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明朝怎麼統治過中國

明朝怎麼統治過中國

發布時間:2022-05-01 17:02:53

① 明朝統治了中國多少年(南明也算)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而明朝皇帝,則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開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檢共16位明朝皇帝。

目錄

概述
明朝皇帝概述太祖朱元璋
惠宗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熾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鎮
代宗朱祁鈺
憲宗朱見深
孝宗朱佑樘
武宗朱厚燳
世宗朱厚熜
穆宗朱載垕
神宗朱翊鈞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檢
安宗朱由崧
紹宗朱聿鍵
文宗朱聿𨮁
昭宗朱由榔
大明太祖(洪武)
大明惠宗(建文)
大明成祖(永樂)
大明仁宗(洪熙)
大明宣宗(宣德)
大明代宗(景泰)
大明憲宗(成化)
大明孝宗(弘治)
大明武宗(正德)
大明世宗(嘉靖)
大明穆宗(隆慶)
大明神宗(萬曆)
大明光宗(泰昌)
大明熹宗(天啟)
大明思宗(崇禎)
大明安宗(弘光)
大明紹宗(隆武)
大明文宗(紹武)
大明昭宗(永曆)
追尊皇帝概述
明朝皇帝概述 太祖朱元璋
惠宗朱允炆
成祖朱棣
仁宗朱高熾
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鎮
代宗朱祁鈺
憲宗朱見深
孝宗朱佑樘
武宗朱厚燳
世宗朱厚熜
穆宗朱載垕
神宗朱翊鈞
光宗朱常洛
熹宗朱由校
思宗朱由檢
安宗朱由崧
紹宗朱聿鍵
文宗朱聿𨮁
昭宗朱由榔
大明太祖(洪武)
大明惠宗(建文)
大明成祖(永樂)
大明仁宗(洪熙)
大明宣

② 請教學者.明朝統治中國多少年.共有幾代皇帝.順序是怎樣的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國祚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帝王: 姓名 廟號 謚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國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讓皇帝(又謚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為太宗) 文皇帝 永樂(1403年——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獻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鎮 英宗 睿皇帝 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註: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復位。 裕陵 朱祁鈺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見深 憲宗 純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肅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載垕 穆宗 庄皇帝 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鈞 神宗 顯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貞皇帝 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 慶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啟(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檢 毅宗(原為思宗) 烈皇帝 崇禎(1628年——1644年) 思陵

③ 明朝究竟以些什麼統治中國這么久

如果我說明朝依仗「依法治國」你會不會罵我?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就修訂了《大明律》和《大誥》來約束天下臣民,將國家發展約束在法律框架內,所以我們看到的朝堂斗爭都是有非常明確的法律依據。大家在這個范圍內搞風搞雨。

④ 朱元璋是如何統一明朝的

元朝末期,人民災難深重。終於爆發了以郭子興為首的紅巾起義。一天夜裡,濠州的紅巾軍正在城門巡羅,忽然,城外來了一個青年和尚,說要投奔紅巾軍,這個和尚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參加紅巾軍後,發現起義軍的幾個將帥胸襟狹窄,在他們手下幹事成不了大業,就回到濠州鍾離老家,招兵買馬,成立了自己的隊伍。小明王韓林兒在濠州稱帝那年,郭子興得病死了。小明王就封郭子興的兒子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為副元帥,後成為元帥。

公元1363年,朱元璋打敗了南方最大的割據勢力陳友諒之後,自稱吳王。

公元1366年,朱元璋用船把小明王接到應天,途中派人暗暗鑿沉了船,把小明王淹死了。

第二年,朱元璋消滅了張士誠割據勢力,接著,命令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25萬大軍北伐。過了兩個月,徐達的軍隊旗開得勝,佔領了山東。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叫明建元「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軍乘勝進軍,元兵節節敗退。公元1368年八月,徐達率領大軍直搗大都,元順帝逃往上都,至此,統治中國97年的元王朝終於被推翻,朱元璋統一了中國。

⑤ 明朝統治了中國多少年

明朝(1368年—1644年),共統治中國276年。
明朝(1368-1644年 )是繼元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傳十二世,歷經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 ,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告終。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 ,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 ,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撤至明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 ,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 ,明代極盛國土面積約達一千萬平方公里,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 ,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29] ,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長治久安的大一統王朝。 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評價明朝為「治隆唐宋」 、「遠邁漢唐」。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國號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 表示承襲自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又稱皇明, 史稱明朝、明代,清朝時稱之為前明。
大明國號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般認為與宗教有關,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的源頭是明教,此說後來被金庸等作家採用,而胡阿祥等認為此國號出自白蓮教,而源頭則是佛教。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用「明」作國號以示正統地位,也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 其次,以明喻火,根據五德終始說,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又因皇室姓朱,稱朱明。1644年北京陷落後,南方各地先後擁立明朝宗室建立朝廷,沿用大明的國號,別稱南明或後明。 奉大明正朔的鄭成功和鄭經在台灣建立的政權又稱為明鄭或明鄭時期。

