了,國家或有時間可以騰出手來打造一個更完備的戰略鎳儲備系統,以後進口來的鎳礦,不再拿去消耗了轉而存儲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打個比方,以前的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家裡人多,要的糧食自然就多,每天一睜眼都張著嘴要飯吃,糧食剛買回來就被吃個精光,哪還能存下來?不僅如此,有時候糧食買不到買不起,還要吃「種糧」。終於有幾個孩子出息了,打算自己出去找食吃,家裡的口糧需求銳減,那麼父母也就有精力騰出手來多存儲些糧食備「荒年」了,再也不可能去吃自家「種糧」了。
第二雕:大幅降低成本。 還拿印尼舉例,印尼對所有出口的鎳礦徵收高比例關稅,如果我們走老路,進口鎳礦,那麼這筆錢會攤派到了產品上去,最終還是落到了消費者頭上。但轉變下思想,如果我們在印尼境內生產成品,然後以高 科技 產品的姿態賣出呢?此舉不僅完美地規避了印尼鎳原礦限制政策,還可能拿到一筆可觀的高 科技 出口補貼。一反一復,差距就出來了。
同樣運輸環節,直接省了原材料運輸費用。不僅如此,產品出口運輸費用也會銳減,產品成型後體量重量都要遠小於原材料,又省了一大筆。而且印尼正處於招商引資的關鍵節點,對於外資有著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營商環境和稅費的減免必不可少。真是好處多多啊。
第三雕:交朋友。 國家其實和人一樣,經濟合作是良好關系的基礎。一件雙贏的事情,一定會得到一個好朋友。印尼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是很需要外資的,然而寧德時代這次帶去不僅僅是錢這么簡單。超級工業園的建立必定會帶來眾多的就業崗位。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印尼16至30歲年輕人的失業率高達14%。這些新鮮的就業崗位,對於當地來說可謂是止咳甘露。
今年來,印尼不斷充實和升級「全球海洋支點」構想與「一帶一路」的契合度,提出建設「區域綜合經濟走廊」這一宏偉的藍圖。寧德時代的項目一定會成為加強兩國關系的重要橋梁,這是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成果。這種以經濟往來構建出來的友誼才是國與國之間良好關系的基礎。
回首過去的30年,我們長期扮演那個「雞」的角色。為了經濟發展,國內大量的資源被消耗,青山綠水被破壞,留下一地千瘡百孔。好在最困難的時期過去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已殺出了重圍,現在「攻守易勢」了。
接下來,輪到我們開拓全世界資源的好時代,來臨了!
借別人的雞,下自己的蛋!寧德時代,這步「棋」下的實在高明
缺「鎳」怎麼辦?寧德時代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