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飛餅不僅好吃而且美味這句話有什麼問題
好吃和美味本身就是近義詞,delicious,用 而且 連接表達有重復的問題,如果說 不僅好玩而且美味,似乎就沒問題了。
B. 印度薄餅的餡有哪些及配方
有香蕉餡的
做法:
1.低筋麵粉200g 沒有低粉可以用麵粉和玉米澱粉4:1混合代替,加入一個生蛋黃少許鹽一勺糖兩勺煉乳,攪拌均勻
2.揉成軟硬適中的光滑的面團 揉時間久一點 上勁 靜置十分鍾
3.黃油隔水化開
4.分成小團 抹上黃油 靜置3小時
5.香蕉切成非常薄的片 越薄越好哦
6.桌子上 或者玻璃板子上 抹上油 不能用木頭板哦 取一個小面團 壓扁
7.咱沒那讓餅子飛起來的技術 還是用手慢慢壓吧哈哈 慢慢往外面推餅子 推成很薄的正方形的麵皮 薄到透明的狀態喲
8.餅皮中間整齊碼上香蕉片
9.上下左右都往中間折成四方形
10.反過來看看 都能清楚的看到香蕉喲~有木有
11.熱鍋 倒少許油 放入餅子 中火煎
12.煎至兩面金黃即可
13.放涼一點 切開就可以吃啦 咬一口 非常的酥喲 還有香蕉的香味
C. 用麵粉可以做什麼美食
用麵粉可以做的美食:
一、煎餅果子
食材:高筋麵粉、 油、水、 糖、 鹽、酵母
1.先把糖、鹽、酵母倒入盆中用少許水化開,然後倒入高筋麵粉再慢慢倒入溫水把麵粉攪拌均勻,揉搓成團,放置30分鍾等面團膨脹至兩倍大小,之後刷上一層油再次輕輕揉搓蓋上保鮮薄放置20分鍾。
2.20分鍾後把面團擀至平整,均勻切成2指寬長條。
3.接著拿一根筷子在每條面條中間豎著壓一下。
4.然後把兩條面條重疊,再從中間壓一下
5.最後把面條拉長,放入油鍋中炸制膨脹酥脆變色就可以出鍋了,放在空架上立干油就可以食用啦!
D. 印度人吃的飯有哪些
現在,南印度和東印度普遍以大米為主食,北印度則以麵粉為主食。南北之間的飲食習慣差別很大。根據自己的種姓和宗教信仰不同的差別也很大。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米飯和餅,面條、餃子、包子、饅頭、燒麥基本上沒有。他們喜歡吃的並非中國人吃的白米飯,而是把飯煮熟後,放些油和調料,飯的顏色呈黃色,或者同別的什麼菜炒在一塊兒。在中國流行的所謂"印度飛餅"也是印度人的主食。這種餅其實有兩種:"加巴地"或"若地",前者沒有塗油,後者則有明顯的油香味。還有一種叫"撲里"的餅也是印度人的主食,有點像中國北方的油餅,無論是"加巴地"、"若地"還是"撲里",用的麥面都是沒有去掉殼的,而中國的"印度飛餅",用的都是去掉殼的精粉,其口感與印度的餅其實不一樣。印度人吃米飯或吃餅時,喜歡用手把菜卷在餅內,有點像中國人吃北京烤鴨,或用手把菜和飯混在一起,在盤里攪拌幾下,抓起來捏一捏,然後送進口內。這種吃法,如換成用刀叉、勺子或筷子,自然是反而不方便了。
在餐廳和酒店也有炒米飯可以點,主要是為了外國人。
E. 印度有什麼美食
看了印度人吃的「美食」,才明白啥叫賣相差,難怪很多人不敢吃
