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高凈值人群稅收怎麼收

中國高凈值人群稅收怎麼收

發布時間:2022-04-29 22:52:02

❶ 知名網紅高凈值白領人群收入太高個稅交的太多有辦法嗎

方法一:多繳納公積金
我國收個稅的方法是繳納五險一金後再來繳稅,如果你扣除五險一金不足年收入12萬也就夠不上加稅資格了。現在公積金是可以提取的,職工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所以你可以增加公積金的繳費比例,到時候取出來就好了。
方法二:選擇避稅理財產品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很多新推出的理財產品不僅收益比儲蓄高,而且不用納稅。比如投資基金、國債、保險、教育儲蓄、P2P理財等。雖然這些投資不需要繳納個稅,但是風險自擔。
方法三:利用暫時免徵稅收優惠或時間差避稅
個人投資者買賣股票或基金獲得的差價收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均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這是目前對個人財產轉讓所得中較少的幾種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的項目之一。納稅人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或者基金進行買賣,通過低買高賣獲得差價收入,間接實現避稅。但因為許多納稅人不是專業金融人員,不具備專業知識,所以採用此種方式時需向行家裡手請教,適時學習相關知識,謹慎行事。
方法四:利用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為了扶持某些特定地區、行業、企業和業務發展,或者對某些具有實際困難的納稅人給予一定的照顧,便會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稅收優惠的形式有:稅收豁免、免徵額、起征點、稅收扣除、優惠退稅、加速折扣、優惠稅率、盈虧相抵、稅收饒讓、延期納稅等。這種在稅法中規定用以減輕某些特定納稅人稅收負擔的規定,就是稅收優惠政策。
方法五:利用年終獎避稅
稅法規定,實行年薪制和績效工資的單位,個人去的年終兌現的年薪和績效工資按納稅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但雇員取得除全年一次性獎金以外的各種獎金,比如半年獎、季度獎、加班獎、現金獎、考勤獎等,一律與當月工資合並按稅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國稅發[2005]9號文優惠政策規定,納稅人可以以犧牲一部分獎金為代價,要求單位發放年終獎金,實現避稅。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每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採用一次。

❷ 中國版CRS啟動,高凈值人群應注意啥

建議高凈值客戶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分析CRS對自身的具體影響,並做出積極應對:
1、准確判斷自身的稅收居民身份
2、詳細梳理自身的海外金融帳戶
3、全面評估相關的海外資產涉稅風險

❸ 在crs後,中國交稅的稅收居民怎麼辦

隨著中國加入多國聯合加強稅收征管的CRS(統一報告標准)機制,按照計劃,中國將於2018年9月啟動與其他參與方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交換。中國與其他司法管轄區開展金融賬戶涉稅信息交換後,對於通過全球金融賬戶信息交換所獲取的納稅人涉稅信息,在涉及具體納稅義務、法律責任判定時,需要依賴國內的稅收實體法律、法規。對於中國的稅收居民而言,這一變革會帶來什麼法律風險?下面幾點值得重點關注。

通過非法途徑轉移至境外賬戶的資產藏不住了

CRS主要針對的是一個國家(地區)稅收居民境外收益的納稅問題。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部分境外個人名下存量金融賬戶內的存款等金融資產,是通過借款、虛假貿易和虛假投資等途徑非法離境的,並沒有按照中國的相關稅收法律、法規規定進行完稅,在法律上處於「應申報而未申報」的狀態。

隨著中國於2018年9月執行CRS,中國稅收居民境外金融賬戶涉稅信息反饋到中國稅務機關,這些「未完稅收入」將面臨補稅等法律後果。這是中國高凈值人士在全球金融賬戶涉稅信息交換行動中面臨的首要風險。曾經披露的一則實際案例就詮釋了這種非法轉移資產的法律風險。

C國稅務局通過中國駐國際聯合反避稅中心代表處,向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提出協助請求,希望中方提供中國移民X和L夫婦在華的收入和納稅情況,懷疑這兩個人沒有如實申報在華的財產和收入,存在避稅嫌疑。這對夫婦原籍廣東省中山市,於2008年12月移民C國,在C國一直按低收入申報納稅。接到任務後,中山市地稅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對X和L夫婦的出入境、資產購置、擁有股權和資金流水等情況展開全面調查,同時查其在中國境內是否存在涉稅違法違規行為。通過篩查全市19家銀行機構提供的涉案人員及其親屬名下銀行賬戶的交易記錄,確定X的母親為A企業的實際投資者,A企業經常向X的母親大額轉賬,X的母親以借款為由,長期套取其隱性持股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再通過多名家族成員的香港銀行賬戶逐步將國內投資所得向C國轉移。最終,中山市地稅局依法要求A企業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代扣代繳X的母親個人所得稅3474.37萬元。

