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級別工資是什麼意思
中國國家機關幹部的工資曾經歷過三次改革,時間分別是1958年、1985年和1993年——由軍事共產主義供給制轉到以級別定工資的職務等級工資制再轉到以職務工資為主要內容
的結構工資制。
1993年8月19日頒布了《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國家幹部變為公務員後,改變過去的以級別定工資為職務級別工資制,即按不同職能,將機關工作人員工資分為四個部分: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工齡工資,其中,以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為主體。這次工資制度改革同時確定機關與企業、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工資制度。機關工作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與企業相當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大體持平。
職務工資是按公務員的職務高低、責任輕重和工作難易程度確定工資標准,每一職務檔次設若干工資檔次——少則3檔,主要是主席、副主席和總理一級的,多則8檔。同一職務分檔使公務員可以在不提升職務的情況下,實現正常的晉級升資需要。
級別工資則是按公務員的能力和資歷分成15個級別確定工資標准。一個級別設置一個工資標准,最高一級為470元,最低一級為55元。級別工資使得公務員可以通過不提升職務、只提升級別提高工資標准。
除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外,公務員的工資中還包括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兩部分。在1993年的工資制度改革後,所有公務員的基礎工資都是90元,上至國家總理,下至普通科員,沒有差別。而工齡工資目前的標準是,工齡每增加一年,工齡工資增加一元。
如果按照國家規定的職務級別工資制的工資標准,國家主席一個月最高可達到1250元錢,部長的月工資最高可達1050元,處一級的工資水平最高為620元,科員、辦事員當然就更低。當然,這里所說的工資是不包括獎金和各種補貼的
㈡ 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月薪是多少錢
根據2019年的價格來看,國家一級運動員的月薪是5000-20000不等。
教育部規定,國家一級運動員報考有高水平運動隊的院校相關專業,通過報考學校的自行考試即可錄取,不需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報考普通高校只有加分政策(各省有區別)。
補充: 特招學校自行考試包括專項(只能是本專項,不可跨專項)和文化課考試,通過後不需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報考普通高校要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2)中國一級工資有哪些擴展閱讀:
授予條件
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授予一級運動員稱號。
1、在全國巡迴賽年終總排名中單打四至十六名、雙打二至八名的運動員;
2、在全國團體錦標賽中,前三名除授予運動健將外的其他運動員和獲得團體四至八名的主力運動員;
3、在洲際青少年(十個以上國家參加)的比賽中,獲得各項前三名的運動員;
4、在全國青少年巡迴賽年終總排名中,單打前八名、雙打前四名的運動員;
5、在全國青少年團體賽中獲得前二名的主力運動員(上場率應佔三分之二,取勝占上場次數的三分之二)。
6、在全大學生比賽中,獲得單打前二名的運動員。
㈢ 目前中國軍隊各級軍官以及士官津貼待遇
1、尉官:排職到連職約4500元至4800元左右人民幣,較現時3500元至38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調整後的工資將有4500元至4800元左右人民幣。
2、校官:營職到師職約5200元至7800元左右人民幣,較現時4200元至78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調整後的工資將有5200元至8800元左右人民幣。
3、將官:軍職到正兵團職8800元至22000元左右人民幣,較現時7800元左右至21000元左右增加1000多元左右,調整後的工資將有8800元至22000元左右人民幣。
陸軍、海軍、空軍、二炮部隊軍官收入接近於武警,士兵津貼則增到480元,士官工資一律在原基礎增加40%。根據解放軍有關條例,解放軍實行軍官職務等級十級,將官設上將、中將、少將、校官設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設上尉、中尉、少尉。大軍區級以下的職務等級,分為大軍區、軍、師、團、營、連、排級。專業技術軍官最高軍銜為中將,等級分為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現役士兵包括義務兵役制士兵(稱義務兵)和士官兩種。現役士兵的最低軍銜為列兵,最高軍銜為一級軍士長。
基本工資是按級別和軍齡來算的,級別、軍齡越高工資越多,但是一級的工資也不會差太多。差異最大的要算各種補貼。補貼有住房補貼、地區生活補貼、特殊工作補貼等等。

