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現代禮儀的特徵有哪些

中國現代禮儀的特徵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28 22:40:21

Ⅰ 現代禮儀的基本特徵

百在現代生活中,人們所講究的自然是現代禮儀。一般而論,現代禮儀通常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徵:

其一,普遍性。在任何國家,任何場合,任何人際交往中,人們都必須自覺地遵守禮儀。

其二,規范性。講究禮儀,必須採用標准化的表現形式才會獲得廣泛的認可。

其三,對象性。在面對各自不同的交往對象,或在不同領域內進行不同類型的人際交往時,往往需要講究不同類型的禮儀。

其四,可操作性。在具體運用禮儀時,「有所為」與「有所不為」都有各自具體的、明確的、可操作的方式與方法。

百家講壇_金正昆談現代禮儀 全集中有好多關於禮儀的東東,講的不錯哦,可以去看看

Ⅱ 現代禮儀的四大特性

禮儀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人們的行為准則,人們以此來規范和
約束自己的行為,協調和制約人際間的相互關系.與其他行為准則
相比,禮儀具有以下特點:
(一)傳統性
禮儀是一個國家、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現代禮儀
是以傳統文化為核心,並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在長期的社
會生活實踐中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它根植於傳統文化這塊沃土
上,因而有著深刻的傳統性.「禮儀之邦」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
修禮、崇禮、習禮的傳統美德,深深地融入現代禮儀之中,約束和規范
著現代人的行為.禮儀是將人們在長期生活及交往中的習慣、准則
固定並沿襲下來,有著廣泛的社會文化基礎,禮儀這種傳統性是根深
蒂固的.在社會生活中,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大都沒有
形成文字,無須刻意傳播,它是在人們相互交往中傳播、繼承、相沿成
習,積淀下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禮儀的那些煩瑣的、保守的內
容不斷被摒棄,只有那些體現了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社會進步,代表著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本質和主流的禮儀,才得以世代相傳,並被不斷完
善和發揚.
(二)共同性
禮儀是在人類共同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同一社會中,全體成
員調節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禮儀隨著社會生產、生存環境和生活
形態的變化而不斷充實完善,逐漸成為社會各階層共同遵守的行為
准則.禮儀的內容大都以約定俗成的民俗習慣、特定文化為依據,集
中地反映了一定范圍內人們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習慣,從而帶有
明顯的共同性特點.禮儀又被應用於人們的社會交往之中,其范圍
和准則必須得到廣泛的認可,才能在相當的范圍內共同遵守,這也決
定了禮儀的共同性特點.由於交往范圍不斷擴大,原先由於地域和
文化交流限制所造成的禮儀規范的差異逐漸被打破,許多禮儀形式
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和認可,禮儀的共同性特點將會日趨明顯.
(三)差異性
禮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其運用要受到時間、地點和
環境的約束,同一禮儀會因時間、地點或對象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
就是禮儀差異性的特點.禮儀的差異性首先表現為民族差異性,不
同民族的禮儀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各民族的習俗禮儀都凝結著本
民族本地區人民的文化情結,人們嚴格遵循,苦心維護,難以改變.
比如同是見面禮,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禮儀的差異性
還表現為個性差異,每個人因其地位、性格、資質等因素的不同,在使
用同樣的禮儀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比如同是出席招待
會,男士和女士要有不同的表現風格.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在其時
代變異性,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禮儀總是體
現著時代要求和時代精神,因而會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差異.世界
各國都很重視禮儀改革,現代禮儀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使禮儀活動更
加文明、簡潔和實用.
(四)自律性
禮儀是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規則,禮儀對人們的各種
行為規范都有著廣泛的約束力,但這種約束力不是強制性的.禮儀
不像法律那樣威嚴,也不像道德那樣肅然,禮儀的實施無須別人的督
促和監督,有人冒犯了禮儀規范,也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禮
儀的實施,主要是依靠人們自覺地利用禮儀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就是禮儀的自律性.禮儀的這一特點,要求人們在實施禮儀的過
程中,樹立起一種內心的道德信念和行為修養准則,不斷提高自我約
束、自我剋制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自覺地遵守禮儀規范.禮儀的自
律性並不是說禮儀是可以隨意冒犯的,不注意禮儀的人在社會生活
中會處處碰壁,孤獨、尷尬、失意總是難以擺脫,而自覺地注重禮儀,
與人交往就會一帆風順,處處受人尊重.
(五)等級性
禮儀的等級性表現在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士禮賓待遇的不同.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用長幼之分、男女之別來規范每個人的受尊
重程度.而在官方交往中,則要確定有官方禮賓次序,確定官方禮賓
次序的主要依據是擔任公職或社會地位的高低.這種禮賓次序帶有
某種強制性,不同的人因此而得到不同的禮賓待遇,但這並不意味著
尊卑貴賤,而是現代社會正常交往秩序的表現,反映了各級公務人員
的社會身份和角色規范.禮儀的等級性在社會交往中還表現為雙向
對等性,即在不同地區、不同組織的交往中,雙方人員在公職身份和
社會地位上要相近,業務性質要相似,以此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雙
方的交往還應當是一種尊重互換、情感互動的過程,在禮節上要有來
有往、相互對等.這是工作需要與禮儀要求的結合統一.

