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我國的文盲率是多少
截止2020年,文盲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超過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區交流交往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婦女的文盲率在90%以上,女童入學率僅有20%。上世紀50年代的掃盲運動,使全國1600萬婦女脫盲;新中國成立後45年時間內,全國1.1億婦女脫盲,女性文盲率到1993年降至30%。
文盲的標准,依一個國家經濟條件和文化水平而定。多數國家規蔽灶定只會讀不會寫者為文盲。在晌敏中國,為了有計劃地開展掃盲工作,把識字500個以上但未達到掃盲標準的人定為半文盲。公式為:文盲率=12歲(或15歲)以上的文盲人數/12歲(或15歲)以上的總人口數*100%。
(1)中國語言障礙有哪些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語言文字事業蓬勃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國家經濟建設和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為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國普通話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率達到80.72%,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的比宏謹扮例超過95%,文盲率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超過80%下降至4%以下,各民族各地區交流交往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
Ⅱ 為什麼有的中國人不會說漢語
中國人不會說漢語的情況:
1、少數民族: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除了漢族都屬於少數民族,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如藏語、嘉戎語、門巴語、羌語、彝語、傈僳語、納西語、哈尼語、拉祜語、白語、基諾語、獨龍語、景頗語、阿昌語、載佤語、普米語、土家語、珞巴語、怒語、泰語、傣語、壯語、布依語、侗語、水語、仫佬語、毛南語、黎語、仡佬語、苗語、瑤語、勉語、畲語等數個語族十幾個語支數十種語言。對於生活和語言環境不是漢語地區的少數民族人,不會說漢語是正常現象。
2、身體缺陷:如聽力障礙或者發音器官的缺陷,可能會造成沒有學習語言的機會,不能說話也屬於一種嚴重的語言障礙,因此而不會說包括漢語在內的所有語言。
3、其他情況:如果有中國國籍卻未出生在漢語語言環境中,後天對於第二語言也沒學習過漢語,因此不會使用漢語。
補充:
語言是人與人交流和溝通的工具,也是文明傳承的工具,其中漢語語族屬於漢藏語系,而漢語語族在語言學上還可以分為官話、晉語、吳語、粵語、閩語、客家話、贛語、湘語、徽語等,官話與其他語種的區別非常大,會造成溝通和交流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