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地圖上我國的四大海在哪裡
中國地圖上我國的四大海如下圖所示:
中國位於亞洲大陸的東部,面向太平洋;毗鄰中國大陸邊緣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互相連成一片,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自北向南呈弧狀分布,是北太平洋西部的邊緣海。以上四海域因緊鄰中國大陸,屬於中國的近海,是中國的四大海域,又被稱為「中國的鄰海」。
(1)中國的領海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渤海平均水深25米,總容量不過1730立方公里。渤海沿岸水淺,特別是河流注入地方僅幾米深;而東部的老鐵山水道最深,達到86米。渤海水溫變化受北方大陸性氣候影響,2月在0℃左右,8月達21℃。 嚴冬來臨,除秦皇島和葫蘆島外,沿岸大都冰凍。
3月初融冰時還常有大量流冰發生,平均水溫11℃。由於大陸河川大量的淡水注入,又使渤海海水中的鹽度是最低的(僅30‰)。渤海沿岸有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遼河、海河、黃河等河流從陸上帶來大量有機物質,使這里成為盛產對蝦、蟹和黃花魚的天然漁場。
B. 中國的領海包括哪些
中國官方公布的國土面積是約960萬平方公里。
據美國CIA,the world factbook,其中陸地面積 9,326,410 平方公里,水域面積 270,550 平方公里,另外幾部權威的網路全書公布的中國國土面積也都在955-960萬之間。但不知這些數據是否包括麥線以南(約8萬,印度控制)、阿克賽欽(約3萬,中國控制)地區。按一般慣例,國外計算中國領土是以實際控制區為准。另外把2003年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國地圖集》中的各省數據匯總起來為933.8226萬,大致與CIA公布的陸地面積相當。當然各省面積數據並不很精確,因為各省省界從來沒有精確劃定過。很多都是約數。
綜上,大致可判斷,中國的陸地面積應該為930多萬(包括分布於陸地上的水體面積)。
水域面積為中國的領海和內海面積,渤海為中國的內海,約7.7萬,加上領海面積20來萬,估計與CIA公布的270550平方公里相差不大。
所以陸地面積加上水域面積應為960萬左右,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和各網路全書的數據應是較為可信的。
這里還要糾正許多網友的一個錯誤觀點。
也許有些人在上面看見中國領海面積只有20多萬時,心中就有疑問了,不是300多萬嗎?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整個海洋可劃分為內水、領海、群島水域、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和國際海底區域等海域。其中,領海和內水屬於國家領土的范圍,而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則組成國家管轄區域。
中國主張12海里領海權,即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國領海。
大家常說的300多萬是指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面積。
專屬經濟區,為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區域,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大陸架,為領海以外依本國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邊外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至大陸邊外緣的距離不足二百海里,則擴展至二百海里。
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中國行使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國際法委員會將沿海國在大陸架的主權權利解釋為沿海國開發和利用大陸架資源所必需的一切權利,包括管轄權和懲罰違法行為的權利。「主權權利」是一種主權性質的權利。主權權利不同於完全主權,而又高於一般的管轄權,它是僅次於主權的一項佔有性權利。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主權是完全的、絕對的、排他的和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主權權利在一定條件下是不完全的,對沿海國享有的主權權利《公約》所採用的措辭是「適當顧及」。
因此,黃海、東海、南海只有部分屬於中國的領海,而渤海是中國的內海,全部屬於中國。
所以有些人會對中國地圖南海的傳統海疆線產生錯誤理解,認為海疆線內的全是中國領海,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另外,中國領土的確切數據,你可以從國外資料上查到很精確的數據,但從中國官方,現階段肯定得不到。不是中國做不到,而是因為,中國現在與部分國家的邊界線並未正式劃定,而且有爭議的地方相當大。如果官方現在給出精確數據,只怕以後在邊界談判中,對外對內,都會處於一個被動的境地。
目前,在中國的國土面積及面積位次問題上,存在著爭議。中國的國土假如包括台灣、藏南等有爭議地區,總面積應為9,602,716km²;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實際控制地區為准,則總面積為9,598,077km²。其中陸地面積(不含港澳)為9,326,410km²,水域面積為270,550 km²,參見美國中央情報局的The World Factbook (http://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index.html)。
而美國的國土面積,各方公布的數據不一致。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的數據,美國的國土面積是9,631,418km²(不包括關島、波多黎各等海外領土),這樣中國的國土面積應為世界第四;而中國外交部公布的數據是9,372,615km²,這樣中國的國土面積應為世界第三。根據中央情報局數據,美國本土陸地面積為9,161,923km²,水域面積為469,495km²。假如僅按陸地面積,則中國應排在世界第三。
根據維基網路一貫中立立場做法,所有國家的面積、人口等數據應以該國宣稱主權並且實際控制的全部領土(包括陸地及水域)為准,因此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面積列為9,598,077km²,而由於位次之爭在於美國國土面積,所以以採納美國方面的數據為主,認為中國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四
C. 中國的四大海名字分別叫什麼
中國四大海域:渤海(內海)、黃海(黃海的西區即中國黃海)、東海(東海的中國區域即中國東海)、南海(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
1、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
2、黃海的西區是中國領海,黃海的東區是朝鮮半島的領海。黃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
3、東海有中國區域、琉球國(日本託管而非日本領土)區域、日本區域、韓國區域。
4、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線外有很多國家。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
(3)中國的領海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渤海是中國唯一的內海、中國最北的近海,亦為中國最淺的半封閉性內海,三面環陸,被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陸地環抱,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
黃海在西北以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連線為界,與渤海相聯系;南以中國長江口北岸啟東嘴與濟州島西南角連線為界,與東海相連接。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四大海域
D. 中國領海的范圍是哪些
中國領海為鄰接其陸地領土和內水的一帶海域,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海域面積約473萬平方公里。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整個海洋可劃分為內水、領海、群島水域、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和國際海底區域等海域。其中,領海和內水屬於國家領土的范圍,而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則組成國家管轄區域。
