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印度少有農民起義

為什麼印度少有農民起義

發布時間:2022-07-05 03:47:34

1. 分析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的原因

1、印度的民族大起義組織不嚴密,較為鬆散,各自為戰,容易被英國侵略者擊敗。

2、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工業化水平大大提高,資本主義的英國實力遠在印度之上。

3、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的主要是封建王公,這些人後來很多都被英國收買了,所以之後逐漸退出對起義的領導。

(1)為什麼印度少有農民起義擴展閱讀:

1857年,印度爆發了大規模反英起義。而女王葩依率領章西起義軍攻佔軍火庫,英國在章西的最高指揮官鄧洛普在戰斗中被擊斃,重新奪回了章西。

英國為了鎮壓這次印度的大起義,調兵遣將,圍攻起義軍。英國將軍羅斯來到印度作戰,他的目標就是章西女王葩依。

兵敗之後,女王葩依帶領其餘部隊來到印度中部一個重要城鎮瓜遼爾,她與其他起義軍一道推舉薩希布為起義軍的領袖。

但是6月18日,英軍決定對瓜遼爾發起致命一擊。由於英軍在武器裝備上占據絕對優勢,起義軍只有少量的槍炮,主要還是以冷兵器為主,最終起義失敗。

2. 印度歷史中有奴隸起義或者農民起義的歷史嗎

只佛教就是這么產生的
印度民族起義是指19世紀中期由印度封建主領導的、以印度雇傭兵為骨乾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又稱印度僱傭軍兵變、土兵起義。19世紀上半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極力把印度變成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激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極大仇恨。英國在印度實行兼並封建主領地的政策,引起許多貴族的不滿。1849年英國吞並旁遮普以後,取消20萬印度雇傭兵的特權,激起印度雇傭兵的不滿情緒。
早在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就在 廣大城鄉進行各種形式的反英宣傳。從1857年2月到4月,軍隊起義事件不斷發生。5月11日,起義者進入德里,擁立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由十人組成的行政院為領導機構。起義者佔領古都德里,激發了各地起義的迅速發展 。年輕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於6月領導人民起義。起義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廣大地區,中心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從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義者進行英勇的德里保衛戰。7月初,巴雷利起義領袖巴克德·汗到達德里,被任命為德里起義軍總司令。但巴哈杜爾·沙二世周圍的封建貴族反對巴克德·汗,致使起義軍失去統一指揮。9月中旬,在血戰6天之後,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軍出走法魯哈巴德。巴哈杜爾·沙二世屈膝投降,後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後,奧德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接近20萬人 ,其中3.5萬以上是孟加拉軍團的印度雇傭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義軍在勒克瑙進行艱苦的保衛戰,最後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章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領導下,起義軍進行詹西保衛戰。6月,這位女王在瓜廖爾犧牲。

3. 印度窮人很多,為什麼不起來武裝鬧革命

打仗從來靠的都不是人數,是裝備,現在不是陳勝、吳廣的時候,老百姓和朝廷都是用的冷兵器,你刺我一槍,我給你一鋤頭,咱們誰也不吃虧。印度現在農民起義,就是人再多,在機槍大炮面前,也無非是送人頭罷了,怎麼可能成功呢?

4. 印度民族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什麼

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起義軍內部缺乏統一領導。這次起義發生在封建關系占統治地位,資產階級社會的階級尚未形成的國家裡。封建主把保持自己的特權看得高於國家從外國壓迫下解放出來。英國殖民者在兵力上較起義軍占優勢。起義軍沒有統一的領導,組織性不強,各起義中心之間互不聯系。起義軍在軍事組織上的不足之處是由裝備低劣、未經訓練的人組成的非正規部隊數量過多。

5. 印度民族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印度民族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起義軍內部缺乏統一領導。這次起義發生在封建關系占統治地位,資產階級社會的階級尚未形成的國家裡。封建主把保持自己的特權看得高於國家從外國壓迫下解放出來。英國殖民者在兵力上較起義軍占優勢。起義軍沒有統一的領導,組織性不強,各起義中心之間互不聯系。起義軍在軍事組織上的不足之處是由裝備低劣、未經訓練的人組成的非正規部隊數量過多。

6. 印度民族大起義是怎麼回事

1857年5月,在印度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民族大起義。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由下層人民和部分愛國封建主進行的抗英獨立戰爭。起義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席捲了整個印度的六分之一領土,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參加了起義,這場獨立戰爭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19世紀上半葉,英國為加快國內工業資本主義發展,對印度進行更加瘋狂的殖民掠奪和奴役,給印度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等社會下層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損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使印度各階層同英國殖民者的矛盾十分尖銳,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民族起義在全國醞釀起來。英印軍隊中的印度土著雇傭兵是當時印度唯一有組織的力量。這些給英國殖民者當兵的印度士兵,在大起義前已達25萬人,他們大部分來自破產農民和手工業者,多數是為生活所迫才受雇於英殖民者的。英殖民者為加強對士兵的控制,干涉他們的信仰,觸犯他們的種姓,削減他們的薪餉,激起了廣大士兵的強烈不滿,他們多次舉行武裝反抗,成為印度人民反抗英殖民統治的核心力量。