印度,一個「神奇」的國度,去印度旅遊過的人,往往印象深刻的就是印度當地的各種「美食」,不管什麼樣的食材,經過印度人之手,准能做出讓人驚奇的食物,他們重鹽、重辣,在烹飪食材時,總會加入十多種調味料,調味料往往用的比食材還多,加之他們「令人著迷」的烹飪方法,做出來飯菜的賣相實在讓人難以接受,總是黏糊糊的一團,難怪印度「美食」在旅行者眼中不是那麼受歡迎。
印度常吃的早餐
炸面球PaniPuri
早飯是兩種不同的脆餅,叫做Roti,是米糊做得,蘸著旁邊小碟里的醬汁吃,一碟咖喱汁,還有一碟老酸奶。
這是印度街頭隨處可見的小吃,其實就是空心的油炸面球,小販用手指在上面按出一個洞來,填上土豆、洋蔥、番茄、豆類等等,再澆上一種特有的印度酸汁,最後撒上鹽和印度香料,吃的時候必須要一口解決掉,不然會流出滿手湯汁來。
印度的午飯
塔利Thali
塔利是印度常見的美食,由一個金屬盤子托著幾個小碗,碗中裝著各種各樣的配菜,如菜泥、豆泥、燉菜、印度酸奶、甜品等食材,都是爛乎乎的一團,也搞不明白吃進去點啥。主食為米飯或者餅,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風格,如南印度在吃塔利套餐時並不使用盤子,而用芭蕉葉代替盤子。
炒飯Tawa pulao
Tawapulao其實就是一種很家常的炒飯,相當於我們的快餐,用長粒米和蔬菜,加入多種香料用平底鍋炒制而成,因為加入過多的香料,辛辣味已經掩蓋了食材本身的味道,使炒飯充滿了辛香味。
燒烤Tandoor
在印度,肉類基本為雞肉、羊肉,Tandoor是印度對燒烤一類食物的統一稱呼,如烤雞、烤羊肉等,但他們的烤肉,毫無意外地用了大量的醬汁來腌制,即便是烤好以後,外面還是黏糊糊的,而且還要配上類似於酸奶的蘸料,和我們吃的傳統燒烤區別很大。
印度的晚餐
印度和我國一樣也有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北方主食以面居多,而南方則以米為主食。
印度烤餅Naan
Naan是在印度常見的烤餅,用麵粉團成面團,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再用拋轉的手法將面團製作成型,甩進烤爐中,烤好後的Naan用兩只長叉盛出來,因為它是烤出來的,表面經常會粘有黑乎乎的炭灰,但是並不影響它筋道的口感。當然,在印度不管吃什麼,一份不知道是什麼的蘸料是少不了的。
「咖喱」飯
印度人偏愛各種糊糊狀的美食,「咖喱」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選用雞肉、洋蔥等食材打成糊糊狀加入各種香料,煮成粥狀,不管男女老少,統一用手抓著拌米飯一起來吃,但是這樣的賣相實在令人難以下口。
印度小吃
1、酸奶
印度人偏愛的味道真是令人「折服」,比如酸奶,雖然酸奶有著多種味道,不過一般也是草莓味酸奶、藍莓味酸奶、芒果味酸奶等果味酸奶,但是有印度的酸奶與眾不同,他們的酸奶居然分為酸奶、咸酸奶、辣酸奶等,種類是挺多,但衛生條件著實不怎麼樣。
2、口香糖
茴香加冰糖在印度被稱之為口香糖,茴香味已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這樣與冰糖組合在一起,會達到口氣清新的效果嗎?