中國主張12海里領海權,即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國領海。
大家常說的300多萬是指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面積。
專屬經濟區,為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區域,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大陸架,為領海以外依本國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邊外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至大陸邊外緣的距離不足二百海里,則擴展至二百海里。
答案補充
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領海面積(含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E. 中國海域劃分界限是怎麼樣的
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連線是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
黃海和東海的分界線是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
東海和南海的分界線是廣東南澳島與台灣島南端的鵝鑾鼻連線。
中國海域相關法律:
中國於1958年9月4日發表關於領海的聲明,宣布中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該規定適用於中國的一切領土:
「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1982年,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把12海里規定為領海寬度的最大限制。但目前世界各國領海寬度有3海里、12海里、200海里等多種類別。
1992年,我國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以上內容參考壽光人民政府網-中國四大海域的界限怎樣界定的
F. 中國的領海是怎樣劃分的那渤海、黃海是怎樣劃分領海基線的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渤海和黃海的分界線是:遼東半島的老鐵山岬經廟島至山東半島北端的蓬萊岬的聯線。
區別:
一、地理位置不同
渤海:地處中國大陸東部北端,位於北緯37°07′~40°56′和東經117°33′~122°08′之間。
黃海:西太平洋地邊緣海,它位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北面和西面瀕臨中國,東鄰朝鮮半島。
二、地質不同
渤海:海底平坦,多為泥沙和軟泥質,地勢呈由三灣向渤海海峽傾斜態勢。海岸分為粉沙淤泥質岸、沙質岸和基岩岸三種類型。渤海灣,黃河三角洲和遼東灣北岸等沿岸為粉沙淤泥質海岸,灤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屬沙礫質岸,山東半島北岸和遼東半島西岸主要為基岩海岸。
黃海:海底沉積物大部分為海相細泥沉積物,北部多為泥沙底,中部大多為軟沙沉積物為主,西部為黃河的輸入物,南部沉積物主要是深黑軟泥沉積物為主,東部來自朝鮮半島。
12海里標準的由來:
這個標准其實是由中國提出的。其實在幾個世紀以前,各國在瓜分完陸地後,就對領海權益提出了質疑,對於如何劃分領海范圍一直有爭議。
十八世紀的時候,西方才討論出個所以然,認為應該用大炮的射程來規定各國領海范圍。言下之意就是,大炮能射多遠,領海范圍就拓展多遠。
那時候的大炮射程不算太遠,也就三海里左右,於是各國也就暫定領海范圍為三海里。但是我們也知道,科技是發展的,大炮的射程也在不斷增加,到了近代各國又不滿足三海里了,又鬧著要拓寬領海范圍。
這個問題中國也曾討論過,最後在1958年的時候,毛主席提出把中國領海范圍拓寬到十二海里,並把這個商討結果告知了全世界,聲名任何國家不得擅自進入中國領海或領空,違反者會遭到攻擊。
毛主席將我國領海定到十二海里一方面是因為當時我們的軍艦大炮也就打到這么遠的距離,另一方面是因為想讓渤海成為我們的內海,方便防衛京城。
1982年聯合國結束了第三次海洋法會議,最後決定就按照中國的標准,將各國領海寬度劃定為十二海里。
G. 中國四大海域有哪些
中國海域有四大海,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三面環陸,面積約為7.7萬平方千米,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其與黃海的分界線為遼東半島南部老鐵三岬與山東半島蓬萊角之間。
黃海的西區是中國領海,黃海的東區是朝鮮半島的領海。黃海的海域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南以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是黃海與東海的分界線。
東海有中國區域、琉球國(日本託管而非日本領土)區域、日本區域、韓國區域。東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東海海域面積77萬多平方千米,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
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線外有很多國家。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南海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
H. 中國四大海是哪四大
中國的四大海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渤海,是中國最北的近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海,同時也屬於內水范疇。海岸線全長約3800公里。東西寬約346公里,南北長約550公里。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8米。渤海是一個近封閉的內海,東面以遼東半島的老鐵山岬經廟島至山東半島北端的蓬萊岬的連線與黃海分界。
(8)中國的領海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南海又叫南中國海,中國最大的外海。南海的面積約為350萬平方千米,約等於我國的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3倍,僅次於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處卻有5567米。
東海位於黃海的南面。色澤絢麗,風光秀美。在它的東南部,巨大的黑潮暖流從太平洋奔騰而入,沿著琉球群島的西北側蜿蜒而上,彷彿給東海披上了一條藍色的綵帶。
黃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在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南以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流入的各河攜帶泥沙過多,近岸海水呈黃色,故名。
渤海,因地處北方,在古代有北海之稱。渤海是中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四大海域
I. 中國的領海是怎樣劃分的
中國領海海域有四大海,分別是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
渤海是我國的內海,三面環陸,面積約為7.7萬平方千米,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其與黃海的分界線為遼東半島南部老鐵三岬與山東半島蓬萊角之間。
黃海的西區是中國領海,黃海的東區是朝鮮半島的領海。黃海的海域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南以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是黃海與東海的分界線。
東海有中國區域、琉球國(日本託管而非日本領土)區域、日本區域、韓國區域。東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東海海域面積77萬多平方千米,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
南海的九段線內是中國南海,線外有很多國家。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南海海域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