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對祖國有貢獻的人和事10個
1. 錢三強被譽為中國的原子之父,他在核物理領域的研究和貢獻為中國的核能發展奠定了基礎。
2. 錢學森,中國航天和導彈技術的先驅,其研究和領導的項目使中國成為世界上五個擁有獨立發射衛星能力的國家之一。
3. 袁隆平,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其成果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糧食產量。
4. 王選,中國激光照排技術的發明人,他的發明改變了傳統的印刷行業,推動了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
5. 曲格平,在中國環境保護事業中扮演了奠基人的角色,被譽為環保之父,為中國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
6. 李世鶴,中國3G技術的領軍人,其研究和推動使中國在這一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7. 方興東,被譽為中國博客之父,他是中國博客的創始人之一,對中國網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8. 孫健初,中國石油工業的開拓者,被譽為石油之父,他在中國石油勘探和開發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9. 曾呈奎,中國海帶栽培研究的開創者,其研究推動了中國海藻養殖業的發展。
10. 鄧國順,閃盤技術的發明人之一,他的發明促進了數據存儲技術的發展。
11. 於敏,中國氫彈和中子彈的研製領導者,他的科學貢獻對增強中國的國防力量具有重要意義。
12. 劉廣志,中國鑽探技術的先驅,被譽為鑽探之父,他對中國地質勘探事業的發展貢獻突出。
13. 劉永炬,中國營銷學科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營銷之父,他對中國市場營銷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4. 佟柔,中國民法的權威,對中國民法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
15. 饒斌,中國汽車工業的奠基人,被譽為汽車業之父,他的領導和努力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的起步和發展。
16. 王巍,中國並購行業的領軍人物,被譽為並購之父,他對中國企業並購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7. 陳鶴琴,中國幼兒教育的先驅,其教育理念和實踐為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8. 黎錦暉,中國流行音樂的開創者,被譽為流行音樂之父,他的音樂作品對中國現代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19. 李德倫,中國交響樂的推廣者和指揮家,被譽為交響樂之父,他對中國交響樂的發展和普及做出了重要貢獻。
20. 詹天佑,中國近代鐵路工程技術的奠基人,被譽為鐵路之父,他設計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21. 錢天白,中國Internet的開拓者之一,被譽為Internet之父,他在推動中國接入Internet和網路技術的發展方面做出了貢獻。
22. 崔健,中國搖滾音樂的奠基人,被譽為搖滾之父,他的音樂作品對中國搖滾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3. 諸福棠,中國兒
❷ 抗日戰爭時期有哪些國家援助過中國
抗日戰爭時期有如下國家援助過中國:
1、美國(美利堅合眾國)。
2、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3、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抗戰初期)。
4、英聯邦國家(以英國為主體,由54個國家組成的聯盟)。
5、對中國援助最早的是德國,但後因日本向其施壓便停止了援助。
在二戰之前,德國同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關系。截止到1936年,德在華投資達1.364億美元。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德國兩次向中國提供價值上千萬馬克的作戰物資,借給中國的款額高達10億馬克。在德國的幫助下,30年代中國兵器工業發展較快,一些武器性能已趕上西方。
對中國幫助最大的是美國
美國援華政策開始於歐洲戰爭爆發後。1938年底到1940年11月,美國援華貸款總計達1.7億美元。1941年1月,羅斯福宣布:「決心全力支持堅決抵禦的各國人民,從而使本半球避免戰爭。」4月,美國援助了中國4500萬美元的軍需物資,接著又對華貸款5000萬美元。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援華貸款5億美元,並與國民政府簽訂了8.7億美元的中美租借協定。1941年8月,美國將陳納德創立的美國義勇航空隊(飛虎隊)正式編入正規軍,參加中國戰場的戰斗,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英國:日本佔領華南、華中後,英國感到在華利益受到嚴重侵犯,先後對華援助貸款約2400萬英鎊。英國民眾成立了許多反日援華團體,向中國的抗日前線捐錢捐物。
蘇聯:1937年8月21日,中蘇兩國在南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此後幾年,中蘇簽訂了3筆共2.5億美元的援華貸款。另外,從1937年10月至1939年9月,中國從蘇聯得到985架飛機,1300多門大炮,14000多挺機關槍和2050輛卡車及其他物資裝備。蘇聯還向中國派出了6個飛行中隊的志願航空隊,協助國民黨政府建設空軍和參加對日空戰。這一時期,蘇方在華軍事顧問和專家達3665人。在二戰期間,是中國重要的外援力量。
除了以上這些國家,法國、加拿大、丹麥、菲律賓等國抗戰期間也紛紛伸出援手,對中國有不同數目的借款援助。
但在抗戰期間我國華僑華裔也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