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中國汽車這么貴
我覺得是中國國情還有就是政策還有暴利引起的……各種原因都有
1、中國的汽車普遍比國外同款砼配置貴些,或者減配置,這個原因主要在汽車廠商,他們追求利潤,而中國的汽車上的強製法規太少了,需求又旺盛,導致就是這種又貴又「缺胳膊少腿」的汽車也大有人買,讓他們有恃無恐。
2、中國貧富差距在拉大中,使得買不起汽車的大有人在,能買幾輛車的人也大有人在。使汽車消費比較旺盛。
3、中國的汽車、石油都基本還屬於壟斷性行業,難以低價。
4、中國汽車被國家做為支柱產業發展,發展助力太多,發展有點畸形了,所以形成了現在這種大家好多人買不起車,但是又暢銷的畸形汽車市場。
5、我年收入是你的6倍左右,我都覺得汽車很貴,哎!中國啊
㈡ 為什麼國內汽車賣得比國外貴得多
國內汽車價格普遍比國外(主要指歐美)貴的原因主要有三:
1.競爭關系
中國的車價大部分是由競爭關系決定。相對於歐洲和美國超過100年的汽車銷售史,中國汽車市場無論規范程度還是競爭激烈程度均遠遠落後,企業利潤也遠遠高於歐美。「一個市場運作得久了,相對會比較透明,價格也會穩定。」
標准普爾公司2008年報告稱,中國國內汽車製造商平均運營利潤率為30%~35%。西方成熟市場的平均運營利潤率僅為5%。
以豪華車為例,中國的豪華車幾乎被寶馬、賓士和奧迪三個品牌瓜分。而在美國和歐洲,寶馬、賓士和奧迪卻要面對更多競爭對手,比如凱迪拉克、林肯、瑪莎拉蒂、美洲虎等。
中國的中高端車領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在2007年凱美瑞上市之前,雅閣和帕薩特幾乎壟斷了中高端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凱美瑞上市後,該區間競爭加劇,售價開始出現下滑。
2.技術轉讓費
技術轉讓費也進一步抬高中國車價。由於中國合資汽車公司中,中方與外方的股比多為50:50,外資公司對引進到國內的車型,均徵收技術轉讓費,該項費用大部分佔到整車成本的10%以上。這意味著,一輛20萬元的車,其中2萬元是額外支付給外方的「學費」。
3.稅收因素(成本因素)
除了以上兩點外,中美汽車的巨大價差跟中國特殊的稅收政策有關。
華晨寶馬一位人士表示,中國的寶馬之所以比美國價格高出許多,「主要是來自海關的稅收及政策因素」。以售價116萬元的寶馬740Li為例,從進口到被中國消費者購買,中間有三道稅,分別為25%的進口關稅,排量3.0升以上徵收的25%消費稅,消費者購車時9%左右的購置稅。其中,關稅和消費稅為包含在車價內的稅費,購置稅為車價以外的稅費。消費者在買賣中承擔的稅費成本約為「進口關稅19萬元+消費稅19萬元+購置稅10萬元」,共計48萬元。
國產車雖然沒有進口關稅,但也要繳納其他相關稅費。
國內一家合資汽車公司內部人士表示,該公司在生產環節要上繳17%的增值稅和5%的消費稅。車輛上市銷售後,購買者還必須支付約9%的購置稅。而在美國,大部分州對汽車公司僅徵收5%~10%的稅費,終端環節也沒有購置稅。而在日本,轎車的平均稅率大概是11%,德國則為7%。
由於企業在生產環節已繳納了一次消費稅,消費者在買車時的購置稅實際上形成了「二次徵收同一稅費」。
㈢ 為什麼在美國買車那麼便宜到中國就很貴了呢
對於一些懂車的人都知道,在美國買車,特別便宜,但是如果在國內買,車就特別貴。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國內的大部分車,都是進口,那麼從海關運到國內,可能會要繳納一些稅費。所以價格自然就會翻好幾倍。美國的技術,相對成熟。製造汽車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而中國大多的引進一些國外的先進技術,所以成本,也會有所增加。中國人和美國人在購車時候,觀念也會有所不同。
最重要的是,中國人在買汽車的時候,大多都特別喜歡合資車,特別是BBA這類型的車子。中國人買車的時候,也特別好面子,即使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但仍然看不起買大眾車子的人。再加上中國,有很多黃牛黨,如果某輛車子,銷量特別好,那麼這些黃牛,就會提前購入。並且等大多數平台斷貨之後,再以高價售出,從中賺取利潤,這樣一來,也會導致車子的售價變高。
㈣ 為什麼車子外國便宜中國貴
按照美圓與人民幣同期的匯率來說,一款1.6排量在美國成本為摺合人民必10萬元的汽車在中美分別可以賣多少。
首先是增值稅徵收方式不同:
在我們國家,實行生產型增值稅。也就是說,廠家購入的原材料作為機器生產資料的機器設備不能扣除17%的增值稅。而在歐美許多國家,實行消費型增值稅,廠家購買的生產資料已經在上一環節徵收過的就不必再次徵收,例如鋼板、輪胎、玻璃、車內座椅、電子設備等。由於我國實行生產型增值稅,因此不能將這部分生產成本免稅,所以僅從這一項上中國百姓就要承擔相當多一部分成本。
其次是汽車消費稅徵收配置不同:
消費稅是我們國家針對特定的高檔奢侈品徵收的專門稅收,包括酒水、煙草、汽車、化妝品等。但是在國外,汽車並不屬於高檔奢侈品范疇,因此沒有這項增加百姓的購車負擔。結合國內實際,依據汽車排量的大小徵收不同比例的稅收,排量低的繳納少,排量高的繳納多,平均稅率為5%。
