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的新德里有哪些旅遊景點
印度-新德里旅遊景點 德里皇宮康諾特廣場天文台-疆塔爾曼塔爾吉祥天女-納拉亞那廟「伊斯蘭力量」清真寺阿育王柱胡馬雍陵蓮花廟甘地陵總統府—莫卧兒花園新德里國會大廈印度門印度國家博物館國立現代美術館國立鐵道博物館甘地博物館
㈡ 德里是什麼樣的城市
德里
印度的首都,第三大城市,分歷史悠久的舊城區及新規劃的新城區。舊城區目前仍保有許多重要古跡,新城區部分則是印度現代化的象徵。新德里位於德里南部,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始建於1911年2月。
德里大都會包括3個直轄市,即德里、新德里和德里坎登門,市內平坦低窪,排水不暢。舊德里街道狹窄,二三層高的殘舊建築、牛車、單車、電車充斥在橫街窄巷裡。相反,新德里到處街道寬闊,翠綠的樹間著清活的街道,是印度整個國家的經濟行政中心。
舊城區曾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莫卧兒帝國的首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眾多的古跡、遺跡和遺址,市內多寺廟、古建築物和紀念碑。德里也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樣,隨著城市的擴張,帶來了環境污染、交通堵塞和資源短缺等問題;
德里素以製造傳統的工藝品著稱,有金銀器皿、手飾、寶石和象牙雕刻以及棉毛紡織品、衣服、樂器和製革等產品。獨立後發展成一個中小規模的製造工業中心,有電子和機械產品、精密儀器和汽車部件、各種機床和電器設備等,尤以電子產品佔全國重要地位。
此外還有鋼鐵、化學、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印刷等工業。印度北部的零售與批發商業中心,在各類商品中有服裝、乾果、香料、草葯、毛皮、皮革、羊毛和自行車、機器配件、鋼鐵等。
印度儲備銀行和其他銀行所在地,也是地方保險業和股票經營之地。全國鐵路和公路交通中心之一。有國內民用機場和帕拉姆國際機場。
㈢ 印度所有城市的地名
一、印度名邦名稱中英對照表:
1、Andhra Pradesh 安德拉(邦)
2、Assam 阿薩姆(邦)
3、Bihar比 哈爾(邦)
4、Goa 果阿(邦)
5、Gujarat 古吉拉特(邦)
6、Haryana 哈里亞那(邦)
7、Himachal Pradesh 喜馬偕爾(邦)
8、Kanatak 卡納塔克(邦)
9、Kerala 喀拉拉(邦)
10、Madhya Pradesh 中央(邦)
11、Maharashtra 馬哈拉斯特拉(邦)
12、Manpur 曼普爾(邦)
13、Meghalaya 梅加拉亞(邦)
14、Mizoram 米佐拉姆(邦)
15、Nagaland 那加蘭(邦)
16、Orissa 奧里薩(邦)
17、Punjab 旁遮普(邦)
18、Rajasthan 拉賈斯坦(邦)
19、Tamil Na 泰米爾納德(邦)
20、Tripura 特里普拉(邦)
21、Utar Pradesh 北方(邦)
22、West Bengal 西孟加拉(邦)
二、印度城市地名中英對照表:
1、Agra(阿格拉)
2、Ahmedabad(艾哈邁達巴德)
3、Allahabab(阿拉哈巴德)
4、Bangalore(班加羅爾)
5、Baroda(巴羅達)
6、Benares/Varanasi(貝拿勒斯/瓦拉納西)
7、Bombay(孟買)
8、Calcutta(加爾各達)
9、Coimbatore(哥印拜陀)
10、Guntur(貢土爾)
11、Hyderabad(海得拉巴)
12、Indore(印多爾)
13、Jaipur(齋浦爾)
14、Kanpru(坎普爾)
15、Lucknow(勒克瑙)
16、Madras(馬德拉斯)
17、Marai(馬杜賴)
18、Nagpur(那格普爾)
19、New Delhi(新德里)
20、Poona(浦那)
21、Simla(西姆拉)
22、Trivandrom(特里凡得琅)
23、Vellore(韋格爾)
24、Vishakapatnam(維沙卡帕特南)

