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最窄的路是哪裡

印度最窄的路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21 03:33:59

❶ 世界上最危險的公路是哪條

你有沒有想過,原本就很煩心的塞車再遇到這樣的分秒必爭的通道,這是什麼樣的場面呢?

聖經《出埃及記》中記載,先知摩西率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時,依上帝的吩咐將紅海一分為二,只需要一夜強勁的東風就可以打開一個陸地通道,讓人們踏著泥濘安全通過。這就是著名的摩西分紅海的神話故事。

最美的風景從來都是無意間撞上的眼前海水還沒退盡的美景就在悠閑的步伐中被盡收眼底因為通道的特殊自然景象,這里卻意外受到了許多國際賽事的青睞。

❷ 印度公路交通狀況如何

印度的公路路況都比較差,尤其是跨越邦際的道路,所以汽車應該是火車的輔助交通手段。只有不通火車的地方,比如卡久拉霍,才考慮乘坐汽車。但火車經常晚點,要有心理准備。此外,有些看上去很豪華的旅遊大客車,實際是比較破舊的客車。長途車也對號入座,發車通常比較准時,有的城市間一天只有一班車,所以一定要事先了解發車時間,賓館通常很願意提供這方面的信息。 印度公路 即使相鄰城市間的長途汽車,行駛時間至少也要5-6小時,所以經常跨越吃飯時間。汽車司機通常會在比較大一點的鎮子稍事停頓,路邊有小食攤,如果擔心衛生狀況,可以事先准備一些食物。 印度的長途汽車運輸業很發達,許多貨物不是靠火車而是靠大卡車運送。德里的環城公路上經常可看到巨大的"塔塔"牌卡車滿載貨物飛馳來往。印度的公共汽車也與別國的不同,車身較高,而且沒有車門,前後只有兩個門框,乘客從後門上、前門下,如果車裡面擠滿了乘客,後來者就扒著車門,身子懸在外面,警察和售票員也不幹涉。有時一輛公共汽車外面竟懸掛著七八個乘客。印度的公共汽車開得飛快,司機總是急匆匆的,還未等乘客上完就開動,印度人有經驗,可以助跑一段攀上汽車,外國人就不那麼幸運了,筆者有好幾個留學生朋友都因為上下公共汽車而摔傷了腿,又無法與司機論理,只好自認倒霉。 印度的公共汽車以前都是國有的,實行經濟改革後,政府允許私人企業經營,德里已增設了「紅線」和「綠線」兩家汽車公司,但因為這兩家公司招聘的一些司機技術不熟練,經常出事,報紙稱之為「死亡線」。不少乘客心有餘悸,不願乘坐這兩個公司的汽車,再則它們的價格也比公共汽車稍貴。 在城市,大部分人出行是依賴公共汽車。印度的公共汽車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車門不關,只要車速慢下來,乘客可以隨時上下。即使到了站,公共汽車經常只是放慢了行駛速度,乘客往往是在汽車的滑行中上下車。遇有乘客太多時,車廂內擠不下,人們就會爬到車頂上去。火車、公共汽車的車頂上可以載人,這也是印度常見的現象。

❸ 讓印度寢食難安不惜犯險,這是怎樣的一條路

奇怪,印度這回似乎鐵了心。
這幾年中印邊境偶有摩擦,基本上都通過外交手段成功化解,握握手,各回各家。但這回印度覥著臉硬撐了一個月,不僅越線阻攔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還口口聲聲指責「中方的修路行動給印方帶來嚴重安全風險」。
為一條路耿耿於懷、興師動眾,至於嗎?
印度的夢魘
讓印度人輾轉反側的,首先是洞朗特殊的戰略位置。洞朗位於雲南省亞東縣東南,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地圖上看,它就像一個凸出的小水滴,楔狀伸入錫金和不丹之間。最重要的是,這個地方離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太近了。這條走廊簡直就是印度的七寸,它是連接東西印度的咽喉要道,卻只有20多公里寬,最窄的地方僅有3公里,易攻難守。

