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家為什麼要限電限產
關於限電停產,原因並不復雜,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煤價漲幅過大,電力緊張
目前我國發電結構中火電發電量佔比仍然超過七成,而火電要用煤炭發電。人們可能沒有留意到,今年的煤炭價格上漲有多麼誇張。火電用的動力煤,5月份500多元一噸,夏天時800元左右,現在都1400多了。由於煤炭價格漲幅過大,一個火電廠現在每天會有幾百萬的凈虧損。而煤價今年以來一直在高位,電廠存煤也較少。電廠存煤少導致電廠發電量受限,火電廠發電虧損也打擊了其發電的積極性。這就使得電力供應出現緊張的局面。
而與此同時,國內對電力的需求仍然持續增長。以南方電網公司數據為例,今年1-7月,南方五省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7.4%,其中製造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0.6%。在火力發電廠缺煤又發電積極性不高的情況下,用電量卻繼續大幅增長,用電緊張局面就不難理解了。因此全國不少供電公司都發出了節約用電、有序用電、拉閘限電的通知。
二、能耗雙控,碳中和達標壓力
電力緊張是一方面,當前席捲全國十幾個省份的限電停產主要是因為能耗雙控。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是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約束性指標之一。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2021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的目標是3%左右。而眼下,全年只剩下3個月。
2021年8月17日,國家發改委印發《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其中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雲南、陝西和江蘇九省不升反降,除陝西外,另外8省均列為能耗強度降低一級預警。浙江、河南、甘肅、四川、安徽、貴州、山西、黑龍江、遼寧、江西10個省上半年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為二級預警。國家發改委要求各地區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全年能耗雙控目標,特別是能耗強度降低目標任務。由此一級、二級預警省市為了完成能耗下降目標,從上到下層層落實,不斷加碼,才讓限電停產成為現實。
我國是巴黎協定的簽約國。前兩天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還向世界庄嚴承諾,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不再建境外煤電項目,這個信號很明確,在碳中和上中國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做全世界的表率。
三、能耗雙控對企業的影響
能耗雙控下,高能耗產品供給將持續緊張。比如雲南的黃磷、工業硅,江蘇的純鹼,內蒙古、新疆等地的電石。從限產停產的行業來看,主要是有色金屬、鋼鐵、水泥和化工等高耗能行業,限產停產會使得相關產品的價格上漲。以化工品為例,9月份至今,67種化工品種,48種產品同比上漲,且片鹼、環氧氯丙烷、醋酸乙酯、甲酸、丙烯酸等漲幅超20%。能耗雙控以後將成為常態,我國已向國際社會承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碳中和目標將在較長時期內成為經濟的重要變數。高耗能企業,必須不斷提高技術水平,降低能耗,才能避免不被能耗雙控影響生產經營。
短期內在部分地區,能耗雙控還會影響到其他非高能耗的企業,但在電力緊張局面緩解後,能耗雙控的主要調節對象還是那些高耗能的行業企業。也許以後也會對各行業出台不同的能耗標准,超出標准後都會有限電停產等處罰措施,這也會倒逼企業同一時間,中國大力度的限電限產,竟然令美國更加難受,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日前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由於受勞動力、集裝箱、卡車、各種原材料短缺,以及中國等海外供給的不暢等因素影響,美國供應鏈目前正面臨多重考驗,商品短缺局面或將持續到年底。
面對全球大宗原材料和能源漲價,我們現在限電限產是為了節能增效,通過優化產能增強自身競爭力,通過改善供應鏈以及成本轉嫁來釋放通脹壓力。雖然走出這一步很難,但是為了經濟更好的未來,我們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毅力才行。在這場博弈中,美方由於無法掌控全球供應鏈,自身供應鏈又遭到沖擊破壞,使其面臨非常嚴重的供應鏈危機。面對經濟這種根本性改變,美方還沒有化解之策,按照鮑威爾的話,美方現在只能適應這一新的現實。現在正處在博弈的關鍵時刻,誰能挺過這段艱難的時期,誰就能掌握未來的話語權。隨著中國國力提升,國內的變化竟能引起國際連鎖反應,這也恰恰體現了中的崛起的實力。
