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檀香紫檀樹葉長什麼樣
紫檀樹葉為羽狀復葉長15-30厘米;托葉早落;小葉3-5對,卵形,長6-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葉脈纖細。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花,被褐色短柔毛;花梗長7-10毫米,頂端有2枚線形,易脫落的小苞片;花萼鍾狀,微彎,長約5毫米,萼齒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圓,被褐色絲毛;
花冠黃色,花瓣有長柄,邊緣皺波狀,旗瓣寬10-13毫米;雄蕊10,單體,最後分為5+5的二體;子房具短柄,密被柔毛。
莢果圓形,扁平,偏斜,寬約5厘米,對種子部分略被毛且有網紋,周圍具寬翅,翅寬可達2厘米,有種子1-2粒。花期春季。
(1)印度紫檀什麼季節扦插最理想擴展閱讀: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法:即有性繁殖法,就是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結成種子來繁殖後代,一般繁殖多用此法,不僅有大量種子產生可以繁殖較多的新苗。
種子繁殖的紫檀樹實生苗,根系發達,抗風力強,枝繁葉茂,生機形態多姿,並能隨著樹的逐年生長成材,但這種樹一般都要種植十多年後才開花結果。
扦插:剪取花卉的、莖、葉插入苗床中,使其生長為一棵完整的植株,這種方式叫扦插。用作扦插的材料(根、莖、葉),叫做插穗。
B. 印度紫檀樹繁殖方法
紫檀種植技術簡要說明
別名:紫檀,紅木,赤血樹
異名:紫真檀(《別錄》),赤檀、勝沉香(《綱目》),紫檀香(《本草備要》)。
來源:為豆科植物紫檀的心材。
採集:夏、秋季采。 又名:櫚木、花櫚木、薔薇木、羽葉檀、青龍木、黃柏木。
大葉紫檀:非洲紫檀
小葉紫檀: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
形態特徵與分布:
1、形態特徵:紫檀,喬木,高15~25米,直徑達40厘米。單數羽狀復葉;小葉7~9,矩圓形,長6.5~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無毛;托葉早落。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梗及序軸有黃色短柔毛;小苞片早落;萼鍾狀,微彎,萼齒5,寬三角形,有黃色疏柔毛;花冠黃色,花瓣邊緣皺折,具長爪;雄蕊單體;子房具短柄,密生黃色柔毛。莢果圓形,偏斜,扁平,具寬翅,翅寬可達2厘米。種子1~2。生坡地疏林中或栽培。
2、資源分布地區:原產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垂直分布可達海拔800m,生長良好。台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等地有栽培。海南及雷州半島南部近年來發展迅速,作為行道樹栽植幾乎遍及各城鎮,紫檀是豆科的一屬,約有十五種之多,多產於熱帶。
3、生物學特性與適生生境:喜濕熱氣候,分布區年平均氣溫25度C以上,極端最低氣溫2度C,年降水量1100~2200mm。幼苗在氣溫3~5度C便受凍害。生工受氣溫和水分影響較明顯,表現明顯的節律性。喜光,不耐遮蔭。在濕潤火熱氣候軟體下速生,廣西南寧25年生樹高16.5,胸徑32cm,海南三亞的6年生行道樹胸徑達20cm,海南屯昌12年生樹高14m,胸徑20.6m。種植後6~8年開花結果,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根系發達並具有根瘤,能固氮,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不是積水地及板結土,無論砂石地,乾旱瘠蒲土壤均能生長,但若作豐產林和大徑材培育應選肥沃的立地。具有萌芽更新能力,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天然下種更新良好。
印度紫檀種植技術:
1、紫檀苗種植:造林季節為3~5月,以30~40cm高的容器苗造林效果好。裸根苗造林一般苗高為1m左右,過高大的苗木應截干後造林。植穴規格為50cm×50cm×30cm,以鈣鎂磷肥作基肥,每穴施放入200~300g。造林密度為1250~1667株/h2,株行距為2m×3m或2m×4m。
