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被誅九族有哪些人

中國被誅九族有哪些人

發布時間:2022-05-04 05:41:41

1. 古代誅九族是哪九族,中國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是誰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誅滅九族是明朝。
安徽鳳陽朱元璋,以一孤苦無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兒,做過牧童、小和尚、行乞緣,最後投效郭子興軍,身經百戰,歷時十六載,終於驅逐元虜,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雙亡,兄姊五人或死或離。人單丁薄,無奧無援,即位後卻大大地發揮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本能,總計生下二十六個兒子。太祖又鑒於隋、唐君主大權旁落藩鎮,導致衰亡,又以宋代內重外輕,以致外侮紛至沓來,亦導致亡國。乃分封諸子,雖「分封不錫土,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以資預防。
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歿,享年七十一。由於太子早逝,遺詔傳位於太孫允炆。四年後被燕王朱棣篡位奪權。
方孝孺被稱為明初第一大儒,且是輔佐朱元璋孫子建文帝的重臣,桃李滿朝廷(其實是一大派系)。燕王朱棣打下金陵後,第一個要收服的就是方孝孺,偏偏這位老夫子一身傲骨,兩次見新皇帝都是披麻帶孝、嚎啕痛哭,朱棣低聲下氣請他代擬詔書(逼他表態),他只寫了「燕賊篡位」四個大字。朱棣問他:「難道你不怕死嗎?」方孝孺答:「要殺便殺,詔不可草。」朱棣:「難道不顧及你的九族嗎?」方孝孺:「不要說九族,誅十族也不怕。」這一下皇帝火了,在方孝孺九族之外,加上「門生」湊成十族,統統殺掉。

2.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究竟有多少人被誅九族了

在看到有皇帝、君王的影視劇時,只要有人惹怒到統治者,君王便會向侍衛下達這樣一道命令:“把此人拖出去誅他九族!”被誅九族者聽到這話,往往是面如死灰,彷彿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翻身一般絕望,乖乖的等著被拖出去執行殘酷的刑法。

而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被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人呢?看到電視劇這樣演繹,會覺得肯定多得數不過來,但實際上只有兩人這么點兒背,他們都是誰呢?我們先看下誅九族的來歷與范圍。

方孝孺死後,他的著作在永樂年間一律被列為禁書,一旦發現有人私藏,便是死罪,好在公道自在人心,即使有殘酷的規定,還是有不少人冒死收藏方孝孺的書籍,這才使得他的文章流傳於世。

3. 歷史上都有哪些人被滅了九族

誅九族歷史記載

第一次出現誅九族的明確記載,是出現在隋末。楊玄感趁隋煬帝出征的時候,起兵造反,不過失敗了。楊玄感失敗後,又怕死的太痛苦,就讓自己的弟弟殺了自己。只可惜,隋煬帝並沒有因此放過楊玄感。為了徹底震懾懷有異心的人,不僅楊玄感死無全屍,他家族也被牽連,明確「罪及九族」。

而此後,除了所謂被「誅十族」的方孝孺,史書再也沒有記載過一個被誅九族的人了。所以,古代中國,可能只有楊玄感一人被誅九族。

在古代,古人很重視名聲,也很重視家族後人的發展。帝王不願意落得一個暴君的名聲,而士大夫們往往也想保住香火,讓自己的血脈延續下去,不會就做大逆不道的造反事件。所以誅九族其實很少出現。

(3)中國被誅九族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系。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4. 歷史上的「誅九族」包括哪些人

「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系。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4)中國被誅九族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景清被滅九族

明成祖朱棣起兵謀反,篡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建文帝舊時有很多忠臣都拒不投降,其中有個叫景清的左僉都御史,其忠烈事跡感天動地,被譽為像戰國時的義士荊軻一般的英雄人物。

景清平時倜儻灑脫,但最注重名節,燕王朱棣攻破南京,登基稱帝之後,聽說景清的名氣大,威望高,就讓他官復原職。沒想到景清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以前的同僚們都大惑不解,更有人嘲笑怒罵他貪生怕死,但景清卻對此毫不介意。

不久之後,宮中的欽天監夜觀星象,發現天象有了異變:有一顆星星發生異常現象,發出耀眼的紅色光,而且直朝帝星而來。於是就趕緊把這個異象報告給了明成祖。明成祖也非常害怕,就對身邊的人格外留意。

