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古代所說的文房四寶是哪四個
中國古代所說的「文房四寶」是指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是中國獨有的書法繪畫工具,它既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同於其他民族的風俗,又為世界文化的進步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文房四寶」不僅是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的文具用品,也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等為一體的藝術品,這些文具的製作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歷代都有著名的製品和藝人。
『貳』 中國古代所說的文房四寶是什麼
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
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
在南唐時,「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則特指宣筆(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縣)、宣紙(安徽宣城涇縣)、歙硯(安徽徽州歙縣)、洮硯(甘肅卓尼縣)、端硯(廣東肇慶,古稱端州)。
元代以後湖筆(浙江湖州)漸興,宣筆漸衰,改革開放後,宣筆漸漸恢復了生機。
安徽宣城是我國文房四寶最正宗的原產地,是飲譽世界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所產的宣紙(涇縣)、宣筆(涇縣/旌德)、徽墨(績溪/旌德)、宣硯(旌德)舉世聞名,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2)中國的文房四寶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文房四寶,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特殊象徵。文房,就是書房。『文房四寶』通過其實用性,表現歷代文人的橫溢才華,誕生了無數的書畫佳作。
1、筆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上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發現的史前彩陶文房四寶之湖筆。
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
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我國的書寫用筆起源很早。根據未經刀刻過的甲骨文字判斷,夏商時期就已經有原始的筆了。如果再從新石器時期彩陶上面的花紋圖案來看,筆的產生還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
到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已經製作和使用書寫用筆了。那時筆的名稱繁多:吳國叫「不律」,燕國叫「弗」,楚國叫「幸」,秦國叫「筆」。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筆」就成了定名,一直沿用至今。
2、墨
墨給人的印象似稍嫌單一,但卻是古代書寫中必不可缺的用品。藉助於這種獨創的材料,中國書畫奇文房四寶之徽墨。
幻美妙的藝術意境才能得以實現。墨的世界並不乏味,而是內涵豐富。作為一種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現於今者,當十分珍貴。
在人工制墨發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來做為書寫材料。史前的彩陶紋飾、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簡牘、縑帛書畫等到處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遺痕。
文獻記載,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繩(木工所用)、墨龜(占卜)也均曾用墨。經過這段漫長的歷程,至漢代,終於開始出現了人工墨品。這種墨原料取自松煙,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後來用模製,墨質堅實。
3、紙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經為歷史上的文化傳播立下了卓著功勛。即使在機制紙盛行的今天,某些文房四寶之宣紙。
傳統的手工紙依然體現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煥發著獨有的光彩。古紙在留傳下來的古書畫中尚能一窺其貌。
在紙張發明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是採用什麼來作為記事材料的呢?根據文獻和實物資料,最早的人們是採用結繩來記事的,遇事打個結,事畢解去。後來又在龜甲獸骨上刻辭,所謂「甲骨文」。
在青銅產生以後,又在青銅器上鑄刻銘義,即「金文」或「鍾鼎文」。再後,將字寫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稱「竹木簡」,如較寬厚的竹木片則叫「牘」。同時,有的也寫於絲織製品的錦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記事材料外,還發現了刻於石頭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石鼓文」。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
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東漢的蔡倫改進造紙術,使得書寫工具得以普及,也為世界文化的傳播作出卓越的貢獻。
隨著西北絲綢之路沿線考古工作的進展,許多西漢遺址和墓葬被發現,其中也不乏紙的遺物。這些右紙均據其出土的地點而被冠名。
從目前出土古紙自身的年代順序,可以分別排列為:西漢早期的放馬灘紙,西漢中期的灞橋紙、懸泉紙、馬圈灣紙、居延紙,西漢晚期的旱灘坡紙。這些紙不但都早於蔡倫紙,而且有些紙上還有墨跡字體,說明已用於文書的書寫。
4、硯
硯,也稱「硯台」,被古人譽為"文房四寶之首"。因為墨須加水發磨始能調用,而發墨之石刑則是硯。
我國到處是名山大川,其中有陶、泥、磚瓦、金屬、漆、瓷、石等,最常見的還是石硯。可以作硯的石頭極多,我國地大物博,到自然有多種石頭。產石之處,必然有石工,所以產硯的地方遍布全國各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文房四寶
『叄』 文房四寶,指的哪四寶
筆、墨、紙、硯。筆的話就是我們古代時候常用的毛筆,墨的話就是使用的那些墨水,紙的話就是書寫的紙張,硯的話就是硯台。
『肆』 文房四寶指的是哪四樣,各有什麼代表產地
文房四寶,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的文書工具,即毛筆、墨、紙、硯。源於中國,再傳播至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地。