⑥ 明朝有沒有統一過全國

以現代中國版圖史來看明朝充其量是當時的一個中國地方割據政權而已,根本談不上是什麼大一統政權:明朝國土大部分時間龜縮在長城以南18行省,東北只擁有遼東半島和山海關一帶;內外東北的努爾干都司只存在了短短的幾十年就被明朝放棄;大西北明朝統治最遠達到哈密,但哈密衛也只存在了短短幾十年就被明朝放棄,明朝力量退守嘉峪關;長城以北的河套、內外蒙古在明朝的國境邊防線長城以北;青海西藏明朝只是通過冊封各派名義上的統治,實際統治根本就沒有,更談不上對上述兩地用武力攻入,根本就沒有明王朝的一兵一卒進入,也從來沒有真正有效管理過;台灣也不屬於明朝的版圖。

⑦ 請問明朝統治中國多少年歷經幾個皇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1])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並長期統治的君主制皇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

明朝 1368年-1644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
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應天府
孝陵
惠宗[21]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
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 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成祖[22]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
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樂
長陵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
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朱高熾 1425年 洪熙 獻陵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
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 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
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 朱祁鎮 1436年-1449年 正統 裕陵
1457年-1464年 天順
代宗[23]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
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 朱祁鈺 1450年-1457年 景泰 景泰陵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
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朱見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茂陵
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
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泰陵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
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康陵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
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朱厚熜 1522年-1566年 嘉靖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
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朱載垕 1567年-1572年 隆慶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
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翊鈞 1573年-1620年 萬曆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
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朱常洛 1620年 泰昌 慶陵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
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啟
德陵
思宗[24]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
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檢 1628年-1644年 崇禎
思陵
南明(1644年-1662年或1664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備注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
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 朱由嵩 1644年 弘光 史稱弘光帝,也稱福王
閔王 朱常淓[25] 1645年 潞王
朱亨嘉 1645年-1646年 洪武 稱靖江王監國
義宗 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獻文
敬武明德肅仁成皇帝 朱以海 1645年-年 魯王
紹宗 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
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 朱聿鍵 1645年-1646年 隆武 史稱隆武帝,也稱唐王
文宗 貞天應道昭崇寧文宏武
達仁成宣閔孝節皇帝 朱聿

⑧ 明朝統一戰爭的歷史背景是怎麼樣的

明朝統一戰爭的歷史背景
明朝統一戰爭的歷史背景其實已經非常明顯了,大背景就是元朝末年政府腐敗的統治,從而全國各地爆發了各種形式的起義。明太祖朱元璋就是紅巾起義軍的領袖。他於1352年起兵,1356年攻克了集慶(現南京)之後,成為吳王,建立了百官,江南政權初步建立。

建立了江南政權之後,開始進攻湖廣、浙閩一帶,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勢力,為北伐戰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在北伐戰爭上的的戰略部署和進軍路線,是朱元璋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判斷。他將自己的意見說給眾將領聽,然後又耐心的聽取了眾將領的建議。
常遇春提出應該長驅直入,直搗元朝大都的主張。朱元璋聽後,覺得這個方案太過輕敵冒進,不可取。當時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比較多,況且元朝再不濟,建都也已經將近百年,大都城肯定是守得非常牢固的。如果朱元璋的軍隊沒有能力做到一舉拿下大都,那麼軍隊肯定會被困在城中,陷入被動之中。
所以朱元璋提出北伐戰爭要穩扎穩打,漸次推進。用朱元璋的原話就是:「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兵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雲中、九原以及關隴可席捲而下。」最終制定出了完整的北伐計劃,明朝統一戰爭也由此開始。
明朝統一戰爭的過程
明朝統一戰爭持續的時間非常長,明朝統一戰爭按照時間順序分別發生了這樣的一系列作戰:攻取河南、山東;攻取河北;攻佔大都;攻取山西與陝甘,統一西北;攻取福建,平定閩廣;攻取四川,統一雲南,統一東北,管理邊疆地區。

