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評價中國大片

如何評價中國大片

發布時間:2022-05-08 10:16:52

❶ 對中國電影的評價500字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以「對中國電影的評價」作為主題,可以用過去的國產電影和如今的國產電影作為對比,然後舉例出自己看過的幾部電影作為例子進行評價,正文:

說到中國國產電影,十年前的我會對其嗤之以鼻。經過了十年的醞釀,十年後的今天再談到國產電影時,我心中的感情只有遺憾。

要說國產電影到底是給我留下了些什麼印象,那我的話就多了。

首先看看20世紀,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大陸內地拍攝的黑白愛國片,高還原歷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愛國精神。看完往往使我熱淚盈眶,由內心散發出一種使命感。然而遺憾的是盡管影片本身沒有缺點,但沒有看點。最終某些幸運的也只能淪歷史老師用來教育學生的科教片。大多數都變成了歷史的塵埃。

再接著我就想到了香港電影。比如周星馳的系列電影,但他拍的大部分都是喜劇片,能留下來反復品味的實在不多。他是個好演員,但好電影考的不光是演員。香港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大部分都一個樣,沒有什麼新意。不過這是建立在21世紀的觀點。在當時香港電影火爆整個大陸。只可惜現在能用來回味的經典卻是屈指可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紀,中國的動畫電影享譽全球。但是後來動畫被視作小孩子看的東西,根本不被重視。

到了21世紀初,大陸的電影質量和數量都有了不小提升。但因為資金技術等的不足,在科幻片方面,特效技術的缺乏使中國一直沒有像樣的科幻片。因為相關部門的限定,恐怖片也被打壓,動畫片更是慘淡。能讓我留下印象的電影幾乎沒有。

到了最近幾年,我看了一下所謂的高票房國產電影。12年比較火的是一個叫《人在囧途》的喜劇片。我個人不討厭喜劇片,但我始終覺得一個沒有內涵只靠把人逗笑就完事的電影絕對算不上經典。

13年的《西遊降魔篇》,可以說是既有新意又沒有新意。它確實演繹了一個嶄新的西遊世界,但還是西遊,一個被拍爛的作品。再怎麼有心意的剩飯也只是剩飯。

14年有一個給我印象深刻的作品叫《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次劇情上不僅沒有新意還特別無聊,最關鍵的動作戲一筆帶過,唯一的看點就是美國多少年前就能做的特效。這種無內涵,無劇情,不搞笑的電影我是真的不知道哪來的高票房。大概是他們的宣傳片做得好,再加上人們開始有錢了,開始找樂子了。

16年,周星馳拍了個叫《美人魚》的片子,票房高是為了表示對星爺的尊敬,但正如我一開始說的,他是個好演員,但不是個好編劇。作為喜劇片一點都不好笑,如果一部電影連最基本的都做不好誰會去探究它的深層意義?

17年的《戰狼2》,我只能說很難評價,在戰場上接吻沒人打我也就不說什麼了。但可惜的是,這種完全不科學的英雄主義電影我在上個世紀的美國電影中已經看夠了。也許戰狼表現確實不錯,但我確實看不到美國某些電影中那種放飛的想像力以及深刻豐厚的內涵。

還有某些國產電影我都不想說什麼了,就比如《爵跡》。從頭到尾有幾個原創的設定?而它的票房卻硬是靠幾個大牌演員給扯上來了。

最後,我個人覺得中國也許並不缺電影方面的人才,但是文化局的限制是真的很嚴格。個人覺得如果能像國外一樣把分級制度做好應該會好一點。

❷ 你認為中國電影怎麼樣為什麼談談你對大陸電影的看法1000字

恩。
中國電影這樣說吧,有自己的特色,畢竟是依賴一些五千年以來的文化,比如功夫,詩詞,江湖等。說起來還是源於悠久的歷史,我覺得就光靠這么多年的歷史,中國電影能拍的內容就能千變萬化,無窮無盡。總體的評價就是還行,為什麼說還行而不是好呢?因為電影作為一種文化產業,也是需要和別人比較的。
我就喜歡看美國電影,為什麼美國電影比中國好看呢?(我自己認為)
倒不是說美國文化怎麼怎麼的好,美國文化其實沒有我們國家深厚,也沒有我們那麼有宏大的背景。我說的好是創作的思路,給人的啟發。
美國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都貫穿一個主題,但是每個主題下面,總能讓人看出其他很多可以超越主題的內容。比如《美麗心靈》,是講家庭的支持?還是對學術的追求?還是說生活的無奈?看不透,但是思維的空間太大。這就是美國電影的獨到之處,內容其實很容易明白,但讓你仔細去想,非常耐人琢磨。
再看看中國的電影,大片——《十面埋伏》,多少年前的了。講什麼?無間道?愛情戲?雖然有中國文化,但是僅僅當娛樂片看,看不出導演想講什麼,就算看出來了,也不覺得到底有多意義深刻。
當然,也有很多出色的電影,比如《投名狀》,這是大片吧。另外一些小片也很好,我特別欣賞中國的小片。徐崢他們導演的也很有味道,很有意思,能讓人思考很多。
現在電影太多了,泛濫啊。先找好片,也容易。看自己的理解,對於自己什麼是好片,能給自己啟發多少。有點扯遠了,回來主題吧,說說中國電影。
記得《功夫熊貓》吧,人家好萊塢拍出來的中國功夫味道還有一點不錯。中國文化那麼大,被別人拿去拍應該是高興的事,但是要考慮,我們現在拍的電影是為了什麼?票房?自己的名聲?一定要等到別人把功夫這些東西拍到一定高度了,我們再想著怎麼從那些商業大片中回來,重新投入到本土文化?
外國人已經看到了中國文化,我們更該做好自己的文化產業。找我來說,中國電影,寧缺毋濫,這樣才能有對比,才能看出什麼是好電影。
想說的還有很多,我感覺這位同學是為了交作業吧。。八百字。到此為止。。