某天,明成祖上朝時,遠遠的就看見景清穿著一身大紅色的衣服迎面走來,馬上就起了疑心。果然在殿上朝見時,景清忽然一躍上前,沖向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成祖心中早有準備,馬上起身閃開,命令身邊的護衛將他拿下,一搜身,果真藏著一把利刃。

成祖震怒地質問他想干什麼,景清慨然答道:「我本來想為先帝報仇,可惜沒有成功。」成祖聽後大驚失色,竟然命人把他的皮剝下來,懸掛在長安門上示眾。

有一天,明成祖出巡,正巧路過了長安門下,本來吊在城門上的皮,竟然自斷繩索,撲向成祖,成祖大驚失色,命人將景清的皮用火燒了。但到了夜裡,明成祖剛剛睡著,就夢見景清手中提著一把長劍向他走來,明成祖從夢中驚醒之後,嚇得再也無法安睡。第二天一上朝,明成祖就命人把景清夷滅九族。

5. 歷史上都有哪些人被滅了九族

誅九族歷史記載


第一次出現誅九族的明確記載,是出現在隋末。楊玄感趁隋煬帝出征的時候,起兵造反,不過失敗了。楊玄感失敗後,又怕死的太痛苦,就讓自己的弟弟殺了自己。只可惜,隋煬帝並沒有因此放過楊玄感。為了徹底震懾懷有異心的人,不僅楊玄感死無全屍,他家族也被牽連,明確「罪及九族」。


而此後,除了所謂被「誅十族」的方孝孺,史書再也沒有記載過一個被誅九族的人了。所以,古代中國,可能只有楊玄感一人被誅九族。


在古代,古人很重視名聲,也很重視家族後人的發展。帝王不願意落得一個暴君的名聲,而士大夫們往往也想保住香火,讓自己的血脈延續下去,不會就做大逆不道的造反事件。所以誅九族其實很少出現。

6. 誅九族是哪九族有哪些人

誅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四」,指的是當事者自己一族,外加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母族三」,指的是當事者外祖父的全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妻族二」,指的是岳父全家和岳母的娘家。

歷史上那些誅九族的人:

真正誅九族的,發生在隋朝末年,這唯一的一次是有明文記載的。隋煬帝征高句麗期間,司徒楊素的長子楊玄感起兵反抗隋煬帝楊廣,結果大敗,楊玄感或許是預料到了後來的結局,於是讓弟弟殺了自己。楊玄感死後,隋軍獲得了他的屍體,將他分屍之後懸掛城樓,「罪及九族」,這是真正有記載的誅九族。

7. 古代的誅九族指的是哪些人

誅九族來自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九族」指親屬。「九族」是上自高王母、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母、王母、曾王母、高王母;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與其子(姑表姊妹/姑表兄弟)、姊妹與其子(甥女/甥男)、女兒與其子(孫女/孫男)、己之同族(母父、兄弟、男兒);母族三是指母之父族(姥爺一家)、母之母族(姥姥的娘家、姥姥家)、從母與其子(從母姊妹/從母兄弟);妻族二是指姥之父族(岳父一家)、姥之母族(岳母的娘家、姥姥家)。「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系。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8. 中國古代「誅九族」時的「九族」包括哪些人

一般認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9. 歷史上被誅十族的都有誰被誅九族的呢

1。誅九族應來自於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
九族」也是指親屬。但「九族」所指,同樣諸說不同。一說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兒之子(外孫)、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從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封建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系。封建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今日「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誅九族
n 說法一
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兒及外孫。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兒子。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n 說法二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n 相關故事:
安徽鳳陽朱元璋,以一孤苦無依、魁梧戽斗的流浪兒,做過牧童、小和尚、行乞緣,最後投效郭子興軍,身經百戰,歷時十六載,終於驅逐元虜,建元洪武,定都南京,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
太祖自小父母雙亡,兄姊五人或死或離。人單丁薄,無奧無援,即位後卻大大地發揮了「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本能,總計生下二十六個兒子。太祖又鑒於隋、唐君主大權旁落藩鎮,導致衰亡,又以宋代內重外輕,以致外侮紛至沓來,亦導致亡國。乃分封諸子,雖「分封不錫土,列爵不臨民,食祿不治事」以資預防。太祖在位三十年,病歿,享年七十一。由於太子早逝,遺詔傳位於太孫允炆。
所謂九族,從己身往上數: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數:子、孫、曾孫、玄孫,總共九族。所謂十族,外加門下學生,連坐被殺者達八百七十三人,其他外親之發配充軍者高達千餘人,時稱「瓜蔓抄」是也。
中國古代「抄家」和「滅族」經常是伴隨使用的,目的在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少康中興「有田一成,有眾一旅」就是除之不盡的後果,吳子胥與吳伐楚是滅族不徹底的結果。因此,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誅十族,就指明代方孝孺一案,第十族:方孝孺的所有弟子,也有的說所有朋友門生。