——老井說——
印度人善用香料,各種香料多的你想都想不到,尋常印度家庭會有幾十種香料的粉末一點也不奇怪,將很多種香料混合在一起,烹飪大部分印度美食都能用上,而我們常說的「咖喱」,其實也就是幾十種香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後的統稱
F. 印度飛餅怎麼做
用料
麵粉 270克
水 100克
鹽 3克
糖 5克
煉奶 8克
雞蛋 一個
印度飛餅的做法
把鹽、糖、雞蛋、煉奶、放入盆中、倒入水,攪拌均勻
小貼士
有喜歡的可以微問我1071391918(註明飛餅加入)
G. 麵粉可以做什麼美食
麵粉是一種由小麥磨成的粉末。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可以分為高筋麵粉、低筋麵粉及無筋麵粉。麵粉(小麥粉)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主食。以麵粉製成的食物品種繁多,花樣百出,風味迥異。
煎餅果子
食材:麵粉300克(依據個人口味決定)、本地雞蛋1個(最好能買家養雞生的雞蛋)、鹽、食用油、白芝麻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放入空盆中,加入一個雞蛋(也可以將雞蛋事先打散再加入)、少量食用油、食鹽和白芝麻(注意加入的食用油不要太多,不然做出來的面團會非常的油)。
2.用手將所有食材混合均勻,然後慢慢的捏成整個面團,最後經過揉捏摔打,做成一個外面油光發亮的面團。
3.將面團取出,放置在案板上(案板上可以事先撒上一些麵粉),用擀麵杖將其擀成一個厚度為2毫米左右的薄餅。
4.在面餅正面也撒上一些麵粉,然後用擀麵杖從面餅的一頭將其慢慢捲起來。
5.再用刀沿著擀麵杖,將卷好的麵皮切開。
6.將切開的麵皮在分成5厘米左右寬的小麵皮。
7.最後用刀在小麵皮中間劃兩下,使其中間出現2個3厘米左右長的小口子。
8.大火將鍋燒熱,然後倒入足量的食用油,待到油溫升至七層左右,轉小火,將准備好的麵皮依次放入,然後用鍋鏟不停翻動麵皮。
9.直至麵皮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撈出,控干油,放入碗中,依次做出足量的薄脆,然後撒上椒鹽和辣椒粉,就可以食用了。
土豆麵粉疙瘩
1:麵粉里加雞蛋調成糊狀,要稍微早點調好,會更加有筋,加了雞蛋會讓麵皮吃起來更有嚼勁
2:土豆去皮切條狀,不要太細,容易斷了,火腿肉切絲
3:熱鍋放入葷油,加入火腿絲,加土豆絲翻炒,加水,水根據自己燒的量加的。
4:等水開了,就可以把調好的麵糊,用手拉的很薄很薄一片一片的入鍋,看著鍋里的麵皮一片一片的變成黃澄澄的,亮晶晶的
5:這時就可以加調料了,精鹽,雞精,少許醬油,醬油可以提顏色,喜歡吃辣的可以加點干辣椒,喜歡吃胡椒的可以加點胡椒粉,待面片熟透,加點味精,撒點香蔥就可以了。
看著這黃澄澄土豆,亮晶晶的面片,一定會把你的食慾勾引的滿滿的,味道真的好極了!
油條
食材:高筋麵粉、 油、水、 糖、 鹽、酵母
1先把糖、鹽、酵母倒入盆中用少許水化開,然後倒入高筋麵粉再慢慢倒入溫水把麵粉攪拌均勻,揉搓成團,放置30分鍾等面團膨脹至兩倍大小,之後刷上一層油再次輕輕揉搓蓋上保鮮薄放置20分鍾。
220分鍾後把面團擀至平整,均勻切成2指寬長條。
3接著拿一根筷子在每條面條中間豎著壓一下。
4然後把兩條面條重疊,再從中間壓一下。
5最後把面條拉長,放入油鍋中炸制膨脹酥脆變色就可以出鍋了,放在空架上立干油就可以食用啦!