通過購買護照的方式隱匿稅收居民身份很危險

隨著CRS的日益臨近,各種稅收籌劃方案紛至沓來。然而,必須正視的是,CRS從根本上講是一個嚴肅的法律問題,如果籌劃方案不當,存在不可小覷的法律風險。

按照規則,稅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是國家(地區)間開展金融賬戶信息交換的前提,以此確定信息搜集和交換的對象,最終把符合條件的金融賬戶的名稱、納稅人識別號、地址、賬號、余額、利息、股息以及出售金融資產的收入等信息通過交換,傳遞給該自然人法律意義上的稅收居民國(地區)。最近,有一些個人為避免被搜集交換其境外金融賬戶的涉稅信息,試圖通過購買他國護照的方式,隱匿自己中國稅收居民的身份,逃避納稅義務。這存在很大的法律風險。

稅收居民身份是一國開展跨境稅收征管的基本依據,其標准並非依據護照或國籍標准,而是按照各國國內法進行確定。比如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一條就明確規定,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可見,在稅收居民身份判定上,我國採用了住所標准和停留時間標准。因此,單純通過購買一國護照是不能改變中國稅收居民身份的。

根據我國現行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因此,通過買護照等方式隱匿稅收居民身份,不申報納稅,很可能會觸犯我國刑法規定的逃稅罪。

CRS落地後不依法申報納稅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

以前,一些個人利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信息壁壘的情況,大膽地隱瞞其境外所得,不向國內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逃避納稅義務。CRS實施後,這種做法行不通了,因為隨著全球金融賬戶涉稅信息交換,中國主管稅務機關會如實掌握中國稅收居民境外賬戶的涉稅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有關稅收居民拒不納稅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將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

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九條對於居民納稅人境外所得的納稅義務有明確規定,即從中國境外取得所得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在年度終了後三十日內,將應納的稅款繳入國庫,並向稅務機關報送納稅申報表。如果不遵從,則將面臨處罰。

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該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納稅人未按照規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對於沒有主觀故意的少繳稅情況,稅法也有明確規定。按照有關規定,因稅務機關的責任,致使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因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計算錯誤等失誤,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追征期可以延長到五年。對偷稅、抗稅、騙稅的,稅務機關追征其未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或者所騙取的稅款,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世上只有兩件事不可避免,死亡和納稅」,對於富蘭克林的這句名言,如果說中國的高凈值人士以前還有些感覺模糊的話,那麼,隨著CRS、自然人納稅人識別號等新制度的落實,體會可能會變得真真切切。

❹ 中國有哪些稅收,分別是收多少個稅點

我國稅種較多,通常有:
1、個人所得稅:個人繳納,按照納稅的性質不同,稅率不一樣,普通老百姓接觸的一般按照工資收入徵收的,5%—45%不等,叫累進稅率,掙得越多交的越多,現在徵收起點為3500元/月,分檔稅率不一樣,再就是你說的中獎之類的,那是額外收入類,固定稅率20%,當然了,還有個體戶的稅率。
2、增值稅
工業性質的企業繳納,按規模大小,有17%的,還有3%的,13%的——較大型的企業、管理正規的,叫一般納稅人,17%的稅率,購進業務有進項抵扣稅,開出來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抵扣;管理不健全的小型企業,稅率為3%,不能抵扣進項稅;經營煤炭的企業稅率13%。
3、營業稅,服務性質的企業繳納,按照企業性質不同,稅率不一樣,個體經營者一般在3%—5%之間
4、企業所得稅,顧名思義,是企業繳納的,區別於個人所得稅,按照利潤的25%或20%繳納,微利企業20%,一般都是25%
5、城建稅等,包括城建稅7%、教育費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個別地方還有1%的不同名目基金,都是按照應交增值稅(或營業稅)的比例交的。
6、還有印花稅、車船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的必交的稅種,以及契稅、土地增值稅的特殊稅種

❺ 如何加強高收入人群稅收監管

崔永元怒懟范冰冰一事持續發酵。除了「手機」電影、「崔永元」「范冰冰」這些吃瓜群眾關注的字眼,明星通過「一陰一陽大小合同」獲取天價報酬,卻又公然偷稅漏稅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以大數據為基礎的風險導向型稅收征管系統,其核心在於「信息」,這也是信息化促進稅收征管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全面高效地抓住和利用相關涉稅信息是稅收管理的關鍵,有利於破解稅收征納雙方信息不對稱難題,提高稅法遵從度和稅收徵收率,是全面提高稅收征管工作水平的必然選擇。