Ⅲ 中國古代禮儀與現代禮儀的區別

一、二者基礎不同

古代禮儀是以封建等級制度為基礎的,現代禮儀雖承認身份差異,但更強調以人為本、人格平等,並且以尊重人作為自己的立足點與出發點。

二、二者的目標不同

古代禮儀以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為目的,而現代禮儀則重在追求人際交往的和諧與順利。

三、二者的范圍不同

古代禮儀所講究的是「禮不下庶人」,因而與平民百姓無關,而現代禮儀則適用於任何交際活動的參與者。 應當說:與古代禮儀相比,現代禮儀更關心的是人際交往的成功,因此其核心內容就是人際交往的行為規范,而不是像古代禮儀那樣以自我約束為主。

(3)中國現代禮儀的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是傳承千年的禮儀之邦,聲教播於海外。相傳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際,周公制禮作樂,就提出了禮治的綱領。其後經過孔子和七十子後學,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

西漢以後,作為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和上古禮制的淵藪,《儀禮》、《周禮》、《禮記》先後被列入學官,不僅成為古代文人必讀的經典,而且成為歷代王朝制禮的基礎,對於中國文化和歷史的影響之深遠,自不待言。

隨著東亞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禮樂文化自然成為了東方文明的重要特色。毋庸置疑,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禮儀文化。

Ⅳ 中國禮儀文化有哪些基本原則

(1)寬容的原則。即人們在交際活動中運用禮儀時,既要嚴於律己,更要寬以待人。

(2)敬人的原則。即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處處不可失敬於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個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

(3)自律的原則。這是禮儀的基礎和出發點,學習、應用禮儀,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檢點。

(4)遵守的原則。在交際應酬中,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自覺自願地遵守禮儀,用禮儀去規范自己在交往活動中的言行舉止。

(5)適度的原則。應用禮儀時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

(6)真誠的原則。運用禮儀時,務必誠信無欺,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7)從俗的原則。由於國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須堅持入鄉隨俗,與絕大多數人的習慣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無人、自以為是。

(8)平等的原則。這是禮儀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對象、以禮相待,對任何交往對象都必須一視同仁,給予同等程度的禮遇。

Ⅳ 現代社交禮儀有什麼特點

禮儀是人類在社會生活的基礎上產生的行為規范,全體社會的成員均離不開一定的禮儀規范約束。那麼禮儀有哪些特點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4.時代性

禮儀作為一種文化范疇,必然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任何時代的禮儀由於其時代的特性和內容,往往就決定了它的表現。比如,禮儀的起源本在於原始的祭神,因而人類最初的禮儀是從祭神開始的,於是有古代把裸體懷孕的婦女陶塑像作為自己的生育女神來祭拜,這正是基於人類的蒙昧時期無法更好地保護自己而產生強烈的對生的崇拜的一種禮儀表現。

5.發展性

時代總在不斷的前進,禮儀文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一方面,禮儀文化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而時刻地發生著變化。如現代人所拍發的禮儀電報、電視點歌祝壽賀喜等禮儀形式就是時代進步而產生的新生事物;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外交往的不斷擴大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多因素的互相滲透,我國的傳統禮儀自然也被賦予了許多新鮮的內容。

禮儀規范的這種發展性總是與時代精神密切地結合在一起。禮儀文化的發展總是受時代發展變化的推動,時代不斷前進,禮儀文化的內容自然也會得到不斷的發展。時代性與發展性和繼承性都是相輔相成的。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類的禮儀規范必將更為文明、優雅、實用。

