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如何讓印度四分五裂

如何讓印度四分五裂

發布時間:2022-06-30 11:28:41

A. 一人滅一國:王玄策滅印度的神話是怎麼來的

唐朝貞觀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出使印度,意在宣揚我大唐國威。但是沒想到印度不知好歹,竟然意圖殺害王玄策。後來王玄策緊急跑到了吐蕃,藉助吐蕃的勢力好好的教訓了印度一番,也正是因為這個歷史上的小事情,被後來人們逐漸演化,從而形成了王玄策一人滅印度的荒唐傳說。

就這樣王玄策帶著吐蕃人馬,再次踏上了印度的領土,這一次他直接進攻阿羅那順,面對吐蕃驍勇的軍隊,阿羅那順節節敗退,最後不得不向王玄策低頭認錯。就這樣王玄策的故事在後來被演化成一人滅一國的神話了。

B. 南亞爭霸,印度為何不敢進一步擴張領土

因為宗教問題、印度的敵人是巴基斯坦等,所以印度不敢進一步擴張領土了。

同時印度不敢吞並孟加拉國,除了上面說的原因之外,還是就為了不讓印度陷入不必要的戰爭泥潭中,根本就沒有必要,吞並孟加拉國一點好處都沒有,試問印度怎麼可能會去做呢?所以南亞局勢分辨,印度還是看得很清楚的。選擇扶持孟加拉國是一個非常清晰的選擇。

C. 中代印度為何經常處於四分五裂的局面,或者被外族長期統治

因為歷史上的印度被其他國家視為「軟柿子」,強國為了增加自己的地位,總喜歡侵略一些弱國。

因為印度比較窮,兵力薄弱,而且印度有大量的財富,其他地區很容易覬覦。他們想為自己獲得印度的財富。

  1. 地形和資源豐富。印度半島,幾乎是一個馬平川,缺少一個緩沖區。北方山區一旦被突破,後方平原沒有危險,沒有迴旋餘地。熱帶季風氣候,以及三面環海的特點,也讓外來移民更容易在這里生活。2.印度的文化建設不夠。很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和作品不能形成深遠的凝聚力。況且印度的宗教太成功了,還不成熟,人們更聽天由命。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幾乎沒有什麼歷史情節,誰都可以管。他們也覺得冷漠,缺乏擰成一股繩的向心力。3.侵略者的實力太強了。從中亞到印度的入侵者,很多都很絕望,很絕望。印度地方城邦戰鬥力不強,四分五裂。外人往往可以不經意地以數萬大軍分而治之,建立一個偉大的王朝。

  2. 印度之所以經常受到外國人的攻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第二,印度位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來對抗外敵入侵。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第一,印度西北部存在地理上的「缺陷」。文明在形成的初始階段是脆弱的。此時閉環的地理環境有利於保護文明的發展。沒有地理環境的阻隔,即使產生了先進的文明,也有可能被落後的文明淘汰。在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巴比倫文明是最脆弱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雖然在地理上是分離的,但卻有著「致命的缺陷」。其中,古埃及東北部與外界相連,也是外敵入侵的重要突破口。古印度的南面是大海,東面是鬱郁蔥蔥的雨林,北面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但西北角的缺口卻有著嚴重的「缺陷」。印度西北部致命的地理「缺陷」導致印度在歷史上多次被入侵。大部分外來者沿著西北的這個缺口進入印度,征服了印度。比如摧毀古印度文明的雅利安人,比如亞歷山大的入侵,還有蒙古人的入侵等等,基本都是沿著這個地理縫隙進入印度的。第二,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除了地理上的缺陷,印度還經常遭受外敵入侵。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也讓印度經常遭受外來入侵,那就是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在東方文明中,中原的農耕文明經常與北方的草原文明發生沖突。北方的草原文明一旦被中原的農耕文明打敗,就會選擇融入中原文明或者西遷選擇新的生活地點。比如戰敗後的大月氏,比如戰敗後的匈奴,還有蒙古人,戰敗後有的選擇西遷,有的選擇繼續西遷,有的在中亞分道揚鑣後選擇南下。在西方文明中,一旦強大了,也選擇了東征,比如歷史上的亞歷山大東征,比如西亞的阿拉伯帝國和波斯帝國。他們強大起來之後,印度也遭殃了。印度處於東西方文明碰撞的邊緣,很容易受到東西方文明的入侵。第三,印度的分散統治導致印度沒有強大的凝聚力對抗外敵入侵。歷史上,自從雅利安人毀滅了古印度文明之後,印度就沒有自己體系的土著文明了。雅利安人開始創造的等級制度逐漸固化了印度的統治,然後他們經常受到不同文明的攻擊,造成了印度的文明混雜和文化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導致印度更加分散,不同的小地區之間形成了不同的統治形式。他們的獨立性很強,很難形成強大的凝聚力。沒有這種凝聚力,就難以抵禦外敵入侵,造成惡性循環,經常遭受外來打擊。

