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銀行如何穩定固定匯率

中國銀行如何穩定固定匯率

發布時間:2022-05-08 19:28:32

❶ 固定匯率的匯率政策

是以某些相對穩定的標准或尺度作為依據,以確定匯率水平的一種制度。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現實匯率水平受平價的制約,只能圍繞平價在很小的范圍內上下波動。 固定匯率政策是指貨幣當局或直接干預外匯市場(通過買賣外匯)或間接影響外匯市場以把市場匯率維持在一個既定的狹窄目標范圍之內的政策操作。
人民幣匯率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
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 從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范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人民幣匯率一籃子機制就是綜合考慮在中國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具體來說,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自然成為主要的籃子貨幣。此外,由於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加拿大等國與中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它們的貨幣對人民幣匯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擴大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銀行開展做市商服務,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中信、招商、興業4家股份制銀行以及花旗、渣打、匯豐、荷銀以及蒙特利爾5家外資行在內的總共13家銀行獲得了首批人民幣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幣做市商開始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1號)規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以下簡稱OTC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美國財政部在《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中以大量篇幅評論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報告稱,人民幣對美元的固定匯率政策「阻礙了價格指數的變動,妨礙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整,吸引大量風險資本流入,並對中國經濟構成越來越嚴重的威脅」,中國應該立即採取措施,大幅度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有效改變其低估的市場價值」。 1946年12月18日,荷蘭盾的含金量定為0.334987克,官方匯率為1美元等於2.65285荷蘭盾。1949年9月21日,荷蘭盾貶值30.2%,含金量減為0.233861克,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3.80荷蘭盾。1960年11月1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的經濟聯盟條約生效,三國內部貨幣匯率的波動幅度為1.5%。
1961年3月7日,荷蘭盾含金量升為0.245489克,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3.62荷蘭盾,波動的上下限為1美元等於3.5925~3.6475荷蘭盾。1971年5月10日起,隨西德馬克一起,荷蘭盾突破上限浮動,造成實質上荷蘭盾的貶值;8月15日在美元實際貶值之後,自8月23日起荷蘭盾與比利時法郎、盧森堡法郎仍同5月10日以前的匯率水平(即1荷蘭盾等於13.81215比利時法郎)掛鉤;對其它貨幣實行受控浮動,荷蘭和比利時中央銀行將浮動限度控制在5月10日匯率水平的上下1.5%;9月6日,荷蘭對非居民購買荷蘭債券進行限制,因而導致了「0」類荷蘭盾的產生;12月18日美元貶值;12月21日,荷蘭盾的含金量提高2.76%,官方匯率調至1美元兌3.2447荷蘭盾,同時制定了波動幅度為4.5%的實際匯率,即波動上下限為3.1719~3.3175荷蘭盾。
1972年4月24日,荷蘭宣布執行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內部貨幣匯率波動幅度不超過2.25%的規定。比、荷、盧三國貨幣波恢復至7.1320~7.3490荷蘭盾兌100比利時法郎。1973年2月12日美元貶值,2月14日,荷蘭盾對美元的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2.92024荷蘭盾,波幅在2.8545~2.9860荷蘭盾之間;從3月19日起,荷蘭盾對美元自由浮動,同時與比利時、丹麥、法國、西德、盧森堡、挪威、瑞典多國貨幣聯合浮動,9月15日,荷蘭盾升值5%,官方匯率為1美元兌2.781美元。1974年2月1日,非居民購買債券用的「0」類荷蘭盾取消。
1976年3月15日起,歐共體成員國內2.25%的波幅取代比、荷貨幣聯盟1.5%的波幅限制;10月18日,荷蘭盾的含金量降低1.96%,官方匯率調至2.837荷蘭盾兌1美元。1978年10月16日,荷蘭盾貶值2%,官方匯率1美元兌2.895荷蘭盾。
1979年3月13日,歐洲貨幣體系成立,成員國貨幣間的波幅上下為2.25%,同時確定了定期調整的固定匯率和干預限度。
現荷蘭盾匯率固定為2.20371荷蘭盾兌換1歐元,或者0.453780歐元兌換1荷蘭盾。

