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入葉門籍的中國人是撤離的僑民嗎
華僑,指的是還保有中國國籍的人,且具有華夏血統。你說的那個加入葉門國籍的叫華人,只是血統上是華夏血統而已。原則上只撤華僑,不撤華人,因為華人對於祖國沒有任何義務,國家也沒有義務照料他們,而華僑不管在哪兒都是國家的組成部分,國家有義務保證其生命安全。
⑵ 葉門的國民為什麼這么喜歡吃樹葉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習俗和生活習慣,所以有個成語叫做入鄉隨俗,包括在日常飲食上,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中國人喜歡吃面條大米飯,歐洲大部分國家喜歡吃麵包類主食,但你們有知道有一個國家的人,很喜歡吃樹葉嗎,並且知道一天不吃,就“渾身難受”。有個去阿拉伯旅遊的驢友發現,阿拉伯有一個國家的成年男性,把樹葉當成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食物,幾乎天天都在吃。
小編覺得葉門人在日常生活都有些難以維持的情況下還戒不掉這個吃“樹葉”的習慣,看來葉門茶這種東西已經徹底滲透到他們生活里的方方面面了。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⑶ 中國人撤離葉門怎麼回事
中國人撤離葉門是因為葉門局勢緊張,當地很不安全,中國政府為了保證當地的中國公民的安全,派軍艦撤僑。
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約旦、蘇丹等其他海灣國家參加的國際聯軍在葉門發動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沙特等國對葉門展開空襲後,當地局勢驟然緊張。根據中央軍委命令,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葉門執行撤離中國公民任務。
2015年3月29日中午,海軍第十九批護航編隊臨沂艦抵達葉門亞丁港,在中國駐亞丁總領事館積極配合下,撤離了中國駐葉門的首批122名中國公民。
3月30日,第二批400多人乘坐中國海軍軍艦離開葉門荷台達港,至此,需要撤出的中方人員已全部撤離葉門。
撤僑就是一個國家的政府通過外交手段,把僑居在其他國家的本國公民撤回本國政府的行政區域的外交行為。
⑷ 知道葉門 那地方怎麼樣么
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906公里。境內山地和高原地區氣候較溫和,沙漠地區炎熱乾燥,年平均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8℃。
【面積】55.5萬平方公里。
【人口】2139萬(2004年底)。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什葉派的宰德教派和遜尼派的沙裴儀教派各佔50%。
【語言】阿拉伯語
【民族】阿拉伯族
【宗教】伊斯蘭教
【首都】薩那(Sana'a),人口190萬(2005年)。
【重要節日】5月22日(國慶日)
【名勝】薩那清真寺,亞寧清真寺
【世界遺產】薩那(塞納)舊城,希巴姆古城,宰比德歷史古鎮
葉門經濟落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中國人去了那邊會比較不適應那裡的氣候,如果你生活在沙漠地區
⑸ 葉門是個怎樣的國家/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
葉門:
葉門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Yemen.代碼YE
【面積】55.5萬平方公里。
【人口】2139萬(2004年底)。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什葉派的宰德教派和遜尼派的沙裴儀教派各佔50%。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3∶2。旗面自上而下由紅、白、黑色的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紅色象徵革命、勝利,白色象徵神聖、純潔及對美好未來的希望,黑色象徵過去的黑暗年代。
【國徽】 由鷹和國旗等圖案組成。舒展雙翼的鷹代表力量,也象徵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展望。鷹胸前的盾面上繪有著名的古跡馬里卜水壩和傳統經濟作物咖啡樹等圖案,這既表明了葉門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悠久歷史,也表明了其農業特點。兩面國旗弧懸於鷹兩翼之下,鷹爪下的綬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葉門共和國」。
【語言】阿拉伯語
【貨幣】葉門里亞爾
【民族】阿拉伯族
【宗教】伊斯蘭教
【首都】薩那(Sana'a),人口190萬(2005年)。
【同北京時差】 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小時;比北京時間晚5小時
【國際電話碼】 967
【重要節日】5月22日(國慶日)
【名勝】薩那清真寺,亞寧清真寺
【世界遺產】薩那(塞納)舊城,希巴姆古城,宰比德歷史古鎮。
【國花】玫瑰
【國鳥】雄鷹
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1906公里。境內山地和高原地區氣候較溫和,沙漠地區炎熱乾燥,年平均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8℃。