撻粿
撻粿是徽州最為古老的傳統食品之一,早在唐代,徽州人遠行就會帶上撻粿作為干糧,至明清時期,撻粿更是成為徽州人必備的食品,無論是外出經商、求學、上山下田甚至是平日里的早餐,撻粿都是徽州人的首選。
製作方法
1麵粉少許,加適量冷水和開,靜置一段時間等面團發開
2把干蘿卜絲用清水泡開,加入適量豬油,攪拌均勻
3將發好的面團分成小面團,擀皮
4.將足量蘿卜絲餡包進麵皮,沿著麵皮邊緣包好,手法有些像包包子,包好後有褶子#還可以在放入蘿卜絲前將肉泥鋪在麵皮上
5用擀麵杖將包有餡的面餅擀平,力度適中,小心露餡
6接著將擀好的面餅放入鍋中小火煎熟,不需要在鍋中放油
7等到兩面略有金黃即可出鍋,可以當小吃,也可以早上就著粥喝,十分美味哦。
面條
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面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主食又可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面條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
製作方法
1、把麵粉放入盆里,放點清水和鹽,將水和散面全部揉合在一起形成團狀,揉10分鍾,用紗布靜置20分鍾
2、20分鍾後,用擀麵杖將面團壓扁,撒點麵粉用擀麵杖捲起並擀平,
3、用擀麵杖擀成盡量薄的大麵皮,圓形、長方形都可以。
4、將擀好的面對折,然後用刀小心翼翼的將面切成條狀即可。
雞蛋灌餅
1先製作面團,將60g開水倒入麵粉中,用筷子迅速攪拌,使麵粉與水結合成雪花片狀
2然後加入冷水繼續用筷子攪拌,差不多不燙手時,用手揉成面團,再放置在案板上繼續揉10分鍾左右,揉成光滑的面團。
3將面團均勻的分成四份,覆保鮮膜醒發15分鍾。
4此時調制油酥,將麵粉與植物油倒入小碗中攪拌均勻即可成為油酥
5手掌蘸取些乾麵粉防粘,取一個面團按扁。
6在面團上塗抹一層油酥。
7像包包子一樣將油酥包起來,注意收口要嚴密,不要讓油酥漏出來,四個面團全部包好後,收口朝下放置覆保鮮膜繼續醒發15分鍾
8取一個包好的面團,手上沾些植物油,案板上也塗抹適量植物油防粘,慢慢將將面團按扁擀成薄薄的餅。
9此時預熱電餅鐺,只預熱下盤就可以。
10在預熱好的電餅檔下盤塗抹適量植物油,將面餅平鋪放入,蓋上蓋子選擇煎餅/煎蛋檔。
11烙制1-2分鍾,開蓋見面餅上層鼓起,用筷子將表皮戳破。
12取一枚雞蛋在碗中打散,將打散的雞蛋液沿戳破的面餅口緩緩灌入。
13將面餅翻面關蓋再烙制1-2分鍾即可出鍋,在一面刷少許甜面醬。
14再放上一片生菜一同捲起即可食用,喜歡食辣還可以刷些辣椒醬,裡面也可夾些火腿片等。
蔥油餅
主料:麵粉200克、開水適量五香粉1勺、鹽半勺京蔥1根、色拉油15ML
製作方法
1麵粉加開水和面,一點一點的加,開始用筷子攪,都攪成面噶瘩就可以上手了。開始手法要輕柔,然後一氣呵成,雙手齊用力翻轉面團,揉至光滑,就像剛剝了殼的雞蛋,零毛孔哦親!醒面20分鍾。
2. 大蔥切沫,倒入五香粉和鹽。熱鍋倒入油,待油溫燒熱關火倒入裝蔥沫五香粉和鹽的小碗里製成蔥油。
3. 揉好的面團分成幾份,擀成大長片,稍薄些。刷上蔥油
4. 兩邊向中間折起,然後在中間來一刀,就能做成兩個餅了
5把餅一個一個捲起來,跟便便一樣,再用擀麵杖擀成大面片
6平底鍋少放幾滴油,放入大餅皮,烙至兩面金黃
7烙好的餅勁道彈牙,還有濃郁的蔥香,怎一個好吃了得。您要有功夫再煎個雞蛋,炒點土豆絲,做個裡脊片用大餅一包即可。
玉米饅頭
食材:玉米粉100克、小麥粉200克、牛奶適量、溫開水適量、安琪酵母乾粉2克、菜籽油適量、生菜兩片、食品紅色素兩滴
