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

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28 07:53:08

Ⅰ 目前中國現代社會壓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是什麼

教育是第一座大山,住房是第二座大山,醫療是第三座大山。解決三座大山的問題關鍵是解決特權問題!實現教育資源均等化;住房使用面積完稅制;醫療普惠制。這樣消除了政府權力在此領域的特權,也就實現了基本公平,三座大山的問題也就基本解決了!

Ⅱ 中國近現代史三座大山分別指什麼,三者之間有什麼關系

中國近現代史三座大山分別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大敵人,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壓在舊中國人民的頭上。

早在中共「二大」上制定的黨的最低綱領中,中共就已經提出了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統一中國,使它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中共二大提出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解決了許多年沒有弄清楚的革命對象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舊中國是多重矛盾的集結點,社會矛盾的復雜性,容易使人們在社會性質的問題上發生認識上的偏差,而對社會性質能否正確認識,是影響革命成敗的一個關鍵。

如果社會的性質都不清楚,那麼革命的對象、革命的動力、革命的性質、革命的目標等等也都不可能清楚。正如毛澤東指出的,革命黨是群眾的響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



(2)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毛澤東在1925年12月1日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 「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這里已經提出了中國革命的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在中共「七大」的閉幕詞里,毛澤東則明確提出了: 「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

1948 年4 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把官僚資本主義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一起列為中國革命的對象。

毛澤東在這個講話中指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



Ⅲ 近代中國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是什麼

近代中國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1、帝國主義

舊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是最大的壓迫。

帝國主義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中國,最終從中國獲得了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第一個和最凶惡的敵人。

在政治上,帝國主義列強踐踏中國的神聖主權,在中國割佔領土,開設租界,攫取了中國的海關主權、司法主權和外交權等諸多權益; 在經濟上,帝國主義控制和掌握了中國的海關,壟斷了中國的金融、航運、進出口貿易等特權,牢牢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在文化上,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在中國傳教、辦醫院、學校、報紙、吸引留學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培養為他們侵略政策服務的買辦文人。帝國主義列強還在侵略的過程中,殺人放火,搶劫財物,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

因此,在整個新民主主義時期,反帝斗爭是貫穿始終的,帝國主義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之一。

中國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和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是封建統治者勾結帝國主義鎮壓人民起義和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歷史,是中國要求追上世界資本主義的步伐、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而封建統治者和帝國主義反對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

所有政治的、經濟的、軍事的、思想文化的種種斗爭,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圍繞這些歷史的大關節進行的。

經過社會先進人士無數次的社會改良,經過新的社會階級、政黨發動的屢次革命,在堅持長期反帝反封建斗爭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終於贏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即由人民掌握政權的新中國的誕生。

鴉片戰爭以後160 多年的中國近現代史,是侵略與反侵略、壓迫與反抗、屈辱與輝煌的歷史。屈辱、覺醒、奮斗、犧牲、變革、進步,貫穿了整個中國近現代史。

2、封建主義

在近代中國,封建主義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最反動勢力之一,這主要因為,封建剝削制度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主要支柱和中國封建軍閥實行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地主階級控制著中國廣大基層政權,充當各級政府的官吏,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新軍閥都是依靠地主階級來對全國實行統治的。

封建主義的統治也是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礙,是中華民族進步的攔路虎。在近代中國社會的經濟生活中,占優勢地位的是封建經濟。封建剝削制度是以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的剩餘勞動為前提的,而且還同商人、高利貸結合在一起。

封建剝削制度的殘酷性和封建經濟的自給自足的特點,使中國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極度貧困。反對封建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在經濟上消滅封建剝削制度,尤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就是要在政治上消滅軍閥的專制統治,消滅地主階級,解放生產力,為中國的經濟現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創造條件。

因此,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既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革命,又是對內推翻封建主義壓迫的民主革命,這兩大任務是相互聯系的,如果不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就不能消滅地主階級的統治,因為,帝國主義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主要支持者;

反之,如果不推翻地主階級的封建統治,也就難以組成強大的中國革命隊伍來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中國民主革命的歷史已反復證明了這點。

義和團運動「扶清滅洋」,孫中山以缺乏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三民主義指導辛亥革命,最終都失敗了。只有中國共產黨把反帝反封建結合起來,終於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3、官僚資本主義

「官僚資本」的提法,在20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1923年,瞿秋白在《前鋒》雜志上發表《論中國之資產階級的發展》一文,首次使用了「官僚資本」一詞。他將洋務派經辦的官辦企業稱為「官僚資本之第一種」; 將官商合辦企業稱為「官僚資本之第二種」。

1929年,李達在《中國產業革命概況》一文中,揭露清代官僚舉借外債時「從中漁利,自肥私囊,形成官僚資本」。1936 年,呂振羽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書中,將清政府創辦的「國營事業的萌芽」統稱為官僚資本。

這個時期所說的官僚資本主要指清政府和北洋軍閥政府的官辦企業。抗日戰爭中後期,進步人士和中國共產黨開始將國民黨官僚利用職權、私人參與投資的企業或金融機構稱為官僚資本。