攻取河南、山東,還有攻取河北、攻佔大都這些都是明朝著名將領徐達和常遇春兩位的北伐軍參與作戰的。他們二人平定了山東、河南等地之後,開始孤立大都。大都與外界隔絕,陷入了明軍的弧形包圍圈中。再與朱元璋商量之後,徐達率軍直取大都。這一戰為朱元璋統一中國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統一西北的戰爭是各方協作的結果。先是徐達和常遇春揮師西向,同時馮勝、湯和渡河北向,輔助主力軍。這幾場戰爭基本完成了朱元璋之前擬定的戰略計劃。
而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浙東和福建的一些割據勢力。湯和在消滅了方國珍勢力後,就出兵福州,大破延平陳友定的軍隊。胡廷瑞則是克建寧、興化,招降汀州及泉州以南州縣。李文忠率部進入福建,殲陳氏余黨金子隆等部,佔領了福建。之後又平定了廣西、廣東等南部沿海地區。
朱元璋南鄭北伐都取得了勝利之後,乘機向四川、雲南、東北招降。結果遭到了拒絕,於是決定出兵。邊疆地區則是進行精心管理,以防暴力事件頻發。
明朝統一戰爭的結果
明朝統一戰爭是明朝建立初期為時最長的一場戰爭。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明朝統一戰爭的結果。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意味著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徹底結束。但這並不代表這元朝就此退出歷史舞台,其實它還是具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的。它盤踞在北方,仍舊時不時的窺視著中原,想要再次卷土重來。
除了元朝這個敵人之外,在東北、四川、雲南還有秦、晉、關、隴地區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武裝力量。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朱元璋最主要的任務自然就是繼續征戰,消滅割據勢力,統一全國。1371年,湯和、傅友德奉命率軍分成兩路進擊四川。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重慶、成都等地區就被輕易攻下,夏主明升投降,四川的割據勢力覆滅。
1981年,傅友德、藍玉、沐英一起率軍出征雲南。三個月後,藍玉、沐英攻克昆明,傅友德攻下烏撒,當地的割據勢力首領在逃亡的途中自縊身亡。第二年二月,大軍又攻下了大理,平定了雲南全境。1387年,朱元璋派出二十萬大軍,任命馮勝為大將軍,大舉征討東北的元丞相納哈出。面對二十萬的明軍,納哈出自知不敵,於是投降,就此東北的割據勢力被消滅。
1388年,藍玉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帶領十萬大軍進入漠北,主要是追擊元朝的殘留勢力。在捕魚兒海附近,殺元太尉蠻子,元後主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被部將所殺。藍玉大軍徹底消除了北元對明朝的威脅。經過了20年左右的時間,明朝終於在1989年完成了全國統一。
明朝統一戰爭的影響
明朝統一戰爭的影響是非常多的。首先明朝的統一,結束了元朝在中國長達98年的統治。中國大部分地區再次歸於漢族人的統治,而不是少數民族,同時將蒙古勢力驅逐到了長城以北。到1368年的時候,明帝國成為了中國悠久傳統的值得信賴的政體。
明朝建立初期,為了完善邊疆地區的管理,加強了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管轄。先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政治、軍事策略。在朱元璋在位期間,明朝在西藏設立烏斯藏都指揮司,還安排了藏族僧侶充任宣慰使、宣撫使還有安撫使等官職。目的就是藉助他們在西藏本地的威望,對西藏實施有效的管理。

然後在哈密地區,則封他們那邊的統治者為忠順王,代理朝廷掌管西域事務。至於雲南、貴州等地區,長期以來就是各種少數民族聚集人數最多的地方,歷代的中央政府,都很難將權力伸到這一塊地方。於是朱元璋就設立了土司一職,也是專門任用當地少數民族的人,讓他們專門負責本地的防務管理。
1409年,朱元璋已經去世,但是他的後代也非常注重對少數民族管理這一塊。在東北地區設置了奴兒干都司,負責管理西邊額嫩河,東邊庫頁島,南邊日本海,北邊外興安嶺這一整塊的遼闊地區。而且還在那裡駐守軍隊、設置驛站。總之明朝統一戰爭為後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還有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明朝統一戰爭的過程
明朝統一戰爭持續的時間非常長,明朝統一戰爭按照時間順序分別發生了這樣的一系列作戰:攻取河南、山東;攻取河北;攻佔大都;攻取山西與陝甘,統一西北;攻取福建,平定閩廣;攻取四川,統一雲南,統一東北,管理邊疆地區。

攻取河南、山東,還有攻取河北、攻佔大都這些都是明朝著名將領徐達和常遇春兩位的北伐軍參與作戰的。他們二人平定了山東、河南等地之後,開始孤立大都。大都與外界隔絕,陷入了明軍的弧形包圍圈中。再與朱元璋商量之後,徐達率軍直取大都。這一戰為朱元璋統一中國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統一西北的戰爭是各方協作的結果。先是徐達和常遇春揮師西向,同時馮勝、湯和渡河北向,輔助主力軍。這幾場戰爭基本完成了朱元璋之前擬定的戰略計劃。
而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浙東和福建的一些割據勢力。湯和在消滅了方國珍勢力後,就出兵福州,大破延平陳友定的軍隊。胡廷瑞則是克建寧、興化,招降汀州及泉州以南州縣。李文忠率部進入福建,殲陳氏余黨金子隆等部,佔領了福建。之後又平定了廣西、廣東等南部沿海地區。
朱元璋南鄭北伐都取得了勝利之後,乘機向四川、雲南、東北招降。結果遭到了拒絕,於是決定出兵。邊疆地區則是進行精心管理,以防暴力事件頻發。
明朝統一戰爭的結果
明朝統一戰爭是明朝建立初期為時最長的一場戰爭。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明朝統一戰爭的結果。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意味著元朝在中原的統治徹底結束。但這並不代表這元朝就此退出歷史舞台,其實它還是具有一定的軍事實力的。它盤踞在北方,仍舊時不時的窺視著中原,想要再次卷土重來。