2、撫育管理:牛羊均喜歡吃印度紫檀嫩枝葉,幼林期要加強護林,禁止放牧。造林1個月後追施尿素50g/株,每年鏟草鬆土2次,分別在4月和8月進行,每年追施氮、磷、鉀復混肥1~2次,每次150g/株,連續2年。第1、2年要抹芽修枝,培養通直樹干。
3、主要有害生物防治:苗期及幼樹有黑痣病,一般危害葉片、小枝、果莢,發病初期先在葉片上產生褪色小斑點,後逐漸變成黑色。苗木及幼樹也會感染炭疽病,常侵害葉片,嚴重時可危害嫩枝。苗木過密或多陰雨天會引發灰霉病,用1:1:100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燒毀病枝葉。對金花蟲,金龜子等食葉害蟲可用敵百蟲防治。
印度紫檀木用途及發展前景:
印度紫檀木材心邊材明顯,邊材白色或淺黃色,可旋切制單板,並有良好的黏合性,心材紅褐色到紫紅褐色,紋理交錯,結構均勻,散孔材至半環孔材,常具辛辣香氣,新切面具光澤,表面磨光後十分光亮,氣干密度大於0.76g/立方,易加工,用於製作高級傢具,雕刻和裝飾品。
紫檀,全稱檀香紫檀,印度小葉紫檀,在國際木材市場上是極為珍貴的紅木。是高級紅木傢具和細木工用材,市場上十分緊缺,木材價格在50萬—100萬/立方米,並且有價無貨,用於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症,也可作高級油漆的香料的混合劑,樹冠擴展,濃綠,優美,是一個優良庭院綠化樹種。在北熱帶地區有較高栽培價值,有條件的廣大種植戶或農民群眾可適當發展種植,在南亞熱帶地區可選擇無霜凍的小氣候環境種植。
C. 紫檀樹葉長什麼樣子
紫檀樹葉為羽狀復葉長15-30厘米;托葉早落;小葉3-5對,卵形,長6-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葉脈纖細。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花,被褐色短柔毛;花梗長7-10毫米,頂端有2枚線形,易脫落的小苞片;花萼鍾狀,微彎,長約5毫米,萼齒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圓,被褐色絲毛;
花冠黃色,花瓣有長柄,邊緣皺波狀,旗瓣寬10-13毫米;雄蕊10,單體,最後分為5+5的二體;子房具短柄,密被柔毛。
莢果圓形,扁平,偏斜,寬約5厘米,對種子部分略被毛且有網紋,周圍具寬翅,翅寬可達2厘米,有種子1-2粒。花期春季。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法:即有性繁殖法,就是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結成種子來繁殖後代,一般繁殖多用此法,不僅有大量種子產生可以繁殖較多的新苗。
種子繁殖的紫檀樹實生苗,根系發達,抗風力強,枝繁葉茂,生機形態多姿,並能隨著樹的逐年生長成材,但這種樹一般都要種植十多年後才開花結果。
扦插:剪取花卉的、莖、葉插入苗床中,使其生長為一棵完整的植株,這種方式叫扦插。用作扦插的材料(根、莖、葉),叫做插穗。
D. 小葉紫檀盆景怎麼養
1、光照管理
很多盆栽我們都喜歡放置房間里或者書桌前,沒有陽光直射,對於喜陽植物來說就好像吃不到飯的人一樣,會慢慢「餓」死。小葉紫檀盆栽應放置在陽光充足的陽台,保證盆栽有足夠的陽光照射。
2、適時澆水
小葉紫檀是熱帶植物,對水分要求也比較高,不耐旱,所以兩三天要澆一次水。澆水也是有技巧的,不是一盆水潑下去就可以了。澆水不能在正午陽光最毒的時候進行,這樣容易導致植物高溫水氣蒸發,次數多了會導致植物枯萎死亡。澆水的時候要澆透,不能只淋濕土壤表面。
3、合理施肥
小葉紫檀本身的寄生根瘤有固氮作用,所以不需要經常施肥,一兩月將植物營養液滴入水中調勻,澆於土壤即可。盆栽施肥不宜忘土壤中掩埋營養土,尤其是當植物已經生長穩定後,根系深入土壤,大面積動土會傷到植物根系,而且掩埋大量營養土可能會因為土壤過於肥沃而燒根,導致植物根系損傷。
4、固定擺放
小葉紫檀盆景自身也有適應環境的本領,當小葉紫檀盆景習慣一種環境以後,不要經常挪動它,以免增大小葉紫檀的生長負擔。
5、害蟲防治
小葉紫檀盆景苗期及幼樹易得炭疽病和黑痣病(葉片褪色後變黑),可用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對金花蟲、金龜子等食葉害蟲可用敵百蟲防治。