『貳』 中國為何大規模限電
中國大規模限電是因為煤價過高、風電驟減。專家指出,當前火電仍占據我國電力大半壁江山,在上游煤炭價格上漲、下游供電價格上調空間受限的背景下,火電企業發電意願低迷,直接導致電力緊缺,這也是此次多地尤其是東北地區出現電力缺口的主要原因。
中國大規模限電的特徵
限電停產范圍較大,目前16個省市明確實施能耗雙控措施,同時限電行業波及面較大,涉及上中下游的各行業高耗能企業,相當數量的重點企業都已短暫停產。
此次限電停產監管的力度較大,對於高耗能行業和企業基本全部停產,其他耗能強度不低的行業企業也面臨大幅度的生產活動的壓降。
此次限電停產措施較為急迫,剛性較大,具有強制性,措施十分具體,針對不同耗能強度、不同產業鏈環節的行業和企業,都規定了較為具體的限產措施和標准。
從影響范圍看,短期內,限電停產對工業部門、製造業的生產活動產生較大影響。從具體行業看,限電停產首先對上游采礦業、化工、鋼鐵、有色金屬、非金屬建材等行業造成較大影響,從近期高頻數據看,高爐開工率、焦爐生產率、水泥開工率持續顯著下滑。
『叄』 中國限產的目的
一是有助於「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雙碳」目標是國家戰略,也是中國對國際社會做出的庄嚴承諾。限電限產是達成「雙碳」目標的戰略舉措。這也將有助於中國在今年11月份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贏得主動,有助於提升中國在氣候方面的公信力和領導力。
二是有助於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限電限產將淘汰落後產能和低端製造,提高中國能源利用效率,以低能耗實現高收益,倒逼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從而促進中國製造2025目標的實現。中國必須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搶占未來產業的制高點,從而實現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三是有助於防範可能到來的市場風險。全球疫情之下,美國超發貨幣,全球大宗原材料價格暴漲,對下游產業造成巨大沖擊。中國主動限電限產,一方面抑制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減少對海外市場低附加值產品出口,規避通貨膨脹的海外市場向中國轉嫁市場風險。
以上半年為例,中國上半年GDP總量同比去年增長了12.7%,貨物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7.4%。8月,上海至洛杉磯集裝箱運費達到11362美元/FEU,同比上漲223.9%。9月份,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報價3156.86點,較年初上漲90.34%。盡管高速的增長令人驚喜,但市場瘋狂的背後往往蘊含著巨大風險。
以鋼鐵為例,在當前高額利潤的強烈刺激下,各大鋼鐵公司都有著擴大產能的強烈沖動。如果各大鋼鐵公司加大投資擴大產能,必將進一步推高國際鐵礦石價格,給國際礦石巨頭帶來更加豐厚的利潤。而一旦風險來臨,鋼材價格斷崖式下跌,鋼鐵公司必將深深套牢,為消化在市場高位時采購的大量鐵礦石,鋼鐵公司必將面臨巨額虧損,前期的盈利也可能化為泡影,中國鋼鐵業又將元氣大傷。我們不能再重復2008年的錯誤。
在市場瘋狂的時候保持一份清醒,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保持一份恐懼。中國主動限電限產可能讓中國經濟走得慢一些,但將有助於中國經濟走得更加穩健和長遠。
『肆』 美國打壓中國造成全國限電限產是否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伍』 停電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限電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年底就曾多省份下達「限電」政策。此次「限電令」再次一出,跟去年只有南方限電相比,東北也加入了「限電」的隊伍,這讓很多小夥伴都很詫異為什麼。
對於限電,看到有一些人認為,這一輪限電限產,可以打擊西方經濟,幫助我們獲得定價權。筆者覺得這並不正確,為了獲得所謂的原材料「定價權」而不惜生產剎車、甚至讓居民勒緊褲腰帶,靠這種方式也許不能獲得「定價權」。
其實限電最顯而易見就一個原因:缺電了。
為啥會缺電呢?因為供電能力的提升比較滯後,而耗電量又增加了,所以有些省份電力和負載能力一時不足,只能通過限電的方式來緩解壓力了。
問題來了,為何往年我們怎麼沒出現這種情況?今年用電吃緊的原因是什麼?這要從供給、需求兩端談起,我們先來聊下供給端。
原材料飆漲、碳中和,電力供給減少
我國的發電方式主要是火電和水電,火電中的燃煤發電占整個發電量的一半以上,水電佔比不到2成。
電力系統人士表示,確實已經出現了一些發電廠越發電越虧損的情況,發電廠不願意虧本發售電,積極電力供應缺口擴大。
另一方面,我國已經向世界莊重承諾:中國2030要碳達峰(CO₂的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峰值,之後不再增長並逐步回落);2060碳中和(排放多少就吸收多少,實現CO₂ 「凈零排放」)。