㈣ 中國各個行政級別公務員工資
公務員的工資由四個檔構成,一檔基本工資、二檔工齡工資、三檔獎勵工資、四檔補助工資。顧名思義,下面說說每個檔對應的含義及拿到的數字。
一、基本工資,即職務工資加級別工資,是工資的主要構成,也是確定之後退休金、撫恤金等項目的主要依據,這個是兩年一調,但是也不知道是否會落實。
二、工齡工資,公務員工齡工資又稱年功工資,按照員工的工作年數,即員工的工作經驗和勞動貢獻的積累給予的經濟補償。工齡工資是分配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金額不是很高,但工齡工資的作用不可小瞧。
三、獎勵工資,獎勵工資實際上是指公務員的年終獎,也就是獎金,它是對崗位角色超履職標準的努力和貢獻所給予的經濟福利補償。也就是說,沒有超履職標準的努力和貢獻,就不能享有任何形式和數量的獎勵工資。但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公務員均可享受。
四、補助工資,資性補貼為了補償公務員額外或特殊的勞動消耗及為了保證他們的工資水平不受特殊條件的影響,而以補貼形式支付給公務員的勞動報酬。包括按規定標准發放的物價補貼,煤、燃氣補貼,交通補貼,住房補貼,流動施工補貼等等。
㈤ 中國公務員最高一級工資和最低一級工資分別是多少
總理的白色才3000 簡直是胡扯
㈥ 文革前中國的行政級別劃分二十四級,具體是怎麼劃分的。
行政級別共分23級。其對應的職務分別如下:
23級正排准連,22級副連,21級正連
20級准營,19級副營,18級正營
17級准團,16級副團,15級正團
14級准師,13級副師,12級正師
11級准軍,10級副軍,9級正軍
8級准兵團,7級副兵團,6級正兵團
5級准野戰軍,4級副野戰軍,3級正野戰軍
1、2級是為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設立的
一級工資700餘元,三級工資400餘元,十級工資200餘元,十七級工資97元。
需要說明的是軍隊幹部比地方同級別幹部的工資高拿一級。如十七級地方工資97元,部隊是114元。主席只拿三級工資,促使了一批如政治局常委、軍委副主席、老帥們也拿三級工資。據說只有個別人拿了一級工資,如宋慶齡等。

(6)中國一級工資有哪些擴展閱讀:
文革區間:
1956年6月16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2次會議通過《關於工資改革的決定》。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此後長達30年之久的勞動工資制度的基礎,同時對新中國「吏制」產生了深刻影響,從此「級別」成為中國除農民以外各類社會人群政治經濟生活排序的重要標准
老的行政級別是55年取消供給制後為幹部制定的工資政策,與軍銜、職務無直接關系卻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確定幹部的行政級別當然離不開幹部的職務和貢獻。
職務與級別
(一)國家主席:一級;
(二)國務院總理:一級;
(三)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四至二級;
(四)部級正職,省級正職:八至四級;
(五)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十至六級;
(六)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十三至八級;
(七)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十五至十級;
(八)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十八至十二級;
(九)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二十至十四級;
(十)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二十二至十六級;
(十一)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二十四至十七級;
(十二)科員:二十六至十八級;
(十三)辦事員:二十七至十九級。
㈦ 我國現行的工資制度一般包括哪些制度
我國現行的工資制度基本如下:
1、工資等級制度。
指根據工作的復雜程度、繁重程度、風險程度、精確程度等因素將各類工作進行等級劃分並規定相應工資標準的一種工資制度,是其它工資制度的基礎,也稱基本工資制度。其主要特點是從勞動質量方面來反映勞動差別。
2、工資調整制度。
工資調整制度是工資等級制度的補充。其主要內容有考核升級、自動增加工資、考核定級、提高工資標准等。使工資制度在變動中趨向平衡和合理。
3、工資支付制度。
指計算支付職工工資的有關原則,標准和具體立法的一種制度。主要包括支付原則、各類人員的工資待遇和特殊情況下的工資處理的等內容。
4、工資基金管理制度。
工資基金指用人單位從其經營或者利潤中提取的用於職工工資的那部分基金。通常所說的工資基金管理指國家規定一系列的工資基金審批程序和監督措施,地各單位工資基金的使用進行監督、審計等行政管理活動。我國現階段企業執行的基本工資制度主要有等級工資制、崗位工資制、結構工資制、崗位技能工資制等。
我國工資制度是國家依據按勞分配原則所制定的勞動報酬制度,體現個人消費品的分配關系和分配原則。
