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如何用四個字形容中國人飲食智慧

如何用四個字形容中國人飲食智慧

發布時間:2025-04-09 00:45:19

⑴ 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色香味

我國的飲食文化,形式豐富多樣,但一個共同的講究,就是要講求「色、香、味」俱全。
中國飲食文化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文化門類之一,也是長期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一種文化。中國人在飲食方面講究「色香味俱全」,「色」就是要好看,「香與味」是強調好聞好吃,合起來就是又要好看又要好吃,眼福口福都要享受。
中國菜餚的「色」,是指菜餚的造型創作和色彩配合,中國菜是用食品天然色彩調色的,即利用蔬菜、肉食、水產品等食物本身具有的天然色彩進行調色。蔬菜的色彩很多,如紅的有蕃茄、胡蘿卜、紅辣椒;黃的有冬筍、黃花菜、老薑;綠的有菠菜、韭菜、蒜苗;青的有青蔥、青椒、青筍(即葛筍);白的有白菜、白蘿卜;黑的有黑芝麻、黑木耳等等。
菜餚顏色的配合非常重要,配色雖然不會直接影響菜的口味和香氣,但會影響人的食慾。一個菜,應有主色與副色。一般副料色只起點綴襯托作用,以突出主料,如「芙蓉雞片」是以白色雞片為主料,配料用綠色的菜心、紅色的火腿之類加以點綴襯托,就顯得鮮艷而和諧。
菜餚的色彩,有暖色與冷色之分。紅黃色稱為暖色,藍青色稱為冷色,綠與紫色,稱為中性色。在烹調中可通過調味品的作用增加菜餚的色彩。如金黃色和紅色的菜餚,多用醬油、面醬、豆瓣醬等醬色調味品,在烹制上多用烤、燒、炸的方法,這是因為暖色可使人興奮,刺激食慾,還可以增加宴席的熱烈氣氛。
蔬菜以青綠色為多,這種冷色菜餚只要點綴其他色彩,就還是好看的。特別在宴席配菜上,必須紅、黃、青、白的菜都有,才能顯示出豐富多彩。一個菜如果色彩單一,那就顯得單調、乏味,如果是「萬綠叢中一點紅」那就別有情趣了。例如,貴州苗族在過「吃姊妹飯」節時,主食是染成彩色的米飯,飯食和過節人的心情一樣熱烈喜慶。
說過中國菜的「色」,來說一說中國菜的「香」。在中國,連普通一百姓都知道要講究色、香、味俱佳皆美。在動口吃菜之前,一般人的習慣總是先觀色,再聞香,繼而品味問名,眼睛、鼻子、嘴巴都得到了美的享受之後,心理精神上還要鑒賞菜名。耳朵也不能閑著,還得聽菜的聲音,有時候還聽絲竹管弦之妙音。五官都得到了享受,才有美的愉悅和舒服,那才叫十全十美。
千萬不要認為中國的美食家只是靠舌頭來覽賞美食的。中國的美食家講究全方位的綜合分析,中國的老百姓也把全面享受美食作為一種追求的境界。聞香美。這里的「香」,是聞香,指餚撰散發出來的刺激食慾的氣味。所謂不見其形,先聞其香,「聞其臭(香)者,十步以外,無不不頤逐逐然」。
很早以來,「聞」就成了中國古代餚撰美的一個重要的審鑒標准了。聞香同時也是古代鑒別美質、預測美味的重要審美環節和判斷烹調技藝的感觀檢測手段。袁枚的一首《品味》詩很能兌明這個道理:「平生品味似評詩,別有酸咸世不知。第一要看香色好,明珠仙露上盤時。」
中國飲食講究「味」,可是由來已久。中國人很早就對餚撰味美有了很高的審鑒和獨到的領悟。2000多年前的著名政治家晏嬰就曾講過:「和如羹焉。水火酶釀鹽梅,以烹魚肉,悼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烹飪藝術首先是一種味覺藝術。味,是烹飪藝術的核心。菜餚是供人食用的,是通過舌的味覺而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味不美,即使形態、色調再美也算不得是佳餚,算不得精妙的藝術品。
任何一品餚撰都會給人一定的口感,即它的理化屬性給進食者的口腔觸覺。從飲食審美的角度來認識這種口腔觸覺一食物口感,稱之為「適口性」,簡稱之「適」。今天,我們可以細微和具體地區分出酥、脆、松、硬、軟、嫩、韌、爛、糯、柔、滑、爽、潤、綿、沙、疲以及冷、涼、溫、熱、燙等不同的口感。
以上這些不同的適口性,給人以不同的美感,因而有「美味」之說,美味的產生,取決於原料先天之質和烹,調處理兩個因素,從烹調角度說,就是取決於「火候」的利用和掌握。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四個字形容中國人飲食智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特種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瀏覽:676
英國如何簡單改成高筒絲襪 瀏覽:183
中國移動怎麼開通3g提速流量包 瀏覽:80
英國自駕游去哪裡最好 瀏覽:120
印度製造為什麼貴 瀏覽:566
英國人怎麼建房 瀏覽:268
印尼海金魚怎麼樣 瀏覽:332
伊朗的花園是什麼樣子 瀏覽:964
英國脫歐後還會怎麼樣 瀏覽:962
中國世上有哪些愛國人士 瀏覽:901
二戰中國有多少飛機 瀏覽:32
越南一共有多少黨派 瀏覽:369
中國人買房為什麼難 瀏覽:647
中國哪個體育項目男的比女的要強 瀏覽:21
阿富汗和伊朗哪個強大 瀏覽:863
在印尼的人是怎麼對待中國人的 瀏覽:247
英國未辦成團費怎麼辦 瀏覽:843
美國想和伊朗達成什麼樣的協議 瀏覽:291
伊朗人為什麼愛吃魚 瀏覽:193
弱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58