中國如何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保證匯率穩定

我是這樣子理解的。我國近年來不斷的發行貨幣,導致經濟中流動性過剩,貨幣貶值,那麼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我國的匯率也應該相應的貶值,但是人民幣的匯率變動不是那麼的大,那麼的明顯。不知道LZ是不是這個意思,我按照這個來回答。簡單的說,我國實行的是資本管制,匯率也是由中央銀行來管制,所以匯率波動很小。當前我國的匯率是這樣子決定的。每天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收盤價為中間價格,第二天在前一天收盤價的千分之五范圍內波動。國內貨幣超發,貨幣貶值,按理說人民幣匯率也會貶值,貨幣之間交換和商品交換是一個道理。一方面來說,我國的匯率是由銀行間市場決定的,而銀行又受中央銀行影響較深,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匯率是由中央銀行決定的。另一方面,前些年為了鼓勵出口,我國的匯率定的過低,這兩年聽到的人民幣匯率問題聲音漸漸小了。為了維持匯率的穩定,央行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萬億的外匯儲備就是前些年為了維持外匯儲備的成本。中央銀行始終一一個固定的匯率在銀行間進行外匯結算,所以人民幣可以一直盯著美元,這為我國創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實現就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我國對匯率和資本的管制,雖然國內通貨膨脹,但是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小。總體就是這么個情況。

❸ 我國現行匯率制度是什麼如何完善

我國現行的匯率制度: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解析:
① 所謂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人民幣匯率制度主要是依據國內外匯市場和國際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情況而定。
各外匯指定銀行根據企業在銀行的結售匯情況和中國人民銀行對其核定的結售匯周轉頭寸限額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外匯、拋補頭寸,形成外匯供求。
② 所謂參考一籃子貨幣:按照我國對外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若干種主要貨幣,賦予相應的權重,組成一個貨幣籃子。
③ 所謂有管理的: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宏觀監控,必要時運用外匯干預政策,使市場匯率穩定在合理水平上。
④ 所謂浮動的:中國人民銀行每天公布的市場匯率是浮動的,各外匯指定銀行對外掛牌的匯率可在規定的幅度內波動。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特點:
1. 對經常賬戶項目下的貿易以及非貿易收支實行結售匯制;對部分單方面轉移支付項目和所有資本賬戶用匯實行審批制。
2. 建立統一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中央銀行授權交易中心集中管理外匯交易,然後中央銀行會根據市場運行情況進行干預。
3. 實行會員制交易主體。會員可以進行自營和代理買賣。
4. 對非中央銀行會員核定其周轉外匯頭寸限額。
5. 交易中心對外匯的每日匯價浮動范圍進行限制。
6. 交易日結束時,會形成一個市場加權平均匯率。經中央銀行公布後,就是下一個交易日的基準匯率。在外匯折算上,2005 年7 月21日以前是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為基礎形成。2005 年7 月21日以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形成。
7. 中央銀行作為市場交易會員之一,在上海交易總部可以隨時參與外匯交易,沒有最高持匯額度限制。
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
在借鑒我國以往匯率制度改革的經驗以及遵循匯率制度自身演變邏輯的基礎上,人民幣匯率制度在進一步改革過程中還必須堅持以下幾個要求。
首先,根據以往的經驗,政府主導的強制「漸進性」的制度變遷是我國匯率制度改革成功的關鍵。因此,在人民幣匯率制度在進一步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堅持漸進性原則。
其次,鑒於我國匯率制度改革表現出明顯的「路徑依賴」特徵,初始的改革步驟會對以後的改革過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過渡中的初始步驟和後續措施必須保持與最終目標的相對一致性。
最後,為了使退出盯住匯率的成本最低,退出時機的選擇也很重要。為了能夠充分發揮匯率制度的作用,規避可能帶來的風險,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穩定的金融和貿易環境,我國仍然需要採取相應措施來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進一步改革。
1. 加強外匯市場交易主體等基礎建設,逐步放寬目前參與外匯交易的銀行必須經中央銀行嚴格審批的限制,改變外匯交易主體構成單一的局面。逐步放寬行業限制,規范入市條件,使得股份制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公司和財務公司等按照入市條件逐步審批入市。當然,隨著企業制度的健全,也可以考慮讓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進入外匯市場。另外需要培養外匯交易經理人。現有外匯指定銀行周轉額度較低,外匯指定銀行靈活運用外匯資產餘地也較小,不便於內資銀行參與金融業務的競爭。應逐步取消外匯周轉額度最低比例,用外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方式取代額度管理方式。
2. 制定合理的匯率波動區間,增加人民幣匯率靈活性。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的確定,應綜合考慮一系列因素,如實際有效匯率、月度交易余額、季度國際收支余額的變化、國際儲備的充足性與變化趨勢和人民幣利率水平等。針對匯率波動區間不足的現狀,應適度擴大匯率浮動區間並分步驟實施。
3. 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核心問題是改進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當前匯率運行除受央行的匯率政策影響外,還受制於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因此,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除了改進央行匯率調控手段,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匯率的形成機制:
(1)改進央行的市場調控方式。主要是要改變央行過去過於頻繁干預外匯市場的模式,確定央行需要盯住合理的人民幣匯率目標波動區域,建立一套標準的干預模式,給市場一個比較明確的干預信號,降低干預成本。
(2)增加市場交易主體。增加外匯市場的交易主體,讓更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直接參與外匯的買賣,避免大的機構集中性的交易壟斷市場價格,防止匯率的大起大落。
(3)推廣大額代理交易。為增加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的種類和活躍外匯市場,可逐步推廣銀行代理企業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外匯的大額交易。但在具體操作上,要保證銀行在代理企業辦理外匯交易時,嚴格按照現行外匯管理規定對企業有關交易憑證進行嚴格審核把關。
(4)增加外匯市場交易品種。外匯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需為企業和銀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中國外匯市場交易幣種單一,與國際規范的外匯市場區別較大。為更好地發揮外匯市場的服務作用,應逐步建立銀行間外匯拆借市場,增加外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增加外幣期貨和外幣期權等交易形式。
(5)建立商業銀行做市商制度。改革目前銀行間市場撮合交易的外匯買賣方式,使商業銀行從目前的交易中介變為做市商,活躍外匯市場,並使匯率真正反映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強化匯率的價格信號作用。

