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得到一件就富甲天下,中國古代價值連城的國寶都有哪些
酒越陳越香,年代越久遠越甘甜入口。同理,珠寶也是這樣;經歷的時間越長;保存的越完整,就越珍貴。
中國經歷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珠寶更是如數家珍。在這之中,更有價值的共有五樣。包括:傳國玉璽、慈禧夜明珠、越王勾踐的劍、蘭亭序原本、清明上河圖。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這5件寶物。
第一件:傳國玉璽
越王勾踐劍,與於1965年冬天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中。現珍藏在湖北省博物館與曾侯乙編鍾並稱為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在出土的時候,在這把劍上基本看不到銹跡。有稍微莽撞的人伸手去碰劍,結果被劃出一道口子,瞬間見血。也有人認為,這把越王劍,也是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一——純鈞劍,不過現在史料無法考證。
可以說這把越王劍的鑄造工藝實在是高強無比!
第四件:《蘭亭集序》原本
《蘭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在公元353年暮春三月初三時王羲之宦遊山陰到蘭亭,由於實在太開心,王羲之揮毫寫了《蘭亭集序》。
而這本由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最終消失於時間洪流之中,不曾讓後人所見。相傳,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因為深受唐太宗的喜愛,所以,唐太宗將它作為了自己的陪葬品。現今流行的《蘭亭集序》均為後人臨摹。
時至今日,後人也從未看過這個被稱為書聖的真跡,這也是一件極為可惜的事情。
第五件:《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名畫之一,主要為北宋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寬25.2厘米,長528.7厘米,絹本設色。採用以長卷形式,和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歷數完這些國寶,就能知道,中華所存在的瑰寶有多少,也希望那些失傳的珠寶能夠重現於世,讓後人有一次瞻仰的機會。
❷ 中國十大國寶是什麼
大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大熊貓棲於中國長江上游的高山深谷,為東南季風的迎風面,氣候溫涼潮濕,其濕度常在80%以上,它們是一種喜濕性動物。
特點:
1、大熊貓每天除去一半進食的時間,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便是在睡夢中度過。
2、大熊貓最可愛的特點是它那胖嘟嘟的身體和他那內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這是因為它們生活的環境裡面,有充足的食物,沒有天敵,沒必要行動很快。
3、大熊貓性情總是十分溫順,初次見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頭低下,不露真容。它們很少主動地攻擊其他動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時,總是採用迴避的方式。
❸ 稱得上國寶東西有哪些
大熊貓、和氏璧、蘭亭序等。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2013年CNN評選的世界最可愛物種排行榜上排名第三。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稱和氏之璧、荊玉、荊虹、荊璧、和璧、和璞。為天下奇寶。是雕刻印章的寶貴材料。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浙江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本分賜貴戚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❹ 中國15件最頂級國寶
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文明,這幾千年的傳承不只是文化的傳承,更是各類珍貴的寶物的傳承。記得之前為大家介紹過日本十大傳世國寶,下面和探秘志一起看看咱們中國的各大寶貝吧。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
1、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也被稱之為後母戊大方鼎,它是在商後期被鑄造出來的。這個龐大的青銅器高度為133厘米,重量更是達到了832.84公斤,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財富,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行列也是可以理解的。
2、五星出東方利中國
這個寶貝雖然名字有點復雜,但是整體來看相當漂亮。這是漢代蜀地織錦護臂,這個也是中國的一級文物,在中國禁止出國的64件國寶中也占據一席之地。這個珍貴的寶物目前被放置在新疆博物館中。
3、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一直都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作品,這幅畫的主要內容是宋代的街口情景,這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優秀畫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之前有傳聞說清明上河圖價值100億,這個說法當然是假的,因為這是中國國寶,是不允許拍賣的。