印度空軍爆發民族大起義的導火線是塗油子彈問題。1857年初,殖民當局用牛油和豬油做潤滑油塗在子彈上,這帶有明顯的種族、宗教歧視,嚴重傷害了廣大信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士兵的感情,軍隊嘩變事件不斷發生。3月29日,第三十四團一名士兵懷著對殖民者的滿腔怒火,開槍打死3名英國軍官,被處絞刑。這一事件加速了民族起義的爆發。5月10日,駐德里附近米魯特的印度士兵首先起事,點燃了印度民族大起義的烈火。他們放棄宗教偏見,用曾經拒絕使用的塗油子彈打擊英殖民者。起義士兵焚燒軍營、襲擊教堂、封鎖鐵路、釋放囚犯。當晚,米魯特起義軍乘勝向德里進發。德里城內軍民紛紛響應,嚴懲英國軍官,燒毀殖民者住宅,打開城門迎接起義軍。起義者很快就佔領了古都德里,成立了起義政權,對英國統治者心懷不滿的貴族和僧侶也參加起義隊伍,初步形成了一個包括各階級、各種族力量的反英戰線。英殖民者急忙從各地調兵圍攻德里,4萬起義軍英勇戰斗,不斷出擊,連挫英軍,使其無法前進一步。德里起義的重大勝利沉重地打擊了英殖民者,有力地推動了各地反英斗爭,起義烽火很快遍及印度的北部、中部和南部。北方奧德省的勒克瑙、坎普爾起義在全境取得勝利,對從東南方向進攻德里的英軍造成很大威脅;中印度的詹西起義軍由女王率領,攻佔了市區,恢復了女王王位;印度南部的海德拉巴和孟買起義也取得了勝利。

在起義迅猛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德里、勒克瑙、詹西等大城市為中心的起義據點。德里成為英軍進攻的首要目標。德里起義軍在挫敗英軍進攻後,沒有乘勝出擊,在戰略上採取守勢。隨著斗爭的日趨嚴峻,混進起義隊伍的封建王公貴族陰謀叛變,地主富商哄抬物價,他們還私通英軍,內外勾結,嚴重地削弱了起義隊伍的力量。9月14日,英軍向德里發起總攻,在猛烈炮火的支援下攻進城裡。起義軍同敵人展開巷戰,頑強戰斗6天6夜,打死敵軍5000餘人,最後被迫退出了德里。9月19日,德里陷落後,奧德省的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已達20萬人,但大部分人的武器是馬刀。3月初,英軍集中9萬裝備精良的軍隊和180多門大炮進攻勒克瑙。起義軍不畏強敵,英勇作戰,堅持了兩個多星期後,於3月21日撤離勒克瑙。此後,詹西又成為起義的中心。3月25日,英軍進抵詹西城西南。25日,雙方展開激烈的炮戰,詹西女王親臨前線指揮,帶領士兵沖鋒陷陣。4月4日,由於內奸出賣,敵人從南門攻進城裡,女王帶領1000名戰士沖向敵人,與敵展開白刃戰。後北門也陷落,女王見大勢已去,被迫於當晚突圍。5日,詹西城失陷。

德里、勒克瑙、詹西等起義中心相繼陷落後,各地分散的起義軍15—20萬人轉入游擊戰。中印度起義軍自詹西陷落後,即向卡爾皮集中,並決定據守這一戰略要地。但當即受到北印度和南印度敵軍的夾擊,不得不於5月22日撤離,向西邊的瓜廖爾進軍。6月1日,起義軍解放瓜廖爾,建立了臨時政權。英國對此十分恐慌,從各方向調兵遣將進攻瓜廖爾。17日,戰斗在城東南郊激烈展開,詹西女王始終和起義士兵一起奮戰。起義軍作戰非常勇敢,由於遭到敵人炮火的猛烈轟擊,起義軍傷亡越來越大,但詹西女王仍不斷地向前線聚集部隊,英勇抗擊敵人的進攻,堅守最後的防線,最後壯烈犧牲,表現了她非凡的勇氣和英雄氣概。20日,起義軍退出瓜廖爾,轉戰各地,與英軍周旋,使英軍疲於奔命,一籌莫展。但由於起義軍內部發生矛盾,無法協同作戰,英軍實行收買政策,許多封建主叛變投敵,起義軍首領有的退走尼泊爾,有的被害遇難。到1859年底,各地零星的游擊戰最後都停止了。