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在《提議對發國難財者開辦臨時財產稅以充戰後之復興經費》一文中指出: 「幾位大官,乘國家之危急,挾政治上之勢力,勾結一家或幾家大銀行,大做其生意,或大買其外匯。

其做生意之時以統制貿易為名,以大發其財為實。故所謂統治者是一種公私不分之統制」。

陳伯達在《中國工業與中國資產階級》一文中也斷言: 官僚與買辦的經濟壟斷正從金融業向工業發展,「官營就是『國營』,『國營』就是官營」。

抗戰勝利前夕,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說,官僚資本「亦即大地主、大銀行家、大買辦的資本,壟斷中國的主要經濟命脈,而殘酷地壓迫農民,壓迫工人,壓迫小資產階級和自由資產階級」這里所說的「官僚資本」,主要還是指國民黨官僚的私人資本以及私人經濟活動。

(3)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擴展閱讀:

「三座大山「的由來:

毛澤東在1925年12月1日寫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指出: 「一切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買辦階級、大地主階級以及附屬於他們的一部分反動知識界,是我們的敵人」。這里已經提出了中國革命的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在中共「七大」的閉幕詞里,毛澤東則明確提出了: 「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早就下了決心,要挖掉這兩座山。」

1948 年4 月,毛澤東《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把官僚資本主義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一起列為中國革命的對象。

毛澤東在這個講話中指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的革命,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當前歷史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

反帝反封建始終是中國近代史的主題。中國人為挽救民族危亡,曾掀起過太平天國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大規模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特別是五四運動更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它把斗爭的矛頭直接指向近代中國的兩大敵人—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但是,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帶領中國人民徹底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早在中共「二大」上制定的黨的最低綱領中,中共就已經提出了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的完全獨立,統一中國,使它成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中共二大提出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解決了許多年沒有弄清楚的革命對象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舊中國是多重矛盾的集結點,社會矛盾的復雜性,容易使人們在社會性質的問題上發生認識上的偏差,而對社會性質能否正確認識,是影響革命成敗的一個關鍵。如果社會的性質都不清楚,那麼革命的對象、革命的動力、革命的性質、革命的目標等等也都不可能清楚。

正如毛澤東指出的,革命黨是群眾的響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舊中國的社會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 是封建主義的,還是資本主義的? 毛澤東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指出,它既非封建主義的,又非資本主義的,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這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形態學說的重大發展,是他關於中國革命的正確理論和路線賴以確立的出發點。1840 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已淪為帝國主義的附庸,但由於還保留著中國政府的統治,還具有某種半獨立性,因此不同於帝國主義直接治理的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

從那時以後,在中國,封建主義已不再獨占統治地位,而逐步形成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位一體、共同統治的局面。

在舊中國,束縛生產力發展、阻礙社會進步的就是這三座大山,人民大眾同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革命就是要推翻這三座大山。當年毛澤東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形象地比喻為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這是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經過長期的革命實踐得出的結論。

Ⅳ 什麼是三座大山

喻指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壓迫中國人民的三大敵人,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1840 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已淪為帝國主義的附庸,但由於還保留著中國政府的統治,還具有某種半獨立性,因此不同於帝國主義直接治理的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

從那時以後,在中國,封建主義已不再獨占統治地位,而逐步形成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位一體、共同統治的局面。

在舊中國,束縛生產力發展、阻礙社會進步的就是這三座大山,人民大眾同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革命就是要推翻這三座大山。當年毛澤東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形象地比喻為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4)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擴展閱讀:

官僚資本主義在經濟上的危害體現在:

1,降低社會和經濟運行效率

官僚資本佔有了超過自己創造財富的其他團體的財富,而這種財富並非通過技術進步獲得的有效財富,所以官僚資本主義必然導致社會整體資源配置的低效率,削弱其他資本的發展能力;必然降低經濟運行的效率。

2,官僚資本會遲滯、阻礙社會的政治改革

官僚資本主義存在的前提條件是,政治制度的不完善,社會發展滯後,使得官僚資本家和官僚階層擁有特權。

而官僚資本和官僚階層為了維護其特權,將反對政治改革進程,進而阻礙社會發展。是天然的保守力量,天然的右派力量。而這種阻礙將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積累,進一步損害社會穩定。

Ⅳ 三座大山是指什麼》

三座大山指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是指美、英、法、日等國家。這些國家欺負我們,占我國領土,對我國進行軍事侵略;蹂躪我國主權!所以,帝國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座大山。

1949年前我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代表大地主資產階級的封建獨裁的國民黨蔣介石政權統治著我們,所以壓在我們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二應大山是封建主義。

官僚資本主義,則是蔣、宋、孔、陳為首的四大家族;他們控制國家經濟,使我國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官僚資本主義是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三座大山」。

(5)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三座大山

在2007 年「兩會」召開前夕,被人們稱作新「三座大山」的「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問題,再次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新華網關於「網民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調查顯示,新「三座大山」分別以76%、65%和50%的得票率位居前列。