Ⅵ 禮儀的特徵是什麼

禮儀的特徵:

(1) 禮儀是一種行為准則或規范。它是一種程序,表現為一定的章法,如果你要進入某一地域,你就要對那裡的習俗和行為規范有所了解,只有遵守這種習俗和規范,才能融入當地的環境。

(2) 禮儀是一定社會關系中人們約定俗成、共同認可的行為規范。在人們的交往活動中,禮儀首先表現為一些不成文的規矩、習慣,然後才逐漸上升為大家認可的,可以用語言、文字、動作進行准確描述和規定的行為准則,並成為人們有章可循、可以自覺學習和遵守的行為規范。

(3) 禮儀是一種情感互動的過程。在禮儀的實施過程中,既有是施禮者的控制行為,也有受禮者的反饋行為。即禮是施禮者與受禮者的互相尊重、情感互動的過程,

(4) 禮儀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社會交往各方的互相尊重,從而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和諧。在現代社會,禮儀可以有效地展現施禮者與受禮者的教養、風度與魅力,它體現著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認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價值的外在表現。只有處於互相尊重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才能建立並逐步發展。

(6)中國現代禮儀的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的傳統禮儀: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正所謂有禮儀之大謂之夏,中國的禮節與儀式。中國禮儀以周為最,中國古代一般推行周禮。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祀先師、先王、聖賢;鄉飲、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Ⅶ 中國近現代禮儀的變化和特點是什麼

我們說,封建社會的禮儀是最繁瑣、等級最森嚴的時期,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最高統治者的地位,把自己封為「真命天子」絕對至高無上,朝見天子須三跪九叩。這種跪禮乃臣民朝見皇帝的最常見的一種禮節。跪拜原是原始社會中人們互相致意的姿勢,到了封建社會就演變成了一種表示臣服的禮節並日漸繁雜、規范化。跪拜有「長跪」、「再拜」、「頓首」、「稽首」、「空首」之分,不同的人相見,跪拜禮自然有區別。群臣朝賀皇帝和皇後的禮節就有所不同。這種封建禮儀的產生同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等級森嚴的政治制度息息相關。可見各個時代的禮儀文化也均是為時代服務的。

Ⅷ 中國現代禮儀的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現代禮儀不僅融合了傳統禮儀的一些特性,也發展了自己的一些新優點,具體來說,其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性
禮儀是一個國家、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現代禮儀是以傳統文化為核心,並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它根植於傳統文化這塊沃土上,因而有著深刻的傳統性。「禮儀之邦」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修禮、崇禮、習禮的傳統美德,深深地融入現代禮儀之中,約束和規范著現代人的行為。禮儀是將人們在長期生活及交往中的習慣、准則固定並沿襲下來,有著廣泛的社會文化基礎,禮儀這種傳統性是根深蒂固的。在社會生活中,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大都沒有形成文字,無須刻意傳播,它是在人們相互交往中傳播、繼承、相沿成習,積淀下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禮儀的那些煩瑣的、保守的內容不斷被摒棄,只有那些體現了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社會進步,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本質和主流的禮儀,才得以世代相傳,並被不斷完善和發揚。

(二)共同性
禮儀是在人類共同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同一社會中,全體成員調節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禮儀隨著社會生產、生存環境和生活形態的變化而不斷充實完善,逐漸成為社會各階層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禮儀的內容大都以約定俗成的民俗習慣、特定文化為依據,集中地反映了一定范圍內人們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習慣,從而帶有明顯的共同性特點。禮儀又被應用於人們的社會交往之中,其范圍和准則必須得到廣泛的認可,才能在相當的范圍內共同遵守,這也決定了禮儀的共同性特點。由於交往范圍不斷擴大,原先由於地域和文化交流限制所造成的禮儀規范的差異逐漸被打破,許多禮儀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和認可,禮儀的共同性特點將會日趨明顯。

(三)差異性
禮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范,其運用要受到時間、地點和環境的約束,同一禮儀會因時間、地點或對象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就是禮儀差異性的特點。禮儀的差異性首先表現為民族差異性,不同民族的禮儀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各民族的習俗禮儀都凝結著本民族本地區人民的文化情結,人們嚴格遵循,苦心維護,難以改變。比如同是見面禮,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為個性差異,每個人因其地位、性格、資質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同樣的禮儀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比如同是出席招待會,男士和女士要有不同的表現風格。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在其時代變異性,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豐富和完善。禮儀總是體現著時代要求和時代精神,因而會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差異。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禮儀改革,現代禮儀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使禮儀活動更加文明、簡潔和實用。

