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如何體現

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如何體現

發布時間:2022-05-29 07:27:44

⑴ 中國古典園林特點

(一)本於自然、高於自然
自然風景以山、水為地貌基礎,以植被作裝點,山、水、植物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當然也是風景式園林的構景要素。但中國古典園林絕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簡單地模仿這些構景要素的原始狀態,而是有意識地加以改造、調整、加工、剪裁,從而表現一個精練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頤和園那樣的大型天然山水園才能夠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觀在北方的大地上復現出來。這就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本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這個特點在人工山水園的築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明代造園專家計成在《園治》起首篇提出的「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二)、建築美與自然美的融糅
法國的規整式園林和英國的風景式園林是西方古典園林的兩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築的原則來規劃園林,以建築軸線的延伸控制園林全局;後者的建築物與其他造園三要素之間往往處於相對分離的狀態。但是,這兩種截然相反的園林形式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把建築美與自然美對立起來,要麼建築控制一切,要麼退避三舍。
中國古典園林則不然,建築無論多寡,也無論其性質、功能如何,都力求與山、水、花木這三個造園要素有機地組織在一系列風景畫面之中。突出彼此諧調、互相補充的積極的一面,限制彼此對立、互相排斥的消極面。
(三)、詩畫的情趣
文學是時間的藝術,繪畫是空間的藝術。園林的景物既需「靜觀」,也要「動觀」,即在游動、行進中領略觀賞,故園林是時空綜合的藝術。中國古典園林的創作,能充分地把握這一特性,運用各個藝術門類之間的觸類旁通,融鑄詩畫藝術於園林藝術,使得園林從總體到局部都包含著濃郁的詩、畫情趣,這就是通常所謂的「詩情畫意」。
詩情,不僅是把前人詩文的某些境界、場景在園林中以具體的形象復現出來,或者運用景名、匾額、楹聯等文學手段對園景作直接的點題,而且還在於借鑒文學藝術的章法、手法使得規劃設計頗多類似文學藝術的結構。滄浪亭的楹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 與「滄浪」之說暗合。
(四)、意境的涵蘊:
意境是中國藝術創作和欣賞的一個重要美學范疇,也就是說把主觀的感情、理念熔鑄於客觀生活、景物之中,從而引發鑒賞者類似的感情激動和理念聯想。遊人獲得園林意境的信息,不僅通過視覺官能的感受或者藉助於文字、古人的文學創作、神話傳說、歷史典故等信號的感受,而且還通過聽覺、嗅覺的感受。諸如十里荷花、丹桂飄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風動竹篁有如碎玉傾灑,柳浪松濤之若天籟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聲」人景而引發意境的遐思。曹雪芹筆下的瀟湘館,那「鳳尾森森,龍吟細細」更是繪聲繪色,點出此處意境的濃郁蘊藉了。

⑵ 中國古典園林構景四大要素及其特點

1、山

為表現自然,築山是造園最主要的構景要素之一。秦漢的上林苑開創了人工造山的先例。東漢梁翼開創了從神仙世界的嚮往轉向對自然山水模仿的先例,標志著造園藝術以現實生活作為創作起點。

魏晉南北朝的文人雅士採用概括、提煉手法所造山的真實尺度大大縮小,力求體現自然山巒的形態和神韻。這種寫意式的疊山,比自然主義模仿大大前進了一步。唐宋以後對疊山藝術更為講究。明清造山藝術更為發展和普及。

2、水

為表現自然,水也是造園最主要的要素之一。自然是園林以表現靜態的水景為主,以表現水面平靜如鏡或煙波浩淼的寂靜幽遠的境界取勝。

古代園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種:一為掩。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二為隔。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隔水浮廊可渡,正如計成在《園冶》中所說「疏水若為無盡,斷處通橋」。如此則可增加景深和空間層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三為破。水面很小時,如曲溪絕澗、清泉小池,可用亂石為岸。

3、花木

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一講姿美,二講色美,三講味香。古樹名木對造園氣氛非常重要,除花木外,竹子在園林裝飾中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草皮也十分重要,平坦或起伏或曲折的草皮,也令人陶醉在嚮往中的自然。

4、鳥獸魚蟲

中國古典園林重視飼養動物。園中動物可以觀賞娛樂,也可以藉以擴大和凈化2自然境界,令人通過視覺、聽覺產生聯想。

(2)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如何體現擴展閱讀:

構景手段:

1、抑景

先揚後抑,欲揚先抑,採取抑景的辦法是園林顯得有藝術魅力。如園林入口常迎門擋以假山、花木等。這種處理叫做抑景。常採取的方法有山抑、樹抑、牆抑、房抑等。

2、添景

風景點在遠方,如沒有其他景點在中間近處過渡就顯得虛空而沒有層次。如果在中間、近處植以喬木、花卉作過渡景,這些喬木和花卉便叫做添景。

3、夾景

風景在遠方,視線兩側空盪無物,顯得單調乏味。如果兩側用建築物或樹木花卉屏蔽起來,使遠處風景顯得更有詩情畫意,這種構景手法即為夾景。

4、對景

造成在甲點觀賞乙點,從乙點觀賞甲點的構景方法叫對景。

5、框景

園林中建築的門窗或喬木樹枝合抱成的景框,往往把遠處的美景包框其中,似一幅圖畫,便是框景。

6、漏景

園林中常設露窗為裝飾,透過漏窗的窗隙,可見園外或院外的美景,這種叫漏景。

7、借景

借遠方的山林亭台叫遠借;借臨近的大樹建築叫鄰借;借空中的飛鳥浮雲叫仰借;借池塘中的游魚浮萍叫俯借;借四季之花或春夏秋冬自然之景叫應時而借。

⑶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徵表現哪些方面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徵主要是能動模仿自然、符合形式美規律的結構。

1、能動模仿自然

能動模仿自然,是中國古代園林屹立於世界園林之林的最顯著審美特徵,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觀賞中國古代園林,首先應該把握此一特徵。

2、符合形式美規律的結構

形式美規律,是使一個事物的諸多內容要素組成為一個美的形式的規律。對園林來說,形式美規律就是把山、水、花木、建築等要素組成為一座美的園林的規律。

形式美規律是一個規律群,它主要包括整齊與節奏規律、對稱與均衡規律、比例與和諧規律、分層與有序規律、完整與生動規律、多樣的統一規律。中國古代園林,都是符合形式美規律的結構。它們在形式美規律的作用下,主要形成了層次豐富、主體突出、組合和諧、變化統一等審美特徵。

(3)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如何體現擴展閱讀

能動模仿自然的要求:

1、師法自然

師法自然就是源於自然,反映自然,向自然學習。「天人合一」審美觀認為,師法自然就是要講求真(「法天貴真」),要有天然野趣(「天趣自然」)。

2、融於自然

融於自然,是把園與周圍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融於自然的目的,是從視角上突破園林實體的有限空間,使人們獲得豐富的審美對象,尤其是自然美。

3、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指園林的建造,包括築山、理池、設置花木、建築房屋等等,都服從於自然美的需要,而不能破壞自然美。

4、表現自然

中國古代園林對樹木花草的設置與處理,很講求表現自然。就是要求樹木花草具有自然本色,無人工良跡。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古園林審美特徵



⑷ 中式園林景觀有什麼特點

1、無水不活。因此,園林一定要鑿池引水。古代園林的理水方法,一般有掩,隔,破三種。掩就是以建築和綠化,將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隔是或築堤橫斷於水面,或有隔水浮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橋,或涉水點以步石。

2、植物繁多。花木有如山巒之發,水景如果離開了花木也沒有美感。自然式園林著意表現自然美,對花木的選擇標准也很嚴格。一講姿美,樹冠的形態,樹枝的疏密曲直,樹皮的質感,都追求自然美。

二講色美,紅色的楓葉,青翠的竹葉,斑駁的狼榆,白色的廣玉蘭,紫色的紫薇等,力求一年四季,園中自然之色,不衰不減;三講味香,要求植物淡雅清幽,不可過濃,有嬌柔之嫌;也不可過淡,有意猶難盡之妨。四講境界,花木對園林山石景觀的襯托作用,往往和園主的精神境界有關。

3、各種建築的運用。如漏窗的運用,讓空間既不是一望無垠,又不妨礙視覺流暢。在漏窗里看,玲瓏剔透的花飾,豐富多彩的圖案,有濃厚的民族風味和美學價值;透過漏窗,青竹迷離搖曳,亭台樓閣時隱時現,遠空白雲飛游,造成幽深寬廣的空間境界和意趣。

園林建築往往有堂有廊,有亭有榭,有樓有台。人工的石洞,石階,都顯示自然的美色。所有建築,其形與神都與天空大地等自然環境吻合,同時又使園內各部分相接,以使園林體現自然,淡泊,恬靜,含蓄的藝術特色,並收到移步換景,漸入佳境,小中見大等觀賞效果。

(4)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如何體現擴展閱讀:

我國的園林藝術,如果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佔有極重要的位置,並具有極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園林是人們為了游覽娛樂的方便,用自己的雙手創造風景的一種藝術。

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們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和偏愛,也就出現了不同風格的園林。歸結起來,世界上的園林可分為三個系統——歐洲園林、西亞園林和中國園林。

我國園林,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那「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原則,那熔傳統建築、文學、書畫、雕刻和工藝等藝術於一爐的綜合特性,在世界園林史上獨樹一幟,享有很高的地位。

⑸ 中國古代園林中美學思想的體現有哪些方面

中國古代園林中美學思想的體現有三個方面

1.和諧之美。整體和諧是中國建築園林的美學理想。古典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一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那一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可見在建築園林設計方面,宏觀調控,整體把握,追求和諧至關重要。

2.自然之美: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亦稱「圖畫美」。有別於「圖案美」。其特點就是不對稱、不整齊。「蘇州園林是藝術不是技術」,追求的是「獨創性」。首先,亭台軒榭的布局不要求對稱,講究自然之趣;假山設計使遊人「覺得身在山間」,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橋梁安排「絕不雷同」,石岸高低曲直任其自然;花草樹木的映襯「著眼在畫意」。體現出中國傳統的審美追求和審美情調。

3.層次之美:花牆廊子隔而不隔、界而不界。體現出了虛實相生的含蓄之美。「庭院深深深幾許」,「正在曲徑通幽處」。游覽者領略到了移步換景的樂趣,可以獲得深長的審美享受。

⑹ 閱讀本文說說中國古典園林的意境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首先,它崇尚自然,
(釀造、烘托、注重)意境美。其次,它巧妙置景,
(釀造、烘托、注重)意境美。
在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中,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
借景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運用最普遍的手法,它是把園林以外或近或遠的風景巧妙地「借」到園林中來,成為園景的一部分。
分景是運用廊、園門、假山、牆垣等形式,把園林分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景區,形成曲折多變、層層深入的藝術空間。嶺南庭園中的「余蔭山房」,以亭橋為界,將園林景色分成東西兩區,東區以玲瓏水榭(八角亭)為中心,水池繞亭與外界溝通;西區的深柳堂、臨池別館,中間隔以荷花;各建築又以風雨廊相連,極富嶺南特色。
隔景是在園林中另闢相對獨立的小空間,也就是大園林中的小園林。揚州瘦西湖的島嶼、土崗、湖濱等處,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小園,以湖水相連,引人入勝。
對景是於景之間,動與靜、大與小、曲與直、虛與實相互對應,豐富景觀的內蘊。
此外,它還利用建築風格,
(釀造、烘托、注重)意境美。

⑺ 為什麼說"中國古典園林體現出自然之美

首先山水植物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而中國古典園林有意識地對其加以改造,調整,加工,從而表現出一個精煉概括的自然。
「本與自然高於自然」在園林的築山理水以及植物配置中中表現的尤為明顯。
築山:是歷來園林建造的一項最重要的內容。也就是推築假山。這種特殊的技藝叫「疊山」,江南地區稱為「掇山」。匠師們用不同色澤,質地,紋理的石材,以不同的堆疊風格形成許多流派。但是不管在築山的時候,是截取真山的一角,還是募擬真山的全貌,都是在小范圍小尺寸內創造出峰巒萬千的形象。從它們的堆疊章法和構圖經營上,可以看到對天然山嶽構成規律的高度概括與提煉。園林之所以能夠體現高於自然的特點,也就是得之於疊山這種高級的藝術創作。
有句詩可以幫助你理解「一拳則太華千尋」,雖然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這也表達了以人造小范圍的景觀表現出,或者是引發人們對於太華千尋的聯想。
理水:也是是景觀構成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既有靜止的美,也有動態的美。是最活躍的一個因素。山嵌水抱被認為是最佳的成景態勢,這也反映了陰陽相生的辯證哲理。兩者之間關系十分密切。在園林中,不管是人工開鑿水體還是對原有水體的改變,都無比要做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哪怕再小的水面也做到曲折有致,並利用山石點綴。在有限的空間里盡量寫仿天然水體的面貌。也就是「一勺則江湖萬里」。
植物配置:園林內植物配置奼紫嫣紅,但都是以樹木為主調。因為翳然林木最能讓人聯想到大自然豐富繁茂的生態。栽植樹木往往三株五株,古干老樹而予人蔥郁之感。也就是運用少量的樹木來表現天然植被的氣象萬千,通過高度精煉和藝術抽象來規劃樹木的栽植。而且,觀賞樹木和花卉還按其形,香,色而擬人化。被賦予不同的性格和品德,在園林中顯示其象徵寓意。最為常見的便是「歲寒三友」以及荷花 梅花 等等。
總的說來,中國古典園林的創作是通過對大自然及其構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來傳達給人們以自然生態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於小中見大,也可以大中見小。