新「三座大山「成為「兩會」民眾關注的焦點並位居前列,充分說明黨和政府對解決民生問題的高度重視,同時也說明民眾對國家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的高度期盼。

將「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比喻為新的「三座大山」,這顯然有些「偏頗」、「過激」。

而「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這「三座山」與「舊的『三座大山』」 在矛盾性質、解決方式上完全不同,它是階層與階層、強勢利益集團與弱勢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沖突。

它與領導層的失誤有關,因而可以通過政權的「自我完善」、執政能力的提高、「執政為民」 的具體落實、政策的調整來解決,它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所以,決不能將「此山」 與「彼山」 等量齊觀。

Ⅵ 三座大山是指哪三座大山

三座大山指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大敵人,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大敵人,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壓在舊中國人民的頭上。

第二階段指如今中國社會存在的三大難題,即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這三大難題讓很多人望而生畏,是如今社會的一個焦點。

舊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是最大的壓迫。

新三座大山

現今社會主義存在的三大難題:即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

在2007 年「兩會」召開前夕,被人們稱作新「三座大山」的「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問題,再次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新華網關於「網民關注的兩會』熱點問題」調查顯示,新「三座大山」分別以76%、65%和50%的得票率位居前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三座大山

Ⅶ 三座大山是指什麼

三座大山是指新中國成立之前,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建立了新中國,從而使全國人民得到了解放,搬掉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使得人民當家做主了。

Ⅷ 三座大山指的是什麼

三座大山指的是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大敵人,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共「七大」的閉幕詞里,毛澤東則明確提出了:「現在也有兩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國主義,一座叫做封建主義。」

Ⅸ 舊社會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分別指的是什麼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1840 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已淪為帝國主義的附庸,但由於還保留著中國政府的統治,還具有某種半獨立性,因此不同於帝國主義直接治理的殖民地,而是半殖民地。從那時以後,在中國,封建主義已不再獨占統治地位,而逐步形成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位一體、共同統治的局面。

在舊中國,束縛生產力發展、阻礙社會進步的就是這三座大山,人民大眾同三座大山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革命就是要推翻這三座大山。當年毛澤東把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形象地比喻為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這是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經過長期的革命實踐得出的結論。

(9)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擴展閱讀

舊中國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的民族壓迫是最大的壓迫。帝國主義通過發動野蠻的侵略戰爭,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控制和操縱中國,最終從中國獲得了最大的經濟利益。因此,帝國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第一個和最凶惡的敵人。

封建主義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最反動勢力之一,這主要因為,封建剝削制度是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主要支柱和中國封建軍閥實行專制統治的社會基礎。地主階級控制著中國廣大基層政權,充當各級政府的官吏,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新軍閥都是依靠地主階級來對全國實行統治的。

官僚資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憑借地主買辦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力量而發展起來的國家壟斷資本。它在19 世紀60 年代開始產生,主要體現是清政府洋務派所辦的企業。

中日甲午戰爭後,官僚資本在軍事工業和民用工礦企業方面均有所發展,並在新興的銀行業中佔有很大的勢力。辛亥革命後,官僚資本轉移到北洋軍閥手中。

官僚資本是伴隨著國民黨反動政權的覆滅而消亡的。在人民解放軍的勝利進軍和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官僚資本採取「沒收」和「改造」的政策,使其變為國營經濟。對官僚資本的沒收和改造的勝利,使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得到空前的發展和壯大。

Ⅹ 歷史上的「三座大山」是哪三座

「三座大山」指的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三座大山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指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座大山,即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這三大敵人,好比三座大山,沉重地壓在舊中國人民的頭上。但已經被中國共產黨的智慧和武力化解了,由此人民才得以站起來。

第二階段指如今社會主義存在的三座大山,即看病難、住房難、上學難。這三大難題讓很多人望而生畏,是如今社會的一個焦點。如果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國家必須要制訂合理的方案。如:限制人口數量、增大醫療環境與條件等。

(10)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擴展閱讀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為黨的各項工作確立了總的指導方針。在這條路線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並為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創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條件。

參考資料

網路-新民主主義革命

閱讀全文

與中國的三座大山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fax怎麼讀 瀏覽:767
越南人喜歡中國什麼青菜 瀏覽:303
想做燕窩生意印尼哪裡有 瀏覽:381
煮熟的義大利面什麼顏色 瀏覽:989
螺旋義大利面怎麼炒好吃竅門 瀏覽:920
汽車為什麼出口不到越南 瀏覽:975
甘肅人在伊朗干什麼工作 瀏覽:333
去伊朗女人准備什麼 瀏覽:188
伊朗有多少國家支持 瀏覽:958
中國四大名面是什麼 瀏覽:930
英國陸地怎麼畫 瀏覽:400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生論文什麼時間交 瀏覽:993
伊斯蘭自由大學在伊朗怎麼樣 瀏覽:392
中俄為什麼不向伊朗賣武器 瀏覽:886
北斗導航和伊朗導彈哪個好用 瀏覽:460
cj物流在中國哪些港口 瀏覽:715
印尼人用什麼軟體復仇者聯盟 瀏覽:80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9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9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