關於這場大起義的性質,西方國家認為是印度兵變或是封建王公叛亂,企圖否定這個重大事件的政治意義和民族性質。馬克思最先對這一事件作出了民族起義的判斷,列寧也稱這次起義為印度土人反抗英國的起義,印度革命者把這次起義稱為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斷定這次起義為民族大起義是有充足理由的。民族起義是指各階級共同進行的以推翻外國統治為目標的起義。在近代通常發生在殖民地,在半殖民地一般沒有民族起義,只有抵抗外來侵略的民族戰爭。殖民地之所以會發生民族起義,是因為外國殖民者對殖民地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不僅壓榨人民,也損害了某些封建主的利益,在一定條件下,會促使他們和下層人民一起結成統一戰線,共同發起反殖民起義。印度大起義就是這種情況。

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在英國殖民者的殘酷鎮壓下雖然失敗了,沒有達到推翻英國殖民統治的目的,但它卻給英國殖民者以沉重打擊,使英國消耗戰費4000多萬英鎊,大批英國軍官和士兵斃命,打破了英國殖民者不可戰勝的神話,增強了人民斗爭的信心。繼這次起義後不久爆發的1860年孟加拉農民起義就是與這次民族大起義有密切聯系的。這次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起義以前的100年是英國征服印度和建立殖民統治的時期,起義以後,迫使英國為了加強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銷東印度公司,由英國女王直接統治印度;下詔書尊重當地王公的權利,調整了與封建主階級的關系;徹底改組軍隊,增加印籍士兵人數;加強鐵路、通信建設等。這些措施不但加速了印度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也促進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發展和壯大,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徹底瓦解創造了物質基礎。這次民族大起義又是印度民族斗爭史上的里程碑。在此之前是以愛國的封建主為領導的舊式起義和斗爭,在此之後則是以資產階級為領導的新式起義和斗爭。印度民族大起義打亂了英國的侵略部署,間接地支援了其他亞洲國家的反英斗爭,在亞洲近代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這次民族大起義被英國殖民者殘酷地鎮壓下去了。起義的失敗,除了統治印度的英國資產階級實力強大,英軍武器精良,裝備先進,起義軍裝備和紀律都不如英軍外,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掌握起義領導權的封建主在英國威脅利誘下,紛紛投降叛變,使起義遭受極大的損失。起義爆發後,一些封建主因其特權被剝奪,與殖民者發生矛盾而參加了起義,但在英國殖民者的收買政策下,除少數土邦王公外,多數都叛變投敵了。第二,起義軍組織分散,行動上各自為政,缺乏得力的領導人和統一的領導,不能協調一致地打擊敵人。德里起義軍聲勢很大,也建立了政權機構,但並未成為領導全國的中心,使德里保衛戰成了孤軍作戰。以後在各地開展的游擊戰也是互不配合,結果被英軍各個擊破。第三,起義軍在軍事上採取單純防禦戰略,使敵人掌握了主動。北印度各地的印籍士兵發動起義後,幾乎同時向德里集結;德里失陷又一起向勒克瑙轉移,而且均取守勢。當時德里並不是英軍要地,如北印度起義軍不向德里集中,而向旁遮普的白沙瓦、孟加拉的加爾各答、西印度的孟買、南印度的馬德拉斯等戰略要地發起進攻,就可大量牽制敵人,戰局完全改觀,由於起義軍採取了單純防禦戰略,使英軍能調集兵力,進攻起義的中心地區,接連攻克德里、勒克瑙、詹西,使起義失敗終成定局。

7. 同為文明古國,為什麼印度歷史上農民起義少之又少

宗教文化不同,印度的宗教信仰為佛教,中國主流宗教信仰是儒家思想,兩種宗教文化對人的影響不同。

8. 為什麼印度人,沒有中國人有骨氣,敢於農民起義和造反

為什麼你會問這種帶偏見和無知的問題?自己去了解了解印度人的歷史文化,誰告訴你印度人就比中國人沒骨氣?