葉門有3000多年文字記載的歷史,是阿拉伯世界古代文明搖籃之一。公元前14世紀建立麥因王朝,16世紀後先後遭葡萄牙、奧斯曼帝國和英國入侵與佔領。1918年,建立獨立王國。1934年,英國迫使王國承認英對葉門南部的佔領,葉門被正式分割為南北兩方。1962年9月,阿卜杜拉·薩拉勒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革命,推翻北部的巴德爾王朝,成立阿拉伯葉門共和國。1967年,南部葉門擺脫英殖民統治獲得獨立並成立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1990年5月22日,北、南葉門宣布統一,成立葉門共和國。1994年5月,葉門北南方領導人在統一等問題上矛盾激化,爆發內戰。7月內戰結束,葉門社會黨領導的南方軍隊失敗,該黨主要領導人逃亡國外。9月,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委員會制改為總統制,10月1日薩利赫當選總統。1999年9月,薩利赫在葉門統一後的首次全民大選中當選總統。
葉門經濟落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1991年海灣戰爭和1994年內戰使國民經濟嚴重倒退。1995年,葉門政府開始經濟、財政和行政改革。1996-2000年,GDP年均增長5.5%,財政收入逐年增加。2001年財政首次實現盈餘。2005年,也政府進一步出台削減燃油補貼、降低進口關稅等經濟改革措施,力求調整經濟結構,改善投資環境,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取得了一定成效,使也經濟運行基本平穩,主要經濟指標良好。
也經濟發展主要依賴石油出口收入。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60億桶,天然氣可采儲量約5000億立方米。葉門未參加任何石油組織,因而不受國際石油組織配額限制,在生產上較具自主性。政府極為重視石油的勘探和開采,力圖通過開發石油和礦產資源克服經濟困難。受益於國際市場的高油價,2005年,也石油出口收入達31億美元,占財政收入的60%以上。
此外,外援對推動也經濟發展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自1997年以來,從西方國家和國際金融組織獲取援助和優惠貸款近30億美元,被免除或重新安排債務70多億美元。2002年10月,第三屆葉門捐贈國會議在巴黎舉行。美、英、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34個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在會上允諾於2003-2005年間向也提供總額為23億美元的經濟援助。2003年10月,歐盟承諾在2003-2006年間向也援助9170萬歐元。此外,世界銀行及阿拉伯國家的基金會亦向也提供了共約10億美元。也還是美國和歐盟等西方國家在該地區的主要受援國,美、英、德、意、法、荷、日等西方國家每年向也提供的雙邊援助大都在3000萬美元左右。
主要經濟數據(2005年):
國內生產總值:156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75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4.6%。
通貨膨脹率:10%。
外債:53.81億美元。
貨幣名稱:里亞爾(YER)。
官方匯率:1美元=194里亞爾。
(資料來源:葉門中央銀行。)
【資源】
除石油外,葉門還有銅、鐵、鋁、鉻、鎳、鈷、金、銀、煤、鹽、大理石、硫磺、石油、天然氣、石膏等。
【工業】
有紡織、石油、化工、制鋁、製革、水泥、建材、卷煙、食品及加工工業。80年代中期開始開採石油。2000年葉門發電量為32億千瓦時。
【農業】
全國有可耕地166萬公頃,已耕地面積約127萬公頃。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75%。農產品主要有棉花、咖啡、高粱、穀子、玉米、大麥、豆類、芝麻、卡特和煙葉等。糧食不能自給,一半依靠進口,棉花和咖啡可供出口。
【交通運輸】
全國無鐵路。
公路:總長69263公里,其中柏油路9963公里,非柏油路59300公里。
空運:葉門有5個主要的空港,薩那、亞丁、里揚、塔茲和荷台達,共有機場49個,其中14個機場擁有柏油跑道;薩那、亞丁和里揚機場為國際機場。1996年5月,原南、北方的兩家國營航空公司合並成立「葉門航空公司」,葉門政府控股51%,沙特政府占股49%,共有民航飛機20架。
海運:有港口7個。亞丁港是最大港口,有泊位30個,可停靠萬噸級貨輪;荷台達港年吞吐量150萬噸;木哈港年吞吐量35萬噸;此外還有穆卡拉港等。
【財政金融】
2006年度財政預算總收入約54億美元,總支出約61億美元,預算赤字約7億美元。截至2005年11月,外匯儲備為63億美元,至2005年底外債總額為53.81億美元。
【對外貿易】
實行進口許可證制度。運輸工具、機械設備等國內建設所需物資以及大量輕工產品均需進口。出口產品主要有石油、棉花、咖啡、煙葉、香料和海產品等。主要貿易夥伴有中國、美國、阿聯酋、義大利、沙特等。2005年,也大幅降低進口關稅,小麥、麵粉等81種商品免稅進口,另有4千餘種商品平均出口稅率從25%降至5%。
近年進出口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
出口33.7336.44 46 56.5
進口27.4633.56 37 46
差額6.272.88 9 10.5
葉門實行義務兵役制。兵役法規定,年滿18歲的男性公民服役兩年。薩利赫總統兼任軍隊總司令,總參謀長阿卜杜拉·阿里·歐拉瓦少將。全國分10個軍區。總兵力15萬人,其中正規軍11萬人。陸軍9萬人,其中包括共和國衛隊約3萬人,是葉門裝備最精良的部隊;海軍2800人,有2個海軍基地,各類艦艇34艘;空軍6000人,有各類飛機271架,其中戰斗機約60架。此外還有國家內政安全警察約2萬人和部落武裝2萬餘人。葉門武器裝備90%以上為前蘇聯提供,少數為美國和西方國家提供。
期待你的滿意啊~~
⑹ 中國從葉門撤走華僑,那麼葉門人怎麼辦
戰爭中,受害最大的是平民。
葉門當地人可以往非交戰區躲避、投親靠友。
當地人如果去國外躲避,需要國外提供難民接受政策。
⑺ 為什麼葉門撤僑只管中國人不管非洲人
你這還是圖樣啊。
要是按照你這種說法做了,你把那些難民的所屬國置於何地?