(4)印度紫檀什麼季節扦插最理想擴展閱讀:
小葉紫檀的作用:
1、小葉紫檀上千年方成材,集日月之精華,是平衡陰陽的佳品。小葉紫顫具有避邪保平安,消災解厄,除惡聚財,改變風水,供佛靈修之神意,又能治病解厄之功效。在《本草綱目》中記述小葉紫檀有鎮心,安神,舒筋活血,消炎止痛等功效。佩帶小葉紫檀飾品,可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及感應,如增強免疫力,防止老化,穩定心率,改善失眠等葯效。
2、小葉紫檀木一直以來都因其性能優異、資源稀缺而被人們所追捧。在一些醫學書籍中都有提到過,小葉紫檀木屑在經過揉搓後,散發出來的被稱為木氧的物質有著很好的安神醒腦的功效,而且長時間的接觸還可以對細胞的再生起到促進作用,可夠起到預防皺紋的美容效果,對皮膚很好的。
3、檀木所散發的香氣有益人體心臟、肝臟、腎臟等機能,能有效穩定人體腦波使情緒平衡、安祥、沉靜、助益睡眠,更有幫助禪定之效益。
參考資料:小葉紫檀-網路
E. 豆類品種有哪些
豆類作物主要是大豆、蠶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豇豆、豌豆、刀豆、扁豆、芸豆、鷹嘴豆、木豆等。下面詳細介紹幾種:
1、紅豆
具有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的功效,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症等,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
2、綠豆
含豐富的維生素 A、維生素 B、維生素 C,有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對疲勞、腫脹、小便不暢有很好的功效。
3、黃豆(又稱大豆)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有卵磷脂及多種維生素。與其他食品比較,僅蛋白質一項黃豆比瘦肉多 1 倍,比雞蛋多 2 倍,比牛乳多 1 倍。黃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緩人體衰老;黃豆中磷含量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及體質虛弱者,常食有益;黃豆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裨益。
4、黑豆
黑豆味甘性平,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者食用。黑豆營養豐富,有「豆中之王」、 「營養之花」之美稱。
5、豌豆
有補中益氣、利小便的功效,是脫肛、慢性腹瀉、子宮脫垂等中氣不足症狀的食療佳品。豌豆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食用後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 A,有潤膚的作用,皮膚乾燥者應該多吃。但要注意豌豆吃多了容易腹脹,消化不良者不宜大量食用。
6、芸豆
味甘平、性溫,有溫中下氣、利腸胃、止呃逆、益腎補元氣等功效。適合心臟病患者和患有腎病、高血壓等需低鈉及低鉀飲食者食用。
芸豆還含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 T 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腫瘤細胞的發展有抑製作用,因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吃時注意必須煮熟、煮透,否則會引起中毒。
F. 小葉紫檀盆景怎麼修剪
小葉紫檀宜在3-5月生長旺盛時再自然生長一段時間後再修剪,使營養物質有所積累。同理,生長勢強的枝芽可修剪,弱的枝芽則少剪或不剪。
凡是交叉、平行、車輪型的枝條和一些不美觀的枝條需要修剪,病枝則是必須剪除,寸密的枝葉可以適當的進行疏剪,便於透風和透光。
但不論如何修剪都須慎重,小葉紫檀生長極其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自是十分珍貴,常言道十檀九空,因此除非必要情形,不建議任意修剪。