這個任務是什麼概念?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截至2021年,全世界已經有至少49個國家達到碳達峰,其中德國1990年就已經實現碳達峰,力爭要在2045年實現碳中和。所以德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依然需要55年的緩沖期。而我們只有30年,起點比德國等發達國家晚很多,完成任務的時間緊。而且2030年碳達峰,距今也只有9年不到了,大型煤炭集團受制於財務負擔和「雙碳」目標下的轉型述求,新建煤礦的意願和能力明顯收斂,未來供給端增量呈邊際收縮態勢,並逐步加速。
電力供應緊張,在所難免。下面我們再來看需求端:
產能大增,用電需求暴漲
此次疫情中國率先恢復,本來就是世界工廠的中國,地位更加凸顯,國內外貿企業在為全世界的訂單火力全開。據有關部門統計,2021年,1-8月份,同比出口增長33.7%。其中,單單8月份,中國出口同比增長就高達25.6%。
企業拿到訂單就得開動機器生產,生產就得用電,訂單多了電用得當然也就更多了。而金九銀十,又是企業生產的高峰期。煤炭漲價,電力供應緊張是事實。實現雙控目標也是大勢所趨。怎麼辦?拉閘限電自然成為了迫不得已的選擇。
『陸』 限電限產後外貿集裝箱是否緩解緊張局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4
『柒』 中國為何大規模限電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用電大國,目前我國的電力主要依靠火力發電。然而火力發電所需的煤炭',我國主要依賴於進口。由於我國與煤炭進口國的關系緊張,所以我國進口的煤炭量縮減。限電的這一舉措,勢必會加快綠色能源的發展,推動綠色技術的進步,減少光伏和風能供應問題的技術性難題,促進我國的實體經濟產業升級,盡量降低對電煤發電的依賴性。
最近,全國的很多省份實行了「限電令」,尤其是東北地區。電力作為一個重要的民生領域,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此次「拉閘限電」的通知一出,就多次登頂熱搜,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
「限電潮」或多或少地對限電地區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我有不少在東北的同學向我大吐停電的「苦水」,「在家玩著游戲正樂著呢,立馬就停網斷電了,真的好煩呀!」,不僅如此,沒電還使得熱水器、電冰箱等之類家庭常備電器無法正常工作,降低了人們生活的質量。除此之外,限電還導致公路上的紅綠燈「罷工」,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對人們的日常交通出行產生了不便。
大規模的限電同時還影響到了工業生產。去年疫情的爆發,對我國的實體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在復產復工之時,這次限電直接導致很多工廠停工停產,對不少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但是由於我們國家電煤供給短缺,為防止電力系統崩潰,這實在是無奈之舉。
當然,萬事都有利弊,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問題,既要看到事情壞的一面,也要看到事情好的一面。這次的限電措施,將會有利於推動我國綠色能源的發展。
在國內外形勢之下,我們的國家和政府在出台政策之前肯定考慮其了政策出台的科學性及其合理性。政策的傳導中間產生誤解可以理解,但有些不良媒體不應該為蹭熱度而妄加猜測、過分解讀、亂帶節奏,引導大眾產生錯誤的認識,增加社會矛盾。
作為民眾,我們也不應該過分恐慌,去相信網上諸如「大棋論」之類的言論,認為國家有電不給用,內心悲憤不平。用電直接涉及到了民生,國家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居民用電肯定會先保證。但至於「限電潮」會不會常態化?這個問題難以回答,還要看國家以及政府的決策。既然「拉閘限電」已經成為我們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我們更應該我們的國家、相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國家制定的政策進行遵守,錯開用電高峰期,盡可能的減少電量的使用、節約用電,忍一忍這一時的「苦」。
想想看,因為限電,不用待在公司貫徹落實「九九六」,可以早點下班回家吃飯躺著,何嘗不是一種美滋滋~
1.各國能源危機出現
在之前中國拉閘限電的現象,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一片嘩然,同時也讓中國民眾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緊張局勢。不過在現如今中國政府的政策出台之後,居民用電問題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同時居民用電電價將保持穩定。但反觀其他國家就並不是這么容易解決的事情了,首先印度可能會出現大規模停電,而其中原因則是由於缺少煤炭,因為印度新能源發展嚴重不足,只能通過燃燒煤炭進行火力發電。