再次是車輛購置稅的徵收:
我們國家的汽車進入銷售環節需交納10%的車輛購置稅,但是在國外許多國家是沒有這一項內容的。那麼我們的消費者要比國外的人民多繳納10%的車輛購置稅。
最後是經銷商利潤和運輸成本及保險費用上牌費用等。
接下來就來算算中美同為10萬元成本的汽車銷售價格差異:
美國因為各個地區存在地方立法上一些差異,一般徵收7%—10%,因此一輛汽車的最後售價加上保險上牌等摺合人民幣13萬。
國內10萬元成本的汽車價格為:增值稅17%,也就是增加17000元;1.6排量消費稅5%,也就是徵收5000元;車輛購置稅,這是以汽車的廠商指導銷售價格上計算的。一般情況下廠家加上運輸成本及經銷商利潤指導價格為15.8萬元(包括今後降價銷售空間)。那麼要徵收 158000/(1+0.17)*0.1=一3504元。按照新車全部保險計算,根據我國目前的保險行業費用來說,指導價15.8萬的汽車全保一年大約 6000元人民幣(包含交強險、三大主險、車輛盜搶險、自燃損失險、不計免賠、車上人員責任險、玻璃單獨破碎險),上牌費只需200,車船使用稅一般為 450元。
最後,得出結果,中國的百姓購買美國摺合人民幣12萬元的車實際要付出約20萬人民幣,也就是說高出國外近35%。若是高檔汽車付出將更多,例如一兩寶馬7系列的豪華轎車,國內消費者要多支付近100%。
以上就是為什麼我國賣的汽車為什麼要比國外貴很多的原因了。
㈤ 在中國買車為什麼這么貴
我覺得是中國國情還有就是政策還有暴利引起的……各種原因都有1、中國的汽車普遍比國外同款砼配置貴些,或者減配置,這個原因主要在汽車廠商,他們追求利潤,而中國的汽車上的強製法規太少了,需求又旺盛,導致就是這種又貴又「缺胳膊少腿」的汽車也大有人買,讓他們有恃無恐。2、中國貧富差距在拉大中,使得買不起汽車的大有人在,能買幾輛車的人也大有人在。使汽車消費比較旺盛。3、中國的汽車、石油都基本還屬於壟斷性行業,難以低價。4、中國汽車被國家做為支柱產業發展,發展助力太多,發展有點畸形了,所以形成了現在這種大家好多人買不起車,但是又暢銷的畸形汽車市場。
本身中國的汽車技術是全面落後的從發動機,到原材料(如車用的鋼材,鋼板)。到各種零配件中國有幾項拿得出手的?沒技術,人家想怎麼捏你就怎麼捏你。現在奢談保護民族車企為時過早。現在在中國的外國車廠降價的動力,僅僅來自於其他外國車廠。與本土車企幾乎毫無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中國車市,就是日俄戰爭的翻版。 看著人家在自己的土地上打來打去,而我們只是看客。所以,別人既不是因為我們有錢沒錢來定價,也不會因為我們笨不笨來定價。因為在他們看來,我們只有選擇買不買的權利,和買哪個外國車廠的權利。 不論是中國車企,還是中國人,對於價格的質疑和話語權幾乎是被忽略不計的。請記住,不論德國,美國還是日本法國,都不會因為你覺得貴或者怕觸怒消費者而降價。現階段他們降價的唯一動因是其他外國公司是否降價了和它公司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還有,依然是稅的問題這一點,其實也只有美國對於車子的征稅是很少的,其他不論是歐洲還是哪裡,征稅都不少。中國也不算特別過分。增值稅,購置稅,車船稅。
㈥ 中國汽車價格為什麼比國外貴那麼多
有兩個原因:
1)稅制
我國的稅制是銷售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要征稅。這樣就包括:進口關稅、進口商總代理銷售給一級代理的增值稅、以及代理銷售給4S店的增值稅、車輛購置稅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車輛價格被大大提高。而很多西方國家(也包括日本)實行的是終端消費稅 -- 只有消費者購買商品時才征稅,中間環節是免稅的。
2)套用星巴克的一句話:「如果我們賣的和國外一個價,國內的咖啡店就沒有生路了。」
汽車行業也是如此,如果進口汽車賣出和美國一樣的價格、國產品牌、合資品牌就徹底沒有銷路了。所以,國家也不希望進口汽車賣的太便宜。
㈦ 中國為什麼買車這么貴比美國貴一倍還多。關稅只有25%。
因為關稅的原因,所以沒辦法價格就提上去了,要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㈧ 為什麼中國買車這么貴
有200%的進口關稅
因為要保護國有企業 比如 奇瑞 紅旗 吉利 長城 等
買一個奔騰的價錢 在國外能買一個3系 那國家的本土產品 就一台也賣不出去了 所以 稅後的價錢 很高~
㈨ 為何豪華車在國內的價格高於國外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國沒有自己國產的超豪華轎車,大量的超豪華型轎車只能依靠國外進口,關稅就是一道很高的門檻,進口的豪華轎車依據到達中國海關的價格再徵收15%的關稅,其中到岸價會比實際買價高出不少(包含了運輸費、倉儲費、報關費等費用),因而價格會比外國自產的超豪華轎車高出不少,此外,大排量的豪華車型又會被徵收高額的消費稅,相較於美國,同樣是2.5L以上的車型,我國徵收的消費稅會高出起碼4個百分點。所以從稅的徵收來看,我國超豪華大排量的轎車價格確實會高於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