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百多年前,年輕人勇於擔當,為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怎樣描述
摘要 古老萌動了青春,進步窒息了腐朽。經過多年歷史的洗禮後,在國際、社會形勢錯綜復雜的今天,這一面青春的旗幟仍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它正為建設祖國的宏偉藍圖勾畫出最亮麗的色彩!因為,在今天,許許多多優秀青年的心中仍然深藏著一個精神、堅持著一份信念、鑄煉成一種魂魄。
『貳』 90年前,五四運動如驚雷和閃電劈開了舊中國如磐的黑暗,以前所未有的歷史姿態,點燃了億萬中華兒女的
(1)D (2)示例:青春是爛漫的百花,在爭奇斗妍里綻放;青春是豪放的激流,在勢無可擋中奔騰;青春是鮮艷的旗幟,在浩闊蔚藍中飄揚。 (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青年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偉大的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紀念日。伴隨九十年的歷史征程,我們的國家日益富強,我們的民族日益昌盛。讓我們緬懷歷史,學習五四精神,開創嶄新未來吧!五四運動90周年文藝晚會現在開始。第一個節目…… (4)示例:歷史不是已成為化石的過去,更非時間長河中一段被截取的孤立場景,而是一個民族曾經的精神符號的記憶,五四運動,是愛國青年們在崢嶸歲月里留下的一段熱血沸騰的精神履痕。(符合題意即可) |
『叄』 舉一例子說明重要歷史關頭的中國青年們是如何傳承五四精神的
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在中共領導下,北京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自治,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肆』 求梁建增的經歷
靠 樓上貼的都是什麼呵 LZ求簡歷 不是書評
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主任、高級記者梁建增
下面我想大家介紹一下樑建增老師的基本情況。梁建增老師1984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新聞編采專業,獲得文學學士學位。梁老師1984年畢業後,在河北電視台新聞部工作了4年,在這期間,他所做的專題片《一個盲姑娘的追求》獲得1986年度「全國好新聞特等獎」,1988—1990年梁建增老師又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專業學習深造,在1990年獲得了法學學士學位,畢業之後,梁建增老師到中央電視台工作,參與策劃創辦了《焦點訪談》,並擔任製片人。1997年開始梁老師擔任《焦點訪談》,《東方時空》等製片人,2001年到現在擔任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主任。梁老師作為《焦點訪談》、《東方時空》、《新聞調查》和《實話實說》等欄目的總製片人,他從欄目的導向把握、選題策劃,采訪實施以及到發展總體規劃每一個環節都慶祝了大凜的心血和智慧,他提出「用事實說話」被譽為「把握電視報道把握規律的脈搏」。作為組織者多次承擔了香港回歸、九八抗洪等重大報道項目,並且出色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由於梁建增老師出色的工作業績和持之以恆的事業追求,他先後獲得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北京市第五屆十大傑出青年」,「全國第十三屆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廣播電視十佳理論工作者」等多項殊榮,他的新聞業務作品也是多次獲獎,其中有代表性的比如說獲得2003年度「中國好新聞」一等獎的大型直播活動《中國入世》以及獲得第十屆中國圖書獎的著作《焦點訪談紅皮書》等等。
『伍』 中國青年該有怎樣的時代
1919年五四運動後,「青年」一詞在中國逐漸被廣泛使用。「國之未來,社稷之棟梁」的定位或許有些拔高,但青年群體在祖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弱,則國家貧。
站在「五四」前夕聊青年話題,責任與擔當許是逃不開的永恆命題。談及這兩大概念,不禁令人想到最近幾年網路中有個詞一直被不斷提及——正能量。沒錯,就是這個看似有些玄幻的詞,卻蘊含著一股神奇魔力。崔衛平曾有句話擲地有聲:「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這句滿滿的正能量感動了無數人,也讓五湖四海的愛國青年走到了一起,為中國的偉大崛起表一份擔當、盡一份責任。倘若你我都能以此為鑒,中國崛起之日還會遠嗎?正能量若是心內底色,祖國定有大希望。
今天的社會,無論在虛擬網路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眥必中國」似乎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娛樂時尚。「外國的月亮總是比較圓」,一些青少年張口閉口國外如何,艷羨之情溢於言表,而談及中國時所表現出的鄙夷卻令人生寒。絕不是說國外的先進不能借鑒,國人的落後不能批駁,但靠貶低中國來彰顯國外的優越,真能換來國之強盛嗎?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的中國青年該保有怎樣的心態、怎樣的擔當,是值得每位青年深入思考的問題。事實上,今天青年人需要的恰是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用一身的擔當告訴身邊每一個人,我們的祖國或許一時難以盡如人意,但遲早會成為舉世矚目的強國;用一身的凌然正氣直面網路亂象,勇敢對那些抹黑、造謠的惡行說不!這份擔當的動力,則來自你對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樣更來自對國家未來全面復興圓夢的那份信心。