如果中國把洞朗的路修好,從此再直出幾十公里就更加容易,封鎖西里古里走廊,截斷印度東北邦與本土的聯系,印度就將生生分裂成兩塊,而印度東北那幾個邦本來就不太安定,這樣一鬧它們很有可能獨立。
那無疑將是印度最大的夢魘。
印度人肯定忘不了,1971年他們就是這樣對付巴基斯坦兄弟的,當時印軍進入東巴基斯坦,後者很快就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假如中國也這么搞一次,收復藏南恐怕也就是分分鍾的事。
所以,印度看中國在這修路,無異於芒刺在背、如梗在喉。

不光是洞朗這條路,近幾年中國在西南方向基礎設施建設的各項進展,印度都非常忌憚。比如我們修通了青藏鐵路,川藏、滇藏與新藏鐵路也會陸續開通,從青海玉樹到西藏藏南的鐵路也在建設中,對此印度人都有一肚子想法。
一位學者向刀姐透露,印度駐華大使曾私下向他表示,印度很多人都認定中國修路是用於運兵,他們相信建成這么多鐵路後,中國可以在一個月之內輕松運兵二三十萬,而一條鐵路的運輸量就足以支持解放軍5個山地旅在前方作戰。
上述幾條鐵路一旦修通,中國就有能力跟印度打長期消耗戰,這將深刻改變中印邊境的軍事平衡和心理態勢。然而,這些鐵路離中印邊境尚有距離,印度不便說三道四,更無力干涉。這次中國在洞朗修路,它好不容易逮住個抓手和發力點,自然要大做文章。
除了軍事上的影響,洞朗的這條路還可能沖擊山南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尤其是不丹與中印的關系。
不丹是印度的所謂附屬國,它外貿、能源、軍費的90%都由印度提供,可以說國家經濟命脈都捏在印度手中。而中國由於喜馬拉雅山脈與西藏高原的阻斷,難以向這個山南小國施加影響。不丹沒有擺脫印度的戰略空間,所以只能乖乖聽印度的話。

但印度相信,以中國的經濟實力,可以瞬間把不丹買走。目前中不合作的主要障礙是有高山阻隔,雙方僅有一個可連接地區,就是山南凸出部的亞東縣洞朗地區。洞朗的路一修好,理論上就有可能跟不丹西南的交通樞紐龐措林宗連在一起。
一旦中不交通連接便利了,雙方經貿聯系加強,印度就會逐步失去控制不丹的資本,印度的鐵桿粉就要變成路人了。萬一中國把不丹拉過來,再通過不丹越境跟印度東北邦接觸,那樣印度的噩夢就又要上演了。
這樣一盤算,就難怪印度要不惜犯險阻攔中國修路了。
印度想多了
只能說,印度的心眼太多了。
洞朗人煙稀少,環境惡劣,歷史上的管理一直很鬆散,中國對這一地區的實際控制也是在2007年以後。但整個亞東縣控制的面積很大,那裡的邊境線有200多公里,卻只有一個團在守衛,所以那個地方除了幾個隘口有部隊,其他大多數邊境都是空白的。當地藏民和不丹人的邊界意識淡薄,經常穿過邊境來回走。