D. 英國人太壞,與中國同樣遭侵略,為什麼印度四分五裂

印度的遭遇可和中國不一樣,莫卧兒王朝的時候印度就有很多半獨立自主的土邦。英國最後可是把印度幾乎完全侵佔,變成了殖民地,比中國可慘多了!就是不搞印巴分治,印度國內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也得爆發戰爭,情況可能比分治更慘!

E. 為何說本質上四分五裂的印度,不會二次解體

印度這個國家這些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我們不能用過去的眼光看待這個國家了。現在的印度綜合國力在不斷的提高,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在前幾名,雖然沒有躋身大國行列,但是氣勢上已經起來了,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是越來越好。

印度的發展模式和中國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兩個國家的基本國情也非常的相似。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的旅遊業和服務業也比較發達,主要旅遊點有阿格拉、德里、齋浦爾。通過經濟改革,放鬆對外貿和外資的管制,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

F. 為什麼古代中國是統一的,印度卻四分五裂呢

古代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在南亞的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分裂的存在。在文化上南亞地區都屬於印度文明,然而在政治上卻都有著各自的政見。印度更多的是代表一個文明體系,而並非是一個可以統一的國家。

一個國家的完整是基於它的文明為人們所接受的,古代的印度之所以是處於分裂的狀況,與它在地理位置上板塊結構的不完整性、種族制度的制定、以及文明的瓦解是有著分不開的關系的。

G. 大多數史學家認為是英國的殖民使印度從四分五裂走向統一 而印度人認為即使沒有英國人印度也能統一而印巴

這個要從印度被英國侵略變成殖民地國家前期說起,
——1 那時印度從整體上還是一個國家(被當時國家所認可),但其有十幾個鬆散的邦國所組成。因為印度是一個佛教文化很重的國家(後期衍化印度教),教義就是國家法典,至高無上,可同時印度教又分為很多分支,每個邦國內都有自己信仰的教派。故而其很分散。
2 當時印度外圍的確有不同的小邦國不跟印度玩,即不屬於印度。
英國侵略印度後,將印度變為其殖民地,歸屬東印度公司管轄,出於利益需要通過各種方式把其他小邦劃進印度。所以說大多說史學家認為英國的殖民時期使印度從分裂走向統一。
——印度人認為沒有英國人,印度也能統一印巴。其實這句話 含有兩個意思:
1 印度可以自己實現對內部邦國的統一。
2 正是英國的殖民,使印度分裂成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於殖民地獨立前英國做了手腳使之分裂為三個部分)。至今部分印度愛國之士仍對此恨恨不已。

H. 印度是怎麼分裂為印巴和孟加拉三國

印度的最後一個王朝莫卧兒王朝戰敗後,三國作為英國的殖民地被英屬東印度公司所統治。1947年6月3日英國的蒙巴頓勛爵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頓方案》,47年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別獨立,1971年印度通過第三次印巴戰爭肢解了巴基斯坦,使得東巴基斯坦獨立,即為現在的孟加拉國。