2。
十族被誅的就方孝儒了,空前絕後。
方孝儒,字希直,一字希古,明初浙江海寧人。他是一代名儒宋濂的得意門生,是當時的大儒。他博學強記,通曉經史,文章蓋世。洪武二十五年被蜀獻王特聘為世子之師,並為其讀書處題額"正學",時人遂尊稱其為"方正學"。明建文帝即位後,將方孝儒招至南京,委以翰林侍講學士之職。建文帝年紀尚輕,缺乏治國治軍的本領。因方孝儒是他的老師,更受到百般信賴和倚重,"國家大事,輒以咨之"。自此方孝孺成為建文帝最親近的大臣,他也視建文帝為知遇之君,對建文帝赤膽忠心,全力扶持。

建文帝繼位害怕他的叔叔們王權過大,擁兵為患,就採用齊秦、黃子澄的削藩建議,但遭到以燕王朱棣為首的諸王的反對,於是方孝儒替建文帝起草了一系列征討燕王的詔書和檄文。

朱棣在攻下南京後,篡得大明皇位。迫令方孝儒為他起草即位昭書。方孝儒反對朱棣篡權,寧死不從,擲筆於地說:「死即死耳,詔書不草!」燕王大聲說:「詔不草,滅汝九族!」方孝儒針鋒相對的說:「莫說九族,十族何妨!」朱棣又反復勸說方孝儒:「不要自找苦吃,我欲效法周公輔佐成王。」方反問:「成王安在?」明成祖答:「已自焚。」方問:「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道:「國賴長君。」方說:「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道:「此朕家事!」並讓人把筆給方孝孺,說:「此事非先生不可!」方孝孺依然還是不屈服,他說「好,我寫!」他從地上拾起筆來,大書四字「燕賊篡位」。
朱棣氣急敗壞,恨其嘴硬,叫人將方孝孺的嘴角割開,撕至耳根,大捕其宗族門生,每抓一人,就帶到方面前,但方根本無動於衷,頭都不抬。
明成祖徹底絕望了,也橫下一條心,把方孝孺的朋友門生也列作一族,連同宗族合為「十族」,總計873人全部凌遲處死!

3。誅九族的詳細來講有哪些人倒也不太清楚,不過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誅九族的宰相胡惟庸碰巧也是明朝的,真是個血腥的朝代。
我在電視劇[漢武大帝]里看到竇嬰也是被誅九族的,覺得有點荒唐,因為這樣算的話皇帝也在九族之內了吧。

閱讀全文

與中國被誅九族有哪些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他在中國學舞蹈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395
伊朗河流特徵是什麼 瀏覽:789
hbo為什麼啟用英國演員 瀏覽:14
中國已經進貨得多少錢 瀏覽:825
做外貿怎麼收伊朗的貨款 瀏覽:583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5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79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5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8
伊朗主要屬於什麼人種 瀏覽:835
從印尼回國要怎麼來 瀏覽:9
孟晚舟拘留和伊朗什麼關系 瀏覽:935
12月去義大利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731
伊朗怎麼樣感染新型病毒 瀏覽:1000
英國土木工程專業怎麼設置 瀏覽:89
義大利面黑胡椒怎麼吃 瀏覽:643
面對疫情義大利人民怎麼做的 瀏覽:855
中國銀聯數據外包怎麼樣 瀏覽:185
伊朗1萬里亞爾兌換了什麼 瀏覽:288
越南小湯山怎麼樣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