❸ 求對中國大片的評價

國際影評人對三部「中國大片」的評價 (2006-05-18 09:04:14)

總的來說,外國媒體對《無極》的負面評價居多,據最熱門的影評網站「爛番茄」的統計,這部電影的好評率只有29%(60%及格)。綜合之前的《英雄》、《十面埋伏》,可以發現媒體對於這類中國影片的評價的一種「漸變」。對於《英雄》,國外影評人幾乎一致地評介為「神奇、華美」,情節比較「高深」;而對於《十面埋伏》,西方影評人仍然表示這部影片視覺效果驚人,只是情節漏洞太多;而對於《無極》,則有來自情節和視覺效果兩方面的負面評價。

雖然有點前後不連貫,但是仍然是一部讓人目不暇給的電影。

———《丹頓編年史》布·艾倫

陳凱歌可能確實嚴肅地認為他在這部空洞的影片中創造電影藝術,然而他最擅長的其實是吊威,好多好多的吊威。

———《巨石周刊》托馬斯·達爾帕

任性地把斗劍、翻筋斗、神話浪漫故事和電腦動畫之類的東西混在了一起。

———《紐約》雜志大衛·埃德爾斯坦

這是一部色彩豐富如萬花筒一樣的電影,不過太明顯那些角色是站在綠幕前演出的。

———REEL.COM帕姆·格蘭迪

一個受詛咒的王子,一個被錯認的身份,還有一些世界級的導演能搞出的最差勁的特技。

———《紐約日報》約翰·安德森

你會不禁想知道為什麼一個曾經拍過《黃土地》和《邊走邊唱》的五十多歲的導演會經歷這么艱難的時刻,把自己如此滑稽的一面展現在大家面前。

———《村言》邁克爾·阿特金森

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應該把巨大投資的一部分用於改進劇本。

———《明尼波利斯星講壇報》柯林·卡弗特

糟糕的CG效果把陳凱歌的武打白日夢變成了動畫片。

———《好萊塢報道者》柯克·杭尼卡特

滿城盡帶黃金甲評價是:滿城盡是黃金乳...

❹ 如何看待"國產影片集體崛起"問題

"國產影片集體崛起"問題分析:

1、影片大幅度增長,建是因為電影產業規模持續擴容。中國電影活力被大大激活。電影的生產製作越來越成熟,電影質量顯著提高、電影類型更加豐富。小影片票房也大幅增長。面對不同的觀眾推出不同類型的影片。

2、影院建設也是熱浪滔滔,從一線城市燒到二、三、四線城市,全國影院銀幕數量近兩萬塊余,全國觀眾在同一時間共賞一部電影成為現實。現在中國電影的產業規模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各路資本紛涌而至。

3、國產影片集體崛起也得益於電影人才的層出不窮。但些年,新人導演層出不窮,電影創作量大大增加,他們更加了解新一代觀眾的所思所想,更加契合互聯網時代的精神氣質。他們擁有一致的美學標識,而是各具風格、多元共生。正是這種多元的個體風貌,為中國電影帶來更加豐富的創新可能性。

4、電影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現在電影產業的總體擴容,影片過億只能算作市場上的中等賣座影片。大量的中等成本和中等賣座影片居於市場主體地位,說明企盼多年的紡錘型結構體正在成為現實,產業結構日趨良性健康。

5、國產影片在與進口大片的同台競技中占據勝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強調,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應該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作品。習近平總書記也對影片給出指導意見,可見國產影片未來可期。

❺ 你如何評價國內影視作品的特效

畢竟不懂這個專業,也不了解這個圈子,我很喜歡看電影,也看過好多,所以我們先來說說國內特效技術水平,客觀來說,既然是可以做電影特效的團隊,技術層面肯定不會太差,但是,我實際的觀影感受,好多電影特效做得並不好,是做出那個意思了,但感覺還能做得更好,總感覺和期望的畫面差了一截。