除此之外,英國也出事了,英國電價暴漲了7倍,到底出什麼事情了?真的是令人震驚不已。當然,前歐盟國家也面臨著能源短缺的危機,天然氣的儲量已經達不到歐洲國家的一個基本的水平線,就因為如此,現如今天然氣的價格開始飆升。不過這個時候,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項目現如今已經建成投產,可以說如果俄羅斯方面的天然氣能夠供往歐洲,那麼將會解決這些歐盟國家的燃眉之急。
2.世界各國共抗能源危機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這種短暫的能源危機給所有人一種警示,那就是絕不能讓這種能源危機繼續蔓延下去,開發新能源,已經是迫在眉睫,雖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但是我們能夠清楚得知,留給研發新能源,並且應用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1. 不要購買"三無"的假冒偽劣家用產品。
2. 使用家電時應有完整可靠的電源線插頭。對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都要採用接地保護。
3. 不能在地線上和零線上裝設開關和保險絲。禁止將接地線接到自來水、煤氣管道上。
4. 不要用濕手接觸帶電設備,不要用濕布擦抹帶電設備。
5. 不要私拉亂接電線,不要隨便移動帶電設備。
6. 檢查和修理家用電器時,必須先斷開電源。
7. 家用電器的電源線破損時,要立即更換或用絕緣布包紮好。
8. 家用電器或電線發生火災時,應先斷開電源再滅火。
『捌』 全國多地出現了限電限產情況,會對企業有哪些較大的影響
全國多地出現了限電限產情況,這會對企業有減產,甚至破產的影響。
通過梳理發現,湖南、江西、內蒙古都採取了限電措施,各省都有節能減排指標。現在各地節能減排管理相對嚴格,這也是導致限電的原因之一。部分省市從去年到今年限電,從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會議期間,當零貿易需求增加和工業生產回升時,電力消耗將增加。
其實,我覺得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企業的產能,因為很多企業其實都是產能過剩。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停電,就能讓更多的企業消費囤貨,進一步優化這些企業的產能,擴大企業的發展空間。
『玖』 為什麼要限電限電要多久
第一點是因為我國經濟在快速恢復,工廠運轉是需要大量電力的,所以導致了用電量的快速增長。比如11月湖南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江西7.9%,都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也就是由於經濟的復甦導致了用電量的持續增長。
2.
第二點是因為居民用電也在增長。最近大家有沒有感覺天氣越來越冷了?對,12月我國氣溫斷崖式下跌,比如湖南比往年提前一個月入冬,導致居民取暖用電大幅增加。
3.
第三點是發電量在下降。我們國家發電主要靠火力和水力。而最近由於用電量猛增,導致火力發電廠高負荷運轉,結果部分設備出了故障。同時,現在又是冬季,處於枯水期,水力發電量也在下降。這一邊兒需求猛增,另一邊發電量又在下降,可不就導致電力緊張嘛,於是就只能限電,省著點用了。
『拾』 為什麼要限電
從九月下旬開始,多個省份啟動了新一輪限電限產政策,多個企業發布停工公告,恢復時間則需要等當地政府通知。那麼,2021年為什麼到處限電?
原因一:控制產能
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我國今年的大宗商品價格都上漲了許多,尤其是像口罩、防護服生產等產業,近兩年都大賺了一筆,因此很多人看到了投資的希望,而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疫情,產能過剩很有可能發生,為此國家採取戰略性決策,引導企業們理性生產,保證國內經濟有序運轉。
原因二:居民用電需求增高
由於夏季各地用電需求量都比較高,使得我國的煤炭產能減少,進而產電量減少,本來預計到了9月底時南方地區的用電量會有所下降,但像湖南等地的氣溫,每日還持續在36度左右,每日不開空調都無法度過,這樣一來用電量更高了,加上到了10月份時南方地區天氣是轉涼了,但北方地區迎來的是開暖氣的時候,整體下來居民用電就會增加,從而出現了限電的情況。
原因三:為了環保
根據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對國際社會的「碳中和」「碳達峰」的承諾,我國會採取減能降耗的措施,就會出現拉閘限電的情況,而此次浙江、廣東、安徽、山東、湖南、東三省等地的限電措施就是明顯的信號,這樣一來高耗能的企業將會逐步受到限制,進而經營成本會逐步提高,能很好地引導企業轉型升級。
一般而言,如果出現用電緊張,受影響的首先是工商業用電,因為居民用電是政府和電力部門優先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