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大門神是哪八個呢
八大門神是神荼,郁壘,鍾馗,關羽和張飛,魏徵,秦瓊,尉遲恭。春節貼門神畫的風俗依然存在。秦叔寶,尉遲恭兩位武將門神,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
其他門神
包公,即包拯,宋仁宗時任監察御史,後任龍圖閣直學士,開封知府。他以廉潔清正,執法嚴厲,不畏權貴而深受老百姓的崇拜,包公在民間具有深遠的影響力。他主持正義,打擊惡霸,為冤屈者平反昭雪,扶植弱小,是老百姓保護神的理想化身。
包公雖為文官,卻並非小白臉,戲台,以及有關他的諸多文學作品,他都是以剛正不阿的大黑臉呈現在大家面前,而顯得分外威嚴。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什麼可說的。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好一個心中無愧,文天祥的事跡被老百姓傳唱,他的高貴品質讓每一個中國人折服,人們把他作為門神,是對他一生的肯定和敬重。
B. 請問中國古代的四大門神分別叫什麼
中國古代的四大門神分別是:神荼、郁壘、秦瓊、敬德
神茶和郁壘,為上古時代的人物,在《山海經》、《風俗通俗》等書中都有關於他們二人的記載。在《山海經》中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東北曰鬼門,萬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壘,主閱領眾鬼之害人者。
可見神茶和郁壘二人其實最早是守鬼門的神明,後來他們的事跡慢慢流傳到了人間,他們就逐漸成為了這繁華人世中家家戶戶的守護神。
秦瓊與尉遲敬德成為門神的故事:
據傳,唐朝開國年間,涇河龍王為了和一個算卜先生打賭,結果犯了天條,罪該問斬。玉帝任命魏徵為監斬官。涇河龍王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應了,到了斬龍的那個時辰,便宣召魏徵與之對弈。沒想到魏徵下著下著,打了一個盹兒,就魂靈升天,將龍王斬了。龍王抱怨太宗言而無信,日夜在宮外呼號討命。
太宗告知群臣,大將秦叔寶奏道:願同尉遲敬德戎裝立門外以待。太宗應允。那一夜果然無事。太宗因不忍二將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畫二將真容,貼於門上。後代人相沿下來,於是,這兩員大將便成為千家萬戶的守門神了。其中執鐧者即是秦瓊。執鞭者是尉遲敬德。這個典故是小說西遊記里的重要情節。
C. 門神有哪些人物
門神分多個類別,祈福類有福星、祿星、壽星。宗教類有徐義、天可市、司馬光、石眾、公孫錯、公孫光等。武將類有秦叔寶、尉遲敬德、趙雲、趙公明、孫臏、龐涓。文官類有魏徵、包公、海瑞和文天祥等。驅邪類門神多為神荼、郁壘、金雞和老虎。
門神有哪些人物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歷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門神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除以上幾個影響較大的門神外,舊時蘇州地區又曾以溫嶠、岳飛為門神。
D. 四大門神有哪幾位
四大門神分別指的是神荼、郁壘、秦瓊、敬德。
1、神荼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能制伏惡鬼的神人,最開始出現在上古神話中。
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戟。故中國民間稱他為門神。表達了古代人民消災免禍、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
2、郁壘是漢族民間信奉的神仙。 古代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郁壘,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郁壘,漢族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3、尉遲敬德(585年-658年),本名尉遲融(《新唐書》作尉遲恭),字敬德,男,朔州鄯陽縣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壽陽縣)。唐朝開國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高宗顯慶三年(658年12月25日),去世,享年七十四歲,追贈司徒、並州都督,謚號忠武,陪葬於昭陵。後世與名將秦瓊一起,成為受人尊崇的「門神」。
4、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人。隋末唐初名將。
貞觀十二年(638年),秦瓊病逝,獲贈徐州都督、胡國公,謚號為壯。後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E. 我國民間被封為門神的神,分別有哪些故事