(3)印度新德里街道有哪些擴展閱讀: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
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㈣ 新德里的著名景點有哪些
新德里景點:
1.印度享譽世界的古老伊斯蘭文化建築名勝—紅堡
2.被稱為第二個悉尼歌劇院的蓮花廟,外層用白色大理石貼面,通體雪白,純潔無暇。
3.歐洲風味印度式建築的總統府
4.現代德里的象徵國會大樓。
5.中央的政府大道更酷似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
6.印度門外形極像法國的凱旋門,又名印度戰士紀念碑。
亞格拉市:是亞穆納河南岸的印度古都。
主要景點:1.世界七大建築之奇跡泰姬陵,這座回教式的陵墓,建築期歷時22年才建成,佔地17萬平方米,東西長576米,陵墓全部用采自德干高原的潔白大理石建成,是同類建築物中的佼佼者。建築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愛情故事。
2.亞格拉城堡,此乃古皇都所在地,全部採用紅砂岩建造而成,外形宏偉壯觀,宮殿內畫梁和牆壁上精巧德雕刻與設計,仍隱約保存著昔日富麗堂皇的風貌
祝:旅途愉快,順利!~
㈤ 新德里是哪個國家的
新德里(New Delhi)屬於印度共和國,同時也是這個國家的首都。
新德里位於印度西北部,座落在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西岸,東北緊連德里舊城(沙賈漢納巴德)。整個德里市面積1482平方公里,人口1637萬(2011年;其中國家首都轄區新德里人口約13.37萬)。
德里地區在歷史上曾經先後出現過八座城,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雀帝國時期。德里蘇丹國以此為都城。在莫卧兒帝國的沙賈汗(1592-1666年)時代,興建了留存至今的德里舊城(1639年;或稱「德里第七城」),當時稱「沙賈汗納巴德」。
英殖民時期,加爾各答一度是首府,舊德里在20世紀初被選為英屬印度的首府,並經歷了重建。印度獨立後非常重視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和優良傳統,為了保存遍地文物古跡的歷史名城德里,印度將該城市整體保留了下來,在德里西南另建新都。
此遠見卓識令人欽佩——他們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古都。而德里新城自然就成為了「德里第八城」。從此,新德里就成為了新獨立的印度共和國的首都。

(5)印度新德里街道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德里的空氣污染較為嚴重,被認為是世界上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大城市之一。根據2014年1月的一項報告顯示,在2014年1月的前三周里新德里的日均細顆粒物的讀數達到了473,是北京的同時間讀數兩倍。
而在這三周里,新德里的細顆粒物日峰值僅有一天低於300,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暴露值的12倍。機動車數量增長過快,尾氣排放過大以及車輛維護不良是新德里空氣質量糟糕的主要原因。
此外,新德里的治安問題在近年來受到國際關注。近些年印度強奸案頻發,而新德里更是被一些媒體稱為「強奸之都」。不過這個印象大概包括了在新德里以外的大德里發生的強奸案,如2012年12月發生在的德里輪奸案。
㈥ 新德里的城市特色
要給新德里街道上的動物畫像,第一幅當然是黃牛了。印度83%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對他們來說黃牛是「神聖動物」,可以擠奶,可以使役,但絕不可宰殺,因此牛在城市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是很自然的了。據估計,新德里市每天在街道上閑逛的牛達35000頭,它們或立或卧,或行或停,有的在專心致志啃食路邊的青草,有的吃飽了在馬路中間閉目養神,有的三五成群在道路上游盪,好一幅悠然自得的「萬牛圖」!