(四)自律性
禮儀是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規則,禮儀對人們的各種行為規范都有著廣泛的約束力,但這種約束力不是強制性的。禮儀不像法律那樣威嚴,也不像道德那樣肅然,禮儀的實施無須別人的督促和監督,有人冒犯了禮儀規范,也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禮儀的實施,主要是依靠人們自覺地利用禮儀規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禮儀的自律性。禮儀的這一特點,要求人們在實施禮儀的過程中,樹立起一種內心的道德信念和行為修養准則,不斷提高自我約束、自我剋制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自覺地遵守禮儀規范。禮儀的自律性並不是說禮儀是可以隨意冒犯的,不注意禮儀的人在社會生活中會處處碰壁,孤獨、尷尬、失意總是難以擺脫,而自覺地注重禮儀,與人交往就會一帆風順,處處受人尊重。

(五)等級性
禮儀的等級性表現在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士禮賓待遇的不同。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用長幼之分、男女之別來規范每個人的受尊重程度。而在官方交往中,則要確定有官方禮賓次序,確定官方禮賓次序的主要依據是擔任公職或社會地位的高低。這種禮賓次序帶有某種強制性,不同的人因此而得到不同的禮賓待遇,但這並不意味著尊卑貴賤,而是現代社會正常交往秩序的表現,反映了各級公務人員的社會身份和角色規范。禮儀的等級性在社會交往中還表現為雙向對等性,即在不同地區、不同組織的交往中,雙方人員在公職身份和社會地位上要相近,業務性質要相似,以此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雙方的交往還應當是一種尊重互換、情感互動的過程,在禮節上要有來有往、相互對等。這是工作需要與禮儀要求的結合統一。