除了元朝這個敵人之外,在東北、四川、雲南還有秦、晉、關、隴地區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武裝力量。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朱元璋最主要的任務自然就是繼續征戰,消滅割據勢力,統一全國。1371年,湯和、傅友德奉命率軍分成兩路進擊四川。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重慶、成都等地區就被輕易攻下,夏主明升投降,四川的割據勢力覆滅。
1981年,傅友德、藍玉、沐英一起率軍出征雲南。三個月後,藍玉、沐英攻克昆明,傅友德攻下烏撒,當地的割據勢力首領在逃亡的途中自縊身亡。第二年二月,大軍又攻下了大理,平定了雲南全境。1387年,朱元璋派出二十萬大軍,任命馮勝為大將軍,大舉征討東北的元丞相納哈出。面對二十萬的明軍,納哈出自知不敵,於是投降,就此東北的割據勢力被消滅。
1388年,藍玉奉了朱元璋的命令帶領十萬大軍進入漠北,主要是追擊元朝的殘留勢力。在捕魚兒海附近,殺元太尉蠻子,元後主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被部將所殺。藍玉大軍徹底消除了北元對明朝的威脅。經過了20年左右的時間,明朝終於在1989年完成了全國統一。
明朝統一戰爭的影響
明朝統一戰爭的影響是非常多的。首先明朝的統一,結束了元朝在中國長達98年的統治。中國大部分地區再次歸於漢族人的統治,而不是少數民族,同時將蒙古勢力驅逐到了長城以北。到1368年的時候,明帝國成為了中國悠久傳統的值得信賴的政體。

明朝建立初期,為了完善邊疆地區的管理,加強了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管轄。先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政治、軍事策略。在朱元璋在位期間,明朝在西藏設立烏斯藏都指揮司,還安排了藏族僧侶充任宣慰使、宣撫使還有安撫使等官職。目的就是藉助他們在西藏本地的威望,對西藏實施有效的管理。
然後在哈密地區,則封他們那邊的統治者為忠順王,代理朝廷掌管西域事務。至於雲南、貴州等地區,長期以來就是各種少數民族聚集人數最多的地方,歷代的中央政府,都很難將權力伸到這一塊地方。於是朱元璋就設立了土司一職,也是專門任用當地少數民族的人,讓他們專門負責本地的防務管理。
1409年,朱元璋已經去世,但是他的後代也非常注重對少數民族管理這一塊。在東北地區設置了奴兒干都司,負責管理西邊額嫩河,東邊庫頁島,南邊日本海,北邊外興安嶺這一整塊的遼闊地區。而且還在那裡駐守軍隊、設置驛站。總之明朝統一戰爭為後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還有社會經濟的迅速恢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⑨ 明朝和清朝為何能夠統治中國那麼長時間

1、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由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只有元朝(蒙古人)和清朝(女真人)兩個朝代,元朝只統治中國不到100年的時間,清朝也只有不到300年。所以,不管少數民族怎麼打壓漢人,漢人的數量也是不會減少很多的。2、女真人本來數量就不多,多是結合了蒙古的力量,才有了前期的實力。3、大清入主中原後,雖然攝政王多爾袞一直打壓漢人,但是從第一任皇帝順治帝起,就一直提倡滿漢一家,而且政治體制等等都是在學明朝,朝廷官吏中也有不少漢人,皇帝讀書也在學四書五經。而且他們能打下大清江山,漢人也立下了不少功勞(比較有名的有文臣範文程、武將洪承疇)。比起元朝,漢人的地位還是高一點的。4、孫中山創立同盟會(國民黨前身)時明確了政治綱領,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而後武昌起義民國創立,清帝被迫退位,中國又回到了漢人手裡。5、溥儀當日本人的傀儡,成立偽滿洲國,加重了漢人對滿族人的仇視心理。6、新中國成立後,人口調查,很多人怕說自己是滿族人而遭到不平等待遇,所以隱瞞身份。…………

⑩ 明王朝到底在哪年統一中國呢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所以明朝是在1368年統一的中國,

閱讀全文

與明朝怎麼統治過中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8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8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19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
英國掛車怎麼開 瀏覽:433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8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5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