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
富國和強軍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大基石。
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只有經濟獲得空前的發展,強軍才有可靠的支撐。
同時,經濟社會愈發展,安全需求也就愈旺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如果我們不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國家利益發展就沒有安全保障,實現祖國統一就沒有力量。所以,必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所以,富國和強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兩大基石。
簡介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破除阻礙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一切思想和體制障礙,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
『貳』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什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只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立足「五位一體」目標,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2、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動力。
3、全面依法治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環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只有全面依法治國,努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造制度保障。
4、全面從嚴治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所在
只有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始終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才能堅定改革開放事業的正確方向,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法治的順利推進,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鍛造堅強核心。
『叄』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是什麼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落腳點是增進人民福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
1.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彰顯人類社會邁向文明進步繁榮發展的中國智慧和中國貢獻。
2.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實現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消除絕對貧困的偉大壯舉。千百年來,豐衣足食一直是人民群眾的追求和願望。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國逐步啟動大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減貧成就。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階段性目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具有重要歷史地位。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於順利開啟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意義。
4.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將開辟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嶄新道路。要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協調發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是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結出的豐碩成果,為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肆』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什麼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改革開放,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讓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最大制度優勢充分彰顯,持續擴大開放,就是要讓中國在更大范圍走向世界、更高層次融入世界。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是我國經濟蓬勃發展、經濟總量連上新台階的40年,是成功從低收入國家邁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的40年,也是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實現歷史性跨越的40年。
正是靠著改革開放,不斷打破束縛思想的桎梏、掃除阻礙發展的藩籬,中國人成功開啟了新的壯闊征程,開創了新的前進道路,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古老而又年輕的社會主義中國走向充滿希望、充滿生機的新天地。
『伍』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是什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是「愛國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面對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統一全中國的歷史任務,我們黨同一切愛好和平、反對內戰的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結成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之一。
在黨的自身建設上也體現出很強的包容性
比如,抗戰初期,適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作出大力發展社會各階層優秀分子入黨的決定;改革開放初期,適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作出大力發展優秀知識分子入黨的決定。
21世紀之初,適應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新社會階層大量涌現的實際,作出吸收新社會階層優秀分子入黨的決定。
這樣,社會各階層優秀分子都能入黨,特別是申請入黨的優秀青年越來越多,使黨的先進性不斷發展、群眾基礎更加鞏固。
『陸』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備了什麼
1、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
2、「復興」和「發展」,兩者既相通又有所不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然要靠發展,沒有發展便談不上復興,可是復興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中華民族曾經創造出燦爛的古代文明,站在世界的前列,而在近代卻落後了,在不短的時間內淪落到任人宰割和欺凌的半殖民地地位,被別人看作「劣等民族」,這使每一個有志氣的中華兒女都無法忍受,渴望要恢復民族的主權和尊嚴,毫無遜色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3、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當然不能把它誤解為要恢復一、兩千年前的所謂「漢唐盛世」。漢、唐在當時世界上是先進的,但到今天來看,我們只能是發揚它那些優秀傳統,不應該也不可能再去全盤恢復它,如果還說要恢復到那時去,豈不是開歷史的倒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要求是全面的,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我們有這個責任,也有這個可能,但需要走的路還很長,需要繼續作出極大的努力。
『柒』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是什麼
富國和強軍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兩大基石。
經濟建設是國防建設的基本依託,國防實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只有經濟獲得空前的發展,強軍才有可靠的支撐。
同時,經濟社會愈發展,安全需求也就愈旺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如果我們不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國家利益發展就沒有安全保障,實現祖國統一就沒有力量。所以,必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實現富國和強軍的統一。
所以,富國和強軍,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振興的兩大基石。
1、強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基石
富國是強軍的基本依託,強軍是富國的安全保障。強軍夢不圓,中國夢也難圓。雄厚的經濟實力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礎,但倘若沒有相應的國防實力和軍事能力作後盾,經濟實力再強大也不能成就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夢。
2、強軍是保證中國實現從大國向強國躍升的戰略支撐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躍升,一方面,民族復興離我們從未如此之近;另一方面,民族復興遇到的阻力從未如此之大。這種阻力,在國內表現為深化改革要遇到許多深層次矛盾,在國際上則表現為我國和平發展會遇到前所未有的阻遏。
3、強軍是中國與世界各國互利共贏的安全保證
中國夢的實現以追求和諧、和平為先決條件。我們提倡各個國家、民族在發展中實現共存共贏,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決不會以實現中國夢損害他國利益,但也決不會吞下犧牲我們國家、民族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苦果。
『捌』 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什麼力量
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偉大的時代必然產生偉大的變革,必然孕育偉大的時代精神。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不僅創造了豐厚的物質財富,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鑄就了偉大的改革開放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改革開放進程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優良品格,是改革開放鑄就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積極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方案與中國力量。圖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會場上海國家會展中心。
改革開放是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把改革同革命聯系在一起。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精神也是一種偉大的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新精神的民族,以偉大創造能力著稱於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對中華民族創新精神的最好寫照。中國共產黨是高度重視創新的政黨。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大膽進行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玖』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同時還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改革開放是哪一年提出的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種全會上提出的,是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
改革開放是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讓中國能夠更大范圍地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這一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徵和優勢充分彰顯。
展開全部內容
-->
『拾』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是什麼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和人民100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民主政治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障。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主體是廣大人民。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來源於人民,因此必須受人民的監督。必須轉變法治理念,從以法治民、以權治民轉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權。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把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作為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