栽培技術
紫檀在8-10月果熟,莢果由黃色轉褐色時即可採摘,果為不開裂莢果,每個果有1-4粒種子,莢果可在常溫下儲藏,經7個月室溫貯藏,發芽率不會降低。
紫檀幼苗在溫度3-5℃易受凍害,因此應選擇環境溫暖、陽光充足的苗圃地。以先育小苗再移植分床為宜,小苗10-20厘米高時即可移植。播種基質可用河沙或沙土。以莢果播種,播種前應將莢果除去果翅。
春夏季節以1-2厘米粗的枝條作插穗,直徑5厘米左右的萌條也常用於扦插,也可用大樹上2-3年的萌條作大插穗扦插,成活率均較高,扦插3-6個月後即可出圃。
G. 紫檀是什麼樹木
紫檀是豆科紫檀屬植物,別稱青龍木、黃柏木、薔薇木、花櫚木、羽葉檀。
紫檀產中國台灣、廣東和雲南(南部)。生於坡地疏林中或栽培於庭園。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也有分布。木材堅硬緻密,心材紅色,為優良的建築、樂器及傢具用材;樹脂和木材葯用。
(7)印度紫檀什麼季節扦插最理想擴展閱讀
外形特徵:花梗有明顯關節;花萼倒圓錐狀,稍彎,萼齒短,上方2枚近合生;花冠伸出萼外,花瓣有長柄,旗瓣圓形,與龍骨瓣同於邊緣呈皺波狀;雄蕊10單體,有時成5+5的二體,或有時對旗瓣的1枚離生,成9-1的二體,花葯一式。
子房有柄或無柄;有胚珠2-6粒,花柱絲狀,內彎,無須毛,柱頭小,頂生。莢果圓形,扁平,邊緣有闊而硬的翅,宿存花柱向果頸下彎,通常有種子1粒;種子長圓形或近腎形,種臍小 。
H. 如何養好小葉紫檀盆景
溫度:二十至三十度最合適,冬季不低於三度就行。光照:最好是散光充足的陽台等地,不能被暴曬。澆水:一般兩天或者三天澆一次,冬季需控量。施肥:一個或者兩個月一次,用有機肥等。繁殖:可用扦插法。修剪:枝葉需定期修理。
小葉紫檀,學名「檀香紫檀」。只有小葉紫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紫檀,其他所謂的「檀」,都不是紫檀。
小葉紫檀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簡稱「紫檀」(以下所述「紫檀」為小葉檀)。
紫檀密度較大,棕眼較小,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優。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木:在各種硬木中紫檀木質地最為細密,木材的份量最重,木紋不明顯。
紫檀木的木花放在白酒中,木花將立即分解成粉紅色,且與酒形成較粘的膠狀物,傾倒時能連成線。
這是鑒別紫檀木的有效方法,紫檀木的產地主要在印度,中國的雲南、兩廣等地也有生產。紫檀是豆科的一屬,約有十五種,多產於熱帶。其中有兩種分法。
紫檀,俗稱小葉檀;一為薔薇木,俗稱大葉檀。
小葉檀很少有大料,材料直徑多在20厘米以內,再大就會空心而無法使用,小葉檀木紋不明顯,色澤紫黑,有的黝黑如漆,幾乎看不出紋理。一般認為中國從印度進口的紫檀木是薔薇木,即大葉檀。大葉檀紋理較粗些,顏色較淺些。打磨後有明顯木線,即棕眼出現。
I. 紫檀花卉養殖方法是什麼
1、土壤
關於紫檀花卉養殖方法首先要從土壤開始說起,這是一種適應能力較強的植物它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可以在沙土、碳泥土或田園土等多種土壤里生長,只要保證土壤較為疏鬆、透氣且具有一定肥度都可以將它養活。
2、光照
為了讓植株更好的生長,增加後期紫檀花的花量定期給植株施肥是很有必要的,施肥主要在紫檀花的生長期進行花期之前主要施加磷鉀肥,每次施肥不要過量,堅持施薄肥的原則,這樣紫檀花到後期就能生長得較為健壯,並且花量會有所增加。
(9)印度紫檀什麼季節扦插最理想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喬木,高15-25米,胸徑達40厘米;樹皮灰色。羽狀復葉長15-30厘米;托葉早落;小葉3-5對,卵形,長6-11厘米,寬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無毛,葉脈纖細。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花,被褐色短柔毛;花梗長7-10毫米,頂端有2枚線形,易脫落的小苞片;花萼鍾狀,微彎,長約5毫米,萼齒闊三角形,長約1毫米,先端圓,被褐色絲毛;花冠黃色,花瓣有長柄,邊緣皺波狀,旗瓣寬10-13毫米;雄蕊10,單體,最後分為5+5的二體;子房具短柄,密被柔毛。