製作方法
1玉米麵粉和小米麵粉。
2酵母加溫水攪拌成牛奶狀備用。
3倒入配好的酵母粉、牛奶、溫開水順一個方向攪拌至絮狀。(牛奶和溫開水分次加入)
4揉成光滑細膩的面團,保鮮膜包裹面盤等待發面。
5面團按下無有回彈已醒發好了,面團揉成光滑細膩的長柱形。
6揪成大小相等的小劑子,小劑子揉成圓球,一隻手往前一隻手往後推動饅頭轉起來,轉出高度。
7整好形狀的饅頭放入蒸鍋里蓋鍋蓋等待二次醒發,饅頭之間的空隙空的大一些,防止粘連。(蒸籠里刷一層油防止饅頭和蒸籠粘連)
8蒸鍋水燒開後,醒發好的饅頭上蒸鍋大火蒸十五分鍾關火開蓋。
燙面蒸餃
食材:麵粉1斤、韭菜適量、、雞蛋適量、蝦皮適量、薑末適量、色拉油適量、雞精少、香油適量
製作方法
1把韭菜切小段,雞蛋炒後切碎備用。
2把,韭菜,雞蛋,蝦皮放在盆里,家薑末,適量鹽少許雞精和香油。韭菜先用一點色拉油拌一下,之後調餡的時候不出水,拌勻後備用。
3和面要用熱水燙一半,然後再加溫水活,活好以後要比包餃子面軟一些,活好餳一個小時。
4把面切成小劑子,擀成中間後兩邊薄的片。
5放上餡後先把中間捏上,然後再把兩邊捏上。
6蒸鍋燒開以後把大餃子放入,大火蒸15分鍾就行了。
7時間到以後等上兩三分鍾再揭蓋。晶瑩剔透的蒸餃就出鍋了。
發糕
食材:南瓜150克,紫薯200克,麵粉250克,酵母粉5克,白砂糖50克,清水適量
1南瓜紫薯切塊蒸熟,趁熱搗成泥
2南瓜泥搗碎後倒入攪拌機內,加入白砂糖和清水
3同樣也把紫薯泥搗碎後倒入攪拌機內,加入白砂糖和清水,攪拌過後的糊狀
4分別加入發酵母攪拌均勻,攪拌好了直接倒入麵粉里
5紫薯也倒進另外的麵粉里,用筷子使勁旋轉攪拌均勻了,倒入抹過油的容器里
6靜置在溫暖處發酵至兩倍大,也可以放在鍋里密封發酵
7在發酵好的南瓜面團上撒上蔓越莓干,蓋上鍋蓋開火蒸至25-30分鍾即可,關火後千萬不要馬上開鍋,靜置5分鍾後再打開
8紫薯面上也撒上蔓越莓干,我還撒了點熟芝麻。同樣蒸至25-30分鍾
9蒸好出鍋後的成品,用刀切塊後裝入盤內,方便食用。
麵包
材料:高筋麵粉240克、低筋麵粉60克、水120克左右、奶油30克、酵母7克、砂糖20克、食鹽5克、雞蛋50克、起酥油210克
製作方法
1. 將酵母放入容器內,加入1-2湯匙溫水攪拌均勻
2. 將蛋放在另一容器內打散,一邊攪拌一邊加入水、糖、鹽,攪拌至糖完全溶化
3. 加入高粉、低粉、酵母水攪拌成團
4. 移到工作台加入奶油拌勻
5. 用手來回揉搓,稍有筋度即可
6. 完成後把面團放入發酵箱,在22度-25度的環境中鬆弛20分鍾(第一次發酵我是在鍋里燒一點水,水燒到微微地起泡,關火,然後在上面放一個架子,把放著面團的容器置於其上,蓋上蓋子,約20分鍾左右就發起來了)
7. 用薄膜膠紙包好放入冷櫃冷藏約1-4小時
8. 從冷櫃取出後,先讓面團放置回溫,再用擀麵棍擀開成2cm厚的長方形
9. 再下來就是疊被子了,總共疊三次,疊好之後冷藏15-20分鍾,最後一次30分鍾,然後再拿出來擀開成方形面片,然後按照自己想要的式樣進行造型,造型完畢進行第二次發酵,我這邊天氣已經很熱了,所以置於室溫下約40分鍾就可以了。
10. 二次發酵完畢後,在面片上刷上蛋汁(不要塗在切口上),烤箱200度(先預熱)烤18-20分鍾。
11. 關於黃桃麵包的造型:先開出12*12CM一塊的正方形面片,中間塗一點蛋汁,然後將四個角往裡面折進去,捏緊,然後在第二次發酵完畢後在中間擠上卡士達醬,再放上黃桃片(這個可以自由變化,可以放肉鬆、其他水果等。
手撕餅
製作方法
1把180克中粉倒入容器中,分次倒入溫水,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待麵粉呈雪花狀後,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團兒,蓋上保鮮膜,餳約20分鍾;