1、從統一到分裂

1947年,巴基斯坦獨立時,巴基斯坦的領土由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兩部分組成。東巴與西巴相距兩千多公里,中間還隔著一個印度,而且兩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也不盡相同。


雖然東巴的面積比西巴小得多,可人口卻比西巴多。由於中央政府的大權長期控制在西巴人手中,東巴人憤憤不平,東巴與西巴之間的隔閡日漸加深。


1970年12月,巴基斯坦舉行首次全國大選。以拉赫曼為首的人民聯盟主張東西巴完全平等,得到大多數東巴人的擁護。仰仗東巴人口上的優勢,人民聯盟在選舉中獲得了國民議會的多數席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面對大選結果,東巴人欣喜若狂,西巴人則憂心忡忡。拉赫曼與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商討東巴自治問題,以期改變東巴長期遭受的不平等的對待。可是雙方分歧太大,會談最終破裂。


第二年的3月初,東巴各地掀起罷工和示威的浪潮,紛紛要求實行東巴自治,局勢一片混亂。3月25日,駐守吉大港的軍隊嘩變,佔領了全城。3月26日,人民聯盟宣布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成為獨立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為了阻止分裂,葉海亞總統急忙宣布取締人民聯盟,並且派遣大批軍隊開赴東巴,鎮壓人民聯盟的獨立運動。一時間,東巴火光沖天,槍聲震耳,拉赫曼和其他獨立運動領導人紛紛被捕。從此,東巴基斯坦的民族自治運動變為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斗爭。經過幾個月的戰斗,西巴軍隊雖然控制了東巴的局勢,但造成一百萬孟加拉人喪生,一千萬孟加拉難民逃往印度。


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爭奪克什米爾的領土主權,已經在1947年、1965年兩次刀兵相見。現在削弱和分裂巴基斯坦的機會來了,印度哪肯放過。就在此時,印度與蘇聯簽訂了合作友好條約,得到了大批先進的武器裝備,更助長了印度對巴基斯坦大動干戈的決心。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夫人宣布全力支持孟加拉獨立,好讓「不斷逃亡印度的難民重返家園」。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策劃,11月21日,印度軍隊向東巴發動了海陸空全方位的攻擊,一輛輛印軍坦克越過國界,旋風般殺向巴軍陣地;一架架印軍戰機騰空而起,呼嘯著撲向預定目標。印度陸軍迅速向前推進,直逼東巴首府達卡。12月3日,印軍又越過克什米爾軍事分界線,猛攻西巴,試圖牽制巴軍主力,不讓他們騰出手來支援東巴戰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了。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立刻宣布全國處於緊急狀態,全力抗擊印軍的入侵。


印巴兩軍出動戰機你轟我炸,並發生了激烈的空戰。12月8日,印度的兩架蘇-7戰斗轟炸機企圖偷襲西巴的空軍基地,不料,被高度戒備的巴軍發現了。隨著三顆信號彈騰空升起,兩架中國製造的殲-6戰斗機沖入天空朝敵機撲去。駕駛殲-6的哈斯米中校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巴軍飛行員,當飛機爬升到兩千米的高空時,根據地面通報的情況,他立刻在機頭左方發現了敵機。哈斯米隨即來了個大坡度轉彎,繞到敵機後方,占據了有利的攻擊位置。印軍飛行員猛地發現自己被殲-6盯上了,慌亂之下,企圖加速甩掉殲-6。哈斯米十分沉著,死死咬住蘇-7,隨後按下導彈發射按鈕,一枚響尾蛇導彈直沖敵機而去,蘇-7躲閃不及,頓時凌空炸得四分五裂。另一架蘇-7見勢不妙,剛想掉頭逃走,這時另一架殲-6趕到,做了幾個漂亮的空中動作,迅速把敵機鎖定在射擊光環中。炮彈像雨點一樣射向敵機,第二架蘇-7戰斗轟炸機應聲落地。