我國以等級工資制為基礎,採取計件工資、計時工資和工資加獎勵、津貼等工資形式。工資制度要隨著生產設備、工藝過程、勞動組織、勞動條件的變化適時進行調整和改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㈧ 中國部級幹部工資多少
具體數目不詳,不過一般年薪在15萬左右。
省部級幹部一般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的機構和部門的正部級副部級領導,國家各部委局(主任、局長、署長)的(正副部級領導), (省、自治區 、直轄市 )黨委、政府、人大常委會、政協正副職 領導、(省部級正職和副職)。
(省、自治區 、直轄市 )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人民法院院長(省部級副職),(副省級城市)黨委、政府、人大常委會、政協正職領導(省部級副職)。

部長級配45萬元以下轎車
1979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高級幹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規定「部長以上幹部,每人配備專車一輛。臨時需要增加車輛,由有關單位派車。常務副部長、外事和公安部門副部長及65歲以上的年老體弱的副部長,根據工作需要,每人可配備專車一輛。其他副部長一般不配備專車」。
1994年,中辦頒布《關於黨政機關汽車配備和使用管理的規定》,規定「部長級和省長級幹部按一人一輛配備專車;現職副部長級和副省長級幹部,保證工作用車或相對固定用車」。
1999年,國辦發布《關於調整黨政機關汽車配備使用標準的通知》。2004年國管局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的規定》,均沿用1994年的「編制管理、標准控制、按需配給、單位所有」公務用車管理制度。
目前的公車配備標准,採用的是2004年國管局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的規定》:部長級幹部配備排氣量3.0升(含3.0升)以下,價格45萬元以內的轎車;
副部長級幹部配備排氣量3.0升(含3.0升)以下,價格35萬元以內的汽車;一般公務用車配備排氣量2.0升(含2.0升)以下,價格25萬元以內的轎車。
2004年國管局文件同時要求,部長級(包括副部級)幹部專車,按1人1輛定編。一般公務用車,根據內設的司(局)級機構和機構的人員編制定編。
2011年,中辦、國辦下發《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規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實行分級管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主管部門負責本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管理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各級領導幹部待遇梳理:正部級住房220平方米
㈨ 中國人的工資級別怎樣算
1.比較分級法
比較分級法一般有以下四個步驟:
(1)企業勞資主管對企業內部用人部門內的所有工作進行分析、評價、歸類,列出崗位、工種、序列及名稱表,並將所有工作分別歸人不同的崗位、崗位工種。
(2)在每一崗位、崗位工種內,按勞動復雜程度選出高、中、低三個標准工作,再將其他工作與標准工作比較,依次序排列。
(3)在工資等級表規定的等級數目內,確定各崗位,崗位工種的等級數目、起點等級和最高等級。
(4)將各崗位、崗位工種內的各項工作劃歸相應的工資等級。
2.記分分級法
記分分級法有自然分級與標准分級兩種具體形式。
(1)自然分級法。自然分級法有以下五個步驟:
1)勞資主管將確定勞動差別的五個因素,即復雜程度、精確程度、責任大小、繁重程度和勞動條件,分別確定一個最高得分,並確定計分標准。
2)將各項工作分解為以下五個因素,在最高得分范圍內,按計分標准分別計分,求出五個因素實得分數之和。
3)求出等級平均得分,即用五個因素規定的最高得分之和,除以工資等級數目。
4)求出每項工作的工資等級並加以適當的修正,即用各項工作的實際得分除以等級平均得分,對結果取近似整數值。
5)勞資主管按各項工作所在的工資等級從高到低自然排列。
(2)標准等級法。標准等級法有以下五個步驟:
1)勞資主管在工資等級制度規定的等級數目范圍內,為最高等級規定一個最高標准分。
2)勞資主管為勞動復雜程度、精確程度、責任大小,繁重程度和勞動條件五個因素分別規定評分范圍,並使其上限之和等於最高標准分。
3)為各工資等級規定得分標准,即每一個工資等級對應於一個分數段。
4)按上述五個因素對被評價工作打分,並求出實得總分數。
5)將各項工作實得總分數,與各工資等級的得分標准對照,確定該項工作對應的工資等級。
請採納
㈩ 我國的一級城市有哪些二級城市有哪些基本工資又是多少
第一級:直轄市、特別行政區、GDP大於1600億且市區人口大於200萬的城市:北京、天津、沈陽、大連、哈爾濱、濟南、青島、南京、上海、杭州、武漢、廣州、深圳、香港、澳門、重慶、成都、西安(18個) 。
第二級:其他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城市、省會、蘇錫二市 :石家莊、長春、呼和浩特、太原、鄭州、合肥、無錫、蘇州、寧波、福州、廈門、南昌、長沙、汕頭、珠海、海口、三亞、南寧、貴陽、昆明、拉薩、蘭州、西寧、銀川、烏魯木齊(25個)。
基本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