一位曾在當地駐扎過的軍事專家告訴刀姐,這次修路,我們的初衷很單純,主要就是更好地保衛自己的領土,加強對邊境的管控。由於哨所不多,只能派巡邏隊季節性地去看看,沒什麼情況就得回來。最近要再修一兩個哨所,可那個地方連電都沒有,老百姓也很少,要修永久性哨所,就得保證汽車能通行,為駐地人員運輸生活所需給養。
據他了解,亞東縣的公路早就通了,洞朗那裡也有路,只是原來的路比較差,一下雪,汽車就沒法走。現在就是把這段幾公里長的支岔路鋪點石頭,做個瀝青硬化。這樣一來也能改善村鎮交通,方便當地百姓出行和經濟發展。
簡言之,洞朗這條路主要還是服務於保衛後勤和民生需要,中方的戰略用心被印度過分誇大了。大家想想,假設中國有那麼深遠的戰略考慮,如果我們真下決心修路以威脅印度,那還不早把印度的軍隊清出去了,何必多費這一個多月的唇舌?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中國這么多年並沒有全心全力准備與印度打仗,否則就無法解釋中國和印度在前線部署軍力人數的明顯失衡。據專家介紹,印度為了防範中國養著十幾個山地師,而中國在西藏邊區只部署了1個旅的兵力。因為這些年中印關系總體比較穩定,我們的作戰准備重心並不在西南方向。
說句不好聽的,真要動手,中國還差洞朗這一條小路嗎?
這是病,得治
不過,這次印度的惡劣表現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所謂有備無患,有準備打,才能不打。印度想給我們立規矩,中國絕不能輕易妥協,該修的路一定要堅決修。
路不好,正常的巡邏都保證不了,何談守衛國土。前兩天一位資深學者剛跟刀姐聊起,他1965年在洞朗地區待過9個月,到邊境各個山口巡邏,那時路況艱難,有些路太窄,開汽車經常要像摩托一樣,兩個輪子懸空在外面。雖然駕駛員技術高超,但還是極其危險,有好幾次他們都差點掉到山溝里犧牲。
道路的重要性,就是後勤的重要性。這位資深學者還給刀姐劇透了一段內幕,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本來中央要求10月18日動手,就因為道路太差汽車難行,所有炮彈都要靠西藏的耗牛運輸,不得已開戰日就推遲了兩天。據說為了這事,當地的一位後勤部長差點被槍斃。

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當年9月印度打死我們十幾個人,中國為什麼拖到10月才動手,而且只打了一個月又迅速收手。這位學者一解釋刀姐就明白了,因為受道路所限,那時中國運兵部署都需要相當長時間。而一到12月,大雪封山,後勤補給跟不上,我們的軍隊無法在前方持續作戰,只能回撤。
其實印度也深知道路的重要性。新德里10多年前就准備沿中印邊境修建73條戰略要道,計劃2012年完工。幾天前它還聲稱要在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建兩條隧道,縮短到中國距離,便於軍隊調遣。只不過,印度的工程進展有多緩慢地球人都知道,73條路他們現在還沒修完一半。

唉,刀姐都替他們捉急。印度還不如跟基建狂魔打個招呼,修完洞朗這一段,咱順道過去幫他一把,一個月保證通通修好,親記得到時給個好評就行了。
無論如何,中國在自家院里修路都合理合法,印度想擋也擋不住。正如美國軍艦來南海咋呼了幾圈,中國的島礁建設依然順風順水。
對印度來說,與中國合作是最劃算的買賣。如果各方有意願和互信,中國的鐵路公路網還可以進一步延伸,連接印度、尼泊爾和不丹,屆時中印經貿進一步密切,印度經濟將獲得更大的增長動能,對華貿易逆差也有望大大改善。
印度如果與中國和平相處,我們修的路上就會飄滿印度芒果的香氣。它若執意跟中國死磕,就休怪我們不客氣了,那些路上運送的必將是我們的軍隊和炮彈。
刀姐想起呂氏春秋里的一個小故事,倒是很適合講給印度聽聽。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便觀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樣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臉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一不像偷斧子的。沒多久,他在翻動谷堆時發現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見到鄰居家的兒子,就覺得他言行舉止沒有一處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如果印度永遠放不下「1962情結」,沉溺於被害妄想症,那不管中國做什麼,它都會疑神疑鬼,覺得是要害自己。這是病,得治。印度只有拋開成見和臆想,它才不會為中國修一條路輾轉反側,寢食難安。

❹ 印度曼尼普爾的地理地圖 在哪

曼尼普爾邦(Manipur)是印度東北的一個邦。該邦成立於1972年,東以緬甸為界,西與阿薩姆邦相連,南以米佐拉姆邦毗連,北同那加蘭邦接壤,過去曾經是阿薩姆邦的一部分。

曼尼普爾邦所在的東北部地區與印度次大陸主體僅有一個細長的西里古里走廊相連,最窄處只有20公里,曼尼普爾邦位於印度東北部,南鄰米佐拉姆,東接緬甸,西連阿薩姆邦,面積2.2萬多平方公里。

對於曼尼普爾邦的族群劃分,比較典型的有兩種方式:根據曼尼普爾邦官方網站, 曼尼普爾邦的人口可以分為四大群體,即梅泰人、那加人、庫基人和潘高人 ;前曼尼普爾邦邦長納揚則將曼尼普爾邦的居民劃分為梅泰人、那加人部落民、非那加部落民和潘高人四大類。