印度政府有一個「牛奶計劃」,希望把牛奶帶進每個家庭的餐桌上,因此實行鼓勵養牛的政策,這也是新德里地區牛的數量不斷增多的原因。這一政策的好處是,新德里的居民享受到了價格低廉的牛奶。大大小小的牛奶站遍及新德里市區的每個角落,一升的袋裝牛奶只要12個盧比(約合2元人民幣),印度的家庭主婦往往一次能買上好幾袋。
然而這么多牛聚集在馬路上也給城市帶來了不少「非凡」的挑戰。首先是交通問題。南德里交通大動脈外環路沿線,有五個集中的「牛圈區」,聚集了很多養牛「專業戶」,因而這一地區成了德里交通的主要「瓶頸」。記者住處附近有一個叫姆尼卡的著名「牛圈」,在兩個半車道的外環馬路上,停靠在路邊的車輛往往佔去一條車道,隨處可見的牛群又佔掉半個至一個車道,如再有一輛公共汽車出站,後面的車輛就只好耐心等候了。
這些牛群不但白天聚集在道路上,晚上也是它們的家。新德里市實行了在市區禁止使用汽車遠光燈的規定,但由於市區30%以上的路燈基本不工作,所以在晚上開車總令人提心吊膽。有時開著開著突然眼前閃現一個巨大的黑影,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頭安然入睡的牛橫卧在馬路中間。
在新德里馬路上的數萬頭牛中,除了個別的,絕大多數牛是有主人的。不少牛的後腰上烙有字母的印記,表明歸哪個農場主所有。那麼為什麼它們還被放到馬路上來呢?據向當地有經驗的同行了解,這主要是一些非法農場主不願建規范的「牛棚」,同時將牛放到馬路上還解決了大部分的飼料問題。這後一點又帶來了另一個擔憂,即這些「馬路放養」的牛生產的奶的質量問題。馬路上的牛除了吃路邊的草皮、樹葉,還經常光顧菜市場、垃圾堆等「食物豐富」的地方。記者在家門口的菜市場親眼見到,一頭雄壯的公牛從一個水果攤上將切開的半個用來作展品的西瓜一口搶了去,攤主也似乎並不驚奇或生氣,只揮揮手,又回到座位上看電視了。吃水果還應該算好的。如果見到垃圾堆邊聚集的成群覓食的奶牛,那場面恐怕要讓人擔心到昨天早晨喝過牛奶的胃裡去。 新德里街道上另一道壯觀的風景是成群結隊的野狗。據不完全統計,全市有超過20萬只野狗生活在馬路上,有大狗,有小狗,有黃狗,有黑狗,有花狗,據記者觀察,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體形比純種狗略小些,往往都有一根向上捲曲的尾巴。
同牛相比,馬路上的野狗幾乎沒有任何好處。它們餓了就在路邊揀食各種吃的,困了就在馬路中間一躺,渾然無外物一般,醒來有精神的時候,除了對其它侵佔地盤的野狗吠兩聲,就是追逐馬路上的汽車摩托車。七八月份,新德里英甘地國內機場曾一度臨時關閉了一個小時,其原因是一些附近的野狗把飛機跑道當成了玩耍的場地。
20萬只野狗在城市的街道上跑來跑去,從醫療衛生安全上也是個不小的隱患。新德里市政府只有7輛專門的捕狗車,用來對野狗進行結扎和免疫注射,這同狗的數量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 關於猴子的故事也不少。
2003年8月15日早晨,頂著蒙蒙細雨,瓦傑帕伊總理在老德里的紅堡廣場上作印度獨立以來第56個獨立日的演講。站在總理身後最側近位置的,除了政府要員、達官貴人,還有一位雖不知名但身份重要的人物——捕猴師。因為在這一帶地區猴子比較猖獗,經常撲到人身上,爭搶食物,撕咬衣物,對於總理如此重要的國事演講,當然要有備無患,馬虎不得。
猴群主要集中在德里市中部政府辦公樓集中的地區以及新老德里交接的地方。與一位在印度政府核心的南樓辦公的外交部官員攀談,話題不知怎的轉移到了猴子身上。
「咳,別提了!成群的猴子住在大樓的房頂上,中午手裡拿著食物走在路上的政府官員和軍人經常遭到猴群的『襲擊』,有時猴子還搶奪人們手裡的文件夾,以至於在南樓傳播著一個笑話,說這些猴子是印度一個主要對手國家的內政部培訓出來的!」
解決猴子問題比牛或者狗更難些。因為猴子屬野生動物,真正的「無家可歸」,即使抓住了也只能送到野外放掉,但這些機靈的猴頭嘗到了城市的甜頭,沒幾天就又回來了。更為頭疼的是,德里市政府只有一名專業捕猴師,恐怕連應付政府要員出席公共場合都忙不過來。 大象是受到印度人愛戴的動物之一,印度著名的吉祥神加奈什就是一個象面人身的形象。新德里的大象數量並不多,大約有30多頭,主要集中在城市東部雅姆納河沿岸,為馴象人所看管。
偶爾也有野生的大象闖入城市的領地。去年冬天,一頭懷孕的母象在深夜被超速的卡車撞倒,由於傷勢嚴重,兩天後母象不得不被注射葯物「安樂死」,這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5月份,新德里當地的一個動物保護組織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們免費為每頭大象提供四個夜間可以反射燈光的圓形標簽,貼在大象的臀部,以便夜間行駛的司機能夠容易辨認前方的物體。
在印度人結婚等喜慶場合,請象轎是人們喜愛的一種慶祝方式,甚至在印度國慶閱兵遊行的隊伍里,也可以看到大象的身影。然而經營象轎卻是一個又臟又累賺錢不多的生意。新德里市政府規定,當地大象的主人只能在當地從事象轎生意,並且不能將大象轉讓。許多大象的擁有者抱怨道,這實際上是為這個本來已經逐漸沒落的行業潑了一瓢冷水。