自宋朝以來「文房四寶」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它們不僅具有實用價值,也是融繪畫、書法、雕刻、裝飾等為一體的藝術品。
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文房」之名意指「國家典掌文翰之地」(相當於國家資料庫),因為中國古代文人要經常使用筆、墨、宣紙、硯台,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文房四寶」在南唐時指諸葛筆、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紙,江西婺源龍尾硯。
(4)中國的文房四寶分別是什麼擴展閱讀:
起源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演變而來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書,或能畫,或既能書又能畫的,是離不開筆墨紙硯這四件寶貝的。
"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
文房用具除四寶以外,還有筆筒、筆架、墨床、墨盒、臂擱、筆洗、書鎮、水丞、水勺、硯滴、硯匣、印泥、印盒、裁刀、圖章、捲筒等等,也都是書房中的必備之品。
『伍』 常說的「文房四寶「,分別指的是哪四寶
筆、墨、紙、硯是中國傳統的書寫工具,也稱為「文房四寶」。「文房」的名字,開始於南北朝時期,當時專指文人的書房。大約從宋代開始,因筆、墨、紙、硯為文房裡的文人所使用,所以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稱它們為「寶」,並不是說它們少見或價高,而是它們對於文人來說,至關重要。無論是求學上進、著書立說、吟詩作賦、書法繪畫等,缺一不可,是人們重視文化、尊重知識的表現。 文房四寶一般是筆、墨、紙、硯的統稱,有時也特指四種著名的製品,即:安徽涇縣的宣紙、安徽歙(She)縣的徽墨、浙江吳興的湖筆、安徽歙縣的歙硯。
在我國歷史上,由於文人雅士珍愛文房四寶,所以給它們起了許多雅號。北宋蘇易簡在他所著的《文房四譜》一書中詳細介紹了這四種文具的來歷和雅號。 先說筆的雅號,這里的筆指的是毛筆,它是我國獨特的書寫繪畫工具,到現在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由於筆為文房四寶之首,所以筆的雅號、戲稱也最多。筆最早的雅號是「管」,來自於《詩經》:「靜女其孌,貽我彤管。」三國時期的曹植則稱筆為「寸翰」,翰本是指錦雞或山雞,這里指毛筆、筆毫。西晉文人左思稱筆為「柔翰」。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更是用擬人化的寓言專門為筆寫了一篇《毛穎傳》,把筆稱為毛穎、管城子、中書令、中書君。白居易稱筆為「毫錐」。陸游則稱筆為「毛錐」。除此之外,筆還有「龍須友」「墨曹都統」「毫州刺史」等諸多雅號。
最後說硯的雅號。宋代蘇易簡在《文房四譜·硯譜》引用唐人文嵩的《即墨侯石虛中傳》為硯作傳:「石虛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勛績,封之即墨侯。」這里是用擬人的手法來描述硯。南越人石虛中,字居默,因功績卓著,所以被封為即墨侯。硯的石質,中空可以研磨,所以被稱為石虛中。這樣,「石虛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硯的雅號。
宋代文學家蘇軾則稱硯為「黑白月」,是因為硯的形狀像月,又分割為磨墨和盛水兩部分,磨墨的部分黑,盛水的部分白,所以得名「黑白月 此外硯還有「石友」「石」等雅稱 。
『陸』 中國的文房四寶有哪些,它們分別是干什麼用的
文房四寶,是指中國書法寫字用的,就是筆、墨、紙、硯。
筆很早就有了,西周以前,古人就會在甲骨或者竹簡上書寫,那會的筆比較特殊是古人用小刻刀做的或者尖銳的石頭去書寫。慢慢地有了我們中國獨有得毛筆。毛筆毛筆肯定就是用毛做的,古人用的毛筆的是用雞毛啊豬鬃啊鹿毛或嬰兒頭發等等……最常見的就是開始所說得狼毫筆和羊毫筆。文房四寶很好地反映了我們古人的聰慧,製作工藝的高超,對文化傳播有著積極的意義。
『柒』 文房四寶是指什麼
文房四寶分別指的是: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
文房四寶詳細介紹:
筆:毛筆是我國傳統書法的重要工具,可以說,漢字書法是毛筆發展的產物。中國的毛筆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遠在仰韶文化遺址的彩陶上的花紋有一些就是用毛筆繪制的;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都普遍使用毛筆,楚國叫「聿」; 吳國叫「不律」;燕國叫「弗」。到了秦代才正式定名為「筆」,並且一直沿用至今。
墨:墨是用於書畫的黑色材料。它與毛筆差產生於差不多的時代,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有類似的墨跡,不過那時的墨只是一種天然石墨。我國人工墨大約始於戰國時代。墨的製作歷來都很講究,油煙濃黑如漆,松煙淺淡而明快。
紙:紙是一種重要的書寫材料,它是用植物類纖維加工製作而成。上古時以竹木作書,秦時改用絹素。西漢時期發明了造紙術,東漢時期蔡倫對造紙術的改進,為我國造紙業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硯:新石器時代就有了研墨工具。唐代開始使用現在意義上的硯。中國四大名硯是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歙州的歙硯、甘肅洮州的洮河硯、河南洛陽的澄泥硯。
『捌』 我國的文房四寶是什麼
我國的文房四寶是:筆、墨、紙、硯。
1、筆
硯在西漢時期即已使用,湖北荊州鳳凰山西漢墓出土了硯,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
『玖』 文房四寶都有哪四種
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四寶是:筆、墨、紙、硯。四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商品。文房四寶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物品,也是書畫的必備工具。它在中國有250年的歷史。它是國家寶貴的文化遺產。文房四寶的名稱,起源於我國南北朝時期,是指學者的書房,用筆、墨、紙、硯作為書房,被稱為「文房四寶」。四寶豐富多彩,名揚四海,在他們的書中都能找到。安徽宣城是中國最正宗的文房四寶產地,素有「中國文房四寶之鄉」的美譽。宣城縣出產的宣紙,宣筆、徽墨、宣硯享譽世界,受到歷代文人的追捧。毛筆寫完後,洗凈,甩干,掛在筆架上,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
『拾』 中國古代的文房四寶是哪四寶
文房四寶指的是筆、墨、紙、硯,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特殊象徵,起源於南北朝時期,史書有記載:「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玩君與予」。
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書五經,是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是歷代儒學研究的核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特殊象徵。
琴棋書畫,分別指:琴瑟,古琴,圍棋,中國象棋,書法,繪畫,在古代琴棋書畫是文人騷客,包括一些名門閨秀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