翟繼光也建議,將各種收入信息和財產信息匯總至稅務機關的手中,如銀行交易記錄、股票交易信息、不動產登記信息、機動車登記信息等。

內容來源:鳳凰網

❻ CRS啟動,涉外高凈值人士如何判定稅收居民身份

1.什麼是CRS?
CRS(CommonReporting Standard),即共同申報准則,它是基於2014年7月OECD發布的《金融賬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准》(即AEOI標准)的內容之一,旨在打擊跨境逃稅及維護誠信的納稅稅收體制。
目的是對每個國家非本國稅務居民藏在該國的金融賬戶要進行總清算。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披露的金融賬戶,不僅包括非居民的個人金融賬戶,還包括非居民個人所控制的企業賬戶。
CRS下涉稅信息交換將是自動的、無需提供理由的,也即簽署國家(地區)之間通過信息平台自動向相關方提供金融賬戶交易信息。
以B國居民為例。如果 B國居民在A國或者C國開立了銀行賬戶,因為A國跟C國都跟B國簽訂了交換協議,如果B國居民在A國或C國的銀行存入了資金,那麼A國跟C國的銀行機構會把B國居民的賬戶信息先反饋到各自的稅務機構,之後A國或C國的稅務機關會將信息交換至B國,這筆存款的相關信息被B國的稅務機關所知悉,B國稅務機關可據此收稅。
2、
如何判斷自己可能的稅收居民身份?
以下羅列了幾個主要國家(或地區)關於「自然人」稅收居民身份認定規則。
1) 中國的稅收居民的定義:
第一種,在中國有住所的居民,也就是說在中國有戶籍,因家庭或者經濟利益關系而在中國習慣性居住的人。首先提到的就是戶口,如果有中國戶口,那麼基本上99%就是屬於中國的稅收居民。中國是全球征稅的。也就是對用中國的稅收居民,在全世界各地的收入都應向中國政府交稅。
第二種,是在中國境內無住所,但是居住滿一年的。無住所多數指的是持國外護照的外籍人士。一年內在中國居住,離境單次不超過30天或者多次累積不超過90天,就被認為在中國居住滿一年。基於這種情況的人,他只需要就他在中國境內的收入向中國政府上稅,連續五年,在第六年的時候就需要按照第一種情況進行交稅,也就是全球收入都有義務向中國政府繳稅。因此在這一塊可以有一定的籌劃空間。
如果不是上述的兩種情況的任何一種,那麼就屬於非中國稅收居民。
2) 中國香港的稅收居民的定義:
香港對個人稅收居民身份的界定包括:通常居於香港的個人及臨時在香港工作、居住的個人,在某課稅年度內在香港逗留超過180天或在連續兩個課稅年度(其中一個是有關的課稅年度)內在香港逗留超過300 天的個人。
a.應認為是其有永久性住所所在一方的居民;如果在雙方同時有永久性住所,應認為是與其個人和經濟關系更密切(重要利益中心)所在一方的居民;
b.如果其重要利益中心所在一方無法確定,或者在任何一方都沒有永久性住所,應認為是其有習慣性居處所在一方的居民;
c.如果其在雙方都有,或者都沒有習慣性居處,雙方主管當局應通過協商解決。
加比原則:稅收協定為締約國提供了一個「加比規則」,也就是列出了上述標準的判斷順序,以協調雙重居民身份的矛盾。這一順序就是:永久性住所——重要利益中心——習慣性居所——國籍。
3) 美國的稅收居民的定義:
一般來說,根據美國國內收入法典(Internal Revenue Code),所有美國公民和美國居民都被視為美國稅收居民。
對非美國公民(外籍個人)而言,需依據 「綠卡標准」 或者「實際停留天數標准」來判定是否為外籍個人稅收居民。美國居民標准通常基於公歷年度計算。
綠卡標准:
根據美國移民法,如果外籍個人在一個公歷年度內的任何時間里是美國的合法永久居民(Lawful Permanent Resident LPR),該個人即滿足了綠卡標准。上述「合法永久居民」是指,由美國公民與移民服務局(USCIS)(或者該組織前身)特許以移民身份永久居住在美國的個人。
一般來說,當個人拿到 USCIS 發放的外國人注冊卡(即「綠卡」)時,便取得了美國的永久居住權。除非存在下文討論的雙重稅收居民身份的特殊規定情況,只要個人的合法永久居民身份未被 USCIS 撤銷或依法判定已經放棄,該個人將一直被視為美國稅收居民。綠卡過期並不一定代表美國稅收居民身份的終結。
實際停留天數標准:
如果外籍個人在美國停留的時間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則被視為滿足本標准:
①本公歷年度內在美停留不少於 31 天;
②根據以下計算公式,本公歷年度和過去兩個公歷年度加起來的三年內在美停留不少於 183 天:
本年度在美停留的全部天數,加上;
前一年度在美停留天數的三分之一,加上;
再前一年度在美停留天數的六分之一。
一般來說,個人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出現在美國境內都視為其當天在美停留。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個人在美停留時間不計算在實際停留天數內。相關信息可以查閱美國國內收入局519號刊物 —— 外籍個人稅務指南。
註:需要了解的是美國並沒有加入CRS,原因是CRS的祖師爺是鼎鼎大名的FATCA(美國的稅收遵從法案),美國早在2010年跟全球大部分國家簽訂雙邊稅務信息交換協議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FATCA法案。
4)新加坡的稅收居民的定義
符合以下任一標準的個人視為新加坡稅收居民:
①定量標准:
a) 納稅年度的前一公歷年內在新加坡境內居住超過 183 天;
b) 納稅年度的前一公歷年在新加坡境內工作(作為公司董事的情況除外)超過 183 天。
②定性標准:
個人在新加坡永久居住,合理的臨時離境除外。
5)加拿大的稅收居民的定義
個人是否為稅收居民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加拿大的個人稅收居民身份可以分為普通居民(也稱為事實居民,factual resident)或視同居民(deemed resident)。判斷個人的稅收居民身份時須根據其整體情況和所有相關事實,並參考加拿大稅法和法庭的判定來認定。加拿大稅收居民包括在加拿大經常、通常或習慣性居住並生活的個人。因此,加拿大有居住關系,比如家在加拿大、在加拿大有社會與經濟利益以及其他與加拿大的關聯皆為重要考量。
此外,加拿大稅法中「視同認定規定(deeming provision)」對於判定個人是否構成加拿大居民也很重要。(這些「視同認定規定」適用於那些不在加拿大居住但與加拿大有聯系的個人,例如一個納稅年度在加拿大境內停留時間超過183天或以上,受雇於加拿大政府或加拿大某省)。
個人在判定其是否是加拿大居民時,還需要考慮加拿大對外簽署的稅收協定中有關居民的定義。