❹ 固定匯率制度要如何保持

1、固定匯率制度:固定匯率制度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是貨幣當局把本國國幣兌換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固定,並把兩國貨幣比價的波動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固定匯率制度可以分為1880-1914年金本位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固定匯率制(也稱為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兩個階段。

2、固定匯率維持措施:
1、提高貼現率
2、動用黃金外匯儲備
3、外匯管制
4、舉借外債或簽訂互換貨幣協定
5、實行貨幣公開貶值

❺ 如果中央銀行出現外匯儲備短缺,或者面臨國內高失業率,為什麼中央銀行維持目前的固定匯率是不可行的

這個可以從以下兩個路徑思考
第一,可以借用AD-AS模型來說,高失業率的出現,說明AS與AD的交點處於非充分就業率下的產出,也就是說產出不夠,總需求不夠。站在央行的角度來思考,要刺激需求就需要增加貨幣供應量。增加貨幣供應量就會導致貨幣存在貶值壓力,根據利率評價理論,匯率就會變化。
第二,央行敢於外匯市場的重要資源就是外匯的儲備量,當本國貨幣存在升值過快或者貶值過快的話,央行就會動用外匯儲備穩定匯率,所以,外匯儲備的量越大對於匯率的穩定就有效,而儲備越少,央行對匯率的干預有效度就會越低。

❻ 為什麼在定匯率制下中央銀行規定匯率,並可以保持匯率基本不變

假設固定匯率制情況下,央行規定人民幣兌美元8:1,一個美國人拿了1美元,到中國的商業銀行只能換成8rmb,因為央行是這么規定的,商業銀行就得這么做。
如果這個美國人拿著這1美元找個日本人換人民幣呢?結果一樣,只能換到8rmb,甚至更少,因為日本人要弄到人民幣也只能到中國的商業銀行。
而這么美國人拿到8rmb之後,不管通過什麼途徑,只能換到1美元,除非他腦袋進水,喜歡吃虧。
所以,不論這個美國人拿1美元,還是1000000美元,最終都只能通過中國的商業銀行這個唯一的途徑來兌換人民幣,人民幣也只能通過這個途徑換成美元,因此,即便有人拋售人民幣,人民幣也不會貶值,因為人民銀行規定下來了一個固定的兌換比例。
另外一個基本原因是人民幣是非自由兌換貨幣,也就是說你不是從哪都能換到人民幣的,只能通過中國的商業銀行。

呵呵,個人理解,不知道明白沒有:)