美國的強大,花了上百年,中國同樣也會不例外。共青團93年的歷史,足以說明,今天的偉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熱血有為青年在黨的召喚和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不懈奮斗的畫卷。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發展時期,都會賦予中國青年新的理想內涵。在今天,青年作為承擔民族復興大業的主力軍,更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團結在一起,用一顆滴水穿石之恆心,去建設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一根筷子呀,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呦,牢牢抱成團。」若是身邊每一位青年都能如此,何愁國不富強,民族不偉大?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心正,才能迸發出青年人應當有的積極心態,奮發作為,去踐行這個時代應該有的「五四」精神!(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趙華奇)
『陸』 語文實踐活動。50前年,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走完了他短暫的一生,但他那「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
【學雷鋒】材料一:3月5日雷鋒紀念日的來歷 材料二:全國學雷鋒的概況及活動影響 【頌先進】「略」。 【斥謬論】示例:⑴雷鋒精神的精髓是「助人為樂,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無私奉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否定這種美德,那是否定優良傳統,必將被人們唾棄。 ⑵一個高度文明、和諧的社會,必須要有雷鋒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人們之間才團結和睦,生活幸福。 ⑶人生的道路總是曲折的,不會一帆風順的。在遇到波瀾、坎坷時,離不了別人的援助、支持。 ⑷如果一個社會中每個人都唯利是圖,處處講金錢,事事講報酬,沒有善舉,那麼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將變得冷漠,甚至殘酷。 【話幸福】示例:也許,幸福是你的善舉,使孤寡老人安享晚年;也許,幸福是你的溫情,讓失意者重樹生活的自信。(結構相同,語義准確,每句1分,否則不給分。) |
『柒』 中國青年是如何堪當大任的,對你的啟發有哪些
中國青年堪當大任的:在4.2萬余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更有千千萬萬青年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戰線、各個關口、各個崗位。
啟發有:作為在祖國繁榮強盛時期長大的一代人,愛國之情早已深深地紮根在這一代青年的心裡。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把祖國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把濃濃的愛國之情化作堅定的報國之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成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最強音。
(7)如何描述五十年前的中國青年擴展閱讀:
無論抗疫戰斗多麼艱難,哪怕連空氣中都可能飄浮著致命的病毒,但90後、00後們用他們獨有的方式,展現出自己的樂觀、自信和從容,成為這一代青年笑對疫魔的成長印記。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在這場人民戰「疫」中,廣大青年用實際行動充分證明,他們是有遠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國情懷的一代,更是能擔當大任的一代!我們堅信,經過抗「疫」戰火淬煉的中國青年,一定能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更加絢麗的青春光芒!
『捌』 《1950他們正年輕》這部記錄電影,是如何講述一代人血染的青春的
影片主創采訪了近50位老兵,最終提取了26位在片中呈現,他們平均年齡88歲。而在71年前,不到20歲的他們還處在花一樣年紀,披上戰衣,蛻變成戰士,在最好的年紀寫就了一段民族永恆的記憶。而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的思緒也被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看過1950他們正年輕之後,我就覺得現在的這個幸福的生活來得多麼的不容易。當時那個年代過的是如此的艱難,但是每個人都對生活充滿了希望,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國家出一份屬於自己的力量。他們用自己的管道報效國家,用鮮血和生命為祖國人民築成一道血肉長城。戰爭是無情的,但是人民是有情的。看的時候真的很感動,但是又覺得很難過。感動的是他們,他們為祖國做出的貢獻,難過的是這些貢獻,是用他們的生命作為代價的。
『玖』 百年前的中國青年是進步的先鋒隊,現在的中國青年難道是奢靡享樂的主力軍
這是和經濟時代的發展有直接關系的,有錢做有錢的事,沒錢做沒錢的事。百年前很苦!每一代的中國青年都是需要加倍努力全部的付出,去爭取過上好日子!而現在大部分中國青年的家庭經濟都是很富足的,多是祖上或父輩們掙來的,衣食無憂!所以現在很多中國青年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去用作拼搏進取上的!
『拾』 一百年前的中國青年、中年、老年怎麼劃分
青年氣血方剛,
中年信念鬆弛,
老年頑固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