9. 為何西方歷史上少有大規模農民起義

我的回答是:1、西方(跟你們一樣,指的就是歐洲)知識傳承講的都是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找不到起來造反分田地的理論依據,而中國大量史書里講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這句話出現前的先秦時代,大規模農民起義是難以實現的),為秦以後周期性的大規模農民起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2、西方的貴族階級和宗教勢力,讀書識字是這倆撥人的專利,跟知識分子是一體的,一起對付農民,而中國分為地主(皇家是全國最大地主)和知識分子(其中有地主也有農民,大量出身自底層,無數青年農民為翻身做地主挑燈夜讀)還有農民三部分,大規模起義需要團結、組織大量十里不同音的農民,在中國是由知識分子用全國通用的漢字完成的(其實中國所有大規模起義的核心都是知識分子),歐洲不僅十里不同音,還十里不同字,團結起來一致打倒貴族基本不可能,這邊剛起義打倒當地貴族,消息還沒傳出去(語言不通文字不同給消息傳遞造成了極大的障礙),然後就被抄不同語言寫不同字的貴族聯合絞殺了,這種情況在西方比比皆是,西方農民反抗貴族統治一點都不比我們少,中世紀,整個歐洲到處的十字架,上面釘著可不是木乃伊,而是大活人,只是他們缺少像中國這樣有意識有系統記載歷史的傳統,導致書籍記載相當的零星,而他們的統治者也很聰明的始終在給農民灌輸「我佔有的土地、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對農民反抗貴族統治的事不說不記載不宣傳,給人以西方很少發生農民起義的錯覺,最關鍵的是他們缺乏將大量不同地方不同農民聯結在一起的紐帶~在中國剛開始往往是來自底層知識分子完成的,始皇帝的「書同文」為大規模同時起義創造了極佳的條件,特定時期,一紙檄文,往往就能迅速鼓動起大量吃瓜群眾,3,大規模農民起義的起因無非就一個,活不下去,整個西方(歐洲)就是個大平原,比較富庶,氣候比較穩定,整體生活水平比較高,當然反抗就比較少,外部威脅主要是隔著地中海的伊斯蘭,但是,中東伊斯蘭世界大部分是沙漠綠洲的松垮聯合,整體國力遠比不上西方(當然,也給西方造成了嚴重威脅),對比中國,西高東低北草原南農耕,給中原統治者在防禦外敵入侵(最大威脅來自漠北無邊無際的大草原游牧部落的游擊戰,其次是西邊從高處往低處打的半農半牧少數民族)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中原統治者往往需要在平時就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維持邊境的軍隊,這導致中原百姓的生活水平始終難以提高,再加上中國大陸季風型氣候,中原地區周期性不是南澇北旱、就是南旱北澇,一年兩年沒問題,碰上衰的時候,連續來個十年八年自然災害(大明悲矣),不亂不起義都是不可能的,4、導致中原農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的另一個因素是,中國文化崇尚多子多福(千百年來北邊西邊始終在打仗,需要戍邊,為了族群繁衍,不多子不行啊,故多妻制盛行),生產力前期跟不上邊疆戰事消耗,後期跟不上人口增長速度,生活水平都難以有大的提高

10. 印度被人吐槽貧富差距落差嚴重,為什麼會這么說

他們生活在貧民窟,在這里,臭蟲鼠災橫行,污水遍地,傳染病層出不窮。今天還在活著,明天或許就去了另一個世界。他們認為自己這輩子以「首陀羅」身份來到這個世界是「神」的安排,怎麼能反抗呢?反抗了也沒用!心態平和了,也就活的快樂了!可見印度人自古以來就是聽天由命的民族,貧賤富貴那都是命運之神在決定,因此,在印度,貧富懸殊,窮人也很樂觀,所以,印度歷史上很少發生農民起義,或者革命。


和鄰居挑起的邊境爭端就是在轉移國內的矛盾,印度普通百姓也是在深水中生活,宗教左右了他們的信仰,社會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早晚是社會動盪的起因!

說不清道不明的,這也成為印度宗教沖突的一個最大隱患。印度貧富差距巨大,導致社會矛盾不斷,印度很多的動亂事件中都有貧富矛盾的宣洩,可以說是印度社會動盪的根源。自然就知道印度人為什麼不反抗了。非但他們不會在本國奮起反抗,甚至對入侵者也很難有啥反抗的動力。信仰、種性制度各異。因此連印度中央政府都很難落實到地方,別說別人消滅種性制度了,根本做不到。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印度少有農民起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簽證和紐西蘭簽證哪個好簽 瀏覽:69
義大利波河是什麼意思 瀏覽:958
英國地區多少枚金牌 瀏覽:933
中國如何在緬甸賣東西 瀏覽:291
印尼人種什麼 瀏覽:119
八幾的義大利什麼樣子 瀏覽:537
伊朗怎麼看待美國航母 瀏覽:40
中國有哪些蔬菜收購市場 瀏覽:200
西班牙義大利巴西哪個厲害點 瀏覽:968
中國熱門地區有哪些 瀏覽:33
為什麼要伊朗武器禁運 瀏覽:847
印度人為什麼推火車 瀏覽:676
印度為什麼有硝酸銨 瀏覽:884
義大利酸辣粉哪些牌子正宗 瀏覽:882
去印尼有什麼好帶回國的特產 瀏覽:116
義大利的生菜怎麼做 瀏覽:257
去英國統計學怎麼選 瀏覽:261
三萬元在越南能怎麼消費 瀏覽:394
明清以前的中國發明有哪些 瀏覽:240
英國突擊隊用什麼槍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