Ⅸ 中國現代禮儀最大的特點是科學

中國自古以來的禮儀就是拱手施禮,保持距離,非常科學。
現代化中國的禮儀承襲古代也多拱手為主,從今以後必需發展出新一套路: 戴了口罩也可以行禮如儀。

Ⅹ 如何理解現代社交禮儀含義和現代社交禮儀的特徵

一、平等原則
現代禮儀中的平等原則,是指以禮待人,有來有往,既不能盛氣凌人,也不能卑躬屈膝。平等原則是現代禮儀的基礎,是現代禮儀有別於以往禮儀的最主要原則。
禮儀中的優先,與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有很大關系。以「女士優先」原則為例,在一些國家如巴基斯坦,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在公共場合,如果男女出雙入對,卿卿我我,則被認為是不合禮儀。但是,在這個國家裡,男士非常尊重婦女,對待女士謙遜有禮,見了女性,一般不得主動握手,除非女士先伸手。盡管公共汽車非常擁擠,男士也會讓女士們先上車,車上的座位分得很清楚,女性坐前面,男性坐後面。餐廳的情形也一樣,男女桌位分開,陌生的男士們是決不可以隨意過界或上前搭訕的。在任何時候排長龍,女性都可直接走到隊伍的前端去。
二、互尊原則
古人雲:「敬人者,人恆敬之。」只有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才會融洽和諧。
上海有一家電影院曾發生這樣一件事:年末,電影院經理把員工包括離退休人員及其家屬都請到電影院來一個茶話會。會前,專門製作了這些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的生活錄相片,會上放給大家看。每個人,尤其是離退休職工非常感動。原則很簡單,這些人一輩子乾的工作就是給別人放電影,從來未感受到自己上銀幕是什麼滋味。今天有機會在給人們放了一輩子電影的電影院里,看自己走上銀幕,感到電影院領導沒有忘記自己一輩子的辛苦,他們能不感動嗎?因而很自然地加深了對自己單位的感情,同時也使在職職工感到振奮,團體的凝聚力大增。
要想在與人交往中通過禮儀的形式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與人交往,要熱情而真誠。熱情的態度,意味著對別人的隆重接納,會給人留下受歡迎、受重視、受尊重的感覺,而這本來就是禮儀的初衷和要旨。當然,熱情不能過火,過分的熱情會使人感到虛偽和缺乏誠意。所以,待人熱情一定要出自真誠,是尊重他人的真摯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心存不敬,卻又要故意表現出熱情,只會讓人感到做作,引起反感。這一點在與客戶及其他來訪者打交道時尤為重要。不論來訪者是不是客戶,客戶部的工作人員應都要熱情接待;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客戶,我們都要熱情真誠的為其服務。
第二,要給他人留有面子。所謂面子,即自尊心。即便一個毫無廉恥之心的人,也存在著一定的自尊心。失去自尊,對一個人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難以容忍的事情。所以,傷害別人的自尊是嚴重失禮的行為。
第三,允許他人表達思想,表現自己。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思想、表現自身的願望。社會的發展,為人們弘揚個性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豐富的個性色彩和多元思想的共存,是現代社會區別於傳統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因此,現代禮儀中的互尊原則,要求人們必須學會彼此寬容,尊重他人的思想觀點和個性。
三、誠信原則
誠信原則是指遵時守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於人在人際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韓非子》中記載著這么一則寓言:有一戶有錢人家的圍牆被大雨沖塌了,隔壁的鄰居提醒他:「要及早修復,免得盜賊侵入。」有錢人家的兒子也同樣說道:「爸爸,及早修理吧,不然小偷會來的。」結果當天晚上小偷果然來了,偷走了不少東西。有錢人家的反應是:兒子預先說在前,意見很對,有先見之明,心裡卻對鄰居起了疑心,懷疑鄰居是小偷。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中國人自古以來是家天下,血緣關系是親不可分的紐帶,影響了人們對客觀事物公正的判斷;另一方面,就是人的心理反應,產生「自己人效應」,更易於相互吸引。當你信任一個人的時候,就會想:既然是這個人說的,靠得住。所以,常常是別人信任你,才認為你是對的。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你必須博得人們的信賴,才更有利於你的成功。信任是靠慢慢積累的,與客戶初次打交道,客戶都會抱著懷疑的態度跟你溝通,一旦接觸多了,你在工作也做得到言而有信,說什麼時候出方案就什麼時候出方案、答應了上材料就上材料的話,客戶也就慢慢開始信任你了,這樣就更利於自己開展工作,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自信也是獲取信任、取信於人的方法。一個人要對自己有信心,不要因為曾經有過這樣那樣的失敗或小挫折就以為自己不討人喜歡了,從而失去自信,放棄了自己。其實,一個人有失敗並不奇怪,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關鍵是要有勇氣,跌倒後還能爬起來,還能保持自信,自信自己能努力做到最好。
四、寬容原則
寬容就是心胸寬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能原諒別人過失,也是一種美德,被作為現代人的一種禮儀素養。
那麼,如何在禮儀中體現寬容原則呢?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第一,要做到「入鄉隨俗」。如中東一些國家,受宗教信仰的影響,禁止女性向家庭成員以外的男人裸露肌膚,嚴格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去這些國家訪問做客,就應尊重他們的禮儀規范。新員工進了鴻揚的大門,就要隨鴻揚的「俗」,嚴格要求自己按制度、規范辦事。
第二,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對他人不求全責備。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實生活中的人,沒有十全十美的。表現在禮儀方面,有些人擅長於禮儀交際,說話辦事滴水不漏;有些人則不熟悉禮儀知識,形似粗俗。
第三,虛心接受他人對自己的批評意見,即使批評錯了,也要認真傾聽。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了過錯後允許他人批評指正,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尊重。有時,批評者的意見是錯誤的,但只要不是出於惡意,就應以寬容大度的姿態對待,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特別是在工作中,更應注意這個問題。
五、自律原則
禮儀宛如一面鏡子。對照著它,可以發現自己的品質是真誠、高尚還是醜陋、粗俗。真正領悟禮儀、運用禮儀,關鍵還要看自律能力。

閱讀全文

與中國現代禮儀的特徵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果國民黨領導了中國會怎麼樣 瀏覽:761
義大利人為什麼這么愛喝咖啡 瀏覽:869
被罵的回國義大利女人叫什麼 瀏覽:725
緬甸與越南的民工工資哪個低 瀏覽:731
越南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635
為什麼要限制伊朗核 瀏覽:311
印度伊布替尼仿製葯多少錢 瀏覽:221
越南有哪些蘇制武器 瀏覽:18
義大利fax怎麼讀 瀏覽:768
越南人喜歡中國什麼青菜 瀏覽:303
想做燕窩生意印尼哪裡有 瀏覽:383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90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2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30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401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