門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文化藝術,有中國神話人物,有威勢將領也是有施政良臣,下邊是趣歷史我梳理的相關在歷史上門神的歷史典故:
門神祖先——神荼和郁壘。自古以來漢族人信仰的「神」,沒有一切一個是平白無故掉下去的,並且在這個群族中造成的「神」全是尤其「接地氣」。神荼和郁壘都不除外,最初她們是「照看山鬼」的守護。大家信念他源於對自然界的敬畏之心,這類質朴的神鬼觀念又和大家的食衣住行、存活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說白了「幽則有神鬼,是昏暗的地方有細微之神鬼」。這種神明每時每刻看見大家的行為。把門神的肖像印出,貼在正屋前邊上下二扇大門口上慢慢產生風俗人情,以作敬奉,祈禱完成維護一家人一年四季一切順利的心願。超級保鏢」——趙子龍和馬超。趙子龍和劉關張三兄弟結拜變成老四,對比關雲長、張飛來講,趙子龍並沒有遭受器重。只是在劉皇叔身旁飾演者「私人保鏢」的人物角色。趙子龍實際上 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良臣,僅僅性情較為不張揚,不爭功勞奪利。「子龍一身全是膽也」,人生道路得此點評足夠!馬超作為「五虎將」之一,相貌雄異,性格賢厚,人比較多敬之。
最接地氣的門神——灶王和財神爺。大家憧憬幸福生活就是存活驅動力,也是理想化總體目標。在仰望星空之時,最先要踏踏實實。那麼吃飽了腹部是務必的前提條件,因此 灶王在大家最少要求下問世。促進人類社會往前發展趨勢的最初的驅動力是對「活色天香」的沖動,全能的財神爺能支撐點起大家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那麼「食」、「財」二位爺被奉若神明就再理所當然但是了。
F. 四大門神指的是什麼
四大門神指的是:
1、神荼:
秦瓊是隋末唐初名將。貞觀十二年,秦瓊病逝,獲贈徐州都督、胡國公,謚號為壯。後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後世與名將尉遲敬德一起,成為受人尊崇的「門神」。
G. 中國的門神都有哪些
門神是我國道教因襲民俗所奉的司門之神。據說,在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我國民間信奉門神,由來已久。自先秦以來,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門神。
據《山海經》記載:在滄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山,山上有一顆大桃樹,枝幹蜿蜒盤伸3000里。桃枝的東北有一個萬鬼出入的鬼門,門上有兩個神人,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他們把守鬼門,專門監視那些害人的鬼,一旦發現便用蘆葦做的繩索把鬼捆起來,扔到山下喂老虎。
於是,黃帝向他們敬之以禮,歲時祀奉,在門上畫神荼、郁壘和老虎的像,並掛上蘆葦繩,若有凶鬼出現,二神即抓之喂虎。
後來,以神荼、郁壘、虎葦索、桃木為辟鬼之神的信仰被人們承傳了下來。
桃是人們崇拜久遠的植物,人們認為桃多子多福,是長壽的象徵,因此能夠除災避邪制鬼驅怪。老虎為百獸之王,能夠「執搏挫銳,噬食鬼魅」,「故畫虎於門,鬼不敢入」。
這種信仰一直流傳至今,為此,人們在除夕之時,常常在門上貼上畫有二神與虎的畫,並掛上桃枝或桃人或葦索,以驅鬼辟邪。
此外,我國的門神,除了神荼和郁壘以外,還有唐代出現的鍾馗,元代以後出現的秦瓊、尉遲恭。
舊時,蘇州地區的人們還崇拜晉代溫嶠,或崇拜東岳大帝屬下的溫將軍與岳飛元帥。道教還崇奉青龍白虎,一些地區信奉趙雲、趙公明、孫臏、龐涓等。
還有的地方將門神分為三類,即文門神、武門神、祈福門神。
文門神即畫一些身著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劉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門神即武官形象,如秦瓊、尉遲恭這些門神雖出現的時間和區域背景不盡相同,但至今都被人們普遍信仰,其中影響最深的要數神荼、郁壘、鍾馗、秦瓊和尉遲恭了。這里的秦瓊和尉遲恭,是在唐朝以後出現的,關於他們二人成為門神,還源於一個傳說。
相傳,秦瓊和尉遲恭本是唐代皇帝李世民身邊的兩位將軍,一次,李世民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這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
後來,李世民覺得讓兩位將軍每天晚上守夜太辛苦了,便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後來,結果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
明清以後的武將門神在全國各地各有不同。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門神為三國時期蜀國的趙雲和馬超;河北人供奉的門神是馬超、馬岱哥倆;冀西北則供奉的是唐代薛仁貴和蓋蘇;陝西人供奉的門神是孫臏和龐涓,黃三太和楊香武;重慶人供奉的門神是明朝末期「白桿軍」著名女帥秦良玉;漢中一帶張貼的多是孟良、焦贊這兩條莽漢。