㈦ 新德里的介紹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主要產業為IT、電信、餐飲住宿服務、金融、媒體和旅遊業。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新德里是在古老的德里城基礎上擴建而成,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the Indian Gate),印度門以南為新德里,印度門以北為老德里。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國會大廈為大圓盤式建築,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圓柱,是典型中亞細亞式的建築,但屋檐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風格。總統府的屋頂是個巨大的半球形結構,鮮明地帶有莫卧兒王朝的遺風。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場建築新巧,呈圓盤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業中心。新德里還是全國交通的中心,有5條國家級公路、6條鐵路與全國各地相通,還建有兩座機場。

㈧ 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與原來的德里是一個地方么
新德里是屬於德里的一部分,德里分為舊德里(Old Dehli)和新德里(New Dehli)兩部分,新德里位於南部,與舊城隔著一座德里門。這個國家的首都有時稱「新德里」,有時也稱「德里」,這是因為德里本是一個古都,後來在古都旁邊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將這個新城區稱為新德里,以區別於老德里。 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the Indian Gate),印度門以南為新德里,印度門以北為老德里。
新德里(NEW DELHI)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印度第二大城市(僅次於孟買),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新德里是在古老的德里城基礎上擴建而成,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1931年起成為首府。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新德里和老德里中間隔著一座印度門(the Indian Gate),印度門以南為新德里,印度門以北為老德里。
新德里是一座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國會大廈為大圓盤式建築,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圓柱,是典型中亞細亞式的建築,但屋檐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風格。總統府的屋頂是個巨大的半球形結構,鮮明地帶有莫卧兒王朝的遺風。新德里主要產業為IT、電信、餐飲住宿服務、金融、媒體和旅遊業。
㈨ 印度的主要城市及簡介
1、孟買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西海岸外的撒爾塞特島,面臨阿拉伯海,為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印度的商業和娛樂業之都,重要的貿易中心。GDP:13224億元,相當於中國城市排名第9的武漢(13400億元)。孟買位居印度10大最富裕城市之首,經濟發達。
2、新德里,GDP:10568億元,相當於中國城市排名第12的長沙(10535億元)。作為首都,新德里經濟位於印度最富裕城市的第二位,GDP為1670億美元(10568億元)。德里吸引了大量外資,是南亞最大的商業城市之一。這個城市是繁榮的零售、建築、電信和電力行業的所在地。

3、加爾各答,GDP:9492億元,相當於中國城市排名第16的佛山(9500億元)。以GDP為1500億美元(9492億元)的成績,加爾各答位於第三位。
除了是印度東部主要的教育和文化中心外,該市還擁有紡織、鋼鐵、IT、醫葯和礦業等產業,為其經濟的快速增長做出了貢獻。加爾各答長期以其文學、藝術和革命遺產著稱。
4、班加羅爾,GDP:5252億元,相當於中國城市排名第36的紹興(5311億元)。班加羅爾是印度的矽谷,有高達830億美元(5252億元)的GDP。除了是印度最大的IT出口地,班加羅爾還為企業家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利的環境,經濟發達,是企業家建立新的企業或行業的首選。
5、齋浦爾是拉賈斯坦邦首府,印度北方重鎮,也是珠寶貿易中心。齋浦爾和德里及阿格拉被稱為印度旅遊的「金三角」。 齋浦爾現分為新舊兩城,舊城多為古舊建築物,亦是粉紅城所在地,有城牆環繞著舊城並有七道城門,每條街道,都可通往城市宮殿。
㈩ 關於老德里和新德里都有哪些介紹
現代的印度首都傳統上劃分為老德里和新德里。但是新老德里之間的界限在整個印度,特別是在德里總是相對而言的。寬闊的街道,掩映在綠蔭中的大使館獨立院落,最現代化的事務所和銀行——所有這一切都在新德里。但是導游肯定會給您講,摩訶羅閣和蘇丹正是在這里建起了他們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