4、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在1969年成功出土,這是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漢墓中的陪葬品,目前被安放在甘肅省博物館。馬踏飛燕自從出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高超手藝的代表作品。
5、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在1986年成功出土,整體長度大約為1.76米,居然是用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制而成,所以這個名字也因此而來。這是一款十分精緻美麗的寶物,出土之後,甚至有人好奇金縷玉衣裡面有人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裡面就是空的。
6、太陽神鳥金飾
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相當耀眼,在1976年成功在陝西出土。這是是商周時期的金器,主要是圓形的,身體非常薄,圖案還是鏤空的,設計巧妙十分漂亮。
7、真珠舍利寶幢
真珠舍利寶幢是宋代時期的物品,高度為122.6厘米,主要是用楠木製作而成的,設計方面相當的巧妙,鏤雕的技術也十分精湛,不愧進入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中。
8、搖錢樹
搖錢樹是東漢時期的東西,1990年在四川成功出土,它的高度為198厘米,整體是一顆相當完整的樹木。幾大部件都十分精妙,設計不錯。
9、長信宮燈
長信宮燈是中國漢代的青銅器作品,宮燈燈體就是一個雙手端著燈的宮女,神態十分優雅,設計巧妙。這個文物雖然在現在不可能拿來點燈,但是在以前確實是不錯的宮燈。
10、曾侯乙編鍾
中國十大國寶級文物之一曾侯乙編鍾是戰國早期的文物,它在1978年的時候成功在現在湖北的隨州市出土,這主要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樂器作品,不僅鑄造技術高超,還有比較不錯音樂性能。
❺ 中國的國寶有哪些動物,大熊貓並非第一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國寶。但大熊貓並非第一,還有動物比大熊貓還稀有,第一僅2隻。
大熊貓作為國寶,憨態可掬的外表和性格,俘獲芳心。大熊貓給我們懶洋洋的印象,沒有較強的攻擊性,人們願意與親近。大熊貓因為數量稀少,又是中國特有,被列為了一級保護動物的國寶。大熊貓數量少,有動物比大熊貓還稀有,第一僅2隻。
其實我們明白,雖然大熊貓的數量稀少,沒有達到滅絕的程度,里滅絕還有一段距離。上面介紹的華南虎、河狸以及斑鱉等動物幾乎瀕臨滅絕,斑鱉,國內僅存2隻,至於能不能恢復到種群,只能用時間證明。
❻ 中國的國寶動物是什麼
1、古樸國寶:大熊貓大熊貓是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
2、仰鼻藍面:金絲猴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分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用這個美人之名命名了金絲猴。
3、長江奇獸:白鰭豚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其聲納系統發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可使它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4、中華之魂:華南虎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5、東方之珠: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日本及俄羅斯有分布,但20世紀60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䴉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❼ 我們中國的文物國寶有哪些
傳國玉璽,
金椅子,
青銅巨樹,
雙魚玉佩,
太和殿。
❽ 我國的國寶有哪些
我的國寶有:
1、大熊貓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陝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嶺地區,數量十分稀少,屬於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稱為「國寶」。
2、獨角犀牛
山國尼泊爾南部的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盛產世界上的稀有動物——獨角犀牛。犀牛是陸地上僅次於大象的第二大動物,在國際市場上,一頭獨角黑犀牛的價值3億元人民幣。
3、柚木
位於中南半島西部的緬甸,蘊藏著世界75%以上的柚木資源。這種木材質地堅實,具有抗震動、收縮率小的特點,是造船和建築業的上等材料。
4海底椰子
印度洋上的島國塞席爾由92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一個風景奇麗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保持原始生態的地方之一,在塞席爾群島的第二大島——普拉斯蘭島,有一種世界獨一無二的原始椰林,當地人稱之為海底椰子。
5、吳哥古跡
馳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吳哥古跡,被柬埔寨人民視做國家一寶,吳哥寺是柬埔寨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名剎。
6、唐三彩
中國的唐三彩釉陶製品,因創始於唐代,以黃、綠、白或紅、綠、白三色釉為主而得名。敘利亞國家博物館中珍藏的國寶,就是一個公元9世紀的唐三彩陶俑。陶俑右手握劍,右手執盾,一身蒙古騎兵裝束。
❾ 中國國寶級的動物有哪些
1:大熊貓:隸屬於哺乳綱、食肉目、大熊貓科。其身體似熊,毛大部分呈白色,而眼圈、耳殼、肩部和四
肢呈黑色。僅分布於四川西北部和甘肅、陝西南部,棲息於海拔1400至3500米的原始竹林,以竹葉、竹筍
等為食。