❼ 維持固定匯率的政策手段

一般用外匯儲備來維持固定匯率
這個方法要分很多層次說
1 1利: 在資本流出的時候,把手中的人民幣或者人民幣存款,兌換成美元或者美元存款,造成大量資本流出的時候有足夠的美元兌換就不會造成外匯恐慌導致人民幣貶值。
2 決定匯率: 國 際收支狀況。國際收支是直接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它的影響機制是:國際收支的差額如順差或者逆差的狀況會即刻反映在一國的外匯市場上,而這種外匯的供求關系又會影響到外匯市場上的匯率形成。舉例來說,如果國際收支順差就意味著外匯的供給暫時大於外匯的需求,即外匯的供大於求,那麼外匯匯率就應下跌(貶值),而與其相對的本幣匯率就應上升(升值);而當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就必然對本幣匯率有下跌壓力,對外幣匯率有上漲的需要。國家干預:
以國際收支順差為例,如果這時該國的中央銀行不希望看到本幣升值的情況出現,那麼,它就在外匯市場出現超額外匯供給的時候,將超額的外匯買進,同時拋出本國貨幣,從而平衡了當時過剩的外匯和缺乏本幣的局面,使外匯供求基本平衡,匯率也就保持穩定。而這種穩定帶來的變化是中央銀行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基礎貨幣的投放。

3 弊 :在外匯統一管制,即在央行強購持匯的,央行必須買入大量的貨幣,這樣就會增發貨幣,造成貨幣供應上升,可能會造成流動性過剩。

4 敝:央行固定匯率容易貨幣容易受攻擊在熱錢流入的時候,為維持既定的人民幣與美元匯價目標,中央銀行都必須通過發行本幣來吸收「過剩的」外匯市場資金;這就形成國內貨幣供給持續性擴大並進而導致未來通貨膨脹的局面或可能性。 在面對國內通貨膨脹出現爬升傾向時,對匯率目標的顧慮又可能使中央銀行的利率政策操作受到明顯束縛,即難以充分地根據國內經濟形勢需要顯著提高利率水平。這主要是因為,如果國際市場上的利率水平出現低落的同時,提高國內利率水平很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從而引起人民幣匯率進一步上升的壓力。

5 中國在以前是單一盯緊美元戰略,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上升值時,人民幣的國際價值隨之升高;當美元在國際貨幣市場貶值時,人民幣的國際價值隨之下降。為了降低貨幣風險中國已經更多盯緊日元 歐元等發達國家貨幣。這次美國重災區把中國也綁架了。

76改革: 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每個國家貨幣都有他的優勢,也有劣勢,關鍵是怎麼採取靈活應對的宏觀調控手段。中國現有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防止沖擊的穩點性還是蠻強的,但是太多外匯儲備流動性不強也是在浪費資源。現在已經走出了固定利率的時代,採取靈活的利率調節,促進經濟發展,計劃時代已經過去了,靠人為的干預經濟是沒用的了,國家與國家貿易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固定匯率時代已經過去。

❽ 如何鎖定匯率

鎖定匯率通常需要通過一些簡單的金融產品對沖,本人建議你到你的公司帳戶開戶銀行找客戶經理詢問以下相關信息並簽訂合約鎖定匯率。假設今天是2011年4月10日,美元收款日約為六個月後2011年10月10日

方法一、外匯遠期交易Forward Foreign Exchange
你可以和銀行簽訂外匯遠期合約,約定遠期外匯買賣的交割日為2011年10月10日
,交割本金,交割匯率;這樣你在即期就可以鎖定匯率成本。到期交割的時候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否交割,提前或者展期交割,以及違約平倉等。

方法二、人民幣外匯期權FX option
鑒於人民幣近幾年的單邊升值,你可以向銀行買入在2011年10月10日
的美元結匯期權;與上述方法不同,期權到期日你有權力選擇是否結匯行權,但是沒有義務去行權。不利的是在即期需要支付權利金給銀行購買該遠期結匯期權。這樣你可以將鎖定美元的最低匯率。(本來應該是買入put usd的同時賣出call usd的strategy鎖定匯率,但是目前中國外管局只允許企業買入期權)

方法三、區間外匯 time optinal forward
如果你不確定收款日,你還可以選擇買一個外匯遠期,但是交割日為2011年9月20日-2011年10月20日或者別的一個區間;同時你和銀行有義務在這個區間內交割完所有的外匯本金。比如你可以選擇在這個區間的某一日結匯所有金額、或者在每個周末各結匯四分之一。方法三和方法一相比好處是匯率固定,但是交割義務不局限在本金和時間的一次性上

當然還有其它方法,不過你就30分就寫這么些把。具體做交易的時候可能還要涉及到申請信用額度的問題,那些讓客戶經理幫你搞定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銀行如何穩定固定匯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fax怎麼讀 瀏覽:767
越南人喜歡中國什麼青菜 瀏覽:303
想做燕窩生意印尼哪裡有 瀏覽:381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89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0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30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400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3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