⑻ 中國古典園林的審美特徵,表現在什麼方面

中國古典園林以「藏不盡,春不盡」為特點,清幽幽深,博大精深。它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吸引了眾多學者進行分析研究和探討。「中國古典園林」是集建築、園林、花卉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作品。它蘊涵著道家玄學的誕生思想,表達了傳統詩畫觀念,寄託了對自然的懷舊。它給人一種寧靜、清新、意味深長的美感。它既有一般藝術美的規律,又有其獨特的風格。

三.自然美「有真有假,有真有假」受到中國傳統哲學的影響。

老莊儒家的「物以類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善如水」、「德如谷」、「智如水,仁如山」等思想,形成了中國傳統的「法貴真」思想。從秦漢的「一池三山」,魏晉南北朝私家園林的「如果自然」,隋唐的「城市山林」,到宋明的「巧借」,再到滿清的「密山林」對自然美的追求,逐漸在園林中顯露出來,形成了崇尚自然、熱愛自然、把握自然、開發自然美的園林美學觀。

當然,作為中國古典園林美的主要特徵之一,它不是對自然的機械復制,而是對藝術高度集中的再加工。」「取自然,超越自然」注重表現其內在氣質和魅力,真正體現自然。如春、夏、秋、冬的岩石。過去,人們常說春山如笑,夏山如滴,秋山如妝,冬山如睡。石筍直立,意為春山;湖石細膩,意為夏山;黃石垂直堅硬;秋山:玄石潔白,輕如冬山。堆山調石的方法寓意著真山。它遵循四季制,別出心裁。它有向大自然學習的深刻品味。

⑼ 中國古典園林崇尚自然的寓意

中國古典園林崇尚自然的寓意
回答:
自古以來人們就崇尚自然、熱愛自然,而造園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滿足人們這一理想心理,在人造園林這一人工環境中造出「宛自天成」之感。無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或道家的「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都將人與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構成了古典園林造園的基本理念。
園林的主題思想也深受儒家「比德自然」的影響,把審美對象作為品德美、精神美、人格美的象徵。儒家的人生態度不以物質享受為追求,更為重視事物的意義與內涵,而非純粹的外向表現形式。以自然中的花草樹木象徵人的精神力量,以此來隱喻人的思想情操,將人的精神升華到新的高度,重視物的意義,以此之作為園林深層精神的表現形式。如梅、蘭、竹、菊等植物的種植,除了美化環境,作為景觀的植物配置外,也體現了文人以植物自比的高潔情操。竹子是古典園林中使用較多的植物配置,一直以來為中國文人所喜愛,認為它剛正不阿,高潔堅貞,意寓虛心待人的謙謙君子。如袁枚為揚州個園撰寫的楹聯:「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霜孕一身花。」從這副楹聯可以看出其中隱含著作者對君子品格的景仰和追求。

⑽ 中國古典園林體現了哪些藝術風格

中國古典園林是匯集山水營造、園林建築、植物園藝、雕刻繪畫、書法詩詞等多種藝術綜合形成的特有自然山水園藝形式。它是中國農業文化的體現,體現了天人合一,和諧含蓄、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藝術風格;追求自然之美,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融於自然、順應自然、表現自然。中國古典園林是我國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對世界園林有著重要影響

按佔有者分,可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按地理位置分,可分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和嶺南園林。皇家園林主要分布在我國華北地區,而私家園林在南方分布更多,其中分布最廣、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基本都分布於江浙一帶。蘇州的拙政園、滄浪亭,無錫的寄暢園,揚州的個園,上海的豫園都是私家園林的典型代表。古話「江南園林甲天下」,表明了江南私家園林的地位和人們對它的稱頌

不管是北方皇家園林,還是南方私家園林,都具有實用價值、美學觀賞價值、生態環境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可以為旅遊業所利用,形成各具歷史背景的古典園林旅遊資源(見圖6-1)。

古典園林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之美如何體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37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6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8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1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
英國掛車怎麼開 瀏覽:433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8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5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7
中國餐桌禮儀中哪個位置是主座 瀏覽:367
西方為什麼一直看好印度 瀏覽:430
伊朗進口中國的原料葯是什麼 瀏覽:183
為什麼伊朗那麼多新冠 瀏覽:658
越南電商融資怎麼樣 瀏覽:201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