北京民居中供奉的除秦瓊、尉遲恭外,還有我國名著《水滸傳》里的解珍、解寶,呂方、郭盛。
因為北京的院落較大,佔地面積往往延至後面的胡同。所以,在北京的住宅里,還有一種專貼在後門的門神。不過北京民居的後門門神只貼一位,因為後門一般多為單扇門。貼誰呢?多為捉鬼神鍾馗和大唐丞相魏徵。
鍾馗是捉鬼神,可謂人人皆知,而魏徵之所以成為後門門神也有文字記載。在小說《西遊記》中說:唐丞相魏徵斬了涇河老龍王之後,老龍王的鬼魂自覺委屈,便每夜進入內宮找唐太宗李世民索命。
無奈宮門外有秦瓊、尉遲恭二將把守,老龍王冤魂自不敢從雙鐧雙鞭下走過,便轉至皇宮的後宰門,砸磚碎瓦。
由於秦瓊和尉遲恭已在前門,所以丞相魏徵只好親自持誅龍寶劍夜守後宰門。時間一長,老龍王的冤魂漸漸地衰落下去,魏徵手中那把誅龍寶劍便不再呈高揚之狀,而是垂立一側了。
魏徵在《隋唐演義》中本是一位賢良文臣,最早在潞城縣二賢庄三清觀內當道長,後被民間奉為門神後,其像也仗劍怒目,一派英武氣概。
在北京民宅大門上,各地門神應有盡有。如:燃燈道人、趙公明,東漢的姚期、馬武,抗金英雄岳飛、韓世忠,最可愛的是京北密雲一帶供奉的門神竟是夫妻二人:楊宗保與穆桂英。
北京住宅院中所貼的門神多取自我國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漢,這些武藝出眾、仗義疏財、精忠報國的英雄,婦孺皆知,影響面廣,備受民間崇拜。
H. 除了秦瓊、尉遲恭,中國古代還有哪些門神
隨著文明的不斷進步,智識的日漸開化,中國古代龐大繁雜的神靈祭祀體系和祭祀方式,在現代社會,已日漸衰微、消逝。提及古人崇拜、祭祀的門戶守護神,可能很多現代人,或不熟悉;或據書籍、網路等通俗普及讀物或信息,只知道神荼、郁壘、秦瓊、尉遲恭、鍾馗等。對其淵源流變,卻不甚清楚。對其他/她/它在歷史上曾出現過的門神,更不知曉。其實,在古代中國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門神」的形象,可謂多種多樣,除前述為人們所熟知者外,還有其他歷史人物、動物、宗教形象等,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人們的觀念和祈願。
一、最早的門神:神荼、郁壘考古發現表明:自原始社會時房屋建築出現之初起,人們就祭祀門戶。周代時,「門」與司命、中霤[liù]、行、厲合稱「五祀」,祭祀「門」的犧牲,有狗、雞、羊等。祭祀方式則是磔裂牲體,用其血塗抹門戶。
現有文獻記載表明,具有驅鬼、捉鬼神通的神荼、郁壘二位神靈,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門神。《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滄海中有度朔山,山上有大桃木,蜿蜒盤曲三千里,其枝東北,是萬鬼出入的鬼門。門上有二神,名曰神荼、郁壘,職掌萬鬼。用葦索(蘆葦編織的繩索)捉拿惡害之鬼,餵食老虎。黃帝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郁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凶惡。這一觀念在考古發現的河南密縣漢墓墓門畫像,可得佐證。墓門畫像繪刻有神荼、郁壘二神形象,相對而立,手中各執一虎。
以關羽、秦瓊、尉遲恭等為代表的門神,被後人稱為「武門神」,一般貼在大門上,以抵禦邪魔的入侵;身著朝服的清官或神仙等門神,被稱為「文門神」,通常貼在室內各個房間的門上,護佑家庭幸福平安。
文史君說在古代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門神的形象,也多次發生變化。這一變化,既體現在時代差異上,如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時,人們多以傳說中的神靈神荼、郁壘為門神;南北朝唐代,由於佛教的盛行,漢佛文化的交融,佛教中的護法神天王、力士等形象,也被置於門側,充當門神形象;唐宋明清時,很多人以鍾馗為門神;大致自元明時起,很多人開始以唐初勇武名將秦瓊、尉遲恭為門神。明清時期,門神形象類型繁多,蘊含了祛除邪祟、招財進寶、家庭幸福、子孫發達等多重寓意。這一變化,也體現在空間地域差異性上,如同一時期不同地域,人們祭拜的門神,或為神靈性的神荼、郁壘、鍾馗,或為韓信、秦瓊、尉遲恭、岳飛等勇猛名將,反映了古代中國不同時代、不同區域文化的差異、融合和豐富多彩。
I. 中國門神是守衛門戶的神靈,古代神話中有哪些門神
其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組合,那就是焦贊和孟良。他們由於品行正直和對彼此的情義成為了門神——即「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但因強盜出身,所以他們一般不作為住戶的門神,而是被貼在豬圈馬圈上,作為牲口門的門神。看來古人在選擇門神時,對於其「出身」還是做了一番考慮的。
J. 中國門神有哪幾對
1、哼哈二將:左邊門的門神伸出一指,嘴巴微張,像是在大聲喝道:「哈」右門的門神則是翹起兩指,彷佛發出「哼!」的聲音。他們就是著名的守護神"哼哈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