莢果圓形,扁平,偏斜,寬約5厘米,對種子部分略被毛且有網紋,周圍具寬翅,翅寬可達2厘米,有種子1-2粒。花期春季。
J. 請問這種植物叫什麼
黃蜀葵,別名:秋葵、棉花葵、假陽桃、野芙蓉、黃芙蓉、黃花蓮、雞爪蓮、疽瘡葯、追風葯、豹子眼睛花、蕎面花,拉丁文名: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cus ,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壯直立草本植物。莖被黃色剛毛。葉大,卵形至近圓形。花期6~8月。原產我國南方。常生於山穀草叢、田邊或溝旁灌叢間。分布於印度。
黃蜀葵不僅可以入葯,還可以從莖稈中提煉植物膠作為食品添加劑,在食品工業中可用做增稠劑、穩定劑和乳化劑,它可用於冰淇淋、雪糕、冰棍和麵包、餅干、糕點、果醬等食品的製作中。圖片均取自中國植物圖庫。
中文學名
黃蜀葵
拉丁學名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us
別稱
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傘、棉花蒿、棉花葵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五椏果亞綱
目
錦葵目
科
錦葵科
屬
秋葵屬
種
黃蜀葵
族
木槿族
分布區域
中國河北、山東、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擴展閱讀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
「釋名」時珍曰∶黃蜀葵別是一種,宜入草部,而《嘉 本草》定入菜部,為其與蜀葵 同名,而氣味主治亦同故也。今移於此。
「集解」禹錫曰∶黃蜀葵花,近道處處有之。春生苗葉,頗似蜀葵,而葉尖狹多刻缺, 夏末開花淺黃色,六、七月采,陰干之。
宗 曰∶黃蜀葵與蜀葵別種,非是蜀葵中黃者也。葉心下有紫檀色,摘下剔散,日干之。
不爾,即 爛也。
時珍曰∶黃葵二月下種,或宿子在土自生,至夏始長。葉大如蓖麻葉,深綠色,開岐丫, 有 人亦呼為側金盞花。隨即結角,大如拇指,長二寸許,本大末尖,六棱有毛,老則黑色。其 棱自綻,內有六房,如脂麻房。其子累累在房內,狀如 麻子,色黑。其莖長者六七尺,剝 皮可作繩索。
花
「氣味」甘,寒,滑,無毒。
「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諸惡瘡膿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為瘡家要葯(《嘉 》)。
消癰腫。浸油,
「附方」新八。
沙石淋痛∶黃蜀葵花一兩,炒為末,每米飲服一錢,名獨聖散。(《普濟方》)
難產催生∶如聖散∶治胎臟干澀難產,劇者並進三服,良久腹中氣寬,胎滑即下也。用 黃葵花焙研末,熟湯調服二錢。無花,用子半合研末,酒淘去滓,服之。(《產寶鑒》)
胎死不下∶即上方,用紅花酒下。
癰疽腫毒∶黃蜀葵花,用鹽摻,收瓷器中,密封,經年不壞。每用敷之,自平自潰。無 花,用根葉亦可。(《直指方》)
小兒口瘡∶黃葵花,燒末敷之。(《肘後方》)
小兒木舌∶黃蜀葵花(為末)一錢,黃丹五分。敷之。(《直指方》)
湯火灼傷∶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樹夾取黃葵花,收入瓶內,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 傷者,以油塗之甚妙。(《經驗方》)
小兒禿瘡∶黃蜀葵花、大黃、黃芩等分,為末。米泔凈洗,香油調搽。(《普濟方》)
子及根
「氣味」甘,寒,滑,無毒。
「主治」癰腫,利小便,五淋水腫,產難,通乳汁(時珍)。
「發明」頌曰∶冬葵、黃葵、蜀葵,形狀雖各不同,而性俱寒滑,故所主療不甚相遠。
時珍曰∶黃葵子古方少用,今為催生及利小便要葯。或單用,或入湯散皆宜,蓋其性滑, 與冬葵子同功故也。花、子與根,性功相同,可以互用。無花用子,無子用根。
「附方」舊二,新三。
臨產催生∶宗 曰∶臨產時以四十九粒研爛,溫水服之,良久即產。《經驗後方》∶用子 焙研三錢,井華水服。無子用根,煎汁服。
便癰初起∶淮人用黃蜀葵子十七粒,皂角半梃,為末,以鍛石同醋調塗之。(《永類鈐 方》)