雖然大部分國家沒有能力做出救援。
但這種關乎臉面的問題,中國要是這么做了就等於打人家的臉啊。
其次中國的一貫原則就是不介入他國的政治和干涉其主權。
再有就是,文化背景,成長環境不同,互相根本融入不了,你接過來怎麼安置呢?
白養著?顯然不合適啊!
管分配?非洲普遍教育程度很低啊,能幹什麼呢?
你可以試著了解一下非洲,非洲人之所以過的不好,不單純是因為環境。
現在中國在非洲的援助項目有很多,不單援建,還搞技術支持。
這些接受了中國模式的非洲國家,情況普遍都有好轉。
所以,非洲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根本就不是因為惡劣的環境。
完全就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和懶惰造成的。
現在在中國留學的外國人很多,然而大部分來自非洲國家的人,根本就不好好學習。
反而是其他地區國家的學生差不多都能順利畢業。
⑻ 軍艦為什麼要去葉門接中國人
主要是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多國聯軍准備進行空襲葉門
造成葉門局勢驟然升級
考慮到一些在葉門的中國人的安全
中國政府啟動了從葉門撤僑
以確保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
軍艦也去其實也是為了
炫耀炫耀實力
⑼ 經歷了葉門撤僑的人會有怎樣的感想
無論何時,你都在我身後。我愛你,中國!
葉門緊張局勢自2014年以來持續升級。2015年3月26日,由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蘇丹等國家參加的國際聯軍在葉門發動打擊胡塞武裝的軍事行動。沙特等國對葉門展開空襲後,當地局勢十分緊張。3月29日,一艘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護衛艦臨沂艦停靠葉門港口亞丁,撤離中國公民。截止至30日,571名中國公民已全部安全撤離葉門 。
⑽ 我國葉門撤僑行動傳遞出哪些中國價值
回顧這次撤僑行動,有不少地方令人印象深刻。
危急關頭,果斷而科學的決策很關鍵。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對葉門胡塞武裝發起空襲,當一些有僑民的國家還在考慮何時撤僑、如何撤僑的時候,中國的軍艦已經靠港接人了。黨中央時刻關注著葉門局勢,准確掌握了葉門需撤離的中國公民數量,在空襲發生的當天晚上就啟動了應急機制,並充分考慮海灣地區的安全形勢,作出了派出海軍艦船前往撤僑的決策。可以說,無論是對時機、運力的把握,還是對規模、手段的考慮,都恰到好處,充分證明了黨中央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決策更加果斷、精準、科學。
這次行動,是對國家理念的一次生動詮釋。葉門撤僑,從撤離路線設計到生活用品准備,從協調國際關系,到對外信息發布,無不展現出沉著理性和人間溫情,尤其是在維護公民安全上,更是堅定不移,充分彰顯了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關愛。現代國家的安全觀,是突顯公民安全的安全觀。中央倡導的總體國家安全觀,就是以人民安全為宗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人為本。面對葉門的戰爭危機,中國最關注的是海外公民的人身安全。外交部長王毅的話表達了國家的態度:「我們牽掛著每一個人。」
「做人民的安全衛士,做同胞的諾亞方舟」,這次撤僑行動,方方面面都展現了高度專業化的素養。在派出力量上,確定由中國海軍亞丁灣護航艦艇編隊執行,足以應對葉門撤僑的安全威脅;在撤離方式上,中國駐葉門大使館鑒於空中與陸路撤離均不安全,提出了先陸路轉移至港口,再轉移至第三國的最穩妥方案;在軍事安全上,提前將中國艦艇前往葉門的路線、位置等,通報給正在空襲胡塞武裝的有關國家,防止誤擊誤判。這些舉措,保證了撤僑行動一路順暢。從3月26日凌晨多國空襲開始到3月30日中午撤僑結束,一共不到5天的時間。如此安全高效順暢,得益於越來越完備的體制、機制,越來越強大的執行力。
行動的圓滿成功,見證國家護僑實力的增長。在中國積貧積弱的年代,遠赴海外的華人華僑遭遇戰爭和面對危機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國家的僑民安然撤離,或擠上他國的艦船、飛機逃難,不少人被當作「任人宰割的肥羊」。葉門撤僑再一次表明,如今的中國,國家的危機管理、應急指揮、應急保障、國際協調等撤僑和護僑能力正在不斷增強。一位從葉門撤離的技術人員說:「能坐軍艦撤離,真是不幸中的榮幸,祖國強大了,也讓我們感覺到踏實、安心。」這番話,其實道出了撤離人員的共同心聲。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走出去」的中國人將越來越多,遍布世界各地。當前世界仍很不安寧,一些國家和地區戰爭仍然頻發,安全風險此起彼伏。從利比亞撤僑到葉門撤僑,都在告訴人們,不管走到哪裡,祖國永遠是那座堅強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