(4)印度最窄的路是哪裡擴展閱讀:

曼尼普爾邦90%地區為少數民族居住的山區,首府英帕爾。山谷地帶,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曼邦90%地區為少數民族居住的山區。周圍為海拔900—2100米的丘陵和山地,中部為英帕爾河谷平原,曼尼普爾河流貫中部。

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山區多林木,竹子分布普遍。有鐵、銅和岩鹽礦。河谷平原為集約農業,山區耕作極粗放。

至2012年,曼尼普爾邦的公路密度為每100平方公里26.33公里。

尼普爾邦主體民族為梅泰人居住在因帕爾平原,是歷史上曼尼普爾地區的統治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的梅泰人又被稱為梅泰潘高人或簡稱潘高人,梅泰人根據宗教信仰不同,可劃分為非穆斯林梅泰人(梅泰人)和穆斯林梅泰人(潘高人)兩大部分。

❺ 從地理的角度來看,印度的死穴在哪裡

科技發展到現代,單純從地理環境上看,很難再找出一個國家,因為現代戰爭根本不再局限於陸地進攻,海洋、空中都可以藉助,一個國家只要科技、軍事比印度發達,那印度處處都是,所以這個問題更應該講講歷史上的印度次大陸在哪裡。

從公元前2世紀初開始,先後入侵印度次大陸的就有雅利安人、希臘人、塞種人、安息人、大月氏人、波斯人、馬其頓人、突厥人、英國人等,除了後來的英國人是從海上進入印度次大陸之外,其他都是通過開伯爾山口進入的,這也是印度人膚色駁雜的原因,也是歷史上印度分的原因。不過還是開有那句話,現代科技早已經不再是古代的冷兵器,一說放到現代已經不再適用。

❻ 洞朗對峙會被印度長期霸佔嗎

洞朗地區在中國亞東縣,屬於同不丹王國有爭議的地段,兩國這些年談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談攏。這兩年中國在西藏軍力大增,乾脆不談了,誰佔了就是誰的。
洞朗作為中不爭議區,原本不丹實控,設有季節性哨所,2007年中方公路修至洞郎恰爾塘,邊防6團摧毀了不丹哨所,2014年在洞朗最西南中印邊境設立庶草場哨所。
這次中方要修通前往庶草場哨所公路,徹底完成對於洞朗地區實控,洞朗距離印度七寸西里古里走廊(印度東北部最窄處)只有幾十公里,一旦中方實控洞郎,印度在包括藏南在內的東北邦駐軍,戰時有被圍殲的危險,觸動印度最敏感神經,這個位置每前進一步都是向印度胸口插刀子,即使純屬中不爭端地區,印度拼了老命也要阻止中方修路。

我在亞東縣地圖上,找到了庶這個地方,位於印度、中國、不丹三國交界處,冬天此地大雪封山,只有夏天冰雪消融之後,當地牧民前往此地放牧。這也印證了上述說法---不丹在曾經在洞朗設有季節性哨所。當然,現在由媒體披露出來的新聞推斷得知,此地已由我方控制。

依我看時間還會拖更長。

❼ 印度國土面積不到中國的三分之一,為何公路里程卻比中國多

因為印度對公路的要求很低,只要是一條路就能稱作為公路,而我國不一樣,我國大部分只有高速公路,國道,省道才能稱作為公路,所以地圖上自然沒有印度那麼的密集了,印度是任何馬路都被算上是公路了,而他們的公路質量也是遠遠不如我們的公路,他們的高速公路秩序也非常的混亂,有的時候連行人和動物都能走上來,而且下了雨的情況下,連雨水都排不出去,可以說印度的交通設施也是相當落後的。
印度不僅僅公路的要求很低,並且哪怕是印度最高級的公路,也就是國家級公路,也比我們國家的公路要質量差很多,大部分都是單行道,而且行人和動物竟然可以走上去,而這種現象是在我國的高速公路上是不可能出現得了的,同時也是其他國家的人不敢想像的,而印度的其他公路就更不敢恭維了,這些公路真的和發達國家的鄉間小路差不多,如果是大車子可能開到一半還會卡住,連掉頭的地方都沒有,所以說看到地圖上印度公路這么密集,這些完全就是假象。