❼ 中國高收入人群的稅收是多少

國家規定年收入超過12萬都要單獨申報個稅,俺不同收入確定申報稅率,但是大部分高收入者都是逃稅的,國家有時候也是無能為力。

❽ 中國高凈值人群移民訴求:為財,為稅,為房,為教育

60%的高凈值人士表示自己正在考慮或已經完成投資移民,超高凈值人群中該比例超過70%。另外,數據顯示,全部受訪者中有約10%表示自己不移民,但會為子女辦理移民。他們希望通過投資移民為子女教育創建平台,為子女海外學習生活做好鋪墊。
子女教育也是富豪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而送孩子去海外留學已成為安排孩子教育的首選方式,8成富豪計劃讓孩子接受海外教育,其中64%計劃在大學前送孩子出國,高中被認為是最適合出國留學的時間。出國留學的平均年齡為17歲,大約在高中二年級。
英語國家是主流海外教育目的地,美國、英國、加拿大在過去五年中穩居前三。選擇瑞士的比例有所上升,超過英語國家澳大利亞,位列第四,而日本掉出前十。此外,一線城市富豪更加青睞美國作為留學目的地,而二三線城市則更加青睞英國。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的國際留學目的地,往往也是流行的海外度假房所在地,澳洲、加拿大和美國位列海外度假房所在地前三名。而隨著瑞士留學的增加,瑞士海外度假房購買也有所上升。另據預測,美國將是海外置產的首選目的地,尤以西海岸為主。
另外,近年來國內的環境問題加劇亦成為高凈值人士考慮投資移民的原因之一。部分受訪者對於國內空氣、飲用水以及食品衛生安全等問題表示擔憂。伴隨著投資移民趨勢的持續,中國高凈值人群對移民相關的金融、稅務和法律咨詢等綜合服務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閱讀全文

與中國高凈值人群稅收怎麼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
英國掛車怎麼開 瀏覽:433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8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5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7
中國餐桌禮儀中哪個位置是主座 瀏覽:367
西方為什麼一直看好印度 瀏覽:430
伊朗進口中國的原料葯是什麼 瀏覽:183
為什麼伊朗那麼多新冠 瀏覽:658
越南電商融資怎麼樣 瀏覽:201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
中國駐什麼 瀏覽:670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2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