2.黃油隔熱水溶化後稍微冷卻一下,然後倒入在20克麵粉里,再倒入鹽,用勺子攪拌均勻,製成油酥備用;
3.把餳好的面擀成約3mm厚的面片,用勺子在擀開的面片上抹上均勻的一層酥油,從一端卷到另一端(沿著寬邊卷哈,卷得稍微緊一些);
4.把面卷好,按平後用刀切開,一切為二,然後把兩條面合並在一起,捲成卷兒,蓋濕布鬆弛20分鍾後再用手按平,然後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一張餅;
5.將平底鍋燒熱後倒入一點油,放入薄餅,蓋上蓋子,用中小火烙制。一面烙約1分鍾時,在表面刷薄薄的一層油後,翻面兒再烙,反復2次,待兩面都呈金黃色時,餅就好了。冷吃熱吃都可以。
除了以上幾款,麵粉還能做的還有很多美食哦。
H. 用麵粉可以做什麼美食
麵粉可以拿來做餃子、包子、饅頭、蛋糕、油條、餛飩、烙餅、手抓餅等美食。麵粉是一種由小麥磨成的粉狀物,按麵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可以分為高筋麵粉、中筋麵粉、低筋麵粉及無筋麵粉。I. 美味的印度飛餅,你知道嗎
印度飛餅」是享譽印度的一道名小吃,是用調和好的麵粉在空中用「飛」的絕技做成,它具有美味可口、濃郁香酥的特點。有10多個品種。製作飛餅的廚師在餐廳現場表演製作,瀟灑大方,技術精煉,會為您的用餐增添無限情趣。飛餅(又名印度薄餅),是印度的特色風味美食,其製法用料講究,特別適合廣東人的口味。色、香、味俱全。
主料
低筋麵粉270克 高筋麵粉30克
酥油45克 片狀馬琪琳250克輔料水150克
1. 高粉和低粉、酥油、水混合,拌成面團,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用保鮮膜包起面團,鬆弛20分鍾。
2. 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擀成片狀。
3. 將鬆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擀成長方形。擀好的面片,其寬度應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
4. 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將兩側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然後將邊捏好,將面片擀長,象疊被子那樣四折,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再擀長。重復3次。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鬆弛20分鍾。
5. 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擀開,擀成面片。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捲起來。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鍾。
6. 將鬆弛好的面分成均等的小劑,每一份都先搓成長條,然後螺旋裝的落在一起,壓實。再擀成薄薄的一片。
7. 烤箱預熱175度,烤5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