雖然巴空軍的表現十分出色,但是巴陸軍卻不爭氣,在印軍的猛攻下,接連敗下陣來。葉海亞總統心煩意亂,趕緊派外交部長布托前往聯合國,要求安理會制止印度對巴基斯坦的侵略。12月7日,聯合國大會以一百零四票的壓倒優勢通過了要求印巴雙方停火和撤軍的決議。可是印度在蘇聯的支持下,拒不執行聯合國的決議,宣布印度將「打到孟加拉國獲得解放為止」。


孤軍奮戰的東巴守軍雖然從戰爭一開始就在數量上和武器上處於劣勢,但是他們頑強地抵抗著。印軍速戰速決的意圖受到了挫折後,立刻使出了撒手鐧,出動無數飛機,在達卡周圍空投了大批傘兵,使東巴守軍首尾不能相顧,順利完成了對達卡的合圍。與此同時,印度的海軍和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卡斷了東巴與西巴的任何聯系。


決戰在即,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十分清楚,失敗是不可避免了,他授權東巴指揮官尼亞茲中將「有權最後決定是否向印軍投降」。12月16日,印軍向達卡發起總攻。尼亞茲見大勢已去,決定無條件投降。他在達卡的賽馬場向印軍遞交了投降書,然後交出了軍旗和手槍。印軍攻佔達卡的消息傳來,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欣喜若狂,她趕到新德里的議會大廳,激動地宣布:「現在達卡已是一個自由國家的自由首都了。」12月17日,印度在西線宣布停火。葉海亞總統無可奈何,只得接受印度的停火建議。第三次印巴戰爭以巴基斯坦的失敗而告終。


1972年1月,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告成立,得到釋放的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國第一任總統。

I. 印度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為何許多人說它其實已經「四分五裂」

歷史上印度一直是四分五裂的國家,也一直被入侵,直至英國殖民後,英國不斷入侵殖民其他國家,給印度國土開疆擴土,一直被擴充至現在的版圖,待殖民者撤出印度土地後,印度又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國。

可以說,印度的歷史十分精彩且跌宕起伏,其文化內涵和文明底蘊絲毫不輸給中國,只是多年顛沛流離,戰亂紛呈,流失嚴重,但好在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還在,我們還來得及感受這個國家的歷史並從中獲取些許吉光片羽。

J. 我在做論文,題目是讓印度解體的5種方法 大家有什麼想法

1首先要明白這5種方法的優缺點
2其次要弄清楚,是什麼關鍵性原因導致印度解體
3再次,就事論事,找到方法中的合理部分,結合自己的思維的創新點,提出解決方案
4對歷史的反思和方法的總結,結合國情分析現狀,並對未來有一個方向上的展望。

與如何讓印度四分五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旅遊簽證啊多少錢 瀏覽:684
義大利面煮吃怎麼做好吃 瀏覽:540
伊朗花園房價多少錢一平方 瀏覽:308
地板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66
越南椰子粒怎麼吃才好吃 瀏覽:670
義大利十大瓷磚品牌有哪些 瀏覽:858
2021中國有多少hiv患者 瀏覽:882
印度洋海域有哪些未發現的生物 瀏覽:670
哪些國家使用義大利語言 瀏覽:499
印度在英國之前是個什麼樣的 瀏覽:330
美國為什麼打伊朗啊 瀏覽:952
印尼什麼島比較繁華 瀏覽:572
龍州有多少條馬路通越南 瀏覽:282
中國有哪些好的神經內科醫院 瀏覽:672
伊朗用的錢叫什麼名字 瀏覽:44
中成葯寄英國用什麼快遞 瀏覽:460
在越南尿毒症透析一次多少錢 瀏覽:86
中國多少通信基站 瀏覽:505
義大利回國直航機票什麼時候恢復 瀏覽:684
英國大帝有多少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