❽ 東印度和西印度之間的狹窄走郎叫什麼名字

西里古里(Siliguri)走廊,是指錫金與孟加拉國之間的寬約僅僅20公里的狹長地帶。因以地名「西里古里」命名,所以稱為西里古里走廊。這條走廊相當於連接東西印度的脖子,它是印度連接其東部的陸上通道,也是印度國土的咽喉要地,就象中國的河西走廊或者遼西走廊一樣。印度國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就是這里。有人將它比喻為蛇的7寸。西里古里走廊長約22公里,東翼寬約33公里,西翼寬僅21公里,因其形狀狹長,且戰略地位重要,又被稱為「雞脖子」。事實上,東北地區邊界僅有1%與西里古里走廊相連,其餘99%都是國際邊界,北鄰近中國,東接緬甸,西南與孟加拉國相連,西北與不丹接壤。西里古里走廊也是印巴分治製造地理隔閡。英印時期,大阿薩姆是孟加拉的東北前沿,兩者政治、經濟關系密切。然而1947年印巴分治後,東孟加拉成為巴基斯坦國的一部分,稱為東巴基斯坦,1971年又獨立為孟加拉國。東孟加拉的分離使印度東北地區失去與外界聯結的陸路和水上通道,只有狹長的西里古里走廊將其與印度其他地方連接起來。西里古里走廊的東北轄區國際邊界達到99%之多,這種與印度主版圖地理上的隔絕,強化了該地區素有的「孤立感」,助長了其分離傾向,印度國土布局和形式不佳,主要指的也包含西里古里走廊。如果印度與軍事強國發生戰爭,敵方能通過控制西里古里走廊輕易切斷印度東北邊區與內陸的聯系。

❾ 印度南北最窄的地方

看圖, 在與孟加拉國西北部 交界的地方。


❿ 印度國土比中國國土小很多,公路里程卻比中國還多,這是為什麼

印度是個神奇的國家,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美國公路總里程665萬公里,印度560萬公里,中國477萬公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我國是基建狂魔,修鐵路、修高速公路、架橋、修隧道等技術全球前列,特別是架橋技術全球第一,很多歐美國家修橋梁也要咨詢我國。我國高鐵里程全球第一,大於第二到第十名總和。有世界先進的盾構機、有海底沉管隧道技術、有超長斜拉橋建造技術。印度修路、修橋、修隧道難度大的搞不定,工程大的項目20年也修不好,我國一般五年就修好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印度也遠遠不如我國。像城市地鐵、公交車站、公園廣場數目沒有我國多。而且印度城市很混亂,他們沒有戶口的限制,窮人可以隨意遷徙。城市中,只要是沒有明確禁止的公共土地窮人就可以使用。農民及窮人到城市公共區域搭建窩棚,一般不會驅趕,這樣導致印度城市非常混亂。

閱讀全文

與印度最窄的路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北面是什麼高原 瀏覽:89
中國人在越南住哪裡好 瀏覽:880
英國人雙名怎麼稱呼 瀏覽:521
越南珍貴大米用什麼配額證 瀏覽:75
你還知道哪些中國古代兵器 瀏覽:852
越南女兵帶什麼東西 瀏覽:65
中國捐款給印度多少糧食 瀏覽:62
印尼回國包機多少錢 瀏覽:907
中國玉石品種有多少 瀏覽:961
印度為什麼能獲得標槍金牌 瀏覽:706
印尼語專業前景怎麼樣 瀏覽:827
哪個條約規定不許中國人居住 瀏覽:421
伊朗沙漠種植什麼 瀏覽:341
義大利有什麼好用的利尿劑 瀏覽:577
中國駐印尼使館電話是多少 瀏覽:646
寶潔什麼時候進入中國 瀏覽:802
義大利留學生活費包括什麼 瀏覽:767
jyp在中國有多少星探 瀏覽:754
越南牛肉為什麼那麼便宜 瀏覽:606
華人怎麼樣去義大利看病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