癰腫不破∶黃葵子研,酒服,一粒則一頭,神效。(《衛生易簡方》)
打撲傷損∶黃葵子研,酒服二錢。(《海上方》)
展開
目錄
1形態特徵
2生長習性
3分布范圍
4栽培技術
5物種分類
6主要價值
7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黃蜀葵
別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傘、棉花蒿、棉花葵
來源:錦葵科秋葵屬植物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以根、葉、花和種子入葯。秋季挖根;夏秋採收葉和花;秋季收種子,曬干。
性味歸經: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潤燥滑腸。種子:用於大便秘結,小便不利,水腫,尿路結石,乳汁不通。根、葉:外用治疔瘡,腮腺炎,骨折,刀傷。花:浸菜油外用治燒燙傷。
根:甘、苦,寒。利水,散瘀,解毒。用於水腫,淋證,乳汁不通;外用於癰腫,痄腮,骨折。 莖或莖皮:甘、滑,寒。活血,除邪熱。用於產褥熱; 莖皮:外用於燙傷。 葉:甘、寒、滑。解毒托瘡,排膿生肌;外用於癰疽疔瘡,痄腮,燙傷,(研末敷)刀傷出血。 花:甘,寒、滑。通淋,消腫,解毒。用於砂淋;外用於癰疽腫毒,(浸油塗)燙傷,小兒禿瘡,(燒存性研末治)小兒口瘡。 種子:甘,寒。健胃潤腸,利水,通乳,消腫。用於消化不良,不思飲食,二便不利,水腫,淋證,乳汁不通,癰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種子3~5錢,水煎服或研粉每服0.5~1錢;根、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醫葯用途:
【僳僳葯】質臘西:種子治大便秘結,尿路結石;根、葉用於疔瘡,腮腺炎,骨折《怒江葯》。nifsair yot:功用同前《滇葯錄》。
【畲葯】野芙蓉,三膠破:根、葉、花、果用於肺熱咳嗽,癰疽發背,表虛自汗,脾虛泄瀉,風濕疼痛,勞倦傷脾,黃腫,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畲醫葯》。
【瑤葯】溫補迥,水芙蓉:根、樹皮水煎服治便秘,白濁,白帶;搗爛敷患處治瘡癤腫毒《桂葯編》。
【白葯】華福菜:全草用於拔毒,排膿,消腫《滇葯錄》。全株治瘡癤《滇省志》。
【傣葯】文波,不來俄(西傣),水海郎扭日(德傣):種子用於補血,消腫;根外敷治無名腫毒,乳腺炎《滇葯錄》。烘董(德傣):根外用於乳腺炎,無名腫毒;郭波(西傣):根皮外用治瘡癤《滇省志》。
【景頗葯】棘腳,半檢播:葉、全株外敷治瘡癤膿腫《滇葯錄》。
【哈尼葯】碧約:功用同景頗族《滇葯錄》。
【彝葯】野棉花:根皮外敷包瘡《滇葯錄》。冶綿華:根皮外用於瘡癤《滇省志》。
【藏葯】索瑪那保:葉、花、種子主治「黃水」病,皮膚病,蟲病《藏本草》。
【苗葯】朝天木麻,崽狗鞭:根用於阿米巴痢疾,尿路感染,瘡癤癰疽《湘藍考》。Nadang-lishne:根外敷用於生肌拔膿《滇葯錄》。
【基諾葯】補拍勒:根治痢疾,外治瘡癤;葉、花外用治燒傷《基諾葯》。
化學成分
含粘液質約16%,系由阿拉伯聚糖(Araban)12.30%、華乳聚糖(Galactan)13.19 %、鼠李聚糖(Rham-noxan)8.08%、澱粉16.03%、蛋白質6.38%、草酸鈣17.61%等所組成。粘液質水解得大量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半乳糖、木糖;用銅鹽或鋇鹽精製的粘液質水解得三聚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鼠李糖),以及六聚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2】,此外尚含蔗糖和澱粉
單方驗方
治淋疾:黃蜀葵根五錢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消瘡排膿:黃蜀葵根,搗爛敷。
治疳疔,痔瘡:黃蜀葵根,煎水洗。
治肺熱咳嗽:黃蜀葵根七錢。水煎,酌加冰糖化服。
通乳:黃蜀葵根一兩。煮黃豆或豬腿服。
折疊編輯本段植物文化
崔涯《黃蜀葵》
野欄秋景晚,疏散兩三枝。
嫩碧淺輕態,幽香閑澹姿。
露傾金盞小,風引道冠欹。
獨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