2:金絲猴:隸屬於哺乳綱、靈長目、猴科。包括: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在湖北、四川、甘肅
、雲南、貴州等地建立了保護區。
3:白鰭豚:隸屬於哺乳綱、鯨目、白鰭豚科。我國在湖南的東洞庭湖、湖北的長江天鵝洲建立了保護區。
4:麋鹿:隸屬於哺乳綱、偶蹄目、鹿科。又名「四不象」頭似驢而非驢、頭似馬而非馬、蹄似牛而非牛、
角似鹿而非鹿。
5:褐馬雞:隸屬於鳥綱、雞形目、雉科。體大部濃褐色,角狀羽、腰及尾羽部白色,頭側紅色。尾羽翹起
,羽支大都披散下垂。分布在山西、河北、北京等地。
6:揚子鱷:隸屬於爬行綱、鱷目、鈍吻鱷科。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湖泊,穴居生活。
7:大鯢:隸屬於兩棲綱、有材俊⒋篥蚩啤S置
❿ 中國十大國寶都有哪幾個
中國十大國寶:
10、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高18.5厘米,扁圓腹,蓮瓣紋壺蓋,弓形提梁,一條細鏈連結著壺蓋與提梁。壺底與圈足相接處有「同心結」圖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條結。
圈足內墨書「十三兩半」,是壺的重量。壺腹兩側用模具沖壓舞馬圖,馬肥臀體健,長鬃披垂,頸系花結,綬帶飄逸。只見它口銜酒杯,前腿斜撐,後腿蹲曲,馬尾上擺,好像正合著音樂節拍,以優美的舞蹈為飲酒者伴飲助興。
9、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藏於河北省博物館,是漢代規格最高喪葬殮服。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鎧甲,用金絲連接。河北滿城一號墓出土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絲重1100克。其妻竇綰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絲重700克,其製作所費的人力和物力十分驚人,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是曠世難得的藝術魁寶。
8、鑲金獸首瑪瑙杯
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是至今所見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選用世界上極為罕見的紅色瑪瑙琢制。
而獸嘴鑲金的工藝處理,也是匠心獨運。它金光閃閃,克服了獸嘴處材質色澤太深的不足,使獸頭的造型之美更為突出。
7、馬踏飛燕
藏於甘肅博物館,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墓。
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現藏甘肅省博物館。奔馬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
6、曾侯乙編鍾
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為戰國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成功發掘。出土後的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
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為「稀世珍寶」。編鍾是中國漢族古代大型打擊樂器,興起於西周,盛於春秋戰國直至秦漢。中國是製造和使用樂鍾最早的國家。
5、越王勾踐劍
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劍身修長,有中脊,兩從刃鋒利,前鋒曲弧內凹。寬格上鑄陽文鳥篆書「越王鳩踐,自作用劍」。
莖上兩道凸箍,圓首飾同心圓紋,鑄工精湛,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玉山置於嵌金絲褐色銅鑄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為名貴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寬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國之瑰寶。
3、清明上河圖
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原畫長528厘米,高24.8厘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及優美的自然風光。
《清明上河圖》不僅僅是一件偉大的現實主義繪畫藝術珍品,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業、手工業、民俗、建築、交通工具等詳實形象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歷史文獻價值,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被奉為經典之作。
2、司母戊大方鼎
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全稱為司母戊大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陽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
1、四羊方尊後母戊鼎
藏於國家博物館,商代晚期的青銅禮器,主要以祭祀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為58.3厘米,重達34.5公斤,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尊工藝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氣勢之磅礴,堪稱「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是名符其實的國寶級文物,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