整體來說,國內影視表達出來的特效可能並不是特效師本身的水平,有興趣可以可以查一下好萊塢比較好的影視特效,有些也是國內的公司製作的。

❻ 大家對國產大片電影有什麼評價

縱觀這些年來,國產電影有些許復甦的跡象,一些反映現實問題的作品能如黑馬一樣脫穎而出,如《我不是葯神》《你好,李煥英》等都有不錯的票房,故事以笑中帶淚的溫情故事取勝,有的結合了本世紀以來比較成功的喜劇電影經驗,既承接了傳統,同時又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趣味。最大限度融合了各年齡層觀眾,真正具有了合家歡屬性。當然能成為國產大片離不開電影內容的豐富,工業製作水準的提高,數字化宣發方式的升級,以及營銷模式的創新等。「中國電影人才沒有離場,觀眾沒有離場。」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觀眾對中國電影的信任度有多高,中國電影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就有多大。中國電影在更大程度上、更高水平上贏得了觀眾的信任,而這樣一種良性互動,為中國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❼ 評價中國式大片

中國式的電影老是喜歡宣傳追求所謂的無私正義高尚的精神情操,讓人受不了,本來電影就是讓人享受欣賞的,看完就算了,誰會刻意體會中國式電影裡面的那些內涵實質。真這樣看完,都不知道有多累耶。商業電影嘛,製作投資方賺錢,觀眾就只要享受電影所帶來的樂趣。一味的強調重視電影的內涵精神價值,我想大家都會有反感抵觸心理。中國的電影還有很多有待改進。雖然說完全模仿照搬歐美好萊塢電影模式不可取,但是其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的,為什麼別人會取得如此的成功,值得中國電影反省深刻思考。因為中國電影一直都不是很成功,就是那麼不溫不火,只是還有那麼屈之可數的優秀導演再支撐。

❽ 怎樣看待中國大片

感覺中國大片正在慢慢的跟國際接軌,但還是相差很多的,畢竟技術、後期製作都不行,得靠外國人。不過一些有中國特色的影片還是值得一看的。

❾ 如何看待中國影史票房榜前五均為國產片

近日,電影《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已經超過《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42.5億,成功擠進我國電影票房史榜單的前五之列,至此,我國的票房榜前五都是國產電影,現在國產電影的榮光比好萊塢更加閃耀。2021年的春節檔電影真的很火爆,國產電影的集中爆發顯得更加耀眼,創造了不少票房紀錄,就算沒有好萊塢大片,我國的電影市場自己也很能打,國產電影能有這樣的表現還是非常值得贊揚的。近些年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對於娛樂文化服務的需求也在增加,看電影也成為了很多人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我國電影業迎來了很好的發展商機。好電影需要好製作,需要好內容,要很好地服務民眾觀影需求,才能獲得較好的票房。這些年,我國也相繼涌現出了像徐崢、吳京、陳思誠、郭帆等優秀電影人,他們很好地抓住了電影發展的機遇,創作出好電影,取得高票房,並且推動了電影事業的向前發展。現在我國影史票房榜單的前五是《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好,李煥英》、《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3》,國產電影的高光表現給了電影市場很多希望,未來的發展同樣令人期待,希望能夠出現更多好國產的高票房好電影。

❿ 如何評價中國電影目前的商業大片

商業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最近在江門上映,聽說其票房收入已經過億元,但我看後真是有些失望。從名星陣容和製作手法來看,這部片子被譽為張藝謀的顛峰之作,並不為過,但故事情節直接克隆《雷雨》,也有一些莎翁悲劇的影子,讓人感到,名導的創新能力開始被急功近利的市場效應弱化。

同樣問題出在另一部大片《夜宴》上,同樣是名導執導,票房收入同樣過億,但劇情同樣是克隆了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的復仇故事。這兩片之間的武打、舞美風格也很相近,甚至連女一號章子怡和鞏俐的「狠」勁都相似。這種「巧合」不禁讓人感嘆,中國的商業大片好象已經走上了一條相互復制的道路。

2002年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在國際主流空間拉開了中國大片時代的帷幕。《英雄》開創了一種由跨國製作和跨國電影市場支撐的超級製作形態。隨後,《天地英雄》、《十面埋伏》、《無極》等商業大片紛至沓來,中國大片的發展表現出高投入高產出的形態,但也出現了題材武俠化、票房口碑兩極化等問題,特別是題材的脫離生活上,《無極》、《英雄》都收獲了不少「口水」。

內容創新是比形式創新更重要的東西。商業大片的高票房很大程度上來自導演的「品牌效應」,但品牌的創新能力如果持續弱化,它的贏利能力又能持續多久呢?另外,從目前整個中國電影工業體系來看,具備市場效應的中等規模影片的集體缺失,使中國大片的運作模式更像是一座根基不穩的空中樓閣,只靠幾個名導撐著。試想,當偶像倒了時,中國電影難道就不做了?

好萊塢大片都是高投入大製作,但有賺有賠,而且很多大片的內容創作一流,並不相互克隆;經常擔綱大片的女名星薩朗·斯通的臉上也總是以微笑示人,不像中國女星們這般冷若冰霜。相信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和百姓鑒賞辨別能力的提高,中國大片只賺不賠的趨勢也必將被打破。

閱讀全文

與如何評價中國大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0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29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399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2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20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